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4465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英语作文课题研究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邓安定

年龄

30

职称

二级教师

学历

本科

任教学科

高中英语

联系电话

研究周期

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

其他

研究

人员

姓名

31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

研究动因

针对陕西省新课改之后(2010),高考作文均为提纲式(要点式)的特点,学生得分低,无话说,要点不易展开,思维受限;

教师反映此类作文亦不易分析,很难找到教学与考试的衔接点,教学效果不明显。

而此现象未引起足够重视,现有研究虽多却杂,未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指导。

本研究视图从学生、教师的抽象性、概括性思维,从英汉语言形态、结构、句型特征、对比入手,转变思维方式为具体性、精准性,并具有一定的英式思维能力,进而探索一条操作性强的解决之路。

研究思路

一.反思教学:

认真研究2010——2013四年的英语高考作文题目,多方查找一线知名教师的研究成果,如我省高级英语教师胡治强争取得到他的帮助。

二.座谈:

与部分高三,高一学生座谈,特别是复读生,了解他们的想法、困惑。

三.尝试与改革:

敢于“吃几只螃蟹”,观察效果。

四.反思、修正、座谈、总结。

五.撰写论文,研究报告。

预期成效

师生均能意识到问题所在(英汉语言特征背后的思维差异,文化差异)。

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对英汉语言基本特征,具有初步了解,并能深刻认识到这些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而反思自己的英语学习,获得良好的心理认知,最终找到个人的,差异化的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锻炼,具备一定的思维转换意识,有一定的英式思维能力。

对提纲式作文中的要点,有话可说,能打开思路,把作文写具体,做到“精、小、细”。

具体来讲,学生知道英语的形态表意,汉语的词汇表意,并能够将汉语的“主题+说明”这种典型的主题突出结构,转化成英语的“主语+谓语“,知道如何寻找英语主语,如何将句子有效扩展。

在汉语的框架下写出合乎语法的英语句子。

教师能科学有效指导学生关注英汉语言差异,句型特征,思维异同,培养学生英式思维能力,注重日常教学,找到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形成体系,益于教学。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立项审批通知书

立项审批通知书

(粘贴复印件)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条件分析

陕西省新课改之后(2010),高考作文均为提纲式(要点式)的特点,学生得分低,无话说,要点不易展开,思维受限,学生面对作文从心里就产生了恐惧感,无助感,麻木感,进而更加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利于高中英语学习;

教师在讲授此类作文时,仍然走的是老路子,对答案、抄范文,或者写出重点单词,缺乏对此种类型作文的有效分析,从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从何着手,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缺乏理论认知,更鲜有突破性,创新性的路子。

缺乏高中英语新课标三维目标与此类作文的衔接。

近几年此类题型相对稳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既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高要求,更是遵循了英汉语言的基本规律。

因而,作为站讲台的一线工作者需要静静心,读读书,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内在要求与规律了。

而此现象未引起足够重视,更未从英汉语言的本质上去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导致了研究虽多却杂,理论性不强,认知度不高,特别是缺乏针对陕西高考英语作文的理论分析,(更多是经验主义者)所以,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有了七八年的工作经验,有了同事、县、学校教研室的帮助,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难题展开细致研究。

二、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试图从学生、教师的抽象性、概括性思维入手,从汉英语言异同对比入手,解决

1.学生、老师对这一问题的忽略。

摆拖经验主义的框架。

2.学生对英汉语言形式、英语主语、汉语主题,英汉句型结构差异,思维差异的完全忽略。

3.学生不知道如何将话题展开的问题。

4.学生无法寻找到合适主语的问题。

5.学生不能讲英语句子扩展的问题。

6.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薄弱,无理论可依的问题。

三、概念界定

1曲折性语言:

曲折性语言是指以词形变化说明意义或语法功能变化的一种语言。

一般词的基础部分和表示语法功能的那部分,如数或时态两部分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

2孤立性语言:

孤立性语言是一种词形不变,语法功能由词序和功能词表示的一种语言。

四、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英汉语言所具有的形态、句型扩展结构、思考特征差异,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知,并观察、探讨它们是如何影响高考要点式作文,作文与英汉语言特征是如何交织、如何相互作用的。

能对要点式作文有点启发。

实践价值:

学生通过对比,了解英汉语言的基本特征,英汉思考模式的差异,对要点式作文中的要点,能够有效展开,具备一些基本常识与技能,注重写作时:

汉语词汇表意,英语形态表意,重视英语的时态与形态,具备一定的英式思维能力,写出单词形态变化准确,句子主语突出,结构基本,句子向右扩展的英语作文。

五、理论依据

王力先生说:

“西洋的语法通则是需求每一个句子有一个主语,没有主语就是例外,是省略。

中国的语法通则是,凡主语显然可知是,以不用为常,故没有主语则是常例,是隐去,不是省略。

”短短数语,却说出了英汉句子巨大的区别,如果我们知道英语是“曲折性语言“,是”形态表意“;

汉语是”孤立性语言“,是”词汇表意“,我们将站在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审视、反思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这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

六、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

研究内容:

学生对英汉语言特征认识的问题,要点式作文如何展开,既符合英语句子特征,又能充分达意。

注重语言背后的思维差异、文化差异、世界观的差异。

研究重点:

要点如何展开,把空洞、空白的要点,落实成具体的小点,让文章饱满,有话可说,说得对。

研究难点:

如何用习得基本的英语思维能力。

在我们思考的时候,必然是汉语当先,而写英语的时候,却需要用英语句型的基本特征来套汉语意思。

如何转换,难点所在。

七、研究目标

学生、老师对要点式作文如何展开,如何具体化不再单单停留在经验主义的笼罩下。

学生对英汉语言形式、英语主语、汉语主题,英汉句型结构差异,思维差异有一定了解,本指导如何进行英语主语的寻找,如何将英语句子向右进一步扩展,具备一定的英式思维能力。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9——2013.10)

①反思教学,收集资料,确立课题。

②分析近四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二研究阶段(2013.10——2014.5)

A讨论,请求名师指导,系统分析近四年作文题目。

寻找相关资料、书籍等

B分析学生学情,访谈部分高三学生,尤其是复读生。

对高一新生展开调查,问卷设计,高三面向高考,高一针对基本。

回收、分析、座谈、总结。

C教学实践。

对高三学生针对训练,体现如何面对高三学情,如何由“抽象到具体”这一思维转变。

高一层面注重基本功,观察其思维能否转换,养成转变习惯,观察学生思维是否具有可塑性。

三总结反思阶段(2014.5——2014.6)

反思研究,师生讨论,形成报告。

可附页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阶段性实施

课题阶段性实施计划(请详细填写)

第一阶段实施计划(2013年9月-2013年10月)

1反思教学:

我们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特别是要点式作文教学中,倍感无力,除了让学生多加习,好像别无他法。

针对以上情况,认真总结自己的作文教案,学生的写作样本,得分情况,查找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

让学生多给自己教学提意见、提建议。

2收集相关研究资料:

找齐2010——2013四年的陕西高考样卷,以及陕西知名英语教师胡治强的相关分析、论述。

在当当网购得专业图书两本[1]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王乐平《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确立课题:

在认真阅读相关高考英语作文论述,专业图书之后,多方比较,确定了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主要解决目标、解决途径。

备注(计划落实或修改情况)

在反思阶段,认真查阅过往的作文教案,学生案例。

发现了很多问题,诸如,重词汇知识,轻写作方法指导。

学生也给我提出很多中肯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两份。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面临资料多而杂的情况,很不好取舍。

最终选定了两本专业著作,并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这占据了整个研究工作的很大一部分。

这是当初没有预想到的。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2013年10月-2014年5月)

①组内讨论,系统分析近四年作文题目。

为了对近四年陕西高考英语作文题目有深入分析,我们课题组内展开了专门会议,研讨高考作文题目类型、要点、考点、学生得、失分点。

②提前走访学生(高一,高三)了解学生写作中的困难,召开研讨会,并根据高一、高三以及复读生的不同知识层次,认知水平,科学合理的制定问卷调查。

③逐题分析,认真统计客观题数据,主观题论述,并加以整理,得出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4与学生座谈,对问卷中的问题,面对面和学生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困惑。

5组内研讨,集体学习,做好教学设计,组内观摩,反思教学设计得失。

6走访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检查学生作业情况,与学生互动交流,为下一个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7反复第5,第6步骤,观察学生写作情况,英语思维养成情况。

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部分,耗时长,工作杂,琐事多,但它是对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的充分落实,是对预设效果的不断实践,不断修正。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形成了《2010——2013陕西高考作文分析》,《高一,高三英语写作水平问卷》,《高一英语写作水平问卷分析》,以及课题活动,课堂观摩,教学设计若干份。

其中,本来设计的有针对上课、习题、交流之后的二次问卷,但因时间紧迫,高三学生对问卷兴趣不大,就取消了。

因而,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还是不好。

对于教学设计,实在是摸着石头过河,做的不好,做了很大程度上的让步,这是今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本来想多上几节课,做几个好的教学设计,以便学生对于几个重要问题能有透彻了解,但能力所限,没能完成。

第三阶段实施计划(2014年5月—2014年6月)

作为研修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它是反思整个研究工作,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重要时期。

1认真查看学生作业,学生交流报告,学生所提意见建议,与学生深入座谈,看看通过研究是否解决了学生最迫切的问题。

2结合案例,潜心阅读专业著作,撰写研修日志,课后反思,写出自己的所得,所失,所悟,所困惑的地方。

3撰写论文,组内交流,争取能在教育期刊上发表,以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4反思整个研究过程,整理过程性材料,上报教研室。

在论文撰写阶段可谓是最苦难的时候,常常因为理论知识不足而苦恼,最终形成论文《高考英语提纲式作文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概括到具体的转变》,并发表在省级教育期刊《都市家教》2014年第11期第122页。

因为无法将大量的案例,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总结,所以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没能将研究成果用专业术语表述,显得缺乏严谨。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要点式作文中,特别是高考作文的提纲式(要点式)作文类型,学生面临着得分低,无话说,按照汉语意思套英语翻译,造成了句义含糊,主语不突出,甚至缺失、错误等多种语法错误,而我们的教学却未有丝毫突破,对学生的写作心理,写作困惑,缺乏理论分析。

对要点式作文本身也缺乏理论研究,没有深刻剖析此种题型的由来,它想考查学生什么?

为什么这样考查?

作为学生可以只顾低头做题,但作为一名站在三尺讲台的老师,我常感困惑。

2.选题原因和理由:

学生面对要点式作文时,因为无知,而无助,从心里就产生了恐惧感,无助感,麻木感,进而更加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利于高中英语学习,对英语写作充满厌恶感,而这厌恶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分数,本课题就是要从英汉语言对比入手,以高考作文为切入点,探讨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而教师在讲授此类作文时,仍然走的是老路子,对答案、抄范文,或者写出重点单词,缺乏对此种类型作文的有效分析,从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从何着手,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缺乏理论认知,更鲜有突破性,创新性的路子。

3.研究目的和思路:

研究目的:

研究思路:

反思教学:

座谈:

实践:

针对所呈现出的问题,做好教学设计,上课,反思,课后作业

观察效果、修正、座谈、总结,写报告。

4.现状分析(提纲式作文的要求与现状的矛盾之处):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数学英语)考试说明》对写作这样要求到:

考生应能

⑴准确适用语法和词汇

⑵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个主题,作者应该围绕该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汇等支持,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特别是近几年的提纲式作文,要点更加明确,主题更加鲜明,更加细化,给考生提供了更为具体的限定范围,但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更加细化主题分类并没有带来良好的回应,学生对于要点很难展开,往往无话可说,甚至书写的句子,主语都是缺失的,自然,错误连连,这与命题者的初衷,与考纲的要求,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差甚远,更谈不上半点英语思维了。

二.研究范围、方法、周期、步骤与过程。

1.研究范围:

高一(10)班37人,高三应往届学生28人

2.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

A.研读高考考纲,新课标,对于书面表达,思维习惯的要求。

B.分析近四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相关论述。

C.认真阅读[1]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王乐平《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广州: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②调查研究法

设计“英语提纲式作文写法问卷”。

摸清学生的困惑,并加以系统分析、整理,避免重复,让难点,疑惑点更为突出。

③案例研究法

A.课例研究,上好自己课,听好别人课。

制作、学习优质课件。

注重英汉思维的差异性。

B.针对一定基础的学生,跟踪调查、问卷、访谈。

注重思维形式的差异性,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变化。

观察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在学生身上的体现。

④经验年总结法

认真逐个反思三个阶段性工作,得与失,重在失;

教与学,重在学。

以阶段性反思工作促进整个的研究工作。

3研究周期:

2013年10月——2014年6月

4研究步骤:

①准备阶段(2013.9——2013.10)

②研究阶段(2013.10——2014.5)

③反思总结阶段(2014.5——2014.6)

5研究过程:

①文献研究法在过程中的体现:

通过查阅2010——2013四年高考英语作文原题以及参考答案,认真比对四年数据,大到作文类型,作文题材,小到汉字字数,英语提示词字数,参考答案字数,用字,用句。

通过详尽分析,撰写《2010——2013陕西高考作文分析》一份,其中对近四年作文用字用词做了详细统计与分析。

并认真阅读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特别是其中对于英语作文教学,英语思维能力的相关要求。

②调查法在过程中的体现:

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记录,知道了学生困惑所在。

通过《英语提纲式作文写法问卷》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学生思维的闪光,英语学习的困难,特别是主观题部分,学生带给我的惊喜就像闪电,我们学生认真而聪慧地思考着汉英两种语法,这让我,让整个课题组,让所有英语教师而骄傲,也更感自己身责任之重大。

③案例研究法在过程中的体现:

主要是通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观摩,解决学生对英语形态的忽略,对汉语词汇表意的固有思维(以词达意),对英语主句的严重忽略,对主谓结构的漠视,对英语句子扩展的困难。

通过三个教学案例,通过对学生个体的持续关注,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逐渐有了形态意识、主语意识、英语句子向右扩展的意识。

④经验总结法在过程中的体现:

通过读书,写随笔,学习别人经验,结合学情,加以实践,对整个课题有了更深刻认识,通过反思总结,就像给课题组的每个人照了镜子,特别是上课之后,批阅学生作业之后,更知道课题所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成果:

学生通过教师指引,自我实践,探索出写作抓主语有效的策略,总结出多观察,多模仿,多思考,英语写作时,英语句子多向中,向右扩展的方法。

归纳出常见的英语句子主语(学校,学生,学习活动等)e.g.school,campus,teacher,kids,parents,deskmate,classmate,roommate,schoolmate,company,speech/composition/KTVcontest,通过这些途径,英语写作难度将有效降低。

学生体会到,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形态变化,组织结构,思维的逆发展,这种体验,这种认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探究出了依靠英语语言特征,英语思维方法,英语心理认识能力,英汉比较等角度提高学生对英语整体认知的这一模式。

总结出了依靠主语分析,形态分析(时态,语态),句子向右,向中扩展,英语逆线性思维,上下义词等等,提高学生成绩的切实方法。

并对近四年陕西英语高考作文试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撰写研修日志一本,撰写论文一篇《高考英语提纲式作文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从概括到具体的转变》,(发表在省级刊物《都市家教》2014年第11期第122页。

四.问题讨论与建议

1.讨论与反思:

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虽然暂告一段落,但我想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

县教研室的课题是有形的,有时限的,有文字记录的,而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研修才刚刚起航,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今后的路必定泥泞,必定遥远,也注定艰难。

也许就是一条永远走不到头的路。

但路怎么走,走不走,全然由不得自己,因为时代如此,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

记得有人说过,作为一个名老师,只知道教书,而没有记录,是悲惨的。

短暂而辛劳的一生,与其独自承受,默默无闻,甚至遭人菲薄,还不如把它记录下来,让文字作证,让时代见证,我们这一代教师到底做了什么。

是微型课题研究促使我有了认真记录的习惯,有了书写真性情的习惯,也让自己意识到不能整日躺在自以为是的经验主义上。

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更加迅速,更加全面。

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新角度、新思维、新方法,来看待教育教学,让自己的年龄成为财富,而不是老朽的代名词。

2.建议:

如果以后的同仁们要进行类似的课题研究,我建议首先仔细读读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

当然,也可以多度几本专业性较强的书籍,虽然很多似懂非懂,但对我们的思维很有启发,你读完书之后,就会发出“奥,原来这个问题是这样。

”的感慨。

在教学设计上需要多下功夫,学生对英汉语言的比较认识还是较肤浅,引导是关键,要唤醒这种比较意识。

这也是我们这次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作业设计,批阅要跟上。

我们把这次作业问题忽略了,教师指导得多,督促检查反馈得少,造成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五.参考文献、参考书目。

[1]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天津:

[3]胡治强谈英语教育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鉴定

课题鉴定表

乡镇

总校

评估

意见

学校(盖章)

年月日

县教

研室

鉴定

鉴定意见:

鉴定组长:

鉴定单位(盖章)

年月日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附件

课题实施记录

活动主题:

参加人员:

活动时间:

内容及效果:

(以下不再重复,请按需自行复制)

课堂观摩记录

授课人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主题

问卷调查样表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