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7303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docx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

作文课题研究报告1

《提高城乡结合部学生作文能力的实践和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提高城乡结合部学生作文能力的实践和研究》

课题类型:

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

[2012]—JKGHBD—0489

课题主持人:

翟小会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

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

课题组成员:

王艳徐秋霞靳转峰李聪娜陈灵刘铁军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改革作文教学现状迫在眉睫。

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和语文老师已经开始了作文相关课题的研究,但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就有不同的学生素质,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80%来自农村,相对于城区居民学生来说,语文素养普遍偏低,写作难,怕写作。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写作素材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到的东西甚少,他们的娱乐范围更是有限:

比如,旅游、上网学习、参观等等几乎是没有,阅读量也太低。

家长觉悟较低,觉得一本书几十元钱还不如给孩子买身衣服,再加上附近也没有图书馆。

孩子整天埋在作业堆里或面对电视机,阅读面仅来源于语文课本和仅有的一本的

流利的话都会感到相当困难。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不是在课堂内独立完成,而是回家后抄文,学生养成了思维的惰性,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说什么创新了。

这些现状,虽然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却更加激发了我们课题研究组的老师针对本校的薄弱环节,研讨、建构出一系列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培养和提高习作能力的决心与动机。

为了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决定进行小学生“激趣——导学——乐写”三步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更新观念提升素养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读书看报,查阅网络信息,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吸收前沿的教育思想,借鉴各种教学模式,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激发兴趣乐于表达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以我校的读书节、英语节、礼仪节、体育节等为载体,以校园生态文化为依托,以校园文学社和小记者站为媒介,让习作教学走出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三)指导写法提高能力改革作文指导课教学的研究,教师要善于寻找作文的时机,抓住学生行为、思想感情的爆发点、在学生有事要做、有话想说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即兴练笔,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引导、疏导、辅导,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和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和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它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

(二)观察法:

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作为理性认识的依据;

(三)调查问卷法:

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研对象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四)个案分析法:

从教育研究对象中找出一个有典型性的,加以深入研究。

(五)教育经验总结法:

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作文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六)网络研究法:

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研究理论,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四、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06—2012.09)

1.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收集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并申报立项。

2.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作文的存在问题,教师的作文教学方式,制定研究方案;

3、通过调查,建立有关“小学作文体验教学”资料库。

(二)实施阶段(2012.09—2013.12)

1.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逐步构建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2.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

如问卷调查、课题研究课、教学沙龙、教学竞赛等。

3.做好中期阶段分析总结工作,并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4.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每学期一次,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三)总结阶段。

(2014.01—2014.03)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3、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论证。

4、成果推广,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体验生活激发兴趣

朱熹说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材料的源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儿童的生活阅历浅、知识经验不足、思想欠成熟。

因此,应该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观察、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为了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精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们课题组从学校、班级、家庭三个方面,精心设计,科学组织许多学生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1)读书节每学年,我校都会围绕读书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

故事会,举办课外阅读故事会,弘扬正气,陶冶情操,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举行识字比赛、听写大赛,通过这些比赛,同学们既领略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对书写的规范性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兴趣;读书笔记展评,学生摘录精彩词语,为作文积累词汇;概括故事大意,归纳写作特点,培养概括能力;办读书“手抄报”,设计图文并茂的读书手抄报,让同学们领略到爱读书、会读书的优秀成果,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为了激发学生时时刻刻读书的兴趣,我校向学生家长提出倡议,开展“亲子阅读,评选班级‘书香家庭’”活动。

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响应。

他们纷纷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书中问题,一起交流读后感受。

这项活动增进了孩子和父母感情,加强了两代人的沟通,也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2)校园体育节为了更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学校决定把每年11月定为体育节。

在体育节这个广阔舞台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合作意识,如一分钟跳绳、纸衣接力赛跑、拔河比赛、亲子跳绳……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享受运动的快乐的同时,为写作提供了素材。

(3)英语节为了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全校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我校在每年四月份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英语文化节。

英语节期间,学校开展了英语“达人秀”比赛、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小明星评选、英语短文书写比赛、英语黑板报展示、英语原声电影欣赏等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学校浓厚的英语氛围。

英语文化节活动中,全体同学满怀热情,积极参加了各项活动。

校园英语节以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英语活动中体会到学英语,用英语的快乐,同时又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真实生动的素材。

(4)礼仪节为了传承中华民族“讲文明、重礼仪”的传统美德,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打造“礼仪校园”,我校在每年三月份都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师生排演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节目,举行了“文明童谣大家唱”、“我身边的文明人、文明事”讲故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在闭幕仪式上,各年级排演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节目精彩上演,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学生们对日常生活中礼仪之道的理解。

展示、表演、问答,台上台下师生、家长共参与同互动,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5)种植“开心小菜园”为了树立师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强化师生的劳动意识,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以“为师生学习生活服务,为教育教学发展服务”为宗旨,这学期,本校开辟了新的德育基地——开心菜园。

德育处把开心菜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生态体验”理论的高位引领下,采取“生态体验式学习”课堂模式,利用教师、家长、校外辅导员和其他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各年级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本年级的开心菜园种植蔬菜。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参与,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在种菜的过程中,同学们认识了一些蔬菜,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学到了一定的种菜知识,在蔬菜种植体验中,学生学会观察、懂得尊重、体验收获,养成了热爱大自然,观察周围一切事物的习惯,在活动中积累体会,为孩子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开心菜园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期末,学校专门成立评比小组,对各年级蔬菜的长势和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评比。

近日,老师又带领孩子们采摘蔬菜,学习摘菜、洗菜、做饭、炒菜的方法,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强本领,懂得珍惜,收获了无尽的快乐!

(6)小记者体验活动社会生活环境,适时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011年9月,许昌晨报把东城区实验学校正式确立为许昌晨报小记者站,并颁发了小记者站匾牌。

近几年来,共有615名学生加入小记者团队。

我们依托记者站,定期开展活动,如瞻仰革命烈士陵园,义卖晨报,看菊展,组织学生到热电厂参观,异彩纷呈的小记者活动,让孩子们从中汲取了营养,丰富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让他们在参与中观察、发现、获得感悟,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并纳入生活作文的范畴,引领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描绘,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激发学生把生活中的这些美感表达出来。

在2012年晨报组织的新春征文和“秀秀我的老妈”征文大赛中我校2人获一等奖,5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3人获优秀奖;在银行杯、我的移动情等征文活动中共有3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

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走进社会,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合作沟通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多彩的活动深受师生和广大家长的喜爱。

孙赫等5名小记者还在12年10月的灯台架杯双语大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今年的青少年才艺大赛中,我校的王昭元荣获少儿组一等奖,另有5名选手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家长特色课我们学校位于新东区的中心,人文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东区的成立,吸引来了大批成功人士的入住,也带动了学校生源的相对提高。

这些家长中有国家公务员、银行职员、警察、医生等等,也有一些进城务工的人员。

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历、经验,掌握有各种技能。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开发了家长特色课程,

结合“水资源日”,和水利局工作的家长一起带领学生到水厂参观,了解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对学生进行节水教育;走上街头,向交警家长学习城市管理知识,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请银行工作的家长教给学生理财知识;利用学校餐厅、开心菜园(德育实践基地),请厨师、菜农等家长,教给学生做点心、种菜的常识和其他生活技能……

家长特色课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受到了心灵的触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至深。

学生百余篇有关家长特色课的习作在《许昌晨报》和校报上发表,开发了校本课程《家长特色课》。

《许昌晨报》记者魏新傲的专题报道《家长讲“特色课”学生听着得劲——东城区实验学校的新举措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他网站也相继转载。

许昌教育电视台、许昌电视台也专门对学校这种开门办学的举措进行了专题报道。

(8)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题组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夯实写作功底。

课题组老师利用都是班主任的有力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了切实有效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如“我读书,我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郊游”、“野炊”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活动中学生通过看,去亲身体验、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写作空间。

学生们有了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作文时自然能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了。

(9)文艺汇演为营造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每学年都会以庆祝“六一”儿童节和元旦为契机,通过朗诵、小品、独唱、合唱、舞蹈等文艺汇演形式展现我校学生的风采。

师生编排的舞蹈《四季》《小红军》,大合唱《三国又多了一季花香》,情景剧《游子吟》《让世界充满爱》,武术《少林小子》等节目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

(二)引导捕捉提炼素材

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

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三)立足生活写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要使学生能写好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

1.阅读教学学习写法

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都 是从模仿开始的。

“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

”叶圣陶也说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有法度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课文习作范文到读写例话,正好体现了“由读到写”这一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方法于课内,然后再得方法于课外。

课文,实际就是给学生借鉴提供的范例。

正如叶圣陶所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学生作文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

因此作文经常是从阅读教学开始的。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人家的观察方法以及表达方法等。

2.单项训练强化基础

小学生往往对客观事物描写不够具体、真切,单项素描是小学生是否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也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写作基本功。

基本功掌握得好,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结合教材单元训练重点,具体抓住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动物描写、植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练习。

在进行这些时,老师重在指导学生观察,展开适当的合理想象,把观察到的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例如:

在作文课上,我精心设计了“吹蛋”的游戏。

孩子们一听说作文课改成了做游戏,欢呼雀跃。

我不显山不露水地提出了做游戏的要求:

要注意观察师生在做游戏时的表情、动作等,并宣布了游戏规则。

游戏在预期中顺利进行,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气氛异常热烈。

叫好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台上、台下的学生好像融为一体。

游戏结束,孩子们的兴奋劲丝毫未减,我趁热打铁,分别找到几个参加游戏和观战的同学,请他们讲一讲游戏经过。

学生们讲的非常好,并能抓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叙述,非常有条理,内容也很具体,完全没有了以前作文课上抓耳挠腮,站起来哼半天也说不出几句的沮丧样。

学生感悟到了,写作文并不难,作文素材就在身边,只要留心观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完成好的习作。

这些训练夯实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为综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结合范文分类指导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

老师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各类文章的写法,并把握规律,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

我们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技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快乐乐学作文。

例如: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

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写作训练。

徐秋霞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写一写我们的校园,要求抓住校园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并把这些特点写具体,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作文课上,徐秋霞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本单元所学习的课文,抓住本单元训练的要点,分析了作者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写。

并带领同学们在校园里实地观察。

孩子们的语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从更高处看我们的教学楼,楼顶像一本本打开的书,象征着老师、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又像一倒着的“凹”字,两端是教师办公、学生午休的场所,中间是我们学习的教室……”“校园风景优美,春天,花坛里各种花竞相开放,引来了成群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散发出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四)鼓励孩子善于表达

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有了表达的冲动。

教师适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人前大声说一句比较完整、通顺和流利的话。

引导学生小练笔、勤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做到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表自我之意,抒自发之情。

鼓励他们在课堂内独立完成作文,同学之间互评,相互学习,能做到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只要多说、多写,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才能逐步提高。

例如:

作文课上,王艳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打开话匣子,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漫画作品上了这样一节作文课。

先让孩子们谈谈喜欢漫画的理由,孩子们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然后不露声色地出示了几幅精心挑选的漫画,并别出心裁地将文字去掉,只留着画面,让学生仔细观摩,能否看懂没有文字的漫画。

孩子们兴趣不减,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

最后找来几个平时在班里不大爱说话的学生,请他们说说图意,这些孩子基本上都能把大概意思讲出来。

鼓励他们拿出手中的笔,把喜欢的漫画用文字表述出来,学生们立即伏案写作,奋笔疾书,这可是平时作文课中少有的情景啊。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激趣——导学——乐写”作文结构

以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结合我校教师的行动研究初步形成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作文基本结构:

(一)体验生活激发兴趣

(二)引导捕捉提炼素材(三)立足生活写法指导(四)鼓励孩子善于表达。

(二)开启学生创作源泉

课题实施以来,大多数学生与作文交上了好朋友,喜欢上作文课,所写的文章做到文从字顺,有真情实感,而且养成了写生活日记的好习惯,学生的写作水平大面积提高。

在许昌市“曹魏风三国行“征文大赛中,62人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中国梦”征文活动中,15人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许昌晨报》上可以经常看到我校学生的习作,课题实施以来,学生共在《许昌晨报》上发表文章414篇;在校报上发表文章三百多篇。

例如:

学生部分成果如下:

东城区实验学校学生2013年1——6月许昌晨报发表作品一览表

序号

班级

姓名

作品名称

辅导老师

发表时间

1

六(3)班

申凯丽

《移动改变生活》

李聪娜

2013.1.3

2

(1)班

毛钰良

《“晕气十足”同桌》

靳转峰

2013.1.3

3

三(6)班

孙东浩

《美丽的校园》

韩艳杰

2013.1.3

4

四(6)班

殷柯

《公交车上》

田雪源

2013.1.7

5

(2)班

杜伊琳

《天涯海角变成咫尺之邻》

刘铁军

2013.1.17

6

(1)班

田锦鹏

《甜蜜的梦》

赵文雅

2013.1.17

7

二(6)班

郝永康

《连词成文“征集令”》

温瑞媛

2013.1.17

8

(2)班

张涵

《移动让生活更精彩》

杨秀瑞

2013.1.17

9

四(5)

郭淳然

《冬之雪》

王颖

2013.1.17

10

二(4)班

刘寒溪

《圆形和三角形》

宋彩娟

2013.1.21

11

二(6)班

李佳颖

《大海》

温瑞媛

2013.1.24

12

二(6)班

李亦霖

《连词成文“征集令”》

温瑞媛

2013.1.24

13

(2)班

王建熙

《连词成文“征集令”》

苏晓慧

2013.1.24

14

(1)班

李若帆

《生活中的活雷锋》

李静

2013.1.28

15

二(5)班

宋雨露

《幸福的花朵》

赵文雅

2013.2.4

16

四(5)班

轩华强

《童年趣事“落汤猫”》

王颖

2013.2.18

17

(1)班

薛旖

《我和小雪人》

赵文雅

2013.2.18

18

(1)班

李若帆

《雀斑清洁小人儿》

李静

2013.2.21

19

(2)班

孙婉琳

《‘算命的露馅了’读后感》

杨秀瑞

2013.2.28

20

二(3)班

李聚鑫

《平安是福》

赵文雅

2013.2.28

21

(1)班

张一涵

《我家的小金鱼》

王晓彩

2013.2.28

22

(2)班

周星辰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

杨秀瑞

2013.2.28

23

四(5)班

高子研

《妙谈绘画》

王颖

2013.2.28

24

(1)班

张艺缤

《吃菱角》

杨秀瑞

2013.3.7

25

四(5)班

郭淳然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张芳

2013.3.7

26

二(3)班

宁熙

《妈妈的关爱》

赵文雅

2013.3.7

27

(1)班

马文静

《爸爸也“臭美”》

靳转峰

2013.3.11

28

二(5)班

李海洋

《闹元宵》

赵文雅

2013.3.11

29

二(5)班

刘哲睿

《春天来了》

赵文雅

2013.3.14

30

四(3)班

徐意真

《雷锋》

马冠敏

2013.3.14

31

四(3)班

张原昌

《春游》

马冠敏

2013.3.21

32

(1)班

马文静

《爱书“遭殃”记》

靳转峰

2013.3.21

33

六(3)班

郝怡然

《家庭法庭》

李聪娜

2013.3.21

34

四(3)班

杨梦君

《熊猫》

万鸿发

2013.3.21

35

(2)班

周星辰

《我的三个“长官”》

杨秀瑞

2013.3.21

36

(2)班

杜依琳

《贴春联》

刘铁军

2013.3.21

37

(2)班

张涵

《感谢她给我自信,给我力量》

杨秀瑞

2013.3.25

38

(2)班

冯雨

《喝咖啡》

杨秀瑞

2013.3.28

39

(2)班

寇筱婧

《春天里的发现》

苏晓慧

2013.3.28

40

四(5)班

高子研

《我爱大自然》

王颖

2013.3.28

41

四(3)班

焦冠华

《可爱的欢欢》

马冠敏

2013.3.28

42

(1)班

袁梦莹

《一元钱》

白利红

2013.4.1

43

(2)班

周星辰

《我和书的故事》

杨秀瑞

2013.4.4

44

二(4)班

张朝阳

《春游漯河鸟乐园》

李艳君

2013.4.4

45

(1)班

毛钰良

《茶叶》

靳转峰

2013.4.4

46

四(5)班

郭淳然

《成长道路》

王颖

2013.4.4

47

(2)班

冯雨

《妈妈出差回来了》

杨秀瑞

2013.4.18

48

(2)班

梅皓越

《漯河采风》

苏晓慧

2013.4.18

49

四(6)班

徐涵静

《我的心里话》

田雪源

2013.4.18

50

(2)班

陈勃元

《连词成文》

苏晓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