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340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诊治过程………………………………………………………………………………2

1.3.1驱虫药物及方法……………………………………………………………………2

1.3.2病程观察……………………………………………………………………………2

1.3.3虫卵计数……………………………………………………………………………2

1.4虫卵检查方法…………………………………………………………………………2

1.4.1采样…………………………………………………………………………………2

1.4.2饱和食盐水漂浮法……………………………………………………………………2

1.4.3虫卵测量………………………………………………………………………………2

1.5虫体检查方法……………………………………………………………………………2

1.5.1节片收集及测…………………………………………………………………………2

1.5.2虫体标本、染色标本的制作及显微观察……………………………………………3

2结果与分析………………………………………………………………………………3

2.1病史调查…………………………………………………………………………………3

2.2诊治过程…………………………………………………………………………………3

2.2.1病程观察………………………………………………………………………………3

2.2.2虫卵计数………………………………………………………………………………4

2.2.3环境消毒………………………………………………………………………………4

2.3绦虫种属的鉴定…………………………………………………………………………4

2.3.1虫卵形态………………………………………………………………………………4

2.3.2排出节片的自然………………………………………………………………………4

2.3.3节片的测量和显微构造………………………………………………………………5

2.3.4种属鉴定………………………………………………………………………………5

3讨论………………………………………………………………………………………5

3.1诊治过程…………………………………………………………………………………6

3.2绦虫种属的鉴定…………………………………………………………………………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圈养幼年黑猩猩绦虫感染的诊治及绦虫种属的鉴定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张迪

指导教师费荣梅

摘要:

目的:

探讨黑猩猩感染司氏伯特绦虫的病原诊断及该寄生虫对圈养黑猩猩的影响,为动物园优化寄生虫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粪便常规检查观察虫卵,收集的节片进行活体观察和染色制片后观察,测量记录其形态以分析大体标本的形态特点。

结果:

虫卵呈不规则圆形,平均直径(n=36)为43.64μm(35.00~51.00μm)。

卵内可见梨形器。

送检节片为典型的宽远大于长的特点,在活体时由于虫体遇冷收缩可在一端呈双角状;

外观即显著区别于其它绦虫。

结论:

司氏伯特绦虫感染后排出的节片因收缩而显著变形,固定后其形态在长宽比例上迥异于其它绦虫,每个节片只有一对生殖器,掌握该特征并追溯流行病学线索对诊断具有关键意义。

本研究积累了黑猩猩易感寄生虫的宝贵经验,有利于更好的繁育这些珍稀动物,并有效地防止人兽交叉感染。

关键词:

黑猩猩;

司氏伯特绦虫;

节片

Diagnosisoftapeworminfectioninyoungcaptivechimpanzeesandthetapewormidentificationofspecies

StudentmajoringinVeterinaryMedicineDiZhang

TutorRongmeiFei

Abstract:

Objective:

Toprobeintothepathogendiagnosisofchimpanzeesinfectedwiththetapewormandtheparasiteimpacttothecaptivechimpanzees.Toprovidereferenceforoptimizingparasitetreatmentforzoos.Methods:

Observatingeggsbythestoolroutineexamination,Observatingproglottidsinnatureandproducersafterstaining,measuringandrecordingitsshapeinordertoanalyzetheshapecharacteristicsofgrossspecimens.Results:

Theeggsareirregularlyround,withanaveragediameter(n=36)for43.64μm(35.00~51.00μm).Pyriformapparatusappearsineggs.Theproglottidsshowsatypicalfeaturethatthewidthofthetapewormismuchlargerthanthelength.Inthecaseoflivetapewormdueinoneendofthedouble-hornedwhenthecoldshrink.Thisappearanceis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othertapeworm.Conclusion:

ThedischargedproglottidsofBertiellastuderiafterinfectionsignificantlydeformedduetocontraction.Intheaspectratioonthemorphologyisquitedifferentfromothertapeworms,eachsectionofproglottidsonlyapairofreproductiveorgans.Tograspthecharacteristicsandretrospectepidemiologicalcriticalcluestothediagnosis.Thisfandingaccumulatesvaluableexperienceofsusceptiveparasiteinchimpanzees,conducetotherareanimals’betterbreedingandeffectivelyavoidsdecussateinfectionbetweenanimalandhuman.

Keywords:

chimpanzees;

Bertiellastuderi;

proglottis

黑猩猩(Pantroglodytes)属灵长目猩猩科黑猩猩属,是猩猩科中最小的种类。

分布在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几内亚,是世界范围内的珍稀濒危物种。

它的主要食物有果实、树叶、竹叶等素食[1]。

随着黑猩猩生存环境的恶化,黑猩猩家族五十年内即将灭绝,甚至有调查显示,黑猩猩最快十年内灭绝[2]。

动物园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保护野生动物,加强对黑猩猩易感寄生虫病的认识有利于动物园更好的繁育这些珍稀动物。

近年来,国内多个动物园对园内圈养动物的寄生虫感染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动物园内的动物感染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且多有重复感染的情况出现[3-5]。

我国也有多例因与动物接触而感染寄生虫的病例[6,7]。

对黑猩猩流行的寄生虫病的研究也有利于帮助人们有效地防止人兽交叉感染,保障人类健康。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实验动物来源于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共3只,分别取名为小玉、小童和小三,其中小童为雄性。

器材与药品光学显微镜型号为OLYMPUSCX21、放大镜、100mL小烧杯、采粪盒、玻璃棒、移液管、载玻片、尺子、盖玻片、容量瓶、麦氏计数板、计数器、目镜测微尺、饱和食盐水、生理盐水、95%乙醇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德氏(Delafield)苏木素染液、浓盐酸、二甲苯、中性树胶、新鲜粪便。

驱虫药拜宠清购自拜耳医药保健股份有限公司,批号KT05PDT。

涉及虫体、虫卵鉴定的试验均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寄生虫组实验室完成。

1.2病史调查

了解第一次发现该不明虫体的时间、症状表现、疾病经过及治疗方法。

了解其他灵长目动物关于该寄生虫的感染史。

1.3诊治过程

1.3.1驱虫药物及方法驱虫药拜宠清由拜耳医药保健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工厂生产。

其规格为每片重0.66g,所含有效成分为非班太尔0.15g、双羟萘酸噻嘧啶0.144g、吡喹酮0.05g。

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宠物犬的线虫和绦虫感染。

其推荐剂量为每kg体重非班太尔15mg、双羟萘酸噻嘧啶14.4mg、吡喹酮5mg。

3只感染黑猩猩于2010年3月26日上午口服拜宠清,每10kg体重一片,每只黑猩猩一片。

4月9日使用相同剂量第二次驱虫。

1.3.2病程观察连续观察疗程中黑猩猩的精神状态、排泄物形态。

分析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3.3虫卵计数计数从3月25日到3月31日采集的新鲜粪便,其中25、26日为使用驱虫药前的样本。

试验按参考文献[8]所示麦克马斯特氏法(MeMaster’smethed),取粪便2g,置于100mL的小烧杯中,加入饱和食盐水58mL,调匀使成均匀粪液。

用吸管吸取粪汁注入麦氏计数室内,置显微镜上,静置1~2min。

而后在镜下计数1cm2方格中的虫卵总数,求出两个刻度室中虫卵数的平均数,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通过以下的公式计算:

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个/g)=两个刻度室中虫卵数的平均数×

200

因每克方格中实际含原粪量是0.15×

2/60=0.005g,故系数为200。

计数时只计数样本中总数最多的虫卵。

1.3.4环境消毒结合动物园猩猩馆常规消毒措施与本次发病特点,在诊疗期间采用特殊消毒办法。

1.4虫卵检查方法

1.4.1采样采取3只混养黑猩猩新鲜粪便10~20g,上午和下午各采集一次,置4℃冰箱中保存待检。

1.4.2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按参考文献[8],取粪便1g,加饱和食盐水10mL。

混匀,塞滤,滤液注入试管中,补加饱和食盐水使试管充满,上覆以盖玻片,并使液体和盖玻片接触,其间不留气泡,直立半小时后,取下盖玻片,覆于载玻片上检查虫卵并拍照记录。

1.4.3虫卵测量按参考文献[8],采用微测技术。

通过镜台测微尺换算目镜测微尺,换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测算10倍目镜视野下虫卵的长度和宽度。

1.5虫体检查方法

1.5.1节片收集及测量收集驱虫前后,黑猩猩随粪排出的绦虫孕节片、虫体。

将节片尽快送至实验室,观察其活体形态特点,测量计算并拍照记录,并以70%酒精固定。

1.5.2虫体标本、染色标本的制作及显微观察按参考文献[8],将绦虫浸入装有70%酒精的标本瓶中固定,虫体标本即制成。

根据观察的需要,各切取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3~5节,按参考文献[8]所示苏木素法染色,制成染色装片标本。

染片制成后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构并拍照记录。

常用德氏(Delafield)苏木素染液,其配法如下:

先将苏木素4g溶于95%酒精25mL中,再向其中加入400mL的饱和铵明矾(AmmoniumAlum)溶液(约含铵明矾11%)。

将此混合液暴晒于日光及空气中3~7d(更长时间),待其充分氧化成熟,再加入甘油100mL和甲醇100mL保存,并待其颜色充分变暗,滤纸过滤,装于密闭的瓶中备用。

染色步骤如下:

⑴先将保存于70%酒精的虫体移经50%和30%酒精中各1h,再移入蒸馏水。

⑵将德氏苏木素染液加蒸馏水10~15倍,使呈浓葡萄酒色。

将以上虫体移入此稀释的染液内,染色过夜。

⑶取出染色后的虫体,在蒸馏水中除去多余的染液,再依次通过30%,50%,70%酒精各0.5~1h.

⑷虫体移入酸酒精中褪色(酸酒精是在80%酒精中加入浓盐酸2mL),待虫体变成淡红色。

⑸再将虫体移回80%酒精中,再循序通过90%,95%和100%酒精中各0.5~1h。

⑹将虫体由100%的酒精中移入二甲苯中,透明0.5~1h。

⑺将透明的虫体放于载玻片上,滴一滴加拿大树胶,加盖玻片封固,待干,即成。

2结果与分析

2.1病史调查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2008年底自肯尼亚引进3只2岁龄健康的黑猩猩。

2009年12月11日,园内兽医师曾发现黑猩猩粪便中出现过不明虫体。

该动物园内所有灵长目动物在过去15年间均未被检出该虫体。

粪便虫卵检查法未见虫卵,除粪中带黏液外,未见腹泻及其他不良症状。

经连续三天肠虫清内服驱虫及抗生素治疗肠炎后,未见再有虫体排出。

2010年2月24日,黑猩猩粪便中再次出现该不明虫体。

兽医师改用安乐士(主要成分为硝苯咪唑)连续驱虫三天,未见再有虫体排出。

2010年3月上旬,饲养员又发现黑猩猩粪便中出现与去年12月同样的虫体。

黑猩猩粪中带有黏液,并稍有消化不良的症状。

因3只猩猩处于感冒治疗期,兽医师定于黑猩猩感冒恢复后再进行驱虫。

2.2诊治过程

2.2.1病程观察使用广谱驱虫药拜宠清后,通过表1所示变化可见该驱虫药获得了较好的驱虫效果。

在诊疗期间,仅有3月25日粪便不成形,见有土黄色稀样粪便。

从下表中还发现,节片和虫体通常是在上午收集的粪样中排出,而上午的也相对于下午采集的样本多。

但随着药物药效的发挥,上午与下午粪样中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的差别也逐渐减少到无差异。

表1采集粪便的基本情况

Table1Basicconditionofcollectedstool

采样情况

用药前

用药后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A.M

P.M

+

虫体

未消化食物残渣

+++

++

视野中杂物(脱落细胞/其他虫卵)

注:

表中“+”表示“有”;

“—”表示“无”;

多个“+”表示程度加深。

2.2.2虫卵计数通过表2所示,粪样中的虫卵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通常上午的虫卵数要多于下午的样本。

表2麦氏虫卵计数法计数结果

Table2ResultsofMeMaster’smethed

虫卵计数

10.02

5.24

2.82

0.85

0.31

0.04

0.00

0.61

1.08

0.38

0.21

0.10

0.07

表格中所示数据的单位均为×

104个/g。

2.2.3环境消毒从3月25日到3月31日诊疗期间每天进行一次化学消毒,之后恢复动物园常规消毒措施,即每周一次。

4月3日进行场馆火焰消毒,彻底杀灭所有病原体和中间宿主。

2.3绦虫种属的鉴定

2.3.1虫卵形态如图1所示,虫卵呈不规则的卵圆形,平均直径(n=36)为43.64μm(35.00~51.00μm)。

卵壳稍厚,可清晰观察到典型的梨形器(pyriformapparatus),此结构一端具有双角突起,突起尖端可达卵壳,内含1个六沟蚴。

图1虫卵形态(左:

a示卵壳;

中:

示梨形器(PA);

右:

b示双角突起)

Figure1Eggshape(left:

showingchorion;

in:

showingpyriformapparatus(PA);

right:

showingtwohornsprotruding)

图3驱虫后排出的虫体和节片

Figure3Egestedpolypideandproglottidsafterdeworming

图2自然排出的节片

Figure2Theproglottidsfilmsofnaturaldischarge

2.3.2排出节片的自然形态自然排出的节片多为10余节相连,乳白色,节片离体后因遇体外相对低温,出现明显收缩,两端中部可形成弧形凹陷而使两侧呈突出的双角状(见图2)。

节片宽度均大于长度。

用药后排出的虫体未能收集到头节,失去头节的虫体(见图3)两端节片的中部形成弧形凹陷,整个虫体呈乳白色。

2.3.3节片的测量和显微构造采集的节片长度为0.9~1.4mm,宽度为10~15mm,节片的宽度与长度之比为9.09~14.4(见表3)。

在显微镜下观察(见图4),该绦虫每个体节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相邻节片的生殖器官呈不规则交替排列。

生殖孔不规则地交替开口于节片边缘。

表3采集节片的长宽度测量

Table3Widthandlengthmeasurementofcollectedproglottids

编号

3.26-小

3.26-大

3.27-头

3.27-尾

节片数

8

20

11

10

长(mm)

1.2

0.9

1.1

1.4

宽(mm)

15

13

宽/长

12.5

14.4

9.09

9.29

2.3.4种属鉴定粪检中的虫卵呈不规则圆形,卵壳与卵内分离明显。

自然排出节片为数节至10余节甚至数十节相连,每个节片呈典型的宽远大于长的特点。

节片离体后遇冷出现明显收缩,两端中部可形成弧形凹陷而使两侧呈突出的双角状。

该收缩状态可在浸入生理盐水后缓慢舒展开来,其外观即显著区别于其它绦虫,掌握该特征并追溯流行病学线索对诊断具有关键意义。

而驱虫后排出的虫体遇冷不仅末端收缩,整个体侧也出现明显的皱缩状态。

以上特征均与孙新等[7]描述的司氏伯特绦虫表现一致。

而在节片细微结构上,该节片中每个节片只有一对生殖器,生殖孔不规则地交替开口于节片边缘。

这些特征均与参考文献[6-7,9-12]中所示的司氏伯特绦虫形态相符。

3讨论

黑猩猩是灵长类动物之一,分布在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几内亚。

栖息于热带雨林,集群生活。

由于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对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野生的黑猩猩已经数量有限。

动物园是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是人类研究野生动物的最好地方。

对圈养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繁殖已日渐成为人类保护和减缓濒危动物灭绝的重要措施,寄生虫病是圈养动物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寄生虫病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野生动物感染数量大等因素,常导致野生动物机体消瘦,机体防御能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

黑猩猩的研究对于人类进一步认识自身也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人与黑猩猩同属于灵长目的一员,很多疾病,尤其是寄生虫、传染病都可以同时感染人类和黑猩猩。

动物园圈养的环境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野生动物。

但是,由于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增加了人和动物接触的机会,野生动物的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呈上升的趋势[10]。

加深对园养动物寄生虫病的了解对日益彰显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已为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共识。

3.1诊治过程

通过病史了解到3只黑猩猩从引进动物园到排出虫体共间隔了一年的时间,可知该寄生虫是在引入动物园后感染的。

第一次排出节片时,因节片卷曲后形态未能辨认,而粪检又未能检出虫卵,后经2009年12月驱虫治疗后,未再见节片排出可基本判断驱虫成功。

3月下旬,该馆黑猩猩再次发现排出节片,证实黑猩猩再次感染。

感染可能是由于上次驱虫不成功,或环境中潜伏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红山动物园猩猩馆为半开放式场馆,虽然室内馆与外界隔离可通过环境灭虫,但室外馆直接与外界空气、土壤相通,使得动物暴露在存在传染源的环境中。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本次病例发现早,用药及时,3只幼年黑猩猩除消化不良并未因感染该寄生虫而出现明显可见病症。

在动物园舍养情况下,不同笼舍动物之间也没有相互感染。

本研究对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饲养的黑猩猩进行绦虫病的调查,并对感染的绦虫进行种属鉴定,通过用药物对绦虫病进行治疗等过程,对司氏伯特绦虫这一古老的绦虫种属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日后动物园优化寄生虫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借此研究引起动物园饲养灵长目动物及实验室饲养猴工作人员等与灵长目密切接触者的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总之,只要坚持贯彻好“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八字方针,对新入园的动物做好检疫。

发现病兽,及时驱虫,同时搞好环境消毒,必能有效繁育好园养珍稀濒危动物,最终维护好地球物种的多样性。

致谢

首先,感谢指导老师费荣梅副教授在我整个毕业实习期间给予的谆谆教诲、无条件帮助以及此次论文完成过程中的悉心指导。

感谢老师派遣我到动物园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快乐的工作环境开展我的毕业实习。

同时,也要感谢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以李明杰院长为领导的动物管理部兽医院的所有兽医老师们,感谢他们对于我毕业论文的大力支持及积极配合。

感谢灵长类黑猩猩馆的饲养员每天辛苦的帮助我采样及观察病患。

感谢金陵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杜颖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还要特别感谢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