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011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课教学设计

一,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主要教学内容有两部分:

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学生接受电动势这个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但是电动势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难的.新教材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满足后续知识的需要,简化了电动势的教学,其基本内容有下列两方面:

一个是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表征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另一个是电源电动势的值可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在闭合电路里,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教材提出电动势这个概念,但没有给电动势下定义,只是讲它“等于”什么。

2、路端电压U与外电阻R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演示实验由学生自己通过仿真实验记录数据并指导学生得出规律,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同时这也更大程度的提高了高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U随R变化的规律

 2、难点:

(1)、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2)、应用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规律

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 设计思路

本课一改传统由教师做演示实验,得出数据学生分析并讨论出规律的教法,而是以“课前自学——提出问题——通过仿真实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探究本质——总结规律——解决问题”为指导,课节内容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层次进入不同的网页进行自主探究。

同时亦使老师做到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具体设计思路:

1、通过一个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一个疑问,学生自己在做仿真实验的时候,思考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2、引导学生认识电路。

3、提出目的,学生自己通过仿真实验,通过改变外电阻阻值、内电阻阻值和电源电动势,记录电流等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通过对数据分析探究什么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4、学生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演示实验现象。

5、对知识的一种拓展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设定猜想、实验论证,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平时生活中常用的1号、3号、5号干电池、蓄电池、电源,干电池上注明1.5V,蓄电池上标明2.0V,电源上标明15V,用伏特表测电池两侧可以直接测出分别为1.5V、2.0V、15V,再出示一个普通手电筒上的小灯泡。

实物演示实验:

将小灯泡与2.0V的蓄电池相接,请学生观察灯的亮度——正常发光,已很亮。

提问:

如果将这个灯泡与标明为15V的电源相接,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小灯泡会怎样?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回答:

小灯会被烧毁,或即使不烧毁也会比接3V电源时亮得多,也有可能和接2.0V的一样。

演示实验:

将小灯接在15V电源上,结果是:

小灯与15V电源相接时不但没有烧毁,亮度反而比接2.0V电源时暗一些。

与学生猜想结果大相径庭。

要圆满解释上述现象就要用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请同学们在仿真实验中观察刚才演示实验的现象,思考:

电灯亮度不同主要是因为哪个或哪些物理量不同?

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

1、电动势

(1)电动势:

我们发现干电池、蓄电池等两端的电压是不相同的,其实这两端电压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同种电源两极间电压相同,不同种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同。

我们引入电动势这个概念来表征电源的这种特性。

(2)电动势E的物理意义:

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其值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认识电路:

引导学生观察教学网页中的实验电路,了解闭合电路和分电路;内电路和外电路。

知道电源外部电流流向和电源内部电流流向。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学生在仿真实验中,可以在电阻元件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改变电阻值,闭合开关,将电动势、电流和电阻关系记录在下表中,

物理量

序号

电源电动势E(V)

电流I(A)

外电阻R(Ω)

内电阻r(Ω)

关系

1

0

0

0

0

0

2

0

0

0

0

0

3

0

0

0

0

0

4

0

0

0

0

0

5

0

0

0

0

0

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I=

3、路端电压U跟负载R的关系

(1)、演示实验中电灯亮与暗的实质是什么?

  电灯作为负载(即用电器),其亮度主要看加在负载上的“有效”电压即路端电压U,在负载正常工作情况下,U大,则灯的亮度高,U小,则亮度低。

而如图所示,将电灯换成可变电阻R,改变外电路R,路端电压U跟负载R有什么关系呢?

(2)、分析讨论U随R变化的规律

 对于同一个电源,一般情况下其电动势E和内阻r是不变的,当外电阻R变化的时候,请同学们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R+r),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来讨论U的变化规律。

当R增大时,有I减小,I、R都是变量,在没有给出I、R具体数据的情况下,单纯利用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U=IR来判断U的变化是很困难的。

但在闭合电路中,内、外电压通过关系式E=U+U'是联系在一起的,而E是常量。

因为U'=Ir(r为常量),我们发现U'的变化是很容易判定的,完全可以先判定U'的变化,再根据E=U+U'进而确定U的变化。

  仿真实验:

在仿真实验下进行测试,验证上述推论的正确性。

根据表格进行探究。

物理量

 

序号

外电阻R

电流I

内电压U'

外电压U

1

增大

1

1

1

2

减小

1

1

1

(3)、讨论两种特殊情况

   ①.短路:

R=0,I=,U'=E,U=0

 说明:

短路时电流取决于E、r,一般情况下r很小,故短路时电流很大,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常会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仿真实验:

演示短路时保险丝熔断的现象及如何排除故障,恢复电路的正常工作。

   ②.断路:

R→∞,I=0,U'=0,U=E

 伏特表测电动势的原理,主要是伏特表内阻大,测出的数据略小于E。

(三)探究演示实验中灯泡亮度不同的实质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本身具有内阻,其电路中电流I=E/(R+r),所以,当闭合电路电源电动势大的时候,由于r值的不同,两个电路的I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是E大的电流就大,所以出现灯泡亮度不同的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在实验里添加伏特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并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这两个不同电源6V和12V的内阻r是多少,从而可以知道这两个电路中流过相同灯泡的电流I的大小。

 教学反思

  本课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的一面,如何指引学生一起完成这节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掌握物理思维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课重点即定律的内容不是老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况下学到知识,因此教师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2、本课教学中用到较多的仿真实验,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实际操作中的用电安全问题。

安全的仿真实验可充分发掘学生的好动性、探知性,用学生特有探究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拓展。

同时通过仿真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生活用电安全意识。

3、本课教学能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如为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安装保险丝;生活用电中电灯的亮度问题等。

  4、本课教学能构建有效的网络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权。

网络环境设定任务,通过人机交互,学生有选择的开展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成教学内容。

学生还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层次将课堂内未完成的内容拓展到课外,作到课题学习和课外思考的互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