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265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科主治医师中医药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肝火偏盛,影响肾的封藏功能而致遗精,治疗上就应清泻肝火之实,肝火平则肾的封藏功能自然恢复,遗精之症随之而解。

2.壮水制阳和益火消阴是从脏腑病机着手的一种治则。

“壮水制阳”适用于肾之真阴不足的证候,以峻补肾之真阴,来消除因肾阴不足不能制阳所引起的一系列阳亢之证。

“益火消阴”适用于肾之真阳不足的证候,以温补肾之真阳,来消除因肾阳不足无力温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阴寒之证。

3.泻表安里、开里通表和清里润表这是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而采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脏腑表里倶病的情况。

(五)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以及季节、地域的不同情况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法。

1.因人制宜

2.因时制宜

3.因地制宜

二、中医药治疗的主要治法

(一)解表法解表法亦称汗法,即运用解表发汗的药物,通过开泄腠理使表证随汗出而解的治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外感表证,水肿和疮疡的初期,以及斑疹将透的阶段。

2.功效解表、透疹、祛湿、消肿。

3.注意事项①不可过汗;

②不可妄汗;

③发汗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宜;

④表证兼有其他病证时,则使用汗法时当配用其他治法;

⑤凡用发汗剂时,服药后要避风寒,暂时忌油腻厚味。

(二)清热法清热法亦称清法,是通过寒凉泄热的药物和措施,使邪热外泄,以消除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凡热证,不论热在气分或血分,内伤或外感,只要里热盛,皆可用清法治疗。

2.功效

(1)清气分热:

适用于邪入气分,里热渐盛,出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烦躁、苔黄、脉洪大或数的病证。

(2)清营凉血:

适用于邪热入于营分,神昏谵语或热入血分,舌红绛,脉数,或吐血,发斑等症。

(3)清热解毒:

适用于热毒诸症,如丹毒、疔疮、痈肿以及各种疫症、内痈等。

(4)清脏腑热:

适用于某一脏腑邪热偏盛,或功能偏亢而发生的各种不同里热证候。

3.注意事项①注意寒热真假;

②注意实火虚火;

③慎用苦寒剂;

④若病人邪热盛,服清热药呕吐者,可少佐姜汁或凉药热服。

(三)攻下法攻下法亦称下法,是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结、积滞、实热及水饮等证的治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邪在肠胃,燥屎停结,热结于里,以及水结、蓄血、痰滞、虫积等病证。

(1)寒下:

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有下燥屎、泻实热的作用。

(2)温下:

适用于脏腑间寒冷积滞的里寒实证,有温里逐寒泻实的作用。

(3)润下:

适用于热盛津伤或病后津亏,或年老津涸,或产后血虚的便秘等。

(4)逐水:

适用于水饮停蓄胸胁或水肿、臌胀等病证。

3.注意事项

①凡邪在表或邪在半表半里者不可下;

②老年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阳气衰微而大便艰难者不宜用峻下法;

③下法以祛邪为度,不宜过量,以防止正气受伤。

(四)和解法和解法又称和法,是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协调内脏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或表里同病以及肝胃不和、胃肠功能失调的病证。

(1)和解少阳:

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

(2)调和肝脾:

适用于肝脾失调证。

(3)调理胃肠:

适用于邪在胃肠,寒热夹杂证。

3.注意事项①凡病邪在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的实证、虚证均不可用和法;

②邪入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但有偏表与偏里、偏寒与偏热、偏虚与偏实之不同,临床宜适当加减药物,灵活应用。

(五)温里法温里法亦称温阳法,是辅助人体阳气以驱除寒邪的一种治法。

其主要作用在于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从而达到补益阳气,消除寒邪目的。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寒邪留滞,阳气不足的病证。

(1)温中祛寒:

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而出现的病证。

(2)温经散寒:

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行不畅而致的病证。

(3)回阳救逆:

适用于疾病危重阶段,阳气衰弱,阴寒内盛而出现的病证。

3.注意事项①使用温法,必须针对寒证。

②寒证较重,温之应峻;

寒证较轻,温之宜缓。

③实寒证当用温散,虚寒证则宜用甘温。

(六)补益法补益法亦称补法,即通过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虚或补益某一脏之虚损,以消除各种亏虚证候,或扶正祛邪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正气不足,体力虚弱而无力逐邪者。

(1)补气:

适用于气虚的病证。

因五脏气虚不同,故又有补心气、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补肝气之别,分别用于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和肝气虚证。

尚需指出,因少火生气,血为气之母,所以在补气时,应斟酌情况,配以助阳药或补血药,效果更佳。

(2)补血: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

心主血脉,肝藏血,所以补血又有补肝血和补心血的区别,补心血用于心血不足证,补肝血用于肝血虚证。

因为气为血帅,阳生阴长,故补血勿忘补气。

(3)补阴:

适用于阴虚的病证。

五脏及胃阴均可因病受损,若心阴虚证宜补心阴,肺阴虚证宜补肺阴,脾胃阴虚证应补宜脾胃之阴,肝阴虚证宜补肝阴,肾阴虚证宜补肾阴,分清病位,方能做到药证相对。

又阴虚生内热,所以补阴法常配合清退虚热药。

(4)补阳:

适用于阳虚的病证。

依据病变脏腑的不同,而分别采用补心阳、补肾和补脾胃阳气之法。

又因阴阳互根,阴生阳长,所以在阳虚重证,特别是元阳衰惫时,又当配合滋阴,以求阴生阳长。

3.注意事项①实证或真实假虚者禁补。

②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因此补气与补血应当兼顾;

补阴与补阳亦应兼顾,取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旨。

③五脏的虚损不同,治疗亦当分别确定治则,尤其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补五脏,重在补脾、肾二脏。

(七)消法消法亦称消导法,通过消导和散结,使积聚之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食滞停积或慢性积聚而不宜攻下者,以消食、软坚、散结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

(1)消食滞:

适用于伤食积滞而出现的病证。

(2)消结石:

用化石排石的方药治疗胆结石及泌尿系统结石的病证。

(3)消瘿瘤:

用化痰软坚散结的方药治疗瘿瘤肿块等病证。

(4)消水肿:

用利小便的方法消散水肿一类的病证。

3.注意事项①消法亦属攻邪之法,应分清虚实,以免误治;

②消法宜标本兼治。

(八)理气法理气法是调理气机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气机失调的病证。

(1)行气法:

主要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气滞病证。

(2)降气法:

主要适用于肺胃失降引起的病证。

3.注意事项①使用理气法应辨清虚实;

②理气药多为香燥苦温之品,如遇气郁而兼阴液亏损者,应当慎用。

(九)理血法理血法是通过调理血分治疗瘀血内阻和各种出血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瘀血内阻和各种出血的病证。

(1)活血(祛瘀)法:

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所致的病证。

(2)止血法:

适用于各种出血病证。

3.注意事项①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血得温则行,因此活血化瘀与理气法同用,可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配伍温经散寒法,可加强温散行血的力量。

②孕妇不宜使用活血化瘀法。

③引起出血的原因较多,应辨证施治,如血热妄行者,宜凉血止血;

气不摄血者,宜益气摄血。

④止血时,应防止瘀血留阻;

除大量出血必急于止血者外,一般在运用止血法的同时,可少佐活血化瘀的药物,使止血而不留瘀。

三、中药煎服方法

1.煎药器具最好用沙锅,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

2.煎药用水水要清洁没有杂质,一般饮用水即可。

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的2~5cm为宜。

3.煎前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4.煎煮火候及时间煎药先选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一般约30分钟;

解表药及芳香类药物时间短一些,约20分钟;

补益药及矿物类药煎煮的时间要长一些,需60分钟左右。

5.煎煮次数一剂药可煎2次,药品经煎后剩下药液大约为中型茶杯一杯,300ml左右,小儿略减。

6.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还有其他的入药方法,如下:

(1)先煎药:

在煎群药以前,应先入煎10~30分钟,然后再纳入其他药同煎。

(2)后下药:

在群药将要煎好之前5~15分钟投入,再煎沸几分钟即可。

(3)烊化药:

宜另行烊化溶解,再与煎好的药液兑服。

(4)冲服药:

宜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

四、针灸的治疗原则

(一)调整阴阳

(二)局部与整体

(三)补虚与泻实

(四)清热与散寒

知识点二:

常见病证的中医治疗

一、头痛

头痛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

头痛有外感与内伤两种病因。

外感者,其病机为邪壅经脉,气血不畅,经脉绌急;

内伤者,病位虽在头,但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其病机概括起来为风、火、痰、瘀、虚五字。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症状:

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

恶风寒,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

常用中成药:

川芎茶调散(丸)。

(2)风热头痛:

头痛而胀,甚则如裂;

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祛风清热。

清眩丸。

(3)风湿头痛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红,荅白腻,脉濡或滑。

祛风胜湿。

藿香正气水(软胶囊)。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头胀痛,或抽掣而痛,头痛多为两侧;

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或弦细数。

平肝潜阳。

牛黄降压丸。

(2)气虚头痛

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

头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白光)白,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脉大无力。

益气升清。

方药:

顺气和中汤。

(3)血虚头痛

头痛隐隐,缠绵不休,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细弱。

滋阴养血。

归芍地黄丸。

(4)肾虚头痛

头痛而空;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神疲乏力。

偏肾阳虚又见畏寒肢冷;

偏肾阴虚又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

舌淡胖,或舌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

补肾填精。

六味地黄丸。

(5)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重坠;

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

舌淡红,苔白腻;

脉滑或弦滑。

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

(6)瘀血头痛

头痛剧烈,或刺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

日轻夜重,头部有外伤史,或长期头痛史;

舌黯红,或舌边尖夹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充盈,苔薄白;

脉弦细或细涩。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丹七片。

(二)其他疗法

1.按经选穴治疗前额头痛,选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侧头痛,取太阳、外关、丘墟;

后头痛,取天柱、风府、后溪、申脉;

巅顶头痛,选百会、太冲、内关、涌泉。

毫针刺,用泻法。

2.辨证取穴治疗取风池、风门、昆仑、外关,治风寒头痛;

取风池、大椎、曲池,治疗风热头痛;

取太阳、中脘、丰隆、阴陵泉、风池,治疗风湿与痰浊头痛;

取百会、风池、太冲,治疗肝火头痛;

取完骨、天柱、肾俞、太溪,治疗肾虚头痛;

取阿是穴、三阴交、膈俞、血海,治疗瘀血头痛。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寒证加灸。

3.耳针取耳尖、神门、脑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每日自行按压耳穴2~3次,每次5分钟,7日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类头痛。

4.前额痛取对侧感觉区下2/5,后头痛取对侧感觉区1/5,配运动区、足运感区、用30号毫针平刺后,每穴捻转1分钟。

5.取太阳、曲泽、尺泽,用三棱针点刺诸穴出血数滴。

适用于急性头痛。

6.用吴茱萸研末,醋调敷足心,每日换1次,7日为一疗程。

适用于肝阳头痛。

7.蚕砂15g,生石膏30g,共为细末,用醋调,敷于前额,日换1次,适用于风热头痛。

二、感冒

感冒是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毒邪,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外因为外感病邪、风邪及时行毒邪。

内因正气不足,腠理不固。

1.风寒感冒

本型症见初起怕冷较重,发热较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头痛、咽痒,无汗,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九味羌活颗粒等。

2.风热证

本型症见发热较重,怕冷较轻,有汗不多,头胀痛,四肢酸懒,咳嗽痰黄,咽红肿痛,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等。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解毒丸、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3.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本型症状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快,病情重,高热,寒战,头痛剧烈,肢体酸痛,疲倦无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有力等。

清热解毒,疏风透表。

可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时疫清瘟丸等。

4.气虚感冒

经常感冒反复不愈,发热,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益气解表。

玉屏风颗粒、参苏丸等。

5.阴虚感冒

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干咳少痰,口干,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解表。

常用方药:

加减葳蕤汤。

6.少阳感冒

本型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等。

和解少阳。

小柴胡颗粒、少阳感冒颗粒等。

三、咳嗽

咳嗽是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1.风寒咳嗽

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寒咳嗽丸、通宣理肺丸、止咳丸、小青龙合剂等。

2.风热咳嗽

咳嗽痰稠,咽干疼痛,口渴,并伴有头痛,头晕、恶风、身热等风热感冒症状,舌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肃肺止咳。

羚羊清肺丸、感冒止咳颗粒、川贝枇杷颗粒等。

3.燥热咳嗽

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咳引胸痛,咽喉干痛,口燥鼻干,或大便干燥,尿少尿黄等,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清热生津,润肺止咳。

养阴清肺膏、秋梨膏等。

4.肺火咳嗽

咳嗽气逆,痰黄稠黏,咳引胸痛,咽干口渴,大便秘结,舌苔黄燥等。

清肺热化痰,通便。

清肺抑火丸、清金止咳丸、清气化痰丸等。

5.痰湿咳嗽

咳嗽痰多,色白黏,容易咳出,胸脘发闷,呼吸不畅,或有头晕,恶习,身重疲惫,舌苔白腻等。

健脾燥湿,止咳化痰。

二陈丸、橘红丸、半夏天麻丸等。

6.肺气虚证

咳嗽痰稀,气短懒言,说话声音低弱,面色(白光)白,喜温怕冷,自汗,容易感冒等。

益气补肺。

人参保肺丸、慢支固本颗粒等。

7.肺阴虚证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声音发哑。

如虚火上炎,伤及肺络,还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午后发热,盗汗失眠,手足心热,身体消瘦等。

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养阴清肺膏、二母宁嗽丸等。

1.针灸寒饮伏肺者,取列缺、尺泽、风门、肺俞;

痰热阻肺者,取合谷、大椎、丰隆、膻中、中府、孔最;

虚证者,选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脾俞、肾俞、关元等穴。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四、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多与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相关。

1.虚寒胃痛

多因脾胃素虚,过食生冷食物,或受凉所引起。

症见胃脘隐痛,断续不停,胃部怕冷,喜按喜暖,进食少量温热饮食则疼痛减轻,并伴有呃逆吞酸,或呕吐清水,身体疲倦,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等。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温中散寒,健脾益胃。

治宜可服附子理中丸、仲景胃灵片、小建中合剂、虚寒胃痛颗粒、温胃舒胶囊等。

2.食积胃痛

多因饮食没有节制,贪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以致食停胃脘,胃失和降所致。

症见胃脘胀痛,痞闷堵塞,拒按,嗳腐吞酸,打嗝有陈食味,伴有恶心呕逆、厌食等。

舌苔厚腻,脉滑。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治宜可服加味保和丸、香砂养胃丸。

如兼有胃脘灼热烧心,喜冷饮者,可服保和丸、越鞠保和丸如兼大便秘结者,可服槟榔四消丸、清胃和中丸等。

3.气滞胃痛

多因情志不遂,精神刺激,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所致。

症见胃脘胀满疼痛,连及两胁和胸部,或窜痛游走不定,伴有嗳气吞酸,纳呆厌食等症。

舌苔多薄白,脉弦。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可服气滞胃痛颗粒、健脾消炎颗粒、快胃舒肝丸、活胃散、胃苏颗粒等。

4.血瘀胃痛

多因肝郁日久,气机壅塞,血行受阻所致。

症见胃脘疼痛如锥刺,痛有定处,拒按,食后疼痛加重,或伴有吐血、便黑等。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健脾利湿,行气化痰。

可服元胡止痛片、健脾消炎颗粒、溃疡宁胶囊、猴头菌片、溃疡散、健胃片等。

1.针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平补平泻,适用于各型胃痛。

属寒邪犯胃者,加梁门、上脘,加灸;

食积者,加天枢、下脘,用泻法;

肝气犯胃者,加太冲、期门,用泻法;

脾胃虚寒者,加灸脾俞、胃俞;

瘀血者,加三阴交、膈俞,用泻法。

2.灸中脘、足三里、胃俞,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每穴灸10~15分钟。

3.按中脘、摩腹各5分钟,按揉足三里、内关各1分钟。

4.连须葱头30g,生姜15g,共捣烂炒熟布包,趁热敷胃部。

适用于胃寒作痛。

五、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诊断以大便粪质稀薄为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数十次以上,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和情志等因素所诱发。

1.伤食泻

由于饮食不节,贪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以致胃肠受伤,脾失健运。

症见脘腹胀满,呃逆恶心,食欲不振,腹痛,泻下物多有不消化食物,泻后腹痛减轻,大便恶臭,并伴有反酸水,嗳气有陈食味等。

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健胃消食。

可服加味保和丸、香苏正胃丸。

2.脾虚泻

多因脾胃虚弱,健运无力,消化功能减弱所致。

症见大便次数增多,时溏时泻,泻出粪便多有不消化食物,伴有肠鸣腹胀,腹中隐痛,矢气多,肌肉消瘦,饮食无味,食后胃胀,身倦无力,面色萎黄等。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扶脾益气,健胃止泻。

可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脾益肠丸等。

3.寒泻

多因贪凉喜冷,饮食不慎,过服生冷食物,以致脾胃升降失司。

症见腹痛肠鸣,用手揉按或热敷疼痛减轻,大便清稀,常有不消化食物,或大便清澈形如鸭粪;

也有由于脾虚腹泻日久,寒湿较重所致。

温中散寒。

可内服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外贴暖脐膏等。

4.热泻

多因夏秋之季,外受热邪,或贪食辛辣食物,热迫大肠,致使传导功能失常。

症见腹痛肠鸣,痛泻交替,粪便多为深黄色,常带有臭秽黏液,肛门灼热,泻后仍有后重感,伴有口渴、发热、小便短赤等。

清热利湿。

可服克泻灵片、肠炎宁糖浆、加味香连丸等。

5.湿泻

是因水湿阻于胃肠,脾阳受困,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所致。

症见腹胀肠鸣,腹不痛或微痛,水泻,小便少,口不渴,伴有胸闷,厌食,身体沉重,口中黏腻等。

健脾利湿止泻。

可服胃苓丸、调脾止泻丸;

若兼有暑邪,可服藿香正气丸、六合定中丸。

6.五更泻(晨泻、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