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82058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修改 2Word格式.docx

二、美军牧师制度发挥作用的要素

三、美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美军牧师制度概况

1、美军牧师制度始建于独立战争时期。

1775年7月29日,大陆会议对随军牧师的身份给予了官方认可,并做出决议,将军队牧师列入军饷级别表中:

“随军牧师20美元”,每月以现金支付。

这是与指挥官和军法官们数额相当的报酬,也是美国政府首次对随军牧师的官方认可。

自此,每年的7月29日被定为随军牧师诞生日(图片)。

2、美军牧师制度成长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时期。

其间牧师的职能也由最初的主持宗教仪式(图片)、传教与布道(图片)而演化为担当辩护顾问、征兵、组织军营教学、向上级机关提供所在团或军营的“思想道德状况”等(图片)。

这一多样化的职能变化也加快了随军牧师制度的正规化步伐。

1899年,牧师们获得了佩戴一种特别的新型职业徽章的权利,一个拉丁文的十字架,1914年,他们又进一步获得了象征级别的徽章。

1909年,军队出台了一系列的筛选牧师候选人的办法,还诞生了牧师委员会。

牧师制度作为一种职业化的分支机构已渐渐形成。

3、美军牧师制度发展于一战与二战时期。

鉴于牧师制度在之前历次战争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注重随军牧师的正规化建设。

在此期间,牧师们除了担负正常的宗教活动外,还担负大量的心理疏导与教育工作,1942年,每位牧师平均每天都要做53次咨询,咨询最多的是个人和家庭问题,包括:

想家、想自杀、婚姻、酗酒和家人生病等;

军事方面则大多是适应部队生活时遇到的问题。

可以说随军牧师在缓解与安抚士兵的战场压力与紧张情绪,提高战斗士气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其后的几十年里,随军牧师制度也渐渐成为军队内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军牧师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下,走上了科学正规化的发展道路,当前,美军中约有牧师3000多名,平均每700人配备一名牧师。

(二)随军牧师的组织机构

美军的牧师制度最为健全,国防部设有“武装力量牧师委员会”,由军队管理与人事助理国防部长主管,统一领导全军的牧师及管理工作。

牧师委员会编制6人,其中3人是武装力量各军种的随军牧师,少将军衔。

他们轮流担任主席一职,即美军首席随军牧师,任期1年。

在陆、海、空三军中设有相应的牧师长、牧师长办公室及其领导下的牧师队。

牧师长授少将军衔,协助军种部长、参谋长和其他参谋机构处理宗教、道德、士气等方面的事务,同时兼任各军种部长和参谋长的首席宗教顾问。

陆军军级单位设牧师处,师设牧师科;

海军舰队、陆战队设牧师处,分舰队设牧师科;

空军战区、航空队设牧师处,师设牧师科。

在基层单位,牧师一般配置到陆军的军营、空军的基地和联队、海军的大型舰只和小型舰艇中队。

随军牧师是军队现役军官,着军服、授军衔、佩戴牧师标志,享受与同级军官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

根据1949年的日内瓦公约规定,随军牧师是非战斗人员,作战时不携带武器,不直接参加战斗,作战时不得杀害敌方牧师。

这是随军牧师与其它军官的不同之处。

但因为军事职业的特殊性,随军牧师在战争中难免会有伤亡。

据统计,美军自建立随军牧师制度以来,有270多名牧师阵亡。

为此,美军根据随军牧师的职业特点,为其配备了士兵助手,职责是做宗教行政工作、担任车辆司机和在战斗中保护牧师的安全。

随军牧师及其助手一起组成随军牧师组。

一是通过宗教服务来鼓舞士气,凝聚军心。

牧师具有军职和宗教双重身份,要求牧师必须尽职尽责地向部队提供专业服务和精神支持,牧师要毫不保留地付出以得到军人的尊敬和忠诚,要以自身的行为来感化军人,这是因为“牧师作为参谋军官的能力与活力,集中体现在他是神圣职责的代表以及个人的人品和专业水平。

”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弯战争的第一线,都有牧师活动的身影,仅在越南战争中就有16名牧师殉职,数十人受伤。

二是通过宗教意识的灌输,增强军人的责任意识。

美军要求牧师通过宗教教育途径,把宗教对信徒的要求与军人职责联系起来,增强军人的职责感,强化军人对行为法规中道德原则的认识与实践,使“每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军人都要忠实而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这里牧师通过天堂与地狱、原罪与赎罪、末日审判等宗教观的说教,将人世的苦难、短暂与天堂的幸福与永恒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引导军人去超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去求日后升入“天堂”的解脱。

三是通过宗教活动掌握军人的真实思想,协调和化解部队内部的各种矛盾。

牧师的宗教身份使其能深入到军人生活的很多方面,与军人有广泛的接触。

牧师要经常走访部队各个场所,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官兵接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提供咨询服务,化解矛盾。

有关资料表明,牧师50%以上的时间用在咨询服务上。

在疏导矛历的过程中,牧师除有极强的劝说本领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牧师享有特许保密权。

牧师在对军人的谈话中,官兵可以向他们袒露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矛盾,而不用担心受到报复或岐视。

由于牧师不会泄露有关内情,就成为军人发泄和疏导感情的一个“安全港”,使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及时得到帮助,这显然有助于部队的稳定。

牧师的调解作用还表现在与社会团体的联系上。

牧师通过与各种社会团体如退伍军人组织、“父母——老师”协会、兄弟合作会以及各类慈善福利机构的沟通,增进地方与军队关系的和谐

和双方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总之,在士兵进入军队的那一刻起,始终会得到牧师的关注与关心,并帮助他们忠诚服务于军队。

美军期望,在军人“履行完应尽的义务而退役后,其宗教观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会成为更加热爱国家和更加忠诚地为国旗荣誉而战的公民”。

二、美军牧师制度发挥作用的要素

(一)神圣力量的感召

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的早期移民主要是来自欧洲信仰基督教的新教徒及其后裔。

他们认为上帝是人类的拯救神,北美是上帝隐藏起来的希望之乡,在上帝的召唤下,新教徒作为上帝的选民来到了这片土地,所以“上帝赋予了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优越性及他们左右世界文明的神圣使命”。

美国基督教领导人雷因霍尔·

尼布尔也指出:

“从最早期历史直到目前,在美国人头脑中有一层很深的救世主的意识。

”这种“救世主”的宗教意识使美国认为自己有义务成为“世界警察”,不仅在经济方面获得最大利益的领土扩张,还向世界传播民主制度,在全世界追求权利。

所以美军就成了美国推行国际霸权的工具,美军部队的官兵被安插在全球各个美军基地,在所谓“为上帝而战”的“正当”名义下,参与世界各地的纠纷与冲突。

此外,宗教心理学认为,人在不断自我意识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人性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局限和不充分的方面即自身的有限性,并且产生了对人本性的脆弱无助和人生不确定的存在焦虑,宗教某种程度上正是应解决这种焦虑而生的,它以无限的、永恒的上帝弥补世人的有限性,以其全能的力量使人轻而易举地臣服。

正如心理学家保罗-普鲁伊塞说: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宗教就像一种营救工作⋯⋯宗教是在有人喊‘救命’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在战场环境中,这种需要“营救”的情况就更加突出。

军事心理学表明,军人心理强健的关键在于有着坚强的信念,假如把军人的心理结构比作是一颗“钻石”,那么信念就是钻石的“体”。

丹尼斯·

胡佛说:

“散兵坑里很少有无神论者。

”在战场上官兵对可能造成的自身损害的忧虑,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性的茫然以及对自身行为后果的担忧等会使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已身临绝境,这时全能神圣的上帝就是他们的使命所向,也就是他们赖以对抗存在焦虑的最好安慰和最强信念。

美军以“圣像显灵”鼓舞官兵信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93年2月,驻扎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以西l5公里处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执行任务的区域上空发现了异常情况:

随着一阵沙尘雾霭的翻卷升腾,一个方圆达150米的人头像开始慢慢呈现,几分钟后,目击者就准确辨认出是一幅巨型的耶酥头像。

这时,受到这种强烈图形信息刺激的许多美国士兵,竟然一边哭泣,一边下跪祈祷。

据一位看到耶酥头像并将它拍摄下来的士兵事后回忆时说:

“我远非世界上最虔诚的教徒,但当我看见它时,我就笃信了耶酥。

”虽然事后经美国军方证实,“圣像显灵”实际上是美军驻索马里心理战分队为试验目的而施放的全息摄影图片,旨在加强对士兵的心理控制,不想让美国军人对时局的变化有不同看法。

然而,客观上这种人造的“神迹”确实更加有利于坚定美军的必胜信心,强调了所谓“上帝与你同在,美国的行动符合上帝的意志,耶和华的子孙为神圣而战,必然会受到上帝保佑”的信念,有效增强了美军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

(二)牧师的个体影响

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观察和模仿他人,尤其是模仿喜欢的人通常具有强有力的作用。

从教育者角度看,由于身教的效果往往比言教好,所以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自身是否表现出良好的形象和素质。

美军随军牧师在官兵中很受欢迎,往往享有较高的声望和感召力。

这主要是由于美军官兵往往对其良好的人格特质和能力素质比较认可和尊敬。

能作为“上帝的使者”到军队中传播福音,美军随军牧师不是简单申请就可胜任的,而是要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和培训。

美军不仅对牧师的神学学历和宗教服务经验有明确的要求和年限规定,还对其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较全面严格的要求。

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牧师也能洁身自好,并以高尚的职业精神和出色的实际行动博得官兵甚至公众的一致敬仰(举例图片)。

另外,由于随军牧师职责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虽然身为参谋军官,牧师主要只负责军队中的宗教事务,向指挥官提供关于宗教、士气、道德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建议,与士兵不存在指挥与被指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不存在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重叠和冲突,所以牧师看待处理问题总体来说处于较中立且客观的立场,官兵面对牧师往往能比较轻松地袒露心声。

因此,美军中许多牧师不仅能获得官兵发自内心的认可、尊敬和爱戴,还能促使士兵们自觉以牧师为学习楷模,真诚地开放自己的胸怀,心甘情愿地接受牧师的人格影响、宗教关怀、道德教育和心理规劝,从而有利于牧师真实掌握官兵的思想情况,完成说服和疏导工作,使牧师的宗教教育和引导收到更好的成效。

(三)群体精神的支持

人总是属于一定的群体:

家庭、班级、军队、宗教团体、政党等等。

群体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联,个人参与群体,可以通过群体完成组织交付的基本任务,受到群体价值、态度及生活方式的间接影响,还可以获得群体提供的保护与支持,满足其个人的心理需求:

如满足亲和的需求、自我确认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获得安全感、增加力量感。

皈依某种宗教,加入某种宗教团体通常会被归因于神灵,但是,这种现象也能够用社会心理学的普通原则来解释。

其中有一条就是,由于皈依者在社会上处于较为孤立的社会关系中,在心理上往往更容易去结识新的朋友。

惠特姆曾对3000名基督新教葛培理教派的信徒进行了随访,研究表明,获取新朋友是很多人皈依宗教的主要原因。

孤立的人们,在大规模的聚会中唱着令人感动的圣歌,听着感人的演讲,被提醒他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能够互相真诚友善地交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驱除心理孤寂,得到精神支持。

在战争中,孤寂的心灵更是被时刻存在的矛盾、紧张和危险充满着,包括士兵在战斗中杀人和保护自己及同伴所引起的激烈心理冲突,面对死亡、忍受身边同伴的死亡或致残带来的震撼打击,以及疾病、饥饿、疲劳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参战士兵会不断地体验到道德上的内疚、恐怖和难以忍受的无助感,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极有可能引起精神错乱甚至崩溃。

要对付战场上引起的精神错乱反应,除了个人意志的努力,他人的影响帮助外,群体内部的相互信任、交往和支持至关重要。

在宗教信仰的旗帜下,团队的精神支持主要可以通过教友间的相互信任、宗教活动中的交往和沟通、精神上的相互依赖安慰等方式,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处理战场精神错乱问题时,美军曾经采取了以备用人员替换战场心理受创伤人员的办法,却造成了预料不到的不良后果:

一是单个替换下来的心理致伤者,无法获得集体精神的支持,内心冲突无法通过适当途径缓解;

二是留下的士兵特别是新兵因为缺少老兵引导很容易遭受心理创伤。

这种做法实际上低估并削弱了群体精神特别是宗教群体支持的作用,整个战斗团队原本无懈可击的志气,很可能会因其中一名成员的精神崩溃而发生动摇。

在军队内部宗教组织和活动的帮助下,因为都相信神灵无时无刻不在关照着自己,即使是不同信仰的士兵,他们在战斗前和战斗中进行共同行动的时候都能够凝聚成一个团体,战斗时更加有信心。

战斗后随着人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在宗教典籍学习、祈祷或者其他宗教活动中,通过交流各自共同的经历,也能有效解除彼此内心感受到的恐惧和道德上的耻辱感。

三、美军牧师制度对我军思想工作的启示

作为一种政治工作制度,美军随军牧师制度亦有其可取之处。

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可以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一)政治工作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先进的思想文化满足官兵的精神需求

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和满足官兵的精神需求,是美军随军牧师制度最为成功、最为突出的特点。

平时,牧师们除了主持宗教仪式和相关活动外,还经常深入到营地、训练场、家庭、医院、监狱等处,做安抚、调解、稳定人心的工作。

战时,他们跟随部队开赴前线,为官兵做礼拜、祷告,发慰问品,慰问伤病员,为阵亡官兵诵经安魂,主持葬礼。

士兵们每当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时,都会主动去找随军牧师说,找对象、结婚,也要征求随军牧师的意见;

夫妻不和了,要找随军牧师出面调解;

个人对晋升、调动不满了,要找随军牧师发牢骚,听听牧师的劝告。

官兵发生矛盾了,随军牧师要出面诱导士兵忏悔,说出心里话,宣泄过激情绪;

同时向军官询问原因,劝导军官“以仁慈关怀”,尽力避免矛盾激化。

部队处理吸毒、酗酒、违犯纪律、各种纠纷等问题时,都要在随军牧师的协助下进行。

二战时,一名随军牧师平均每天要做53次咨询。

他们还要主动询问士兵的个人情况,通过个别谈话、家庭访问、慰问伤病员等活动了解士兵的真实思想,并按月上报士兵思想情况分析报告,向军事指挥官提出建议,通过组织手段解决官兵实际问题。

随军牧师的这些工作,不仅为他们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也为提高美军的战斗力、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经验启示我们,首先要把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并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官兵的时代特点,把党的群众路线贯于领导工作全过程。

做到:

相信战士,给战士搭舞台;

尊重战士,请战士提建议;

依靠战士,让战士唱主角。

其次要把维护官兵的正当权益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

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逐步加大基层官兵行使民主权利的力度,扩大官兵对连队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步实现“五公开一监督”(即公开连队建设的重大问题、公开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公开物资和经费使用情况、公开于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公开经常性工作落实情况,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使官兵真正享受到条令条例所赋予的各项权益。

开展各项工作都要以条令条例为依据,切实解决好政治机关越位揽权的问题。

现在一些基层职权、官兵权益未能得到很好落实,很大程度是由于政治机关偏离条令条例,对基层干预过多造成的。

各级政治机关应当依据条令条例,积极做好还权于基层官兵的工作,切实保障基层单位的工作安排权、人员使用权和财物支配权等,防止对官兵权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军队任何时候都要讲牺牲讲奉献,但牺牲奉献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讲科学,也不意味着干任何事情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随着部队建设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广大官兵个性特征的增强,各级领导应该更加自觉地坚持科学带兵用兵。

第三要把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政治工作成败的重要尺度。

要不断加强物质文化生活设施建设,努力创造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各部队要通过艰苦扎实的努力,使基层各类基础设施尽快达到规定的标准,不断提升军营文化建设的层次,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就是要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努力搭建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广阔平台。

在部队中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军营、培育知识型军人的活动,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使广大官兵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习活动得到支持,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学习成果得到肯定。

坚持把素质教育渗透到部队经常性的教育训练之中,按照现代军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系统规范教育训练内容,不断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让官兵根据工作需要,系统钻研专门知识,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把知识及时转化为素质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有用之才。

就是要深入探索当代军人成长成才规律,努力形成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制度和机制是带根本性的。

各级政治机关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官兵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使官兵成长成才规范化和机制化。

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党委抓总、领导牵头、机关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的齐抓共管格局;

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使想成才的有机会,成了才的有用场,没成才的有压力;

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问责机制,使每个官兵成才情况都得到比较客观的检测和评估,把促进和保证官兵全面发展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对这方面的失责行为应予以追究。

把弘扬关爱官兵的人文精神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就是要在坚持政治工作以理服人的同时,更加重视搞好以情感人。

情感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部队官兵作为现实的人,同样需要爱抚,需要体贴,需要友情,需要人情昧儿。

有的领导往往把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对立起来,似乎一讲“人情味”,以理服人就变了味。

事实上,理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情是做好思想工作的载体,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是相辅相成的。

越是讲政治,就越要关注官兵的情感因素,越要主动做到以情感人。

要在解决官兵思想问题的同时,更加重视解决好官兵的心理问题。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面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一些官兵在心理上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困惑和压力。

帮助官兵解决好心理问题,是部队贯彻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

应该把解决官兵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与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心理调适、心理诊疗等手段的作用,使官兵始终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要在按“四有”目标培育官兵的同时,更加重视尊重官兵的个性特征。

部队官兵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生活阅历、成长环境、文化程度、社会交往等不尽相同,因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包括兴趣、爱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只要官兵的个性特征不违背军人职业道德,不妨碍履行职责使命,就应当在坚持“四有”育人目标的前提下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教育部队,按统一的法规纪律管理部队,但这些都不意味着要抑制官兵的个性。

相反,只有让广大官兵丰富多彩的个性得到更加合理的发展,让他们富有个性的创造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我们的部队才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军的政治工作也才能够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政治工作要加快法制化进程,依靠制度建设

纵观美军随军牧师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条非常艰难曲折的风雨历程。

首先建立,然后取消,又建立,又裁减,再扩大,再裁减,……反反复复。

每次裁军,每次改革,随军牧师团都是首当其冲,榜上有名。

就拿随军牧师学校来说,从1918年3月创立到现在,两次停办,仅搬家就折腾了16次,最近一次是在1996年,搬到位于南卡罗莱纳州的杰克逊堡。

美军如此频繁地调整随军牧师的规模和待遇,对随军牧师制度建设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上,因为随军牧师有没有编制和名分,发不发薪金,穿不穿军装,戴不戴军衔,有没有专业标志等问题,曾不止一次地影响过随军牧师们的工作态度和情绪。

可见,在任何国家、任何军队中,政治(性)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问题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

法规制度建设搞好了,人的作用发挥就大,法规制度建设不好,个人的素质再好,也不一定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经过长期建设,美军随军牧师工作的法规已经比较健全,从第三、四、五章的内容看,随军牧师在不同的环境、执行不同的任务和不同的阶段,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

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该怎么干,不该怎么干;

由谁来监督和检查等等,都比较具体明确。

这些方面的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

历史上,我军一贯重视政治工作的基本法规制度建设。

大革命时期,我党曾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按苏联红军模式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开展政治工作。

由于国情、军情不同,当时我们党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如国民革命军规定,党代表开展政治工作,必须以不妨碍军事长官的权威为限,甚至规定党代表给部队讲话,必须经过同级军事长官的同意。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开始独立创建人民武装,并在军队中确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工作原则、内容、方法和制度。

三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和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l930年lO月,中共中央依据苏联红军党政工作和中国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时期政治工作的有关规定,特别是总结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经验,制定颁发了我军历史上第一部政工条例——《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统一规定了全国红军政治工作的组织和制度,对加强红军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战初期,我军始终坚持党的集体领导体制,并全面恢复了因国民党干涉而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名称。

l938年12月,八路军政治部颁布《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

l942年l0月,经修订又重新颁布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工作方面的单项条例,包括l947年总政治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员会条例草案(初稿)》、《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支部工作条例(草案)》、《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人委员会条例(草例)》等,进一步健全了军队政治工作体制,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

为了进一步增强政治工作的正规化、法制化建设,制定颁布新的《政工条例》势在必行。

1954年1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决定由陈毅、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共同主持修改《政工条例(草案)》。

毛泽东在审批政工条例送审稿时,发现“生命线”的提法没有了,就亲笔予以恢复。

同年4月1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部政工条例,为后来修订颁布的《政工条例》提供了基础和蓝本。

在此之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又于196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