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8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大国策惠了谁.docx

四大国策惠了谁

四大国策,惠了谁

  截至发稿日,除吉林、广东和海南3省尚未召开地方“两会”外,全国其他28省市均已成功召开“两会”。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四大国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自贸区、“长江经济带”。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这四大国策,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布置今年的重点工作。

在四大国策中,有的省市能分享到一两个,如上海市,既是首批自贸区试点获批城市,又将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福建和广东省,既入围第二批自贸区建设城市,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获利”最多的当属天津市,四大国策中与它“沾边”的有三――“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第二批自贸区建设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城市。

对此,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天津将突出特色,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互补和对比试验,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实体经济、壮大融资租赁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着力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制度创新新高地。

  国策一: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核心区域有16个省份,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西北5个省份,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西南4个省份以及最新扩围到的内蒙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囊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5个省份以及最新扩围到的山东省。

此外,黑龙江、辽宁、河南和湖北等省也明确表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核心省份新疆自治区,把“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放在首位强调。

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总体部署包括开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局面,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积极组织开行西行货运班列;积极推进中欧班列集结编组中心、进出口货物分拨中心、乌鲁木齐空港陆路港建设。

  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强重点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列入第一项任务。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

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积极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义乌国际陆港的整合与建设,积极谋划和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

加强江海联运、海陆联运体系和远洋船队建设,稳步推进“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行常态化。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天津市作为亚欧大陆桥东部起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表示将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凸显“桥头堡”作用。

  上海市表示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网络,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完善关检合作和区域通关合作机制,建设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

  湖北省表示,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以及港澳台的经贸投资合作。

推进“武汉―东盟”、“武汉―日韩”航运通道建设,提升“汉新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推动鄂东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培育船舶等高新技术优势出口产业。

  分析人士表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新战略,对区域联动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沟通要求较高,因此施行起来,未必十分顺畅。

近期国家出台的通关一体化战略或将有助于解决该问题。

  2月3日,国务院印发《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的通知》(《通知》),落实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互”)的具体举措。

《通知》提出,力争到2020年,跨部门、跨区域的内陆沿海沿边大通关协作机制有效建立,信息共享共用,同一部门内部统一监管标准、不同部门之间配合监管执法,互认监管结果,优化通关流程,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体制机制。

  《通知》明确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步骤,分别制定了近中远期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近期(2014―2015年):

在沿海各口岸建成“单一窗口”;在全面实施关检合作“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等经济联系密切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今年覆盖到全国。

在珠海开展口岸查验机制创新试点。

  中期(2016―2017年):

修订完善口岸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在全国各个口岸建成“单一窗口”;推进“一站式作业”改革;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口岸安全联合防控机制。

  远期(2018―2020年)实现最终目标。

  《通知》提出要完善大通关管理体制,改善大通关整体环境;完善口岸开放布局;加快自由贸易园(港)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制度创新与复制推广;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助推“一带一路”等建设,建立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通关管理机制。

  国策二:

自贸区

  据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或将成为自贸区建设全面提速的一年,申建自贸区之争恐将愈演愈烈。

继去年年底广东、天津及福建第二批自贸区建设获批后,申请第三批自贸区的城市已经急不可耐。

查阅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广西、甘肃、山东、陕西、河南等5省均将申报自贸区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广西自治区表示,将着力做好中国(北部湾)自贸区申报工作。

  甘肃省提出,加快推进兰州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力争6月份通过验收并封关运营,积极争取设立自贸区。

  山东省表示,将积极推进青岛自贸港区申建工作。

  陕西省指出,以西安海关获准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为契机,扎实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自贸区筹建申报工作。

  河南省表示,要积极申报河南自贸区。

  据分析人士表示,第三批自贸区很有可能集中在内陆地区,但是武汉和舟山自贸区也不是没有获批的可能。

  上海市作为首个获批自贸区的城市,表示将努力做好表率作用。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要深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改革新高地,树立开放新标杆;认真做好上海自贸试验区区域扩展工作,在全市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

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出一批新的扩大开放举措。

实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实施国际船舶登记等制度创新。

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全力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成果向浦东新区辐射推广,实行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大开放措施,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深化人民币跨境再保险试点,推进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扩大保税展示和保税交易试点范围。

  天津、广东、福建3省市于去年年底成功获批自贸区建设,并有望于3月份挂牌,全面开展工作。

分析人士表示,作为第二批获批设立自贸区,以上3省市均具有各自特殊的战略意义:

广东自贸区可以带动对港澳的贸易,拉动珠三角区域经济;天津自贸区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主战场,可以拉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福建自贸区有助于促进对台贸易,拉动海西经济。

  国策三:

京津冀一体化

  据本刊今年第5期《天津港海铁联运生逢其时》一文报道,1月19日,从天津新港至石家庄南站的集装箱往返班列开通运行。

这是继去年开行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之后,铁路部门又一助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海运、港口和铁路综合运输方式。

开行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只是开始,据悉,交通一体化或将成为今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点。

  据悉,北京铁路局在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开通后,还将继续增开覆盖京津冀其他地区,如张家口、邯郸、邢台等地区的铁水联运货物快运班列;增开辐射西北和西南等内陆地区的跨局铁水联运货物快运班列;增开连通中亚和东欧等地区的国际货物快运班列。

这一点从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可以得到印证。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将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认真对接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合作共赢,推动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做好跨行政区、跨领域规划对接,逐步建立三地统一的企业产权、知识产权、林权矿权等市场化流转制度,推动制定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旅游等资源共享,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着力解决京津冀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天津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三大主角之一,去年曾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40个承接合作平台,签署并实施京冀“6+1”、津冀“4+1”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将继续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三个率先突破”。

推动交通互联互通,确保津保铁路建成通车,京沈客专、京张铁路全面开工,力促廊涿城际开工建设,做好京唐客专等线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北京大外环、京秦、京涉、津石等高速公路,基本完成普通干线“瓶颈路”拓宽改造。

  1月底召开的2015年河北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河北省今年的目标任务: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1020亿元,同比增长12%,争取完成投资1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会议要求,今年要全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快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高速公路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确保京昆石太北线、张承等5条段、350公里建成通车,确保曲港、津石等10条段、638公里开工建设,大力实施京张―张承申奥迎宾大道改造工程,高速公路到年底总里程达到6238公里。

在港口建设方面,新增生产性泊位7个,总通过能力达到10亿吨。

去年,河北省港口通过能力达到9.2亿吨,由全国第3位跃居第2位。

推进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煤炭、散杂货等码头建设。

  分析人士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政策有望在今年进入有效推进阶段。

  国策四:

“长江经济带”

  去年9月1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指明了方向。

  据公开媒体报道,“长江经济带”建设顶层设计或将在全国“两会”前后出台。

这份猜测源于去年全国“两会”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热议程度不亚于“一带一路”、自贸区、京津冀战略等国策。

据分析人士表示,“长江经济带”将依托于“长江黄金水道”,加速实现市场一体化,上海、武汉、重庆三大城市群辐射力将增强。

  长江沿线省市中,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等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表示,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拓展对内开放。

  上海市表示,将积极参与、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加强合作交流,更好服务全国。

  浙江省表示,将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更加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湖北省表示,将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扎实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工程,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推进汉江沿江主要港口与长江港口对接,加强汉江流域沿线城市的经济协作。

另从湖北省发改委获悉,湖北省将出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以港口枢纽、铁路、公路、空港和管道运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依托,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长江沿岸地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在沿江物流及汽车船舶制造业等多领域布局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

  安徽省表示,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扩大东西双向、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开展长江干流和淮河航道整治,加快形成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加强岸线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打造芜马组合港、合肥、蚌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