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6930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

《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陀飞轮的传奇Word下载.docx

提到陀飞轮,相信表迷们都会想起宝玑先生。

瑞士钟表大师路易·

宝玑先生最先发现,表在不同方位的速率变化,不仅受惯性符合变化的影响,而且也受摆轮及游丝重心变化的影响,摆轮受地心引力影响而造成的摆动的加速和减速,都影响着表的速率。

并且这些问题是无法消除的,只能用别的办法抵消。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方案构思,将全部的调速机构零件:

摆轮、游丝和擒纵系,装在一个专门的钢框架内,使这个钢框架围绕自己的轴心每分钟转一圈,也就是摆轮的轴心规律性地做360度旋转。

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

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

宝玑先生在1775年便已提出这个构想,一直到近6年后才制造出来,并于法兰西共和历花月24日(相当于公元1801年4月14日),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内政部部长,说明他发明了陀飞轮调速器,并请求给予他10年的专利。

1801年6月26日,他接到专利许可证书。

宝玑先生的No.1176陀飞轮怀表

宝玑先生早期的陀飞轮表中大部分都搭载宝玑在1795年自己发明的擒纵红宝石工字轮,人称为“天然的”(natural)擒纵。

迄今已知的宝玑先生的4分钟陀飞轮一共有7枚。

除了前文提过的No.1188(公元1808年出售给西班牙亲王)外,还有也是1808年售出的No.1297搭载Robin式擒纵。

1815年搭载恒力擒纵(Echappementaforceconstante)的No.2483。

以及1823年售出的搭载Petocrosss—detent擒纵的No.2555。

另外还有两枚都是搭载自己发明的擒纵,其中No.2483出售的日期未曾有记录。

另一枚No.1176是1809年售出给波兰贵族Potoki伯爵,这一笔交易是透过沙俄圣彼得堡的Moreau先生达成的,当时售价是4600法郎,4600法郎在当时应该算是天价了。

而陀飞轮被应用在腕表上要追述到1945年,AndreBornand(安德烈·

波尔南)为百达翡丽组装了一个30毫米直径的杆式擒纵陀飞轮机芯。

而后直到1948年,洳山谷勒桑茄钟表学校的总监马塞尔提出了,由于腕表上的陀飞轮受到手腕动作的影响远比怀表在口袋里受到的影响大,所以腕表上的陀飞轮框架应该是每450秒转一圈而不是60秒转一圈。

而后,法国品牌LIP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制造陀飞轮手表。

在1948年,欧米茄就已经在其注明的30毫米机芯上装置了陀飞轮。

到了1986年,爱彼开始制作第一个批量生产的陀飞轮腕表。

这批腕表是第一个自动陀飞轮腕表。

其技术的关键是利用表背做机芯的机板,结果整个陀飞轮自动表的厚度仅有4.8毫米。

陀飞轮的转架由钛合金制作,摆陀则由铂金合金制作。

而后,腕表陀飞轮的旋风开始刮起,异常的流行了起来。

现代科技的引进,尤其是数控机床和电火花切割机,使陀飞轮的价格低到传统陀飞轮无法达到的底线。

新颖和杰出的陀飞轮开始层出不穷。

陀飞轮的种类

说到种类我们这里就捡一些有特点,比较容易辨认的来聊聊。

从外观来看,陀飞轮大致可分为同轴式陀飞轮和偏心式陀飞轮。

偏心式陀飞轮是相对于同轴式陀飞轮而言的。

两者最主要区别是陀飞轮中摆轮游丝的摆放位置是中心还是偏离中心,而它的回转轴心是不是与陀飞轮框架的旋转轴心重合?

如果是的话,便是同轴式;

不是的话,那就应该被归入偏心式。

同轴式的代表品牌有宝玑和江诗丹顿,而偏心式的代表品牌有宝珀。

由于偏心式布局使摆动的空间受限,所以在准确性上比同轴稍逊一筹,但因其奇妙的运行轨迹,也得到了很多腕表拥趸的喜爱。

飞行陀飞轮

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还有飞行陀飞轮,飞行陀飞轮其实就是采用开放式转架,让旋转的摆轮完全暴露而产生悬浮的感觉,提高了陀飞轮的新奇感以及动态表现力。

这一微小改动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但是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轻盈美感。

目前在各品牌最新推出的陀飞轮表款当中,飞行式陀飞轮在应用上要比同轴式更广泛,究其原因,主要是今天人们对陀飞轮的向往,已从最开始的提高计时精准度变为动感美的体现,比如罗杰杜彼就很擅长做飞行陀飞轮。

三金桥式陀飞轮

三金桥式陀飞轮也是很容易辨认的一种陀飞轮。

陀飞轮上出现三条并行的桥形支撑夹板,使整块腕表具有更强的仪式感和华丽感。

机械机心通常由多个夹板和板桥组成,板桥成为了装饰的一部分,三个板桥分别对应着发条盒、中心轮和陀飞轮的平行板桥。

芝柏三金桥式陀飞轮腕表

三金桥式陀飞轮作为芝柏表的传家宝,芝柏先后申请了两次外观专利技术:

第一次是1883年12月l3日申请了最早的三金桥外观设计,此时针对的是怀表。

第二次是在时隔107年后,1990年9月27日又为复刻重新设计的腕表款三金桥申请了新的外观设计。

并不是所有的陀飞轮都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精准。

毕竟陀飞轮是为怀表发明的,而在腕表上外观要大于陀飞轮本身的意义。

不过在腕表上也有精准的陀飞轮,比如积家双翼系列的双翼立体双轴陀飞轮腕表,让腕表同时拥有精准性与复杂功能。

积家双翼立体双轴陀飞轮腕表

双翼的概念是陀飞轮和走时系统分别由两套动力系统驱动,而且还有“调时停秒不停摆”功能,确保精度。

双轴式陀飞轮会同时绕两个轴旋转,两个轴的位置可以是倾斜或垂直,这样的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简误差,比单轴陀飞轮走时更精准。

在双轴的绝妙配合下,它再不仅仅只在一个平面转动,而可以说是“万向”的。

矫大羽先生的“神奇陀飞轮”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神奇陀飞轮”,由东方的钟表大师中国人矫大羽在1993年于香港的“天仪轩”首创发明并且亲手制造成功。

同时取消了固定支架和旋转框架两个构件,首次大大减轻了飞轮重量达一半以上,并且可以加大摆轮的直径以增强计时的稳定性,同时又提高了动感艺术表现的水平。

在陀飞轮表制造历史中,矫大羽首次选用蓝宝石玻璃替代了原本用金属制造的“摆轮夹板”,之前此部件是附属于“飞轮旋转框架”中的。

由于此表运转时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时至今日,陀飞轮其实已经不算复杂功能了,但仍然是最夺人眼球的功能之一,江湖地位依旧不可小觑,它不仅是收藏家和投资者竞相狩猎的对象,同时也是各大高级制表品牌证明自身制表实力的最有力依据。

著名钟表评论家NormaBuchanan曾撰文宣称,“在问世两百年之后,陀飞轮依旧令制表界为之倾倒。

”倘若宝玑先生在世的话,或许他会得意地、甚至是惊愕地看到,那表壳内纤小的旋转装置,竟能以令人诧异的频率亮相于各大表展上,并且连年不曾缺席过。

每一款陀飞轮腕表在放大镜下,纤细的部件经过全部百余道工序制作成形,并经由制表师机敏的双手、经验丰富的眼神和对于时间运行节奏的敏感听觉判断之后,方能成就熠熠生辉、复杂无比的结构。

在这个标准化产品风行的时代,陀飞轮无疑是独一无二的时计精品的最佳象征,陀飞轮的传奇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