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6753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电站勘察工作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该河流与小黑江汇合后流出国境,称黑水江,汇口处海拔高程仅为312.37m。

河流境内全长437km,流域面积8948km2,平均坡降2.44‰,天然落差1780m,多年平均流量为460m3/s。

水电站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多呈NW~SE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基本吻合。

测区内地势高峻,峰峦连绵,沟谷发育。

山脉海拔高程一般在1200m~2200m,切割深度一般大于1000m,多属深切割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区。

水电站出露的地层有中生界、新生界等沉积岩。

从老至新为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J2h)、中上统坝注路组(J2-3b)泥岩夹砂岩及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1j)、曼岗组(K1m)砂岩、泥岩为主的砂泥质碎屑岩。

第四系为冲积、洪积、坡积、残积及崩塌堆积。

水电站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兰坪~思茅褶皱带,北邻墨江~绿春褶皱带。

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众多规模不等,方向不一的褶皱和断裂。

主要归属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仅见于测区东侧或两侧局部区域。

歹字型构造体系主要由NW~NNW向的褶皱和断裂组成,二者大致互相平行,沿N10~50°

W方向延伸,略呈反“S”型展布,为压性、压扭性构造。

其特点是规模大,延伸远,分布广,具有向NW收敛,SE撒开之势。

与之配套的NE向张性、张扭性断裂垂直主干断裂发育,规模较小,但使NW~NNW向断裂构造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经向构造体系主要为压性、压扭性断裂构造,近SN向展布,褶皱小而紧密,断裂延伸远近不一,均被EW向的张性、张扭性断裂横切。

水电站工程区褶皱构造主要有曼牙山向斜、麻栗树背斜及叉河梁子向斜等;

主要断裂构造有:

大平掌断裂、瑶人大山断裂、叉河梁子断裂等。

2.2工作条件

水电站位于把边江河段,为墨江县与江城县界河。

坝址选择在其右岸支流勐野江汇口下游约7.5km处,距墨江县文武糖厂3km。

本区地处亚热带,全年可分旱雨两季。

雨季(5~10月)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

旱季(11~4月)气候干燥,雾浓多风。

覆盖深厚,基岩露头较少,植被广泛。

交通条件尚属便利,~墨江公路路况良好,墨江~江城国防公路路况尚可。

电站坝址距墨江~江城国防公路有20km,此20km有简易公路通过。

3勘察目的及任务

本工程现勘察设计阶段为预可行性研究。

工程地质勘察是在河流水电规划的开发方案基础上进行坝址选择。

初步调查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影响工程的重大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为初步比较拟定坝址、厂址、基本坝型及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形式与工程总体布置,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

(1)调查研究工程地区区域构造背景,所在大地构造部位,区域性活断层的分布,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活动情况,对工程地区的稳定性作出初步评价

(2)初步调查严重威胁水库成立的大滑坡、潜在的不稳定岸坡、泥石流、大规模浸没和坍岸的分布范围、规模以及库区淤积物的主要来源;

并对其严重性作出评价;

(3)初步调查河谷和分水岭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对水库严重渗漏的可能性作出初步评价;

(4)初步调查重要矿产和古文化遗址的分布;

(5)初步调查坝址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断层、缓倾角断层、两岸及河床覆盖层的成因类型、厚度、组成物质及分布,岩体的大致风化、卸荷深度和特点,对坝址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

(6)初步调查坝址区岩体透水性和隔水层的大致深度,对强透水岩层和可能发生渗漏的地段作出初步评价;

(7)初步调查各主要建筑物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分布及发育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初步评价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8)对坝址附近20km范围内各类天然建筑材料进行普查,对初选建筑材料进行初查,初步鉴定岩土材料的性质和估计储量。

4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计划工作量

4.1勘察工作的内容

4.1.1区域地质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1)了解工程区内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形成时代、分布范围、和岩性、岩相特征、区域构造背景、所在大地构造部位、区域性活断层的分布、历史地震及现代地震活动情况。

(2)根据现行的1:

400万《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4.1.2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

(1)初步调查可溶岩、强透水岩土层、大断层破碎带、古河道以及单薄分水岭等的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可疑渗漏通道进行初步调查,初步评价其对建库的影响程度和处理的可能性。

(2)初步调查水库区滑坡、崩塌和其它潜在不稳定岸坡以及泥石流等的分布、大致范围和体积。

对工程有较大影响时应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价。

(3)调查水库周边地质条件,初步预测可能的浸没范围。

(4)了解库区矿产、名胜古迹以及温泉、矿泉等的分布,并初步评价其对建库的影响。

(5)根据库区的地质环境、地应力状态、孕震断裂、岩体导水性和发震机理判定,初步预测可能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地段及各地段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和烈度。

4.1.3坝址区工程地质勘察

(1)初步调查河床和两岸第四纪沉积物的厚度、成因类型、组成物质及其分层和分布,基岩面的埋深、河床深槽、埋藏谷和古河道的分布。

(2)初步调查基岩的岩性岩相特征,进行工程岩性划分,初步查明软岩、易溶岩、膨胀性岩层和夹层等的分布和厚度,初步分析其对坝基或边坡岩体稳定的可能影响。

(3)初步调查坝址区内主要地质构造,初步对Ⅱ级以上结构面、顺河断层和缓倾角断层的性质、产状、规模、延伸情况、充填和胶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4)初步调查岩体的风化深度和程度,以及不同风化带岩石的强度。

(5)初步调查对枢纽建筑物布置方案有影响的滑坡、倾倒体和潜在不稳定岩体以及卸荷岩体的分布,初步评价其稳定性。

(6)了解泥石流的发生区、通过区和堆积区的范围、方量、发生条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当对工程有影响时应进行初步调查。

(7)初步调查坝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的渗透特性、相对隔水层的埋深、厚度和连续性,地下水位、补排条件、河水和地下水的腐蚀性。

(8)了解溢洪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基本情况,以及覆盖层、风化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塌滑体和泥石流等的分布。

(9)初步调查边坡岩体稳定、泄洪闸地基抗滑和渗透稳定条件,下游消能段岩体的抗冲条件以及冲刷坑岸坡的稳定条件,并进行初步评价。

(10)进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初步选取各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4.1.5天然建筑材料

对坝址20km范围内天然防渗土料、砂砾料、堆石料、人工骨料料源的分布进行普查,估算其储量,了解其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

在此基础上对石料场进行初查。

本梯级按规划阶段推荐的心墙堆石坝方案估算建筑材料用量如下:

堆石料:

860×

104m3;

反滤料:

180×

砂料:

12×

防渗土料:

190×

砼粗骨料:

28×

砼掺合料:

104m3。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应不少于上述估算量3倍。

4.1.6勘察报告

(1)勘察报告内容应包括:

绪言、区域地质、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以及结论和建议等。

(2)绪言应包括:

工程概况、勘察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历次所进行的勘察工作情况和研究深度、本阶段进行的工作项目和完成工作量等。

(3)区域地质应包括: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和水库诱发地震。

其中区域地质概况应包括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量等;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应包括历史地震对工程区的影响、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参数、构造稳定性评价等。

(4)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库区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及初步评价,以及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等。

(5)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

坝址地质概况、各比较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对坝址选择的意见以及推荐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有关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的意见,并提出建议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如推荐堆石坝方案,需对布置溢洪道的可行性及地形地质条件做出初步评价。

(6)天然建筑材料应包括勘察任务,料场位置、地形地质条件、勘探和取样、储量和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等。

(7)结论和建议应包括基本地质特点,坝址选择意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评价。

下阶段勘察需查明和研究的问题及建议。

4.2勘察方法

(1)收集上阶段已有的地形、地质、地震等资料;

(2)搜集和分析已有的各类最新区域地质志和区域地质图及其说明书,结合卫片、航片解译和一定数量的路线地质调查;

对距离坝址较近的区域性断裂作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

(3)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同时进行,对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地段,作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

(4)对坝址进行1:

5000工程地质测绘,测绘范围包括各建筑物区及厂区。

对上坝址选择3条勘探线(1条主勘线,2条辅勘线),布置钻孔、平硐以及一定量的坑、槽探。

对比较坝址下坝址选择1条勘探线,布置一定量的钻孔、平硐及坑、槽探;

(5)鉴于天然建筑材料场地的复杂性,除进行1:

10000的平面地质测绘、坑槽探外,增加少量的钻孔及硐探。

(6)平硐中进行岩体声波测试,河床部位进行地震探测;

(7)基岩钻孔进行压水试验及物探综合测井,河床冲积层厚度大于10m时需进行抽水试验。

(8)对坝址区主要岩、土、软弱夹层、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鉴定性试验。

4.3计划工作量

4.3.1地质

(1)收集已有的地形、地质、地震等资料

(2)工程地质测绘调查:

1.1/10万水库地质调查1324km2;

2.1/5000枢纽区工程地质测绘约20km2;

3.1/2000坝址区地质测绘约1.04km2;

4.1/5000石料场地质测绘约0.61km2;

5.1/5000土料场地质测绘约1.8km2;

6.1/1000~1/2000坝轴线、勘探线及各建筑物轴线工程地质剖面测绘约22~24km(不包括图切剖面);

7.库岸稳定、浸没、居民点影响及矿产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

8.勘探(钻孔、平硐、坑槽探)资料收集。

(3)资料分析整编及报告、附图编制。

4.3.2勘探

(1)水库区

以坑、槽探为主,估计工作量约1000m3。

钻孔、坑槽探位置现场布置。

(2)上坝址

布置3条勘探线,布置河中孔3个,进尺约200(1×

100+2×

50)m;

岸边孔10个,进尺1100(8×

150)m;

计划总进尺1300m;

平硐10个,总进尺1060(4×

160+4×

80+2×

80)m;

坑槽探视具体情况现场布置,估计工作量为7000m3。

钻孔、平硐位置详见附图一。

(3)下坝址

布置1条勘探线,布置河中孔2个,进尺约150(1×

100+1×

岸边孔6个,进尺600(6×

100)m;

计划总进尺750m;

平硐2个,总进尺260(2×

坑槽探视具体情况现场布置,估计工作量为5000m3。

钻孔、平硐位置详见附图二。

(4)石料场

拟布置2个钻孔,2个平硐,具体深度视地质测绘情况现场确定。

坑槽探视具体情况现场布置,估计工作量为200m3。

(5)土料场

主要以探坑探为主,探坑位置示具体情况现场布置,估计工作量为1000m3。

考虑不可预见因素,需预留200m钻孔及250m平硐作为机动勘探工作量。

以上各项累计勘探工作量为:

①钻探约2410m;

②硐探约1720m;

③坑槽探约13200m3。

4.3.3物探

(1)地震勘探:

两段河道总长约2km;

(2)物探测井:

平硐波速测试总长约1080m。

4.3.4试验

由于该工程属中型工程,试验工作可按规范要求进行适当简化,故本阶段暂不进行现场试验,仅进行室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试验。

岩石试验按岩性及风化程度分组进行取样,取岩样30组、土样8组,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试验,取土样4组现场简易物理试验,取水样8组,进行水质简分析。

磨片鉴定6组。

基岩钻孔进行压水试验,河床冲积层抽水试验。

其它试验根据实际情况现场确定。

4.3.5配合地质测量

测量工作按《工程测量任务书》来完成。

此外,测量人员应积极配合地质人员完成各种勘探点、地质点和地质剖面测量,并及时提供测量成果。

地质人员应主动与测量人员协商必须的测量工作,合理按排施测时间,先后顺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绘精度。

配合地质测绘工作如下:

(1)布置勘探点及实测竣工后枢纽区、石料场的钻孔、平硐及坑槽探座标;

(2)主要地质点测量;

(3)实测坝址勘探线、各方案坝轴线剖面;

(4)实测选定方案的各建筑物轴线剖面;

(5)其它配合地质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5应遵循的规程规范

5.1地质

(1)《各规划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深度和质量要求》;

(2)《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

2.5万~1:

5万)》(ZBD14003-89);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DJ15-78);

(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5)《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93);

(6)《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DJ17-78);

(7)《水利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电计[1993]-567;

(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图)》(SL73.3-95)。

(9)《勘测过程控制程序》(KM/QSB0901-1999)

(10)《工程地质作业指导书》(KM/QSC0206-1999)

5.2勘探

(1)《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DL5013-92);

(2)《钻探作业指导书》(KM/QSC0203-1999)

(3)《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166-96)。

(4)《坑探作业指导书》(KM/QSC0204-1999)

(5)《水利水电工程硐探操作规程》(SD203-80)。

5.3物探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5010-92)。

5.4试验

(1)《水利水电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

(2)《水利水电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DLJ203-81);

(3)《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DJ204-81);

(4)《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DL5006-92);

(5)《岩石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6)《土的分类标准》(GBJ/T145-90);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8)《水利水电工程水质分析方法》(SL78-94)。

6主要管理点及采取的保证措施

该项目勘察工作是以野外地质测绘、地勘资料整理及勘探工作为主,故主要管理点是野外地质测绘及勘探工作进度。

6.1地质专业

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坝高大于140m)、工作项目繁多(包括区域、水库、两个比较坝址地面地质工作、建筑材料地质工作、勘探值班、勘探资料收集)、周期短(野外地勘工作时间仅有2个半月)、人员少(仅有3个地质人员),为确保野外地质测绘工作完成时间和质量满足勘测任务书要求,针对实际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充分调动地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采用先进技术,缩短工期,加班加点,及时整理资料,以保证按时保质地完成本项目本阶段的地质测绘任务,其中重点查明坝址地质条件,为坝址、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提供设计依据。

6.2勘探专业

由于该项目勘探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其中的难点是河中孔的进度和主勘线上的平硐开挖进度,勘探大队要认真组织,针对实际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

本工程至少投入6台机组,4支平硐施工队伍,尽可能按计划完成该电站的勘探任务。

为了按计划完成本阶段勘察任务,勘探专业要力争按钻孔、平硐任务书完成勘探工作,以保证提交设计所需的中间地勘资料,这样才能保证勘察工作按设计要求的进度计划完成。

7工作计划

该项目的工程地质工作由地质处第六地质队负责完成,参加人员主要有:

王国良、李传国、宋加升等。

计划于年12月1日~年12月13日进行人员组织、收集该工程的相关地质资料、进点前的其它准备工作和编写勘测大纲及勘探、物探任务书;

年12月16日地质人员进点;

2003年1月20日基本完成上、下坝址平面测绘;

2003年2月28日前基本完成区域、水库、建材野外地质工作,并收集已竣工的勘探资料;

2003年5月8日前完成地质内业工作。

其间,根据设计需要,中间资料提交时间,由设计与地质专业商量确定。

可按完成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提交中间资料。

配合地质测量由地质处负责。

该项目的坑、槽探、平硐及钻探工作由勘测总队勘探大队负责;

年11月29日进点,2003年1月20日完成第一批勘探工作,2003年3月10日完成第二批勘探工作,力争2003年3月30日完成全部勘探工作。

物探工作由物探大队负责,2003年3月30日完成全部物探工作。

测绘工作由测绘大队负责。

根据工作进度计划,2003年2月28日以前按进度提供中间资料,2003年5月30日提交正式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提交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8.1报告

提交×

水电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份。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结论,要求概念清楚,论证有据,结论明确,文字简练。

应抓住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客观评价,并提出今后应查明和研究的问题及勘察工作方法等。

8.2报告附图及附件

(1)区域综合地质图(1/20万)1张

(2)水库地质图(1/5万)1张

(3)坝、厂址地质图(1/5000)2张

(4)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3张

(5)坝址河床地质纵剖面图(1/2000)2张

(6)坝址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2张

(7)溢洪道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2张

(8)泄洪(兼导流)洞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2张

(9)上、下游围堰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4张

(10)引水发电系统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2张

(11)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1/1万)1张

(12)石料场地质图(1/5000)1张

(13)土料场地质图(1/5000)1张

(14)石料场地质剖面图(1/2000)4张

(15)土料场地质剖面图(1/2000)4张

(16)钻孔柱状图(1/100)23张

(17)平硐展视图(1/50~1/100)16张

(18)岩、土、水物理力学试验成果汇总表

(19)物探报告示1份

9评审及中间检查计划

中间检查1~2次,时间2003年2月及2003年3月;

中间检查内容除生产进度和外业工作质量外,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中间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

外业评审验收:

时间为2003年3月30日前,勘察各专业须及时整理外业资料或成果,配合中间检查及外业评审验收的顺利进行。

内业评审:

2003年5月下旬进行内业评审,主要对物理力学参数、报告编制提纲和预可研报告进行评审。

10安全生产

水电站山高坡陡,在勘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防不安全操作;

同事之间相互关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

水电站的勘测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