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588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Word下载.docx

③资源问题:

要从“开源”(开发替代资源、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考点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

主要环

境问题

产生原因

主要表现

后果

部分资源趋于______,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人类长期__________

________自然资源

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

某些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______

人类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______

生态恶化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________

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________

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人类生存环境质量________

1.2013年11月,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频发雾霾天气,多地空气显示“重度污染”,部分突破测量上限,有的地方能见度小于200m。

据此回答

(1)~

(2)题。

(1)导致2013年我国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机动车增多,尾气排放量逐年增加 ②高楼增多,静风天数逐年增加 ③绿地面积增加,空气湿度逐年增大 ④我国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为改善空气污染状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控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②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力度 ③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④扩大绿地面积,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⑤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限制房地产开发 ⑥大力发展公交事业,禁止私人购买小汽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2.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层空洞

C.水体污染D.水资源短缺

(2)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

A.高山雪线上升B.各地降水增多

C.酸雨危害加剧D.陆地面积增大

3.(2016·

浙江10月学考)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归纳拓展

1.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物或来源

危害

治理措施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

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限制高污染行业的发展;

兴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技术;

加强环保立法和监督

大气

污染

燃烧煤和石油类物质产生的SO2、H2S、NO、CO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燃烧装置或污染处理技术等节能减排;

加强环保宣传、立法和监督;

大力植树种草,绿化和美化环境;

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土壤

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等)、重金属(汞、铅、镉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

导致土质恶化、作物减产或含有毒物质,水体污染、水质下降,危害水生生物,并最终危及人类健康

对工业“三废”和生活废弃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推广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加强立法和监督,改进治理技术等

2.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与防治

形成原因

影响或危害

防治措施

全球

气候

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地区安全与全球生态平衡;

改变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酸雨

1]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对非生物的危害:

土壤和水源酸化、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等。

对生物的危害:

如危害动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等

加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回收利用;

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

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

臭氧

层空

洞2]

人类使用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消耗大量臭氧;

太阳活动等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加强国际合作

注:

1]据pH值大小,酸雨可划分为酸雨(pH值<5.6)、重酸雨(pH值<4.9)两类。

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现象比北方严重。

一般,燃煤主要形成硫酸型酸雨,燃油则以硝酸型酸雨为主。

2]臭氧空洞,是因为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南极地区较为突出,9~11月份最为严重。

考点三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时期

生产力状况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采猎

文明

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依靠采集与狩猎为生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极为________,被动地适应环境

认识肤浅

农业

社会

以畜力和金属工具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提高

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增大,出现各种环境问题

地理环境决定论

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______思想

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______论和因地制宜思想

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又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时间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核心思想

19世纪

近代“地理

环境决定论”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____________的性质

20世纪初

可能论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二战”

以后

和谐论(人

地协调论)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20世纪

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________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两诗句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

(1)材料中两句诗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定胜天

C.天人相关论D.可持续发展论

(2)该思想形成于(  )

A.人类社会早期B.“二战”以后

C.农业革命以后D.20世纪初

2.“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

其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1)“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定胜天思想

C.可能论思想D.和谐论思想

(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考点四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a)

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b)

(1)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____________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2)追求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基本观念

基本观念

含义

理解侧重点

发展

的观念

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____________发展是第一位的

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公平

________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

________之间的公平,无论是哪个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都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

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____________为依托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

权利

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生活的权利;

国家和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每个人享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

(1)~(3)题。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B.AC曲线

C.AD曲线D.AB曲线

(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将在发展中解决

B.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正相关

C.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D.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思路

具体内容

地理

背景

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优势

条件

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

限制

因素

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可持

续发

展的

措施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

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

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

(2)发展科技,贯彻加速科技进步方针,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促进对外开放。

(6)发展教育,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区域

协调

(1)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

(3)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2.如何区别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互相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有侧重点。

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

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

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考点五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

2.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b)

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____________这项根本措施着手,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________、环境与________的关系。

阅读漫画,回答

(1)~

(2)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B.资源短缺

C.贫困D.环境问题

(2)漫画反映的问题会导致(  )

①资源短缺 ②环境污染 ③生态系统不稳定 ④劳动力数量充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人类生存得更加舒适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考点六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转变发展模式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扩大生产________、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____________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

结果: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具有“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________”的特征。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1.(2016·

浙江10月学考)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短缺 ③矿产资源枯竭 ④经济效益低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2)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  )

①缓解就业压力 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读“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图”,回答

(1)~(3)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

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归纳拓展 循环经济含义、特征及具体形式(拓展)

循环经济

特征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生产

模式

在“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流程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

方式

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多样化经营,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

目的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南方山区立体农业、珠三角基塘农业

考点七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b)

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土地

资源

土地________、水土流失、土地________加剧、土壤污染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森林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锐减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水资源

过度用水和浪费,水资源短缺;

水源__________现象严重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如采用________和喷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对工业或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海洋

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地、毁坏滩涂、无节制的向海洋排污

伏季休渔、禁止捕捞,防止过度开发;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等

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

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回答

(1)~

(2)题。

(1)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时空分布不均B.需求结构不合理

C.人均拥有量少D.生产利用效率低

(2)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

A.水质下降B.地面沉降

C.降水增多D.土壤酸化

答案精析

考点一 知识梳理

1.

(1)人类活动 

(2)①开发利用 ②自净能力 2.大气 酸雨 减少

考题考向

(1)B 

(2)A 第

(1)题,人类到达后对该地进行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且强度越来越大,导致物种栖息地破坏越来越严重,从而造成物种锐减。

(2)题,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物种锐减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

考点二 知识梳理

枯竭 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 受损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受损 下降 有害物质 下降

1.

(1)A 

(2)B 第

(1)题,机动车增多,尾气排放增多,会导致大气中悬浮颗粒增多;

高楼增多,阻碍大气运动,使城市静风天数增多,不利于悬浮颗粒扩散。

(2)题,控制经济发展,限制房地产开发和禁止私人购买小汽车都不符合现实和发展需求。

2.

(1)A 

(2)A 第

(1)题,由图示内容可知北极冰块融化,其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陆地高山积雪融化,雪线上升;

各地降水变化不一,有的区域增多,有的区域减少;

由于海平面上升,导致陆地面积缩小。

3.C “垃圾洲”在海洋中,所以来源显然不可能是大气沉降;

太平洋平均深度达4000多米,垃圾也不可能从这么深的海底上泛形成。

固体漂浮物来自于河流携带及海洋运输中船只的排放。

考点三 知识梳理

1.有限 人定胜天 天人相关 2.地理环境 和谐 环境

1.

(1)A 

(2)C 此思想形成于农业革命发生以后,人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

(1)D 

(2)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考点四 知识梳理

2.

(1)生态可持续 (3)社会经济 代际 区际 生态环境

经典考题

(1)D 

(2)C (3)A 第

(1)题,AB曲线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趋势,这是不可取的发展道路。

(2)题,环境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从长期来看,没有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必然不会持续发展。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不一定呈正相关,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将在发展中解决。

考点五 知识梳理

1.人口规模 循环经济 公众参与 2.人口规模 资源 发展

(1)A 

(2)D 第

(1)题,图中的“人口膨胀”是关键词,描述的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

(2)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拥有资源和物质财富少、排放废弃物多等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考点六 知识梳理

1.规模 消费水平 2.高产出

1.

(1)D 

(2)B 第

(1)题,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区域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这类产业逐渐成为经济相对发达区域淘汰的首选。

(2)题,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2.

(1)C 

(2)B (3)D 第

(1)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包括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2)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业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3)题,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典型的生态模式。

而A、B、C三项尽管也符合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考点七 知识梳理

荒漠化 盐碱化 污染 滴灌

(1)A 

(2)B 第

(1)题,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浙江地处东亚季风区,季风的不稳定导致降水季节差异大和年际变化大,同时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地区差别也较大。

(2)题,漫画反映的是过度开采地下水,故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