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548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

湖北襄樊培训资料之专题讲解: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

导语

在西方思想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人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第二次是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第三次是18世纪的启蒙运动。

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发展到成熟的历程。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

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

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生活的终极关怀,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西方的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文明,确切地说,它主要发端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希腊的智者运动。

智者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吹响了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

继之,苏格拉底又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理性的尊严和思想自由的原则。

而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流派——斯多亚学派则从自然及人类本性的角度出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公元5世纪,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毁灭了西方的古典文明,在一个混乱而绝望的时代里,基督教赢得了胜利,在西方的中古时期奠定了神权统治。

公元14世纪,伴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壮大和世俗文化的繁荣,出现了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形式的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所禁锢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15、16、17世纪,随着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的欧洲知识界产生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它将人类社会的一切现存事物都置于理性的审判台上,辨明其存在的理由,从而提出批判;对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提出改良、进而主张革命。

从欧洲的开明君主专制、法国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及其《独立宣言》等众多事件和文献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在启蒙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学习建议

这是一个颇具难度、理论含量极高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

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然后通过课文所交待的内容,认清和理解人文精神发生、复兴发展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要结合初中所学到关于西欧的历史知识来辅助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进程。

在学习时要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相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教师如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智者的启蒙】

读一读: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有一次被自己的学生告上法庭,诉其收取的学费太高。

普罗塔戈拉自信地告诉朋友:

无论怎样他都应是胜诉者。

朋友问为什么,普罗塔戈拉说:

如果法庭判我胜诉,自然说明我收的学费合理;如果我的学生在法庭上把我驳倒,那么说明我教得好,他就更应该付给我这么多学费!

通过这个事例,你能想出智者诡辩的特点吗?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开始了一场智力革命。

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相伴,这场革命出现的原因是,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及因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由此产生了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结果,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题目。

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首先就是“智者”运动。

智者,最初是用来表示在一切智能方面都内行的人。

但这里所说的智者是指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因为在当时的希腊,公民遇到任何麻烦几乎都涉及到官司和诉讼,一个人的口才太重要了。

智者收费授徒,注重功利。

绝大多数智者都有那种无论如何都要取得辩论胜利的意向。

并且不反对在辩论中使用各式各样的逻辑花招和狡辩的语言和方法,加之收取的学费又较高,所以智者的名声在当时并不好,就他们的辩论风格而言,智者确有强词夺理,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之嫌。

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但是,正是因为他们注重实利,又以逻辑作为狡辩或雄辩的工具,所以他们的言辞和结论往往大胆而惊世骇俗。

他们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普罗塔戈拉像

暂时找不到

智者的首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约公元前481年-公元前411年),他的全部观点的中心内容是: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

议一议: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

黑格尔说:

“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个评价吗?

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下就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一下就把个人置于社会的中心。

它明确地表明:

希腊人已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

唯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则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力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我们有理由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塔戈拉视为西方第一次启蒙运动的先驱。

普罗塔戈拉对神的看法基本上代表了智者的观点。

他说:

“关于神,我既不能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

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

如问题的晦涩及人生的短促等。

实际上,智者是在一切知识领域深刻而大胆的改革家。

他们将希腊人以往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关注和探索转移到人类社会和人类主体本身。

他们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

它的启蒙作用在于使古代西方人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的价值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地合理化了。

【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

苏格拉底像

见ASoaringSpirit–intheTime-LifeseriesHISTORYOFTHEWORLD.1988Time-LifeBooksInc.U.S.A.第74页。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人物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他是雅典人,父亲是石匠,母亲是接生婆。

苏格拉底模仿母亲的职业,称自己的对话式推论方法为助产术,他认为这个方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对话者“诞生”自己的真理。

他的容貌极丑,但身体健壮,耐心和勇气都超乎寻常,他有好奇多思的习惯,他的理智总是能驾驭他的激情。

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他对此解释道,神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自以为是。

他的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苏格拉底的这种倾向与雅典的政局和智者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

他反对智者摆脱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方面,他与智者是一致的。

他为了探求真理,经常运用他的“助产术”,将许多自以为是的人弄得很尴尬,为此他得罪了许多人。

苏格拉底之死(油画)

[法]大卫

见布莱恩·麦基《哲学的故事》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3页。

苏格拉底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的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认识你自己”这句哲理名言本来是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墙上的铭文,但却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

在这种对人类“反躬自问”的哲学探索中,苏格拉底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它的价值。

苏格拉底主张:

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极为相似,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视为他们古代的先驱和战友。

苏格拉底在70岁的时候,被已经堕落的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蚀青年罪判处死刑,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本来,只要苏格拉底认一下错,略表一点妥协,他完全可以避免死刑而选择流放或交罚金了事。

但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

这样,苏格拉底即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苏格拉底悲剧性的死亡给他的一生、荣誉、事业、学说和个性增添了无与伦比的严整性、完美性和永久的魅力。

苏格拉底的泰然赴死,使有关苏格拉底的一切都闪射出诚实和高度正义的特殊光辉。

他以自己的生命为牺牲,在真理的祭坛上为他在后世获得了永恒的尊崇。

【人生而平等】

议一议

像十六、十七、十八世纪所出现的那种天赋人权的学说也是斯多亚学派学说的复活,尽管有着许多重要的修正。

——罗素

斯多亚学派与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系吗?

读一读

“斯多亚派认为对自然的研究是重要的而且是有益的,因为由此我们可以认识自然的普遍规律、普遍理性,并借此复可以认识我们的职责和人们的法律,并且按照逻各斯、按照自然规律来生活,使得我们同那个普遍规律和谐一致。

他们并不是为了理性(逻各斯)而认识理性。

自然只是一个共同的规律之表现或显示。

——黑格尔

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类生而平等理论的是希腊化时代的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哲学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3世纪初。

它的创始人是塞浦路斯岛的芝诺(约公元前336--264年)。

据说他在一个画廊(Stoa)里讲学,他的学派因此叫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创始人芝诺之外,从希腊到罗马还有许多代表人物。

他们中间有我们熟悉的西塞罗,还有一些身份特殊的罗马人,这些罗马人中有皇帝、大臣,还有奴隶。

斯多亚哲学划分为三部分:

分别是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

其中物理学和伦理学最为重要。

物理学也称为自然哲学,它不仅阐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思想概述如下:

“逻各斯”(Logos),即规定着的理性,是主宰、产生、统治一切自然形态的本源的实体和动力,斯多亚学派称其为“神”。

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世界既然从逻各斯中而生,就必然携带着理性。

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观察,斯多亚学派发现,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过程都是有规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

这个发现使斯多亚学派认为:

人类社会也具有这些性质,像自然界表现出普遍的规律作用一样,所有的人也都同样具有理性。

这样,斯多亚学派就将普遍的规律,共同的理性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

得出了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的结论。

芝诺说:

“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导我们走向作为目标的道德。

塞内卡像

见布莱恩·麦基《哲学的故事》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6页。

既然斯多亚学派认为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

的理性——逻各斯,那么就是说人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

这就自然得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罗马斯多亚哲学家

塞内卡说:

“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

的灵魂中,同样赋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

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正是斯多亚

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

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自我测评】

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再到斯多亚学派,西方的人文精神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材料阅读与思考】

背景介绍:

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流派斯多亚学派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