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0675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日报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08年4月3日

赵洪祝在奉化宁海调研时强调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六个关系

扎实推进全面改善民生工作

  本报宁海4月2日电(记者金波)4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赴宁波的奉化、宁海两市县调研。

他强调,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对全面改善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立足长远与着眼当前、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等六个重要关系,扎实推进全面改善民生工作,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以及宁波市市长毛光烈等陪同调研。

  在调研期间,赵洪祝十分关心当地的民生改善情况。

在奉化滕头村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的奉化力邦社区,赵洪祝一行仔细查看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卫生和文化等公共设施。

他走进农家与外来务工人员宿舍,与群众拉家常,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赵洪祝还先后考察了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国华宁海电厂等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和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情况,并听取了宁波市负责人以及奉化、宁海两市县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调研期间,赵洪祝指出,要把改善民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六个重要关系:

  一是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和内在需要。

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又要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二是立足长远与着眼当前的关系。

改善民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必须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立足长远,又要着眼当前,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持续长久的实惠。

  三是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的关系。

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

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同时,要统筹兼顾,使社会不同方面群众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特别是要更多地关注改善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四是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具有刚性的特征。

我们既要尽力而为,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又要量力而行,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好有关工作展开的时机和节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联动性,切忌脱离实际盲目推进,急于求成。

  五是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全面改善民生,一靠增加投入,二靠深化改革,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改善民生的投入。

同时,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改善民生各个环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各项社会事业。

  六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必须正确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合力。

要切实强化政府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特别是要不断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性事业发展,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赵洪祝就当前工作提出要求。

他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当前,各地各部门还要着力抓好三件事:

一要集中精力抓好春耕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减少;

二要格外关注外向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其分析形势,应对困难,防止进出口出现大的波动;

三要围绕转型升级,采取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等措施,确保合理的投资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后劲。

2008年4月12日

赵洪祝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强调

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推进改善民生工作

  本报杭州4月11日讯(记者金波)今天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主持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时强调,全面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改善民生工作,切实把改善民生贯穿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各方面,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

  今天的学习会听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所作的“民生问题与社会保障”专题报告。

郑功成教授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及民生领域的研究,他在报告中对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民生问题的发展与基本民生问题的解决、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来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赵洪祝在报告结束后指出,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

我们一定要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目标,着重抓好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城乡医疗卫生和健身服务、加强文化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在推进科学发展中全面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享有发展的成果。

  赵洪祝强调,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衡量党委、政府工作成效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必须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全面改善民生与正在开展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办好一批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得民心的实事、难事和好事,真正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

  出席今天中心组学习会的有: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省政协正副主席,及省直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2008年4月14日

以百姓需求为决策依据

——我省着力改善民生纪实(上篇)

本报记者毛传来

  近几年来,我省加大关注民生的工作力度,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5年前的11716元增加到去年的20574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4940元增加到8265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下降;

建立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物价上涨补贴等制度……

  这一系列巨大变化,得益于我省采取的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

3年多前,省委、省政府就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次下基层,都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调研的重点,倾听民声、察访民情。

在每年的省“两会”上,省委、省政府广泛征求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问计于民,已经成为我省改善民生工作的一大亮点。

  调研察民情——知百姓疾苦,解百姓生活之难

  知百姓疾苦,才能解百姓之难。

一直以来,民生始终是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乡调研的重要内容,民情始终是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城镇到农村,从工厂到社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省领导走村入户察民情、听民声的身影。

  体察民情,同样成为各地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

2007年4月,余姚市委主要领导到梁弄镇东溪村蹲点调研时碰见一位老农。

老人说,现在农业税免了,孩子上学也不用交学杂费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也建立起来了,如今最大的心病就是养老。

老人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市领导。

余姚市83万人口中,55万是农民,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13.4万,有近10万人在农村,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养老金。

于是,自2007年12月1日起,余姚市启动实施了一项惠及近10万人的农民养老保障试行办法:

凡具有农业户籍且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包括从外地迁入并取得本地农业户籍7年者,都可以参加养老保障。

同时,对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和没有享受退休金制度的老年人实行生活补助金制度。

  沉下身去,才能找准基层存在的难题;

问需于民,才能搭准普通群众的脉搏。

小到街道整治、电路改造,大到完善医疗、卫生、养老等制度,通过深入调研,各地党委、政府部门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民情,从而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及时提供了依据。

  决策听民声——让百姓参与,使决策更为科学

  2007年12月初的一天,义乌市政府在当地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2008十大实事”。

在接下来的20天时间里,全市有近1万名群众通过电话、写信、网络等方式发来了数以万计的意见、建议。

汇总后,经过几十次的筛选、讨论和修改,由义乌老百姓自己提出的“2008十大实事”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组织实施。

  在改善民生的决策中,广泛听取民声、集中民智,成了我省各级领导的自觉行动。

象山县有不少加工小鱼小虾的鱼粉厂,生产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县里有关部门几次提出要关掉鱼粉厂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去年象山县委领导下村蹲点调研时,一些群众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理由是:

当地渔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鱼粉厂,一旦关门,这些渔民的生计就成问题;

鱼粉厂所用的小鱼小虾并不属经济鱼类,如果不去捕捞也长不大,只是在海上自生自灭;

鱼粉厂还有许多原料来自当地水产品加工后留下的鱼鳞、内脏等下脚料,如果鱼粉厂关门,这些原料的出路就会成问题。

听罢渔民意见,象山县委领导继续深入考察,并决定改变原来的工作思路,准备把这些鱼粉厂逐步迁移到附近一些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去,这样既可解决扰民问题,又保住了当地一个富民产业。

  不仅如此,在省人大的立法工作中,老百姓的呼声也在法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

去年出台的《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迁人不得改变尚未搬迁的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原有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本生活条件,并要求市、县人民政府在作出强制拆迁决定前,应当依法举行听证;

被拆迁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由房地产评估机构根据被拆迁时的实际房价标准评估确定,而不再根据政府统一评估颁布的“货币补偿基准价”来确定动拆迁补偿单价。

  实事解民忧——建长效机制,把实事办得更好

  为了使改善民生工作一以贯之,我省十分重视创新相关工作机制。

2004年10月,我省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机制、民主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督查考评机制。

各市、县(市、区)也结合本地实际,就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选择、工作要求、责任落实等,出台了实施意见。

  2005年以来,我省每年提出要办好“为民十件实事”,从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到权益保障、社会稳定等,无不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每一件实事都有明确的量化目标,使广大群众一目了然。

老百姓也从中受益匪浅。

据省统计局调查,群众对10个方面实事的满意度达88.8%。

  为民办实事,要有“民生财政”的鼎力支撑。

近年来,我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据统计,2007年浙江财政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量的比重,已从2003年的64.3%提高到67.8%;

当年财政支出增量中民生支出的比重,已从2003年的67.1%提高到2007年的70.3%。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不断提高,财政支出增量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

在浙江,“民生财政”从美好的愿景已经变成生动的现实。

  前几年,杭州市从群众意见、建议中梳理出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等“七大难题”,该市坚持数年、执著破题,送上了一份份让百姓满意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为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春风行动”7年筹资1.95亿元,帮扶救助困难家庭12万多户次;

为解“上学难”,先行一步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杂费,进而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

为解“行路难”,城市道路综合建设整治年年有新动作,人均道路面积接近翻一番……

  嘉兴市建立了集中交办制度,对在领导干部下乡期间掌握的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民事交办会,逐一分解交办,畅通基层反映问题和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渠道,保证让老百姓能够“走得进门”、“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同时还建立民事督办制度,对交办的民事进行“回头看”,确保不给老百姓开“空头支票”,确保下基层办实事活动取得实效。

2008年4月16日

深刻领会全面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一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扎实推进全面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全面改善民生,浙江适逢其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

今后五年,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对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审时度势,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确立为今后五年的工作主线。

可以说,全面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全面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确保将这一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面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全面揭示了改善民生工作的基本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

就要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权益,协调好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利益;

就要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使社会不同群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简而言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面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自古以来,民生问题与社会安定和谐紧密相连。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因此,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改善民生这一关键环节着手,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使全社会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清新气象。

  (上接第一版)全面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是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经济发展的成果要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要让全省人民特别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群众和低收入群众都能充分享受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好处。

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全面改善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忧民之忧,民忧其忧。

我们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奉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改善民生,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着眼点,也是奉行党的执政理念的着力点。

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我们只有把全面改善民生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筑牢我们的执政基础,巩固我们的执政地位。

  全面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深远。

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切实把全面改善民生贯穿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各方面,贯穿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举行

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赵洪祝作报告

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研究部署全面改善民生工作。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赵洪祝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并研究部署了今年重点工作

  本报杭州4月15日讯(记者金波)4月14日至15日,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州举行。

  出席会议的省委委员67名,候补委员12名。

  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省委书记赵洪祝代表省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省委副书记吕祖善、夏宝龙等出席会议。

  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研究部署全面改善民生工作。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赵洪祝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

研究部署了当前工作。

  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改善民生取得的显著成效。

全会一致认为,五年多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许多工作走在前列。

全省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为民办实事机制不断完善。

  全会对全面改善民生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部署。

全会指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大举措,必须做好全面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全面改善民生,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切实把全面改善民生贯穿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各方面,贯穿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全会指出,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保障,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众增收”、“公民权益依法保障”等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确保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立足长远与着眼当前、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等六个重要关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全面改善民生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是改善城乡医疗卫生和健身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是加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七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人居环境;

八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会要求,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省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面改善民生的合力和氛围;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改善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为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改善民生的载体途径;

改进工作作风,确保改善民生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努力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开创我省全面改善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全会对当前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全会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以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继续推动全省进一步解放思想;

继续深入研究浙江现象,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坚持弘扬浙江精神;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要进一步把省委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以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抓手,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以确保奥运会成功举办为着力点,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以开展领导班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副省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各市市长,省纪委委员及不是省纪委委员的各市纪委书记;

省直各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各县(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