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7633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0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配套检测附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译文:

                                    

(2)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1)当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人张世显暗中赶来袭击贺若统,贺若敦挺身而出与贼人交战,亲手斩杀七八个贼人,贼人才退走。

[注意:

潜,暗中;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敦挺身赴战”为省略句,应为“敦挺身(与之)赴战”]

(2)像这孩子这样的年龄而有如此胆量谋略的,我还没有见过,他不仅能光耀我家的门庭,也应当会成为国家的名将。

(注意:

唯,仅)

参考译文:

贺若敦,是代地人。

其父贺若统,任东魏的颍州长史。

西魏大统三年,拘捕刺史田迅率领州人归降,赐爵为当亭县公。

贺若敦从小有气魄才干,善长骑马射箭。

贺若统谋划拘捕田迅时,担心事情没有结果,思虑了很长时间。

贺若敦当时十七岁,就进献计策说:

“若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不能有什么顾虑了。

”贺若统于是流泪听从了他的建议,终于定了计谋归顺太祖。

当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人张世显暗中赶来袭击贺若统,贺若敦挺身而出与贼人交战,亲手斩杀七八个贼人,贼人才退走。

贺若统大喜,对左右的官吏说:

“我年少从军打仗,经过的战阵不止一次了,像这孩子这样的年龄而有如此胆量谋略的,我还没有见过,他不仅能光耀我家的门庭,也应当会成为国家的名将。

”次年,跟随河内公独孤信,在洛阳被包围。

贺若敦使用三石硬弓,箭无虚发。

独孤信告诉了太祖。

太祖认为他是奇才,授任都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蔡泽者,燕人也。

游学干诸侯。

去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

“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

及见之,又倨。

范雎让之曰:

“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请闻其说!

”蔡泽曰:

“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

”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

“何为不可!

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

“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

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

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

乃延入坐,为上客。

(选自《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

[注] ①釜鬲:

行厨炊具。

②三子:

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蔡泽乃西入秦        

(2)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3)则揖范雎        

(4)及见之,又倨        

(5)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        

(6)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        

(7)名在戮辱而身全者        

(1)名词作状语,向西 

(2)使动用法,使……窘迫 (3)名词作动词,作揖 

(4)倨傲 (5)诡辩 (6)怨恨

(7)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②子犯请击之

B.①其卒然亦可愿与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C.①岂不期于成全邪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①乃延入坐,为上客②遂乃研核阴阳

选D A项,①动词,到;

②代词,代指秦军。

B项,①语气助词,表反问,吗;

②介词,和、跟、同。

C项,①介词,在;

②介词,与、和。

D项,皆为副词,于是、就。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蔡泽者,燕人也。

(2)何为不可!

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

(1)蔡泽,是燕国人。

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

到赵国,被驱逐。

干,求取;

“……者,……也”表判断;

后面的分句承前省略主语“蔡泽”;

“见”表被动)

(2)为什么不可以?

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

“何为不可”为宾语前置句;

固,本来;

“……者,……也”表判断)

蔡泽,是燕国人。

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的行厨炊具又都被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

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

“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

”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

蔡泽进见,却只作长揖之礼(而不下拜),范雎本来就不高兴;

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

范雎于是责备他说:

“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这件事吗?

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

”蔡泽说:

“像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

”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

“为什么不可以?

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

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

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尚在,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

“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

但那些君主,却错了。

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吗?

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保全吗?

性命和功名都得到保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

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

声名被污辱,但性命得以保全的,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

”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

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

幼孤。

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

不妄交游。

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

栖筠请皆彻毁。

魁然有宰相望。

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

岁旱,民多死徙。

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

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

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

以治行进光禄大夫。

人为刻石颂德。

(选自《新唐书•李栖筠传》,有删改)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2)不妄交游        

(3)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        

(4)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        

(5)魁然有宰相望        

(6)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        

(7)栖筠为浚渠        

(8)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1)杰出,与众不同 

(2)胡乱 (3)依靠

(4)拦截 (5)动词用作名词,声望 (6)嫉妒 (7)疏通

(8)丰收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世为赵人       ②为击破沛公军

B.①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 ②黑质而白章

C.①且百所         ②不出,火且尽

D.①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 ②之二虫又何知

选C A项,①判断动词,是;

②介词,替。

B项,①连词,表转折,但;

②连词,表并列。

C项,皆为副词,将近。

D项,①助词,的;

②代词,这。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

(2)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

(1)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

宿,长久、长期;

累年,长年;

“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为省略句式)

(2)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每个人都得到鼓励。

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光禄大夫。

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

堂,名词作状语,在堂上;

示,给……看;

劝,鼓励;

“乃大起学校”“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皆为省略句)

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

小时候就死了父亲。

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

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

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

他不胡乱结交朋友。

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

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的十分之七。

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

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

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

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

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

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

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

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

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每个人都得到鼓励。

B 卷

胥鼎,字和之,尚书右丞持国之子也。

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入官以能称,累迁大理丞。

承安二年,持国卒,去官。

四年,尚书省起复为著作郎。

上曰:

“鼎故家子,其才如何?

”宰臣奏曰:

“为人甚干济。

”上曰:

“著作职闲,缘今无他阙,姑授之。

”未几,迁右司郎中,转工部侍郎。

泰和六年,鼎言急递铺转送文檄之制,上从之,时以为便。

至宁初,中都受兵,由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

贞祐二年正月,鼎以在京贫民阙食者众,宜立法振救,乃奏曰:

“京师官民有能赡给贫人者,宜计所赡迁官升职,以劝奖之。

”遂定权宜鬻恩例格,如进官升职、丁忧人许应举求仕之类,入粟草各有数,全活甚众。

四年二月,拜枢密副使,权尚书左丞。

时鼎方抗表求退,上不许,因进拜焉,且遣近侍谕曰:

“卿父子皆朕所知,向卿执政时,因有人言,遂以河东事相委,果能勉力以保无虞。

方国家多难,非卿孰可倚者?

卿退易耳,能勿虑社稷之计乎!

今特授卿是任。

(节选自《金史·

胥鼎传》)

(1)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        

(2)鼎故家子        

(3)为人甚干济        

(4)遂定权宜鬻恩例格        

(5)且遣近侍谕曰        

(6)全活甚众             

(7)权尚书左丞        

(1)考中 

(2)原来的、旧的 (3)动词用作名词,成效 (4)出售 (5)晓谕,告诉 (6)使动用法,使……活 (7)名词用作动词,暂代官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才如何        ②其皆出于此乎

B.①鼎言急递铺转送文檄之制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①因进拜焉        ②因利乘便

D.①遂以河东事相委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选D A项,①代词,他的;

②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B项,①助词,的;

②代词,他。

C项,①副词,于是;

②副词,趁机。

D项,皆为介词,把。

(1)京师官民有能赡给贫人者,宜计所赡迁官升职,以劝奖之。

(2)方国家多难,非卿孰可倚者?

(1)京城有能够周济救助贫民的官吏和百姓,应当计算他们所周济的人数给他们升官加职,来奖励他们。

“京师官民有能赡给贫人者”为定语后置句;

“宜计所赡迁官升职”为省略句)

(2)正当国家多难的时候,除了你还可以依靠谁啊?

你退职容易,能够不考虑国家大计吗?

倚,依靠;

“社稷”指国家)

胥鼎字和之,是尚书右丞胥持国的儿子。

大定二十八年考中进士,做官以贤能著称,多次升迁后任大理丞。

承安二年,胥持国去世,胥鼎辞去官职。

承安四年,他被尚书省重新起用为著作郎。

皇上说:

“胥鼎是旧臣家的儿子,他的才能怎么样?

”宰相上奏说:

“胥鼎办事非常干练且有成效。

”皇上说:

“著作郎是一个闲职,因为现在没有其他空缺官位,姑且投予他这个职位。

”过了不久,升为右司郎中,转任工部侍郎。

泰和六年,胥鼎上奏论说急递铺传送文檄的制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人们认为很便利。

至宁初年,中都被敌围困,他由户部尚书而拜任参知政事。

贞祐二年正月,胥鼎因为在京城的缺乏粮食的贫民很多,应当制定法令救济,于是上奏说:

“京城有能够周济救助贫民的官吏和百姓,应当计算他们所周济的人数给他们升官加职,来奖励他们。

”于是定下暂时出售恩例的法则,如加官晋职、允许居家守丧的人应举求官之类,进献粮食草料各有定数,保全救活了很多人。

四年二月,胥鼎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代理尚书左丞。

当时胥鼎正上奏章请求退职,皇上不允许,于是晋升了他的官职,并且派遣近侍晓谕他说:

“你们父子都是我所了解的人,原先你掌管政事的时候,因为有人推荐,于是把河东的事情委托给你,果然能尽力确保没有忧患。

正当国家多难的时候,除了你还可以依靠谁啊?

现在特别授予你这个职位。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曰: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亮曰: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权勃然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选自《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1)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2)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3)若事之不济        

(4)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1)访问,拜访 

(2)大体,简要 (3)成功

(4)抵挡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亮见权于柴桑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B.①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②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C.①愿将军量力而处之②蟹六跪而二螯

D.①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选B B项,皆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项,①介词,在;

②介词,同、和。

C项,①连词,表顺承,不译;

②连词,表并列,不译。

D项,①代词,……的人;

②助词,表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1)诸葛亮谓刘备曰: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1)诸葛亮对刘备说:

“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于是(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访孙权。

急,危急;

遂,于是;

诣,访问,拜访;

“求救于孙将军”为状语后置句)

(2)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被外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

举,拿;

制,控制;

计,主意;

“受制于人”为被动句)

曹操将要从江陵顺着长江向东进发,诸葛亮对刘备说: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

“(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

现在曹操削平大乱,(中原)大致已稳定,(他)于是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天下。

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

如果(您)能拿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面朝北向曹操称臣呢!

现在将军(您)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但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离)大祸临头没几天了!

”孙权说:

“假若像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说:

“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

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他,就像河水流入大海一样。

如果抵抗曹操的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怎能再成为曹操的属下呢?

”孙权发怒说:

“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被外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

除了刘豫州就没有(能同我一起)抵挡曹操的人了,可是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能抵挡得住这个大灾难呢?

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

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

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

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

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诸人方之王粲。

自孝明以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

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

卲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

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

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

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诬引该洽。

帝命朝章,取定俄顷。

(节选自《北齐书·

邢卲传》)

(1)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        

(2)不暇勤业        

(3)尝因霖雨        

(4)名动衣冠        

(5)诸人方之王粲        

(6)博览坟籍        

(7)穷其指要        

(8)公私谘禀        

(9)后因饮谑倦        

(1)适逢,恰巧 

(2)空闲,闲暇 (3)名词用作动词,接连下雨 (4)喻指缙绅,士大夫 (5)比作 (6)典籍(7)主旨要义 (8)请教 (9)游乐

A.①尝因霖雨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①京师为之纸贵②乃为装遣荆轲

C.①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D.①乃读《汉书》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选D A项,①介词,因为;

②副词,于是,就。

B项,①介词,因为;

②动词,整理。

C项,①介词,把;

②连词,用来。

D项,皆为副词,才。

(1)自孝明以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2)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诬引该洽。

(1)从孝明帝以后,文学之风盛行,邢卲文辞之美,在当时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独步当时”为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2)每当公卿聚会议论时,事情有关典制掌故,邢卲拿起笔马上就能写好,而且广征博引十分完备融洽。

会议,古今异义词,聚会议论;

典故,古今异义词,典制掌故)

邢卲,字子才,河北鄚地人。

少年时在洛阳,适逢天下太平,同当时的名流们专以在山水间游乐宴饮为乐,没有时间致力于学业。

曾经因为连日大雨(无法出门),才诵读《汉书》,五天,就可以全部背诵下来。

后来因为对宴饮游乐感到厌倦,才广泛探究经史,一目五行,看一遍就能记住,没有遗忘的。

年纪不到二十岁,就在士大夫中很有名气了,众人将他比作王粲。

从孝明帝以后,文学之风盛行,邢卲文辞之美,在当时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