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146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青浦区2018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为烟草花叶病毒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质B.核糖核酸C.磷脂D.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即核糖核酸构成,所以B正确,A、C、D错误。

2.检查某奶粉是否属合格的脱脂无糖(还原糖)奶粉,无需选取的试剂是

A.苏丹Ⅲ染液B.龙胆紫溶液

C.双缩脲试剂D.班氏试剂

【答案】B

【解析】

苏丹Ⅲ染液用于鉴定脂肪,可以鉴定该奶粉是否脱脂,A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龙胆紫溶液可以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该实验中无需使用,B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以用于鉴定脱脂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否合格,C错误;班氏试剂可以用于鉴定该奶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D错误。

3.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到乙需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B.甲、乙、丙不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液泡内溶液浓度较低D.由乙到丙的过程中需滴加清水引流

【答案】D

【解析】

由甲到乙,由于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收缩,不需要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A项正确;由乙到丙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甲、乙、丙可以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项错误;与甲相比,乙液泡内溶液浓度较高,C项错误;由乙到丙的过程中需滴加清水引流,D项正确。

4.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B.该物质跨膜方式协助运输

C.该物质跨膜方式是主动转运

D.图中C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S表示某种物质,C表示载体蛋白,S的跨膜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属于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可以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向高浓度一侧,但不等于膜外一定是低浓度,膜内一定是高浓度。

【详解】A、从图象可知,图中S代表某种物质,C代表载体,A错误;

B、C、该物质跨膜运输需要有载体和能量参与,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C正确;

D、图中C是载体蛋白,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脂质分子不停地运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理解主动运输的条件,属于中档题。

5.使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在低倍镜10×下测量变形虫,测得虫体长占10格,转换高倍镜40×后虫体所占格数为()

A.5格B.10格C.20格D.40格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越小。

【详解】低倍镜10×转换高倍镜40×后,物像放大四倍,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虫体长度缩小四倍。

所以在低倍镜10×下测量变形虫,测得虫体长占10格,转换高倍镜40×后虫体所占格数为40格。

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与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的关系,对于相关知识点的了解是解题的关键.

6.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要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可采用的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营养繁殖D.有性生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通过自交的方法子代即可出现aabb。

【详解】分裂生殖的子代细胞基因型与亲本相同,所以用分裂生殖的方式不能得到aabb的个体,A错误;出芽生殖和营养繁殖均为无性生殖,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得到aabb的个体,BC错误;AaB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产生ab的雌配子和ab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可形成aabb的个体,D正确。

故选D。

7.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图甲乙丙丁的几个特定时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联会

B.图乙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粒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乙图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表示减数一次分裂末期;丁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甲中,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联会,A正确;

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错误;

C、图丙中,形成新的核膜,产生两个子细胞,处于减数一次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不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错误;

D、图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而是原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子染色体在分离,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图4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两种细胞,造成这两种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核中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C.信使RNA不同D.转运RNA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

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由题意知:

同一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据分析,两种细胞细胞核中DNA碱基排列顺序相同,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信使RNA不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但转运RNA相同,根本原因为信使RNA不同。

因此,C正确,A、B、D错误。

9.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催化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D.催化过程中有氢键的断开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详解】具体图可知:

该酶能与底物RNA碱基互补配对,所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RNA,所以其基本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A错误,B正确。

催化过程中酶和底物先形成双链区,然后解开双链,所以既有氢键的形成,也有氢键的断开。

10.人体骨骼肌细胞可发生“葡萄糖→丙酮酸→Q”的反应,则可以代表产物Q的物质是()

A.氧气B.乳酸C.酒精D.尿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C6H12O6→2C3H6O3+能量。

【详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产生丙酮酸,据分析平静状态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最终产物包括乳酸、二氧化碳和水。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知识点是人体不同状态下细胞呼吸的方式,无氧呼吸的产物,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与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关系,分析题干明确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解题的关键。

11.将沾有5%HCl溶液的小纸片贴于去除皮肤的脊蛙脚趾后,正常情况下曲腿反射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元电位变化情况为()

A.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变为外正内负的动作电位

C.仍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D.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曲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脚趾皮肤,题中所述脊蛙去除了皮肤,反射弧不完整,据分析,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该种情况下不会产生反射,传入神经元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12.某研究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已知0

A.3.6

B.3.9

C.4.6

D.4.9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枝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详解】题中与对照组相比较,b浓度为抑制作用,而a

①促进作用,C、D正确;②既不促进也不抑制,B正确;③抑制作用,但由于a

13.现有一种治疗晚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新型疗法,即通过基因工程对患者的T细胞进行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并摧毁ALL细胞达到治疗效果。

该免疫疗法属于()

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天然免疫D.人工免疫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

1、源头不同:

体液免疫源头是B细胞,细胞免疫源头是T细胞。

2、作用物质或细胞不同:

体液免疫的作用物质是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的是效应T细胞。

3、作用对象不同:

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是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是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或体内异常细胞。

【详解】分析题意,ALL细胞是体内异常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T细胞将其摧毁并识别,因此该免疫疗法属于细胞免疫。

故A正确,B、C、D错误。

14.科学家将家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移接到性染色体上,导致发育成雌蚕与雄蚕的卵颜色有所区别,以便性别筛选。

此方法涉及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又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情况。

【详解】据题意分析,家蚕常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了性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C正确,A、B、D错误。

15.某地区甲虫的抗药性如图所示,据图判断()

A.农药引起了原始甲虫的变异

B.原始甲虫发生了定向变异

C.抗药强的甲虫发生了进化

D.农药对甲虫的抗药性状进行了选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生物在过度繁殖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变异,其中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则不适应环境,它们在生存过程中,生活环境对这些变异类型进行了定向选择,保留了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淘汰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

即使没有环境的诱导,变异也会发生,环境的诱导会增加变异的概率。

变异与选择无关,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

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最适于环境的变异。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生物的变异在先,选择在后,所以原始甲虫的群体中本身就存在变异个体,农药只是起选择作用,且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题目中只是体现农药对不同变异的个体进行了选择,使抗药性弱的个体以及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中抗药性的个体以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