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083554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docx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模拟试卷一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共30题。

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可做膜剂填充剂的是

A.硬脂酸镁与滑石粉

B.软肥皂、甘油、90%乙醇溶液(1∶1∶5)

C.聚乙二醇400

D.碳酸钙

E.羧甲基纤维素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膜剂的辅料”。

可用来做膜剂填充剂的有碳酸钙、淀粉等。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制成颗粒后再压片是为了改善药物的

A.可压性和流动性

B.崩解性和溶出性

C.防潮性和稳定性

D.润滑性和抗黏着性

E.流动性和崩解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片剂”。

由于制成颗粒后再压片,可改善物料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因此,制颗粒往往是压片的前过程。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油脂性基质栓应在()分钟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心。

A.40

B.20

C.30

D.10

E.6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栓剂的质量要求”。

栓剂的融变时限要求,除另有规定外,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应在30分钟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芯;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应在60分钟内全部溶解。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下列配伍的分类正确的是

A.黄连与木香,相畏配伍

B.附子与甘草,相使配伍

C.大黄与芒硝,相须配伍

D.丁香与郁金,相使配伍

E.海藻与甘草,相杀配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配伍与禁忌”。

(1)相须、相使配伍:

在药效上可发挥增效协同,如大黄芒硝相须为用,治疗积滞便秘,尤以热结便秘为宜。

黄连木香配伍,治疗湿热下痢,黄连清热燥湿止痢,木香行气化滞止痛,相使为用。

(2)相畏、相杀配伍:

是同一种配伍的两种提法。

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或副作用,如附子与甘草配伍,附子的毒性能被甘草减轻和消除,所以说附子畏甘草;甘草能减轻或消除附子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甘草杀附子的毒。

(3)相恶配伍:

是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丁香恶郁金,因郁金能削弱行气作用。

(4)相反配伍:

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海藻与甘草配伍,将产生毒副作用,属中药“十八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5.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抗休克作用的药是

A.解表药

B.清热药

C.泻下药

D.祛风湿药

E.温里药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温里药的药理作用”。

温里药对心血管的影响:

①强心:

温里药一般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和正性传导作用。

②抗心律失常;干姜、肉桂、荜澄茄、荜茇也有加快心率作用。

③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④抗休克。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6.对《中国药典》规定的药材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B.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C.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暴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D.不宜用较低温度干燥的,则用“晒干”或“高温干燥”表示

E.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中国药典》规定的药材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如下:

①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②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③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④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暴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黄、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用

A.补中益气丸加金匮肾气丸

B.二妙丸或三妙丸

C.白带丸

D.八珍益母颗粒加白带丸

E.妇宁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中成药配伍”。

从中医角度说,一个患者在某个时期可以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病证,对这种病情复杂的患者,若单靠某一种中成药治疗,很难做到对证用药,取得预期效果。

若依据所患的病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适应的中成药配伍同用,那就能做到对证用药,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之效。

故选择D。

8.强心苷元的甾体母核C-17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甲型强心苷元17位侧链为

A.六元不饱和内醋环

B.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C.五元饱和内酯环

D.六元饱和内酯环

E.七元不饱和内酯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甲型强心苷元的结构”。

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8-γ-内酯),基本母核称为强心甾,由23个碳原子构成。

在已知的强心苷元中,大多数属于此类。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9.含不同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A.7,4´-二羟基>7-羟基>5-羟基>一般酚羟基

B.7,4´-二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7-羟基

C.7,4´-二羟基>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D.7,4´-二羟基>5-羟基>7-羟基>一般酚羟基

E.—般酚羟基>7-羟基>5-羟基>7,4´-二羟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

由于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

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

7,4´-二羟基>7-羟基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下列选项中,关于挥发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可随水蒸气蒸发、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液体

B.大多具有芳香嗅味,并且有多方面较强的生物活性

C.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祛风、健胃、解热、镇痛、解痉、杀虫、抗癌、利尿、降压和强心等药理作用

D.常温下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少数具有其他颜色,如佛手油显红棕色,桂皮油显蓝色

E.常温下,可自然挥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挥发油”。

①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可随水蒸气蒸发、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液体。

大多具有芳香嗅味,并且有多方面较强的生物活性,为中药所含有的一类中药化学成分;②挥发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

炎、祛风、健胃、解热、镇痛、解痉、杀虫、抗癌、利尿、降压和强心等药理作用;常温下,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少数具有其他颜色,如薁类多显蓝色,佛手油显绿色,桂皮油显红棕色。

常温下,可自然挥发,如将挥发油涂在纸上,较长时间放置后,挥发油因挥发而不留痕迹,油脂则留下永久性油迹,据此可区别二者。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麸炒药物时,100kg药物用麦麸

A.20kg

B.30kg

C.15〜20kg

D.10~15kg

E.5kg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加辅料炒法”。

麦麸一般用量为:

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2.土的辅料用量为每100kg药物用土粉

A.10〜15kg

B.20〜25kg

C.25〜30kg

D.15〜20kg

E.30〜35kg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土炒”。

土炒炮制时,每100kg药物用土粉25~30kg。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3.地黄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和溶出率变化不大

B.可使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分解

C.三糖苷地黄苷D几乎不分解

D.氨基酸含量增加

E.部分多糖和低聚糖可水解转化为单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地黄的炮制”。

地黄炮制后,可使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分解,且分解程度决定苷中所含糖的数目,其结合的糖越多,分解速度越慢。

三糖苷的地黄苷D(降血糖主要成分)几乎不分解,双糖苷的地黄苷A、地黄B易分解,而单糖苷如梓醇、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最易分解。

地黄炮制后表面变成乌黑光亮,味转甜,质地变滋润而柔软,易粘连,低聚糖和多糖水解成单糖,氨基酸含量下降,微量元素和溶出率变化不大。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4.关于鳖甲的炮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醋鳖甲时,当炒至外表淡黄色,质酥脆时,取出,筛去砂,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捣碎

B.醋鳖甲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即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

C.醋制能增强药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

D.鳖甲炮制后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E.炮制后Zn、Fe、Se及Ca的含量明显提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鳖甲的炮制”。

①醋鳖甲:

取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容易翻动时,投入大小分档的净鳖甲,炒至外表淡黄色,质酥脆时,取出,筛去砂,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捣碎。

②醋鳖甲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够矫臭矫味。

醋制还能增强药物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

常用于癥瘕积聚,月经闭停。

鳖甲炮制前后蛋白质含量基本接近,但炮制后煎出率显著提高。

另外,炮制后Zn、Fe、Se及Ca的含量明显提高。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5.白术麸炒后,挥发油含量有所减少,对挥发油损失约为

A.25%

B.20%

C.18%

D.15%

E.12.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白术的炮制方法”。

炮制研究表明,白术麸炒后,挥发油含量有所减少,胃肠道刺激性减小,药性缓和。

麸炒后内酯类成分含量增加,能提高健脾和胃作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6.可压性淀粉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时,为避免发生软化现象,应控制硬脂酸镁的用量在

()以内为宜

A.0.9%

B.0.8%

C.0.1%

D.0.6%

E.0.5%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片剂的辅料”。

可压性淀粉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均较好,尤适于粉末直接压片,但应控制硬脂酸镁的用量在0.5%以内,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17.以原植物鉴定为例,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基原鉴定的步骤为

A.核对文献→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标本

B.核对标本→核对文献→观察植物形态

C.核对文献→核对标本→观察植物形态

D.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

E.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标本→核对文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基原鉴定”。

基原鉴定的内容包括:

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以原植物鉴定为例,其步骤为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8.适合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

A.8~13

B.8~16

C.7~9

D.3~8

E.5~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HLB值在15以上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增溶剂;HLB值在8~16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O/W型乳化剂;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W/O型乳化剂;HLB值在7~9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润湿剂。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9.眼膏剂的常用基质为

A.凡士林7份,液状石蜡1份,羊毛脂2份

B.凡士林6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2份

C.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1份

D.凡士林4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3份

E.凡士林6份,液状石蜡1份、羊毛脂各3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眼膏剂常用基质”。

眼膏剂常用基质为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1份混合制成,可根据室温适当增减液状石蜡用量。

其中羊毛脂有吸水性、黏附性和表面活性作用,该眼膏基质易与泪液及水溶性药液混合,且易附着于眼结膜上并促进药物的渗透,又适用于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基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0.生物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消除()所需要的时间

A.50%

B.63.2%

C.10%

D.90%

E.2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生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是指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1.花蕾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花瓣内的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

见众多黄色细粒状花药的花类药材是

A.金银花

B.洋金花

C.款冬花

D.丁香

E.红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常用花类中药——丁香的性状鉴别”。

药材:

呈研棒状,长1~2cm。

花冠网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

萼筒网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质坚实,富油性。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2.关于槐花的采收叙述正确的是

A.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及杂质,阴干

B.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C.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D.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E.5~6月采取未开放的花蕾,置通风处阴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常用花类中药——槐花的采收加工”。

槐花在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3.对于植物药材的采摘说法正确的是

A.根及根茎类,一般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B.叶类,多在开花前或果实成熟后采收

C.茎木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期采割

D.全草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有些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等

E.花类,一般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植物药类的一般采收原则”。

(1)根及根茎类:

一般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比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等。

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

但也有例外,如党参在春天采集比较好。

(2)叶类:

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时期,多在开花前或未果实成熟前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

少数药材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等。

(3)莲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

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4)全草类:

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期采割,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等。

花类:

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几近衰败的花朵,不仅药材的颜色和作用不佳,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4.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生物碱是

A.苦参碱

B.氧化苦参碱

C.秋水仙碱

D.小檗碱

E.莨菪碱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生物碱的溶解性”。

苦参碱的溶解性比较特殊,既可溶于水,又能溶于三氯甲烷、乙醚、苯、二硫化碳等亲脂性溶剂。

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中,氧化苦参碱是苦参碱的N-氧化物,具半极性配位键,其亲水性比苦参碱更强,易溶于水,可溶于三氯甲烷,但难溶于乙醚。

选项C中,亲水性生物碱中的酰胺类生物碱:

由于酰胺在水中可形成氢键,所以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如秋水仙碱、咖啡碱。

选项D中,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难溶于苯、三氯甲烷、丙酮等有机溶剂。

醇式或醛式小檗碱为亲脂性成分,可溶于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选项E中莨菪碱亲脂性较强,易溶于乙醇、三氯甲烷,可溶于四氯化碳、苯,难溶于水。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5.确定糖苷中糖的连接位置,可采用将糖苷进行

A.酸催化水解

B.碱催化水解

C.酶催化水解

D.氧化裂解

E.全甲基化酸催化水解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单糖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

确定糖苷中糖的连接位置,可采用将苷全甲基化,然后水解苷键,鉴定所有获得的甲基化单糖,其中游离的-OH部位就是连接位置。

水解要尽可能温和,否则会发生去甲基化反应和降解反应。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26.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E.含有酚羟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香豆素类及其苷因分子中具有内酯环,在热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以开环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又可重新闭环成为原来的内酯。

所以,可利用香豆素类具有内酯环这一特性,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7.蓝黑墨水的制造是利用鞣质与()作用而呈色

A.蛋白质

B.生物碱

C.铁氰化钾

D.石灰水

E.三氯化铁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鞣质的理化性质”。

鞣质的水溶液可与三氯化铁作用呈蓝黑色或绿黑色,通常用作鞣质的鉴别反应。

蓝黑墨水的制造就是利用鞣质的这一性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28.马钱子砂炒的最佳温度是

A.210℃~230℃

B.220℃~250℃

C.230℃~240℃

D.240℃~250℃

E.250℃~26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马钱子炮制方法”。

马钱子炮制时加热的最佳温度是230℃左右,在ABC当中,C的温度为最佳答案。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9.中药注射用提取物的要求是

A.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纯度应达到90%以上

B.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纯度应达到70%以上

C.以多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成品中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量的70%

D.以多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成品中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量的90%

E.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纯度应达到60%以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中药注射用半成品的基本要求”。

中药注射用半成品通常包括从中药饮片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组成混合物。

按照《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国食药监注[2007]743号)的规定,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有效成分的纯度应达到90%以上;以多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在测定总固体量(mg/ml)基础上,其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量的60%。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0.下列指标,()是“中蜜”的炼制标准

A.蜜温105℃~115℃,含水量17%~20%,相对密度1.35

B.蜜温114℃~116℃,含水量18%,相对密度1.35

C.蜜温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

D.蜜温119℃~122℃,含水量10%,相对密度1.40

E.蜜温116℃~118℃,含水量17%~20%,相对密度1.3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蜂蜜的炼制”。

中蜜(又称炼蜜)炼制温度达116℃~118℃,含水量在14%〜16%,相对密度为1.37左右,炼制时表面翻腾“鱼眼泡”(黄色均匀而有光泽的气泡)。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每题1分。

共6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31~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髓部异常复合维管束的形成层成环,其射线呈星状射出

B.皮部有4~11个类网形异常维管束环列

C.黄白色小点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D.草酸钙方品或簇晶

E.朱砂点

31.牛膝药材的特征是

32.何首乌药材的断面特征是

【答案】C、B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1)牛膝:

药材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突起。

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2)何首乌:

药材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15cm,直径4~12cm。

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切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

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33~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水解

C.异构化

B.氧化

D.聚合

E.脱羧

33.洋地黄酊中主成分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易

34.制剂中穿心莲内酯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易

35.制剂中黄芩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易

【答案】A、A、B

【解析】本组题考查的要点是“药物的化学降解类型”。

洋地黄酊易水解,多采用70%乙醇浸出。

穿心莲内酯在pH值为7时内酯环水解极其缓慢,在偏碱性溶液中则水解加快。

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羟基的有效成分易氧化,如黄芩苷。

(36~3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糖

C.有机酸

B.皂苷

D.生物碱

E.甾体苷元

36.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成分时,水洗脱得到

37.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成分时,70%乙醇洗脱得到

38.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成分时,10%酸溶液洗脱得到

【答案】A、B、D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的选择”。

根据吸附作用的强弱可选择不同的洗脱液或不同浓度的同一溶剂对各类成分进行粗分。

其一般方法如下:

①用适量水洗,洗下单糖、鞣质、低聚糖、多糖等极性物质,用薄层色谱检识,防止极性大的皂苷被洗下。

②70%乙醇洗,洗脱液中主要为皂苷,但也含有酚性物质、糖类及少量黄酮,实验证明30%乙醇不会洗下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③3%~5%碱溶液洗脱,可洗下黄酮、有机酸、酚性物质和氨基酸。

④10%酸溶液洗脱,可洗下生物碱、氨基酸。

⑤丙酮洗,可洗下中性亲脂性成分。

(39~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砂炒法

B.炒黄法

C.炒焦法

D.麸炒法

E.米炒法

39.芥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40.红娘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41.苍术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42.枳壳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答案】B、E、D、D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红娘子与枳壳的炮制”。

①芥子:

炒芥子是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有爆裂声,当散出香辣气时,取出晾凉。

②红娘子经米炒后,能够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

③苍术药性燥烈,经麸炒后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

④麸炒枳壳是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麸炒后,能够缓和燥性或酸性,增强健胃消胀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嗳气。

(43~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橡胶膏

B.黑膏药

C.白膏药

D.软膏

E.滴丸

43.植物油、羊毛脂、蜂蜡用于制备

44.橡胶、松香、凡士林用于制备

45.硬脂酸钠、聚乙二醇6000用于制备

46.植物油和铅丹用于制备

【答案】D、A、E、B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外用膏剂常用基质”。

滴丸的基质包括水溶性基质和非水溶性基质,其中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甘油明胶,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蜂蜡、虫蜡、氢化植物油。

软膏基质包括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

油脂性基质包括油脂类、类脂类、烃类及硅酮;水溶性基质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聚乙二醇、卡波姆、海藻酸钠、甘油明胶、皂土等,因水溶性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