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747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你儿子上课老讲话,要采取措施。

”之类,不仅证明班主任的无能,而且也证明了班主任的不负责任。

五、倾听。

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有高度自我批评精神的班主任,总是能从别人的批评中找到自己应考虑的东西。

在与家长交谈时,要正视对方,注意倾听,不可以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特别是听到他们对自己的意见时,更要冷静地反省自己,即使对方说得完全没有道理,也应心平气和地安静听完,再用事实或道理来证明或解释自己的做法,向家长证明为什么这些意见是不正确的。

(《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6年第4期)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中学罗雪

实践证明,学校与家庭配合密切、协调,学生就能全面发展;

班主任善于做好家长的工作,学生的进步就比较显著。

因此,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也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内容。

一、见面的技巧——精心准备第一次家长会。

第一次与家长接触,双方都是怀着好奇的心情。

作为家长,急于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作为教师也很想了解各位家长对孩子的关心。

因此带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格外重要。

因为要通过这次家长会,彼此作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家长认可学校、班主任,并打消某些家长可能存在的担忧与顾虑。

为此,我精心准备,做了以下几点:

1.开学第一周,我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及班级作息时间表送到了每位家长的手中。

信中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对他们选择我校选择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恳请他们随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2.家长会上以良好的师德形象让家长相信我这位班主任是位好老师;

让家长相信所有的任课老师是可以令他们信任并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

3.阐述了我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关注与理解,对本班学生的教学、教育设想及准备进行的一些活动;

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以求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二、沟通的学问——学会三种角色的转换。

人与人交往讲究一个“诚”字,与学生家长沟通,更应如此。

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及时反馈并配合学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因此,沟通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一个关心孩子的亲人。

家访或请家长来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对学生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家庭情况等一定要了如指掌。

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印象。

这样也促进了感情上的沟通。

2.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

家长来访时,应起身欢迎,让座,家长走时送出门外。

同时要使用文明用语,在与家长一言一行的交流中,他就会明白你是一位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

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校了解情况,我们都不能板起面孔去教训家长或者是要求家长怎样,而应该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家长的朋友,与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听众。

家长表达他的意见时,不论我们是否赞同,都要专心倾听,耐心解释。

这样做容易使家长受到重视,即使他带着满腔怒气来,也不会在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师面前失礼,而我们表现出的耐心正是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从而能够坦诚地与家长交流。

三、谈话的艺术——积极应对不同类型家长

不同的家庭,文化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不同,决定着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知程度、配合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1.对于通情达理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事实证明:

在交流中,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措施是很有效的。

2.对于偏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尽量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的表现予以真诚的表扬,然后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在肯定家长爱子女的正确性的同时,恳切地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征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前途对家庭和孩子的重要性,激发起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

同时要委婉的提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关爱的家庭中不仅很痛苦而且很难成才,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不能用成绩是唯一的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一次不能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他没救了”这样的话来彻底浇灭学生和家长的希望。

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就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蛮不讲理”的家长,要面带微笑,以理服人。

因为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微笑能让人轻易化解矛盾、帮助人度过困难,微笑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那些蛮横、唯我独尊的家长,往往会在大度宽容的理解、微笑面前放弃自己的任性与孤傲,从而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消除误解和矛盾。

(《宁夏教育》2008/10)

班主任应怎样与不同类型的学生家长沟通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大武学校赵玉霞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

这处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如何推倒这座心墙,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成长环境呢?

关键在于通过与家长沟通,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性格、职业、爱好等各不相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班主任如何讲求艺术,巧妙地与各种不同类型家长沟通呢?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面对知识型的家长

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家长,有一定的知识、修养、丰富的社会阅历或一定社会成就。

他们一般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能经常细致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作为班主任,一般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对教育的看法,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班主任自身也会得到一定水平的提高。

二、面对溺爱型的家长

在当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自然溺爱型的家长也普遍存在。

他们最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

沟通时,班主任首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即使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也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的积极品质,力求表扬放大到人格。

更要尊重学生家长热爱子女的感情,让其感受到班主任和他们一样在真诚地热爱着孩子。

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从而能接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在此基础上,适时向家长真实反映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

当然,对学生的批评要就事论事,不可放大。

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热情地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千万不可袒护、隐瞒子女的过失,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家表现情况。

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委婉,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从而主动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三、面对脾气暴躁型的家长

这样的家长往往个人修养不高,急功近利,学生一出现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就拳脚打脚踢。

与这样的家长沟通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有理有节,面带微笑,让家长理解体会到:

老师与家长沟通并不是希望给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如果家长把孩子痛打一顿,只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烦感,适得其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父母不知道在打骂孩子的同时,他们也犯下了新的错误,与其惩罚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要让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理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

在面对他们时,难免也会遇到他们对学校方面的指责与不满,班主任要克制自己的怨气,给予最大的理解,不和家长做争执,更不挖苦讽刺,保持脸上充满微笑,正确解释,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松渡过,最终赢得家长的好感。

用自己的宽容大度,消除家长的误解,保证在家校教育学生中达成共识。

四、面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

对无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要告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督促了解子女在家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习惯,关注子女成长;

对只顾自己喜欢玩玩乐的家长,及时将孩子的闪光点汇报家长,用学生的点滴进步感化他们“麻木”的心:

对怒其不争的家长,引导他们正确分析面对现实,适当降低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值,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家长树立自信。

同时,班主任要通过沟通使由于各种原因对孩子放任不管的家长认识到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心理缺陷的人,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五、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家长

学习困难学生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用心呵护。

在家长面前,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欣喜;

而对学生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说得太多,语气要舒缓婉转。

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孩子充满信心从而自己也受到感染和鼓舞。

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工作。

我们见了这些家长常听到一句话就是“老师啊,孩子成绩太差,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见您啊。

”此时,班主任应明确表示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引导家长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例如在运动会上他为班级赢得了很多荣誉、大扫除中劳动积极等。

相反,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

总之,班主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长,但无论与何种类型的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相待,将心比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

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工作》2008年第5期)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禁忌

吴玉莲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

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

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

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

1.告状。

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

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

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

“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

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

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3.指责训斥家长。

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

“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

老出问题。

”“你们怎么教育的?

”“你们也管管孩子!

”等等。

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

“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

”“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育的?

”“你怎么给我们管的?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会很尴尬,家校配合就更谈不上了。

4.对家长不冷不热。

有时家长会找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况,这很正常,也很应该,班主任理应感到高兴且积极支持配合,但家长经常发现有的班主任爱答不理的,这有损班主任的形象。

如果你的态度不冷不热,家长会感觉你对孩子漠不关心,感觉你是一个责任心不强的人,孩子交给你他会感觉不踏实,不放心。

与好多家长接触,都说想找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况,可又怕见班主任,其中就有这个原因。

5.居高临下。

居高临下是人际交往的障碍,大家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交流,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如此。

平等、真诚、专注、投入,让家长感受到你是在用心交流,家长会被你感动,会佩服你,尊重你,信任你,他们会把这种尊重、这种信任传递到孩子那里,班主任的威信也就树立起来了,这对班主任来说非常重要。

说实话,做老师很辛苦,做班主任更辛苦,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还要管理班级,还要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还要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家长打交道。

如何让家长满意,如何让家长心悦诚服地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教育孩子,的确需要好好琢磨。

(《湖南教育》2006/12)

班主任与家长交往中的“八忌”

胡仲琴于支国

一、忌贪。

贪吃、贪拿、贪玩,不仅有悖于师德规范,失掉教师的人格、尊严,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忌贪,是家长认可班主任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忌势利眼。

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如实地反映孩子的情况,忌阿谀奉承,忌冷语冰人。

三、忌不顾原则地迁就家长。

对待少数要求不合情理的家长,不必正面回答他,要如实的向他介绍班级工作情况。

四、忌让犯错误的学生“回去喊家长到学校来”。

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害怕家长知道,所以干脆不上学,在外游玩,后果不堪设想。

较好的办法是电话通知家长,或把“喊家长”变为“访家长去”。

五、忌在办公室里当着其他教师的面,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让家长无地自容。

较好的办法是平时留意“调皮生”的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向家长介绍情况。

六、忌开家长会公布学生名次,指名道姓地批评学生。

较好的办法是分层次召开家长会,同一层次的学生家长在一起,会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

七、忌在家长面前流露出对科任教师的不满。

当家长反映科任教师问题时,不要妄加评论。

家长反映的情况属实,可以有策略地向科任教师转达家长的意见。

家长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可以向家长解释。

八、忌在家长面前对外校教师评头论足。

有的家长,在孩子入校前,会直接或间接地向班主任征求意见,班主任既要客观地介绍本校的优势,也要客观公正地介绍外校的优势。

(《中小学管理 

 

》2003年01期)

与家长“亲密接触”八忌

赵冬

一忌动不动就请家长。

有些班主任把“请家长”当作处理犯错学生的法宝,只要学生犯了错,就请家长,其实这样做极不明智。

请家长要把握一个原则—“必要”时才请。

如果动不动就请家长,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请家长”麻木不仁,或记恨老师;

家长也会有怨言,认为班主任无能。

二忌请家长前不做准备。

准备请家长之前,班主任要把事情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并掌握真凭实据。

不能听某个学生一说或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认定某件李的情形如何。

如果是道听途说,没有确凿证据,到时候不仅不能取信于人,还会让家长抓住“把柄”,造成被动的局面。

三忌让学生通知家长。

班主任跟家长联系时,一定要亲自和家长通电话,并向家长解释清楚请其来校的原因,让家长有个心理准备。

忌让学生通知家长,因为学生告知家长时,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叙述事情,可能会有所隐瞒或者颠倒是非。

家长受到蒙蔽,容易对老师产生误解。

四忌“舌战群信”。

有的家长为了给自己壮声势,向学校和老师施加压力,往往会叫上很多人一起到学校讨说法。

一群人同时跟班主任“理论”,你一句,他一句,班主任很难应付。

加之这些人不是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或事情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常常只是为了哥们义气或亲友之情,帮忙泄愤,解一时之气。

这种情况下,应对不好反而会坏率,甚至会使事情发展到不好收拾的地步。

所以,这时候班主任一定要明确表态:

“我只跟孩子父母单独谈话,其他人暂不接待。

五忌化友为“敌”。

跟家长谈话时,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切忌向家长历数学生的种种“罪状”,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势必引起家长的反感,无形之中把家长推向了老师的对立面,增加了双方沟通的难度。

有时,家长甚至与孩子结成攻守同盟,共同对抗老师,这样一来,班主任要解决好问题就更困难了。

六忌不会“察言观色”。

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和观察,通过家长的言语、神态和举止,准确抓住家长的心理,这样才能够有效降服“难缠”家长。

如小亮和同学打架,小亮被给予记过处分。

他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这样处理。

我耐心地与家长交流彼此的想法,沟通中我了解到,小亮父亲对学校的处分极为重视,怕以后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坚决不签字。

抓住家长这一心理,我明确告诉他:

如果家长不签字,小亮没有受到处理,就很难认识到错误,以后继续和人打架,如果发生意外,岂不比这处理更有“影响”?

最后,家长被说服了。

七忌“软”“硬”过度。

“刁蛮”的家长通常语言尖刻,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班主任既不能被家长的气势吓倒,委曲求全,又不能“硬碰硬”。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家长,我们都要心态坦然,不卑不亢,只有我们自己稳住了,家长才能够被“征服”。

一次刚处理完一个打架的学生,学生家长就冲到我办公室说:

“有胆子,告诉我你家住哪儿,我去你家跟你‘理论’!

”我听后,语气平静而严肃地告诉他:

“我们是依据政策和规定处理学生,从来都不怕任何报复。

如果我处理错了,你可以依法、依照程序和规定去找有关部门申诉。

要是作为朋友,欢迎您去我家做客,但如果是带有其他目的,请原谅我不接待。

”我不卑不亢的态度,打消了家长的气焰。

后来,他倒被我入情入理的分析说服了。

八忌孤军作战。

有很多班主任觉得自己班里的事情捅到学校去不好,因此,总想瞒着,自己悄悄地处理。

其实,很多时候,一些“难缠”的家长正是抓住了老师这个心理,变得很嚣张,动不动就以此要挟。

这时候,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的出现,向学校领导和同事求助,不要孤军作战。

(《班主任》2009年06期)

谈班主任与后进生家长的关系处理

浙江省龙泉市民族中学柳兆鹏

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学校教育行为的不到位等诸多因素,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难免产生学习上一时有困难的“学困生”。

做好学困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与学困生家长关系的处理得当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一难点呢?

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十忌”:

一忌:

繁复告状降灾难

家长是班主任做好学困生工作强有力的后盾,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联系家长。

双方知彼知己,才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困生并不喜欢班主任接触家长,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班主任,究其原因,无非是有的班主任动辄向家长“告状”,送“鞭子”,送“棍子”给家长。

一旦班主任登门家访,学困生就提心掉胆,不知所措,极易产生对班主任的不信任。

其实班主任联系家长仅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企望通过告状,联合家长压服学困生,其结果总是压而不服。

如能变“告状”为适时“报喜”,变送“棍子”、“棒子”为送温暖、送爱心给家长,那么,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这座桥梁也就没有学困生在设“路障”了!

二忌:

偏面看人看扁人

有些班主任,只看到学困生的短处而不及其它,对优等生和学困生采用双重标准:

优等生犯错误可以宽容、原谅;

学困生犯类似的错误则大逆不道,不可饶恕,处罚就从重从速,使学困生及其家长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家长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学困生固然缺点多,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得看全面。

从另一角度看,学困生往往重感情,守信用;

心胸开阔,为人慷慨大方;

实践、组织能力强……学困生的这些长处,正是相当多优等生身上的短处。

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敢于善于跳出应试教育的束缚,与家长携手利用学困生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组建出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班集体。

我们不可否认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存在:

当年在学校被看做一条“虫”,如今却变成了一条“龙”。

三忌:

简单轻率下结论

“哀莫大于心死”。

班主任要给学困生家长以信心和希望,不能在家长面前给他们的子女“判刑”——你儿子真笨,将来没有出息;

你女儿本性难改,永远读不好书……我们深知,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源泉,一个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人怎能不对现在的一切感到失望绝望呢?

班主任信心的丧失必然强化家长的灰心失望,并会加剧这些学困生的“颓化”,这样,班主任、家长、学困生三者就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四忌:

满腹叹气诉无奈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品德心理体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而又充满矛盾动荡性的特点。

他们的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情感上的自制力弱,冲动性大,好奇心强。

这些特点在学困生身上体现得尤为具体和突出。

他们往往知错而错,明知故犯,屡教难改。

教育者对此若不胸有成竹,难免会灰心、会气馁、会半途而废。

要使一个学困生转化取得成功,需要我们不惜注入时间和心血。

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是会出现我们所期待的变化!

那种向家长发牢骚诉无奈的做法只会导致前功尽弃。

五忌:

不分场合一刀切

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进而发展为走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追求的健康人生之路,是教育学困生的根本目的。

为达到这个目的,班主任须和家长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融洽关系。

学困生家长如同学困生一样,所受的“伤害”已太多:

因为子女不争气,在单位觉得脸上无光,在社会上受到他人的指责讥讽,还常伴着左邻右舍的埋怨怒斥。

如在学校还得不到一点尊重理解,那么低人一等的自卑感也会引发破罐破摔心理的产生。

一旦家长产生这种心理,那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失败了一半。

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说过:

“如果对方是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