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00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docx

环境保护期末考试习题

2005年选修6《环境保护》测试题

山东广饶县第一中学东校区地理组王刚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l~10页,第Ⅱ卷11~14页,满分:

100分。

考试时同:

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6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姓名栏和答题卷密封线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第Ⅱ卷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5题,每题1分)

1.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 )

A.5月31日    B.6月5日     C.6月6日     D.6月25日

材料: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

据此材料,回答3~4题:

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4.“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材料:

2002年11月,澳大利亚的新威尔士州和韩国的中部地区爆发沙尘暴,南北半球同时发生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据此材料,回答5~9题:

5.下列天气系统,易造成沙尘暴的是(  )

A.暖锋    B.台风  C.锋面气旋  D.反气旋

6.南北半球同时发生的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可能的看法是(  )

A.此时韩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B.此时澳大利亚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C.此时韩国和澳大利亚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D.此时韩国爆发的可能不是沙尘暴

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与韩国此次沙尘暴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日本  B.朝鲜  C.中国东部  D.蒙古国

8.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直逼西部海岸,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  B.东南信风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9.根治沙尘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平均分布水资源的数量   B.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C.修建防风墙,阻挡沙尘入侵           D.兴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10.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渔。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

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1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读下图,判断14~16题。

14.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

A.青藏铁路   B.兰青铁路   C.兰新铁路   D.宝成铁路

15.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热量

16.为促进M河谷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建设防护林  ②利用地膜技术   ③提高排灌技术   ④提高复种指数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近些年探测,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

开始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CO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表达了控制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的共同愿望,已有很多国家政府批准执行。

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

表明( )

①人类的发展观变化                ②美国对很多国际事务持双重标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③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日趋加强  ④人类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

   ②中国要建立“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5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

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

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

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

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

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

据此回答20~21题。

20.《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

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

( )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意大利

21.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

①杀菌消毒                  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        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2004年9月28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

据此回答22~23题。

22.中哈输油管线铺设过程中,沿线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23.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

A.里海沿岸   B.巴尔喀什湖附近   C.额尔齐斯河沿岸   D.北部丘陵

24.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上来自中东。

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A.兰新线   B.兰青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27.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8、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

回答29~30题。

29.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30.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31.我们外出春游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采摘几朵美丽的鲜花放在家中观赏 

   B.把用过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带回家中并送到废品收购站

   C.见到有人在景区刻画名字留念,主动前去制止

   D.遇有草地多走几步路绕过去继续观光

32.世界的煤炭主要分布在( )

A.亚欧大陆中部和非洲北部       B.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南部

   C.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   D.北美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中部

3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进行全面规划   C.控制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34.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35.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36.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cm~20cm,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地壳下降运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37.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38.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39.破坏臭氧层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