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343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观禅修心要摘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问:

你谈到习性(制约)。

这种训练会不会也是一种对心的制约,虽然它是一种正面的制约?

  答:

恰好相反,它是一种去除习性(制约)的过程。

不是勉强任何东西加诸于我们的心上,而是自自然然地除去不净的杂质,留下善的、正面的品质。

透过负面情绪的清除,呈现正面的品质,而正面的品质就是纯净的心的本来面目。

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以特定的姿势打坐,而且用某种方式引导注意力,就是一种制约啊!

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机械化的仪式,那么没错——你是在制约你的心。

但这样是错用了内观。

正确的内观,它能使你直接亲证真理,而由于这种亲身的验证,了悟就自然而然地开展,而能将所有过去的习性拔除。

这个方法能治愈身体上的不舒服吗?

当心理压力消失,内心变得平和清静,身体上的疾病就自然而然地清除了。

但是如果你把目标定在治病,而不是净化内心,那就两样都得不到。

您谈到充满负面情绪。

如果是充满正面的东西呢:

比如说,爱!

你所说的”正面的东西”,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当心中没有了烦恼习气,就时时充满爱——纯净的爱——你会体会到安详和快乐。

如果将负面情绪除去,剩下的就是正面的东西、就是清静。

愿全世界都沉浸在这清静之中!

(未觉知--无明--受制约--习性反映--偏见--紧张压力--分解消融--拔除习性)

第二章 起点

 

我们必须认识自身的本质,否则不可能解决自己的烦恼。

每个人都是五种运作过程的聚合体,其中四种是心理的,一种是身体的。

  身(物质)

  佛陀发现整个物资世界是有许多粒子组成。

这些粒子以不断的变化,生起又灭去,这就是物质的最终实相:

波动的持续之流。

这就是血肉之躯。

  心

  我们对心的控制力,何其薄弱。

它常常违背我们的意愿,做些我们不想要做的事。

我们对意识表层的掌控力是微乎其微;

至于潜意识,则似乎完全超乎我们的掌握或了解,其中充满了各种我们可能不认同、或并未察觉的力量。

  佛陀发现,心是由四种运作过程所组成的:

认知(识蕴),辨别(想蕴),感受(受蕴),以及习性反应(行蕴)。

  佛陀了悟到,人只是不停流动的过程。

就更深层来说,真正的实相是,整个有生命、无生命的宇宙,都处在一种持续的变化状态之中。

认知、辨别、感受、以及习性反应(识、想、受、行)的心理运作过程,比身体色过程的变化迅速。

    

我在想,是不是有人造成我们的痛苦?

没有人令你痛苦,是你心中产生了紧张,才造成痛苦。

如果你知道如何不这样,那么在任何情况下就容易保持安详和快乐。

我可以了解内观对身心失调、不快乐的人有帮助,但是对那些生活很满意,原来就很快乐的人呢?

一直对生活的浮面享受感到满意的人,是对心深处的烦恼茫然无知的人。

他自以为是快乐的人,但是他的快乐并不持久,在潜意识里产生的压力会不断地增加,迟早会在意识的表面呈现出来。

一旦如此,这个所谓快乐的人,就变得痛苦不堪。

所以何不立即开始努力,来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呢?

五蕴(色、识、想、受、行)。

蕴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身心失调,心中产生紧张,造成痛苦(紧张-偏见--痛苦)。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我们痛苦背后有原因。

因果的法则——业——是普遍而基本的。

  业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因此,只要我们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事实上,每个人都好像是蒙着眼睛,在繁忙的公路上开车行驶。

他以为是自己在开车,但事实上,是车子驾驭了他。

只要他不想发生意外,就应该先除去眼罩,尽快驶离危险。

同样,我们必须清楚觉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学会奉行正当的行为,才能够到达我们真正想去的地方。

三种行为

  行为(业)有三种:

身体的行为(身业)、言语的行为(语业)、意念的行为(意业)。

言语和身体的行为、以及它们表现在外的后果,都是意念行为的结果。

所有意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业”,才是会在未来产生果报的原因。

佛陀了解这个真理,他说:

“万事万物,因心而生;

至要为心;

万法唯心造。

若言谈举止出于不净之心,痛苦则如影随形。

若言谈举止出于纯净之心,快乐则如影随形,须臾不离。

苦的起因

  真正的“业”——也就是痛苦的起因——是心的习性反应。

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可能不是非常强烈,但它会有累积的效果。

每分每秒习性反应、重复不断地发生,每重复一次就更加强烈,最后就形成贪爱或是嗔恨。

贪求和不满愈强烈,对我们的想法、言语、行为的影响就愈深——也因此制造更多的痛苦。

  想要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第一步就是接受苦的事实,不要把苦当做是一种信条,而是接受它存在的事实。

接受并对苦的起因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

学会了直接体认自己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步上离苦的正道。

(贪求和不满--心的负面习性反应--不能清楚觉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奉行正当的行为--痛苦)

(业是造作,分身、语、意三业。

业力指人过去、现在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与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

(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第四章 问题的根源

  就非常深的层面而言,痛苦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身(色蕴)和心(识蕴、想蕴、受蕴、行蕴)的过度执着。

人们对自己身和心——-有强烈的执取;

而事实上,这个个体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已。

  执取

  执取有好几种。

第一种就是追求感官享乐的执取。

我们的贪爱愈去满足就愈强烈。

只要我们有贪爱,就永远不可能快乐。

  另一个很大的执着,就是对“我”的执着,我们本能地想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这个世界、祈求吸引愉快的事物、排除不愉快的事物。

但是没有任何人是独自存在在这个世上的;

某个“我”一定会和另一个“我”起冲突。

每个人都会被别人的磁场所干扰,而我们自己也会被吸引或排斥。

其结果只有不快乐与痛苦。

  进一步延伸执取,就是对“我的见解、信仰”的执取。

无论它们真正的内容是什么,无论是正确或错误的,只要对它们产生执取,就一定会不快乐。

每个人都深信,自己的见解和传统是最好的,一旦有人批评,我们就会十分不悦。

如果我们想要解释自己的看法,别人却不接受,我们也同样会十分不快乐。

  最后,是对宗教仪式的执取。

真正虔诚的信仰,是培养内心的虔诚的态度,也就是心的净化,对众生的爱与慈悲。

但是对宗教外在形式的执取,导致我们对形式的重视,远超过对精髓的重视。

我们忽视了宗教的本质,致使我们沉沦在苦海之中。

所有的痛苦都与某种执取相关。

执取和痛苦同时存在。

缘起法则

  是什么造成执取呢?

执取其实就是习性反应所发展出来的形态。

这就是痛苦的直接成因。

而习性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无明。

由于无知,我们被困在习性反应的牢笼中。

这就是痛苦之轮开始转动的方式:

  我们被无明所蒙蔽而累积贪爱、嗔恨反应;

盲目反应发展为执取,导致种种的不愉快。

这种盲目反应的习惯就是“业”,塑造了我们的未来。

而习性反应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对自己本身性质的无知。

无知、贪爱和嗔恨是生命中所有痛苦的三大根源。

  离苦之道

  如果我们不再有无明,就不再有盲目的习性反应,也不会有随之而来的各种痛苦。

而一旦不再有痛苦,我们就能体验到真正的安祥、真正的快乐。

痛苦之轮就转成解脱之轮。

 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立刻去采取步骤,终止盲目反应的慣性,以终止我们的痛苦、并且当下体验解脱的快乐。

难道没有好的贪爱和嗔恨吗——例如痛恨不义,渴望自由,恐惧伤害?

贪爱和嗔恨决不是好的。

它们只会让你紧张、不快乐。

你必须对抗不义,但是你可以用一个平衡而不紧张的心去做。

以平衡的心,出于对众生的爱,你可以努力达到好的结果。

心的平衡永远有帮助,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

想得到一些物资的东西,让生活安适,这有什么不对呢?

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你不对它产生执着。

例如说,你口渴想喝水,这里面就没有什么不对的。

你需要水,所以你采取行动,拿到水,而解了渴。

但是如果它变成一种非得到不可的执取,就没有一点帮助,反而会伤害你。

任何你需要的必需品,你正当以求。

如果无法得到,就微笑着用别的方法再试一下。

如果成功了,就要不执取的心态来享受你得到的成果。

对于计划未来,也是贪爱吗?

同样地,衡量的标准是看你有没有执着于你的计划。

人人都会预先设想未来。

如果你的计划没有成功,就哭哭啼啼,你就产生执着了。

但是如果你不成功,仍然可以微笑地想:

嗯,我已经尽了全力。

所以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

下次再试就是了。

——这就是不执着,你也就能常保快乐。

对这个世界没有执取,人们怎么生活下去呢?

如果父母什么都不执取,他们可能会对孩子漠不关心。

人怎么可能毫不执取地去爱、去过日子呢?

不执取并不意味着漠不关心。

正确的说法是圣者的无差别心。

身为父母必须用全部的爱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但没有执取。

出于爱心,你做你该做的事。

既不是冷漠以对,也不是以习性反应生起忧虑,而是以平衡的心,采取真正正确的行动。

(无知--贪爱--嗔恨--紧张--盲目的习性反应--攀缘执取--痛苦)

(平衡而不紧张的心--不执取的心态(圣者无差别心)--正确的行动)

(非得到不可的执取)

 

 第五章 戒的训练

佛陀发现了一条可以根除痛苦的实修之道。

这条实修之道就是“八圣道”。

  八圣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戒、定、慧三学。

八圣道中有三部分是属于持戒的训练:

正语、正业和正命。

  持戒的重要性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

想要往内深观,就需要一颗平静而不受干扰的心。

要达成解脱一切苦的最终目标,必须谨言慎行,远离所有会令旧有习性增长的行为。

  持五戒:

(一)戒杀生、

(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烟酒。

持戒是确保正语和正业,不伤人伤己的实际方法。

  问题与回答

坚持正当的行为,算不算是执着呢?

不是;

只要尽你的能力去做,了解到结果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尽你所能,但将结果顺其自然、留给正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就是说,愿意尝试错误罗?

如果你做错了,接受它,下次不要重复同样的错误。

如果又失败了,你笑一笑,再试试别的方法。

如果你能在面对失败时,一笑置之,并不执着。

但如果失败使你沮丧忧伤,成功让你得意忘形,你就是执着。

那么说来正当的行为,只是你所做的努力,并不是结果?

不是结果。

如果你的行为是好的,结果自然就会是好的。

我们没有能力去选择结果,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只要尽你的能力去做就对了。

(五戒--正语、正业、正命)(执着--失败沮丧忧伤,成功得意忘形)

 第六章 定的训练

如果我们能停止不当的意念行为,那么要远离外在不当的言行举止,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问题出在我们的心。

  为了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采取修的方式——“修”指的是心的开发培养,就是禅修。

  禅修包含“修定”和“修慧”二部分的训练。

“修定”又被称为“修止”;

而“修慧”则被称为“修观”(修习内观)。

禅修之道始于修定,它是八圣道的第二阶段。

八圣道中有三个部分是修定的训练:

正精进、正念、以及正定。

  正精进

  正精进是禅修的基础。

心很容易为贪、嗔、痴所征服或动摇。

我们必须使心力增强,才能让心变得坚定不移,成为最有用的工具,来揭开并除去我们的习性。

 最适于探索内在实相的方法,也是佛陀自己修持的方法,就是对呼吸的觉知。

  呼吸是一个人人皆拥有的可供专注的对象。

开始练习观察呼吸时,禅修者要坐下来,闭上眼睛,身体保持舒适端直。

最好能在安静的房间内坐着,注意力才不会分散。

一旦安静下来,将注意力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禅修者就会发现,自己身上最显著的活动就是呼吸,就将注意力导向呼吸:

入息和出息。

  不过,这可不是在联系呼吸,而是在训练我们的觉知。

不要刻意控制呼吸,而是有意识地去观察呼吸的如实面目:

长或短,重或轻,深和浅。

尽可能地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分心而中断了觉知。

  一旦开始练习,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是何其困难。

我们才开始把心定在呼吸上,腿上的疼痛就令我们转移了注意力。

我们努力压抑心里的杂念,总有某件事会勾起我们的念头,而过了一会,我们才发觉自己已经完全忘记呼吸这回事了。

我们再接再厉、从新开始,但是一眨眼功夫却发现,在不知不觉之间,心又溜走了。

  到底是谁左右了我们的注意力?

一旦开始练习观息,我们就会发现,心是如此的千变万化无法掌握,就像一个受宠的孩子,拿了一个玩具,玩腻了,就一个换一个;

心是如此不安定,不断地转变注意的对象,跑离所要观察的实相。

  这就是心的习性,生生世世,心就是如此妄念不断。

我们必须改变心念瞬息万变的模式,从觉知呼吸开始,学着去活在当下。

当我们发现注意力分散了,要有耐心,心平气和地再将注意力转回呼吸上。

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同时要耐心和宁静。

这就是培养如何觉知实相的方法,也就是正精进。

籍着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我们心无杂念地坐着,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如此一来,就进入觉察自己的状态中。

我们避免自己分心或心不在焉,不让自己远离实相。

如果有念头生起,不要去管它,应该再次将注意力放回入出息上。

这样我们就培养出系心一处,以及不分心的能力——这就是正定的两项特质。

(正精进--强心力--除习性)

(心定呼吸--觉知呼吸--觉察自己--训练觉知--觉知当下)

正念

  观入出息也同时是修正念的方法。

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无明。

  我们对于眼前发生的事视若无睹,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然而,当下这一刻对我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如果我们对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不仅注定要重复过去的错误,同时也绝不可能完成未来的理想。

相反地,如果我们能培养出觉知当下的能力,就能以过去为殷鉴,来指引未来的方向,如此才能够达成所愿。

  正法就是活在当下的大道。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觉知当下的能力。

我们需要一个方法,能让我们觉知当下的实相,而“觉知呼吸”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

修习这个方法,能够让我们觉知当下的自己:

现在是入息,现在是出息。

籍着对呼吸的觉知,我们开始觉知当下。

 将注意力置于呼吸上,让潜意识成为意识。

呼吸就像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因为它的运作方式,既属于潜意识,也属于意识。

我们可以刻意以某种方式去呼吸,然而,当我们不去控制呼吸时,它不须提醒也会继续运作。

  举例来说,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用力地刻意呼吸,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当我们对入出息的觉知变得清晰稳定时,就可以任它自然地呼吸,不论是重或轻、深或浅、长或短、快或慢,都任由它去,不需调整,只要去觉知。

经由这种对自然呼吸的觉知,我们开始观察到属于潜在活动的身体自主功能。

从观察刻意呼吸的明显实相,渐渐发展到观察自然呼吸的细微实相。

也就是我们已开始将觉知,从表面的层次转移到较细微的层次。

  当完全专注于呼吸时,心就远离了贪嗔痴。

这纯净的一刻虽然短暂,却非常强而有力,因为它挑战了一个人过去的所有习气。

长久累积的所有习性反应都被搅动,而呈现出各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难过,阻碍了觉知的开展。

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了解,这些难过的生起,正意味着我们修习观息的成功。

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它们就会渐渐消失无踪。

因为在这个练习的初期,某些习气已经从心灵的表层根除了。

因此,在练习观息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清静内心,朝解脱之道前进了。

(觉知呼吸--对入出息的觉知变得清晰稳定--培养出觉知当下的能力)

  正定

  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培养对当下的觉知。

而尽可能地时时刻刻维持这种觉知,就是正定。

  在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时,我们会发现,要维持不中断的觉知,是极其困难的事。

尽管有坚定的决心,努力将注意力定在呼吸上,觉知却总是不知不觉地溜走。

身为内观者,应该了解,要改变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气,是需用时间的。

我们只要觉察到注意力分散时,再将它放回呼吸上就够了。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就已经开始改善内心胡思乱想的习惯。

籍着不断地练习,就能愈来愈快地将注意力带回来。

渐渐地,胡思乱想的时间愈来愈短,而持续觉知的时间愈来愈长。

  定力增强,我们会开始感到轻松、喜悦、充满活力。

渐渐地呼吸会变得柔顺、规律且轻浅。

事实上,当心变得宁静时,身体也会静下来。

  到了这个境界,某些修行者会与特别的经历:

例如闭目坐着时看到光或影,或是听到特别的声音等。

所有这些所谓的异常感官体验,只是一种指标,表示心已达到高度的专注。

这些现象本身,没有任何重要性,无需重视。

觉知的对象仍然是呼吸,若去注意任何其他东西,就走偏了。

心中不该期待这些异象,若是出现,也只是一个路标,让我们知道自己正在进步之中。

如果我们把路标当作是终点,而产生执取,我们就会完全停滞不前。

实践正法的人不该追寻这些,而是要洞察自身的实相,才能远离一切痛苦。

  因此,我们继续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心变得更专注时,呼吸就会愈细微,也就愈不易观察,因此也就需要更努力才能维持专注。

如此不断磨练自心,培养专注力,让心成为一个利器,可以透视实相的表层,观察到内心更细微的真理。

  内观者培养定力的目的,不是为了去体验轻安喜悦,而是把心练成专注,用以体认自身的实相,并去除导致痛苦的习气。

这就是正定。

为何您教授观息法时要学员专注在鼻孔处而非腹部?

因为对我们来说,观息法是修习内观的准备工作。

在练习这个内观方法时,需要特别的专注,因此范围愈缩小,专注力愈强。

要达到这个程度的专注,腹部的范围就太大了,最适合的就是鼻孔处,这就是当初佛陀教我们在鼻孔处用功的原因。

为何经由修定不足以解脱?

因为修定得到的心念纯净,主要是以压抑的方式而得,而非因习性的清除。

这就像用沉淀剂。

同样地,修定可使心的上层澄清,但是不净的沉淀物仍停留在潜意识中。

如果要达到解脱,务必去除这些潜藏的污垢,而为了去除内心深处的不净,我们必须练习内观。

我发现当我练习内观时,会胡思乱想。

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当你察觉自己的心在胡思乱想时,就接受它:

看!

心又在胡思乱想了,这样,你的心会自动回到呼吸。

不要让妄想带来紧张不安,如果那样,你会生出新的嗔恨。

只要接受,接受就够了。

我发现自己很容易轻视别人,请问什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

解决的方法就是内观。

如果自我很强,就会轻视别人,贬低别人的重要而看重自己,但內观修行会自然地消融自我。

当自我消融了,你就不会再做伤害他人的事。

有时侯,我会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事产生罪恶感?

当你了解自己作为有偏差时,只须接受事实,不必刻意去辩解或掩饰它。

你可以告诉一位您尊敬的人:

我犯了这个错位,不过以后我一定会避免再犯。

然后练习内观,如此你会发现自己终于可脱离困境了。

为什么我总是在强化自我意识,为什么;

一直为着“我”?

这是心被习性制约的情形,由于无明愚痴所致。

但内观能让你由这种不良习性的制约中解脱出来,使你不再总是只想到自己,你会学习为他人着想。

那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步是体认人是多么自私和自我中心!

除非明了这个真理,否则不可能会跳出那种对自我疯狂的爱执。

随着修习的精进,你会了解,我爱某人是因为我对某人有所期待,我希望他能尽如我意,当他开始表现不一样时,我对他的爱就没了,那么到底我爱的是他还是我自己?

要修习内观,而非知性的理解,答案会很清楚。

一旦你有了这种直接的体悟,自私即会慢慢消融,然后你会学习培养对他人的真爱,那是一种不自私,单向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爱。

    

第七章慧的训练

   

修定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效果只限于心的意识表层。

佛陀发现,转移注意力可以很有效地在意识层面对付贪爱和嗔恨,但是并无法真正将其去除,反而将它们推进深层的潜意识中,在那儿它们虽属于冬眠状态,却是一样的危险。

在心灵的表层,可能显得平静祥和,但是心底深处却有如一座潜在的火山,充满了被压抑的负面情绪,迟早回爆发开来。

持戒虽然有所帮助,但不能只靠意志力去把关;

培养定力确实有用,但也只能解决部分的问题,不能解决内心深处烦恼的根本、污染的根本。

只要这些根仍旧深埋在潜意识中,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快乐,也无法解脱。

  但是,如果能将习性反应的根源从心中斩除,那就不用担心不良的行为会一再出现,也没有必要压抑自己。

因为导致不良行为的冲动已经消失。

当我们不再有寻寻觅觅或自我否定的压力时,就可以真正生活在安详之中。

  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深入内心,铲除贪、嗔、痴的病根。

这方法就是佛陀发现的:

智慧的训练,这引导他开悟,它称之为内观,是培养洞察力,以观察自身的本质。

籍着这种洞察力,一个人可以辩识并止息痛苦。

  佛陀发现这个方法而获得解脱。

它是佛陀教导中独特之处,也是佛陀最重要的一部分。

佛陀曾一再地强调:

“以戒而得定,则定力有成且殊;

以定而得慧,则智慧有成且殊胜;

以慧作根基,则远离烦恼与不净。

  “戒”和”定”本身虽然有价值,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慧”。

只有开发智慧,才能让我们在自我放纵和自我压抑的两种极端之间,找到真正的中道。

籍着持戒,我们可以避免做出不正当的行为,可以避免内心的强烈激动;

籍着修定,我们进一步使心平静,同时使心成为一个有利的工具,以便检查自己;

但是,唯有籍着培养智慧,我们才能透视内在的实相,远离所有的无明和执着。

八圣道中有两个部分是属于智慧训练的范围,那就是正思维和正见。

  正思维

  在练习内观之前,并不要求自己在禅修时一念不生。

即使念头不断,只要维持每一个当下有觉知,就可以开始修习内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