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重境界.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884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三重境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生三重境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生三重境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生三重境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生三重境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三重境界.doc

《人生三重境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三重境界.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三重境界.doc

人生三重境界: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才能览物于胸;

看透,才能洞若观火;

 看淡,才能超然物外。

 

看远,才能览物于胸。

 

       但凡杰出人物,莫不是少年怀志,心锐志远。

秦始皇出巡时,所带侍者、大臣、士兵数千,浩浩荡荡,场面恢弘,气势磅礴。

项羽见之,不为其气势所震慑,剑指秦皇,抛出一句语惊九州的话:

“吾将取代之!

”最终起兵关中,披荆斩棘,攻破秦墙,火烧秦宫。

北宋的范仲淹,幼年丧父,贫困落泊。

但少怀壮志的他并没气馁,而是在一佛寺中,潜心苦读,最终高登庙堂,并成为一代文豪。

近代,更是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看远即是目标也是过程,更是境界。

目标牵引成长,过程充盈人生。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只有志向高远,人生才会有前进航标,再插上执著的翅膀,便能愈飞愈高,穷千里,览万物。

 

 

 

看透,才能洞若观火。

 

       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人才辈出,被人称为一代枭雄的曹操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如是评论:

袁术,冢中枯骨;袁绍,好谋无断;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藉父之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由此可见,曹操对当时的形势洞察得如此透彻,充分体现了他的过人智慧和深谋远虑。

清朝时期,一次,乾隆皇帝在船上游览大江风光。

忽然从远处驶来一艘大船,船上站着很多人。

乾隆就问纪晓岚:

“这些人为何而来?

”纪晓岚思虑片刻,意味深长地说:

“为名利而来!

”原来,这些官员得知乾隆皇帝要来此游览,特来此迎接圣驾。

但在纪晓岚眼中,这些官员都只不过是为名利奔波而来的人。

而现在社会比之于古代更要纷繁复杂的多。

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眼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世事的变化能洞若观火。

 

看淡,才能超然物外。

 

       刘邦在萧何、张良、韩信的辅佐下,终于扭转局势,逼迫项羽乌江自刎,统一九州。

但在霸业完成之后,张良和韩信却有着不同的结局。

韩信因为功高盖主,又不懂掩其锋芒,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

“兔死狗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即是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而张良淡于名利,功成身退,留下千苦芳名。

清朝的大奸臣和绅得乾隆宠幸,一生搜刮民脂民膏,敛聚大量财富。

可是在晚年时,也不能看淡钱财乃身外之物。

结果在乾隆驾崩后,终被嘉庆帝处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留恋于金钱,或束缚于名利,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人生短短数十载,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

所以,人生的真谛应最终归结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归属感上。

这样才能生于物而又超然物外。

 

 

 

       细细想来,这三重境界刚好对应于人生的三个阶段。

少年时,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做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中年时代,在经历了悲欢离合,人生百态后,应该有一份对世事洞若观火的睿智。

老年时代,在饱经风霜后,就应该有一种“曾经沧海”的淡然,享受美好的夕阳。

       此三重境界,形影交错,亦梦亦境。

需反复思虑,不断探索,才能冲破重天,驾驭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