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940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8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考试题

遵义市南白中学2016-2017-1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Fe:

56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合成多肽

B.细胞中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完成

2.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随植物种类、植物组织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下列有关水对植物体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是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

B.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降低

C.盛夏给大田喷雾(水)或给水稻灌“跑马水”,可减少或消除植物的“午休”现象

D.植物体内成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与液泡的吸水和失水有关,细胞质中细胞器与细胞核中的水分不会发生得失变化

3.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单位时间内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适宜光照

-12

-17

-23

-26

-35

-26

-24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由表可知,适宜光照强度下,25℃时玉米幼苗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比35℃时的要低

4.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元素(化合物)

相关叙述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它们都是蛋白质,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

碳元素

给绿色植物提供14CO2,光照下14C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

14CO2→14C3→14C6H12O6

C

核酸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D

磷脂

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5.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纸层析法对菠菜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提取

B.检测蛋白质时加入过量双缩脲试剂B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H202作为底物

D.黑藻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气象环境报告中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D.氢氧化钠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盛放NaOH溶液时,可以使用带玻璃瓶塞的磨口瓶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mol·L-1NH4Cl溶液的pH为5.2

9.已知反应:

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②K2Cr2O7+6FeSO4+7H2SO4Fe2(SO4)3+Cr2(SO4)3+K2SO4+7H2O

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1

C.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K2Cr2O7>Fe2(SO4)3>I2

D.反应③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1.2×1022

 

10.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酯基

B.若R为乙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6H14O7

C.l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7molBr2完全反应

D.l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mol、8mol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B.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

Ba2++OH-+H++BaSO4↓+H2O

C.FeSO4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

2Fe2++H2O2+2H+2Fe3++2H2O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的溶液:

Ba2++2+2OH-2H2O+BaCO3↓+

12.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2mol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

(1)>

(2)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

(1)>

(2)

C.溶液pH的变化:

(1)增大,

(2)减小

D.电极反应式:

(1)中阳极反应式4OH--4e-2H2O+O2↑,

(2)中负极反应式2H++2e-H2↑

13.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

c(K+)>c(A-)>c(OH-)>c(H+)

B.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

c(K+)=c(A-)>c(OH-)=c(H+)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

c(A-)+c(HA)>0.1mol/L

D.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

c(OH-)=c(K+)-c(A-)= mol/L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

B.②④⑤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④⑤采用的是猜想的思想方法

D.①③⑤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

1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

A.地面对斜面体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地面对斜面体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

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M+m)g

16.美国航天局在北京时间2013年9月13日宣布,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

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要先从地球飞往木星。

通过查找数据可知,木星质量约为地球的320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0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飞往木星的过程中,探测器受到地球和木星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时,距地球距离与木星距离之比

为10.5∶40

B.地球与木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5∶16

C.木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比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D.探测器绕木星表面运行的周期比绕地球表面运行的周期要短

17.如图所示,在同时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能忽略)从原点O以速度v沿y轴正方向出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场沿z轴正方向、磁场沿y轴正方向,粒子只能做曲线运动

B.若电场沿z轴正方向、磁场沿z轴正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若电场沿x轴正方向、磁场沿z轴正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电场沿x轴正方向、磁场沿x轴负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1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读数为6V,则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4V

B.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

D.若保持负载电阻的阻值不变,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速度v0=4m/s滑上正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水平传送带,此时记为时刻t=0,传送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L=6m,已知传送带的速度v=2m/s,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关于物块在传送带上的整个运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

B.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6J

C.2.0s末传送带对物块做功的功率为0

D.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8J

20.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21.在图(a)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圆心角θ为45°的扇形导线框OMN绕垂直于线框平面的轴O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

第Ⅰ象限和第Ⅱ象限内存在垂直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方向如图所示。

设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方向为正,从图(a)所示位置开始计时,那么在图(b)中能正确描述OM边所受安培力F的大小及线框内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1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