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中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中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中期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问题设计难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选择恰当的切入视角;
问题的组合也不能围绕教材的核心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层层铺垫不断深入的思维框架;
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提问的思维水平偏低。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或茫然或沉默以对。
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造成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3、教师的提问不是以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获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同时,在问题与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交谈和推理,难以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
提问表达不明确,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所提问题难度只要相对巧妙,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提问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3、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理论是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4、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提问中尽可能多的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5)、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的水平,教科研水平。
2、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现状及分析。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法等研究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数学课应有什么样的问题及如何提问,为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及采用适当提问方式奠定基础
(2)明确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从教师的行为过程、行为结果以及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本身三个方面来选取标准评价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确立了评价标准,才能有效界定提问是否有效,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3)小学数学课堂疑问形成原因调查与分析。
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数学课疑问形成的原因,同时也要从教师教学方面寻找原因,并进行认真分析采用相关的合适的提问方法及形式。
(4)研究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
对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本课题从两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方面是教师因素,第二方面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问题因素、学生因素和教学环境因素。
(5)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通过以上研究,从目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因素的分析,研究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以期能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预计将从广度、精度、深度三个方面来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发、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对研究工作而言,查阅文献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本研究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收集国内外关于课堂提问研究的资料,阅读并进行深入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这些文献信息,明确研究的问题,理清研究思路。
2、观察法:
根据研究,需要采用随堂观察的方式,运用录音、记录的手段,在自然情景下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并真实、仔细的记录和描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是如何运用课堂提问的,以发现课堂上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关注提问本身的有效性。
本课题拟采用随机听课,进行课堂实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进行课例研究。
3、访谈法:
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流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且方便可行,引导深入的交谈以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
通过在课堂观察后对上课教师随意的、非正式的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背景、经历、以及教学过程、提问设计的思路、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4、问卷调查法:
通过编制教师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心目中的有效课堂提问。
同时编制学生调查问卷,以期从学生层面来分析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验证访谈信息的可信度和扩大信息量。
(五)、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从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月)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会议。
2、整理课题申报先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施准备。
第二阶段(2015年2月-2017年1月)实施阶段
1、组织实施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检查,实施中期评估,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完成阶段习惯研究成果报告及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整理学生的实践性的资料
3、撰写结题报告、提交课题组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实践过程
(一)、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揭示矛盾现状。
首先,我们通过本校40名教师的课堂提问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课堂观摩、问卷调查、个别询问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我们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
教师教学时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
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
随心所欲地提问;
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
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
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
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
有些教师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
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
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
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等。
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显示,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偏多,很多是无效提问和低效提问的现象,而提问的有效性偏低,仅为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而且提问欠考虑,随机提问、临时提问很多,优质、高效提问很少。
提问时机把握不太好,提问切入点把握不准等状况。
(二)、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完善课题研究制度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课程研究方法,我们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
学习与课题相关的一些理论专著和学术期刊,如《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与学》等刊物,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
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市县级的培训,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用先进的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同事学校领导也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互动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校验充分结合起来,健全研究机构,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定于召开教研活动。
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典型案例,上研讨课,课后写教学反思。
(三)、收集查找优秀案例
1、查找一些优秀的案例加以学习研究,并参照优秀的教案尝试教学,从中提炼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方法。
2、听名师与骨干教师的课,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特别是提问方面的技巧,要提出艺术性、学术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树立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问题及时记录,课后进行案例分析,不断尝试、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积累了一些前期资料,教学案例
积累了案例、课例、调查问卷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成果,作为后期理论研究的基础。
案例研究多篇,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提问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目前的研究成果
根据课题研究进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下,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为:
1、关于课堂提问的新认识。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地提出问题,目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活动,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提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问题;
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
教师有效性提问与以往灌输和强制式的“提问”有质的区别。
它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桥梁。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课堂提问要高质量。
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过易、过难、无意义重复和表述含糊。
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提一些铺垫型、思考型或提醒型的问题。
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核反应堆,它的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必须要经过认真细致的思考,都需要学生动手动脑,仔细探究才能得到答案。
这样的问题,才是高质量的,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提高问题质量,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
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到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
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
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提炼归纳能力不强,虽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资料,案例,但是整体来讲,教师的理论水平有限,提炼归纳能力不强,优待提高。
2、资料的局限性,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参考的资料大部分是公开发表的一些论文,教学案例,真正还需要深入研究一些著名的教育理论,这样才能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资料积累归纳不及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到一些好的案例,但因归纳整理不及时造成遗忘,还有整个课题组在汇总整理课题资料是会产生遗漏丢失。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针对目前研究出的课堂提问的现状,以及对课堂提问的新认识,具体寻找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并进行实践性教学验证。
四、预期成果
提出提高课题有效性的策略并形成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