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140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docx

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

2009-2010学年(上)八年级生物质量检测

质量分析报告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伯海英

八年级质量检测是结业会考的一次练兵,应通过本次考试的诊断性作用,暴露教与学过程的薄弱环节,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

为此命题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渗透新课程理念,引导教与学行为的积极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关注学习过程,真正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命题依据与原则

1.命题依据:

⑴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⑵市初中生物课改中心组研制下发的“课标解读”材料。

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2.命题原则:

⑴体现基础性。

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力求有效地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坚持科学性。

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试题表述要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科学、严谨,图形清楚,专业术语准确,答案无歧义。

⑶体现过程性。

力求反映教学过程对课标的落实情况、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⑷体现发展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倡导学以致用,强调能力立意,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面向全体学生。

试题结构合理、难度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在按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正常学习的学生经过适当努力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

二、试卷试题特点

本次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共3166字,阅读量适中,但思维量较往年有所加大。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25题50分,重在对基础知识、概念的考查,部分题目语言表述上较灵活,学生不能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必须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作答。

非选择题部分15题50分,其中单纯概念性记忆分值6分,联系实际活学活用11分,图文转换题10分,通过阅读获取信息12分,实验11分,从各个方面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情况(参看表4)。

各校反映,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的设计较为合理,试卷总体上难易度适中;命题角度广,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是一份将知识与能力测试相结合成功的试卷。

但由于一些题目表述和提问的角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型和开放性,相对灵活,同时对学生的审题习惯也有较高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试卷的难度。

试题紧扣课标(即细化要求),体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例如“温馨提示牌”),体现出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注重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要求。

试题突出了教科书的作用。

全卷题目多从教材中改编演化或创新而来,但又很好地结合了社会实际,对学生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如有的题就是教材的原文,如第2、17、26、27、29、30题;第6题,第30题就是来源于八年级上册P25、P29图片的内容;有一些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题目,如第4、7、25、34、35、36、37、38题等;有的题是选用教材中探究讨论题为素材,如第35题等,充分体现了教材的重要作用。

试题突出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如39题是对平时是否落实实验教学的考量;40题是实验设计、分析、评价题,是对平时是否落实教材各栏目(如技能训练)教学的考量,对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更加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的说来,本卷试题的覆盖面较广,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重点知识、重要实验的考查。

试题重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考查学生解析生物学现象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有些学校反映了试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学校反映试卷编排上略有瑕疵,例如第6、7题右边的空位上一个蝗虫图,实际上是第6题的图,但不少学生被图误导,导致第7题答错。

有学校指出,40

(2)题,如果加上“在本实验中”的表述,答题要求会更清晰。

有学校认为,牵涉到芽孢、环带、生物反应器的题目,超出了课标要求。

有2所农村学校反映试卷的阅读量较大。

还有个别学校认为试卷在贴近初中学生特点的趣味性上有待加强。

三、考试总体情况反馈

共收到79所学校提交的质量分析表,缺交莲河、巷南。

统计考生人数共23004人。

全市合格率为73.29%,平均分为69.53,优秀率(≥90分)7.21%。

各片区情况如下(表1)。

表1各片区考试总体情况及与前次考试的对比

八上质检

与七下抽考比较

考生人数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全市

23518

73.29%

7.21%

69.53

+6.30%

-3.20%

+3.79

直属校

4861

88.97%

19.29%

78.88

+3.33%

-6.41%

+1.87

思明区

5102

87.78%

12.02%

74.75

+11.74%

-2.96%

+3.57

湖里区

2586

74.41%

3.45%

66.85

+8.57%

-4.01%

+1.32

集美区

2782

63.40%

3.62%

63.48

-5.27%

-3.69%

-1.71

海沧区

1521

72.96%

5.10%

66.36

+10.84%

-2.80%

+2.74

同安区

3326

66.48%

3.00%

63.78

+8.82%

-1.48%

+1.93

翔安区

2115

62.55%

4.64%

61.03

+10.40%

-3.09%

+1.83

民办校

1225

67.06%

2.50%

63.56

+1.14%

-1.53%

+2.04

表2全市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29-20

19-10

9-0

八上

2126

5854

5769

4408

2260

1389

733

406

306

235

与七下比较

-739

+1893

+1575

+330

-398

-464

-255

-7

+159

+140

综合表1、表2数据,全市整体及格率比该届学生前次统考进步了6.3个百分点,均分提高了3.79分。

70-89分段生数的大幅增加(+3468人)、30-59分段生数的减少(-1117人),为及格率和均分增长做出主要贡献。

但整体优秀率却下降了3.2个百分点,特别是直属学校优秀率下降了6.31%,为全市各片区最高。

优秀率的下降与题目的新颖度有一定关系,反映了学生在分析问题能力上还需加强,要鼓励成绩中上的学生不满足于识记基础知识,而应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习能力的提高。

与前次统考相比,及格率进步幅度依次是思明、海沧、翔安、同安、湖里。

在各片区均增长情况下,集美区及格率和均分都出现下滑,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全市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呈正偏态分布(图1),70-89分段人数比较集中,而9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不到总人数的10%,与学生反映的“及格容易高分难”的情况相符;20分以下学生数是前次统考的2.2倍,主要增量在同安区、翔安区、集美区,与相关学校反映少量学生直接放弃非选择题作答的情况相符。

但30-59分段的学生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老师们在帮助及格临界学生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实效。

 

表3各片区分数段分布情况

学校

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29-20

19-10

9-0

直属校

1026

1843

1046

554

208

112

30

27

11

4

思明区

616

1649

1368

836

344

166

62

25

12

24

湖里区

81

522

700

592

328

188

81

56

28

10

集美区

104

442

687

614

328

279

176

70

61

21

海沧区

79

286

383

370

169

99

61

36

16

22

同安区

96

566

878

720

449

247

146

82

66

76

翔安区

95

403

447

373

243

192

124

68

96

74

民办学校

29

143

260

349

191

106

53

42

16

4

在试卷结构表(表4)中,罗列了全部40道题的考查目标、考查维度和考查水平,以及各片区实测所得的难度值。

可以看出各片区平均实测难度值相对集中在0.7左右,结合分析图4、图5,试卷的难度梯度全市平均情况是容易题、中难题各占一半左右,较难题仅占2%,其中26%中难题的难度值在0.6-0.69区域,接近容易题;4%的中难题接近难题。

如果排除试题新颖度带来的难度,估计本卷有希望达到7:

2:

1的难度梯度,也就是说,考查“双基”的份量是比较足的。

但是从图6、图7的比较中,明显地看出了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双基”的部分亟待加强;结合分析表4,农村学校在涉及能力立意的题目上,与城镇学校产生较大差距,特别是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亟待加强。

表4试卷结构分析表

题型

题号

考查目标

(课标细化要求)

考查维度

考查水平

分值

实测难度

全市

市属

思明

湖里

集美

海沧

同安

翔安

民办

单项选择题

1

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概述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

理解

2

0.87

0.97

0.97

0.92

0.81

0.83

0.86

0.80

0.75

2

能说出哺乳动物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知识

了解

2

0.40

0.46

0.41

0.37

0.40

0.35

0.40

0.32

0.46

3

能说出鱼类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知识

理解

2

0.82

0.91

0.91

0.86

0.82

0.87

0.79

0.76

0.69

4

能说出鱼类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

观察

2

0.38

0.36

0.39

0.46

0.33

0.34

0.34

0.39

0.47

5

能说出哺乳类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知识

了解

2

0.77

0.89

0.86

0.86

0.72

0.79

0.75

0.72

0.62

6

能说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知识

能力

了解

观察

2

0.82

0.92

0.92

0.84

0.73

0.77

0.79

0.77

0.74

7

能说出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知识

理解

2

0.60

0.63

0.59

0.64

0.63

0.54

0.56

0.61

0.61

8

能说出鸟类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知识

了解

2

0.82

0.95

0.92

0.87

0.83

0.81

0.82

0.75

0.65

9

能判断社会行为的实例

知识

理解

2

0.86

0.97

0.96

0.95

0.84

0.82

0.85

0.78

0.73

10

能举例说出动物防御行为行为

知识

理解

2

0.84

0.96

0.95

0.92

0.79

0.89

0.81

0.77

0.69

11

能说出软体动物一种代表动物名称

知识

了解

2

0.79

0.91

0.90

0.86

0.72

0.74

0.75

0.72

0.69

12

能说出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知识

理解

2

0.84

0.95

0.94

0.90

0.78

0.88

0.80

0.75

0.71

13

能说出节肢动物一种代表动物名称

知识

了解

2

0.50

0.59

0.48

0.52

0.47

0.60

0.47

0.49

0.44

14

能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知识

了解

2

0.61

0.72

0.63

0.62

0.68

0.61

0.56

0.58

0.51

15

能说出生物分类的单位

知识

了解

2

0.80

0.88

0.89

0.81

0.82

0.79

0.77

0.74

0.71

16

能举例说出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名称

知识

了解

2

0.72

0.81

0.82

0.75

0.66

0.70

0.65

0.66

0.71

17

说出细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征

说出细菌生存必须的环境条件

知识

了解

2

0.64

0.76

0.77

0.70

0.60

0.63

0.60

0.60

0.47

18

能举例说出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例子

初步学会运用知识分析生活问题

知识

能力

了解

联系生活

2

0.80

0.89

0.92

0.86

0.75

0.85

0.77

0.77

0.62

19

能举例说出细菌对人类有益的例子

初步学会运用知识分析生活问题

知识能力

了解联系生活

2

0.77

0.89

0.87

0.83

0.70

0.69

0.75

0.74

0.64

20

说出细菌、真菌生存必须的环境条件

初步学会运用知识分析生活问题

知识能力

了解

联系生活

2

0.82

0.92

0.91

0.85

0.78

0.85

0.81

0.73

0.69

21

说出细菌、真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征

知识

了解

2

0.63

0.80

0.70

0.68

0.56

0.62

0.58

0.58

0.51

22

说出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知识

了解

2

0.76

0.85

0.81

0.82

0.73

0.77

0.76

0.73

0.64

23

能用书面形式表述情境中的问题

能力

探究

2

0.45

0.55

0.46

0.57

0.49

0.39

0.43

0.40

0.38

24

说出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知识

理解

2

0.73

0.90

0.83

0.76

0.73

0.70

0.69

0.58

0.66

25

能说出实例中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知识

理解

2

0.79

0.85

0.90

0.81

0.80

0.76

0.79

0.71

0.67

非选择题

26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知识

了解

1

0.53

0.60

0.50

0.37

0.58

0.59

0.59

0.45

0.49

27

能说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知识

理解

1

0.83

0.89

0.89

0.81

0.89

0.79

0.81

0.81

0.77

28

说出细菌、真菌主要的营养方式

知识

了解

1

0.72

0.78

0.82

0.70

0.61

0.72

0.74

0.66

0.66

29

描述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

了解

1

0.81

0.88

0.78

0.77

0.69

0.78

0.86

0.74

0.83

30

能说出脊椎动物的概念。

能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

知识

了解

2

0.66

0.82

0.78

0.70

0.69

0.53

0.62

0.64

0.56

0.61

能力

图文转换

1

31

能说出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知识

能力

了解

归纳

3

0.75

0.81

0.79

0.60

0.69

0.71

0.76

0.72

0.72

32

能举例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能说出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知识

能力

理解

演绎

3

0.69

0.83

0.72

0.47

0.49

0.67

0.69

0.68

0.66

33

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

能力

理解

归纳

2

0.54

0.58

0.59

0.70

0.58

0.45

0.52

0.46

0.60

34

能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能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

知识

了解

3

0.70

0.84

0.85

0.51

0.58

0.62

0.74

0.63

0.64

0.61

知识

应用

2

35

初步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

能力

资料分析

3

0.63

0.79

0.72

0.67

0.52

0.57

0.56

0.50

0.71

36

知道具有相同分类单位的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初步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

知识

能力

理解

资料分析

5

0.61

0.75

0.72

0.52

0.58

0.59

0.56

0.51

0.55

37

能说出实例中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知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能列举出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的名称

初步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

能针对破坏事例,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结合日常生活,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行动

知识

 

能力

态度

理解

 

资料分析

关注

4

0.65

0.80

0.71

0.53

0.56

0.64

0.60

0.58

0.63

38

能看图说出关节的主要结构及其特点

知识

能力

理解

图文转换

7

0.57

0.68

0.67

0.56

0.44

0.56

0.50

0.50

0.55

39

能说出环节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能说出环节动物主要特征

实施计划,通过观察获取证据

能说出关键步骤的原理。

知识

能力

理解

应用

观察

表达

6

0.54

0.67

0.60

0.92

0.46

0.52

0.51

0.49

0.52

40

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说出细菌生存必须的环境条件

评价实验方案

选出控制变量,只对单一因素进行观察

知识

能力

应用

图文转换

评价探究

5

0.55

0.74

0.64

0.37

0.50

0.56

0.46

0.46

0.51

通过分析学生作答情况,反映出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的不扎实,知识缺漏较多。

对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不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停留于文字表面,死记硬背,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不能完整准确的描述。

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较模糊。

如2题,对于骨、关节、骨骼的概念及关系没有真正理解,这道题是全卷得分最低的。

如39题蚯蚓的“环带”,绝大多数不会写。

2.审题不认真,容易被定势思维误导。

部分学生没仔细理解题目要求,不经思考就开始做答,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如32题,要求举例“陆地动物有支持身体的运动器官”,有些学生却举例水中或空中的,或陆地没有运动器官的如蚯蚓;36题,做过类似的题目是将分类归属由大到小排列,这次题目将排列顺序改变由小到大,不少学生直接按经验做答。

37题的(4)给五缘湾公园写“温馨提示牌”,部分学生没有按题目要求,未结合五缘湾的特点。

3.利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灵活应变能力不够。

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题不能思考到点上,如36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从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

一些题目的类型在平时练过,但是在考试时题目稍有变化,就有部分学生无法灵活迁移。

4.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很难准确运用一些生物术语。

一些需要完整叙述的题目,如39(3)、40

(1)等题,部分学生词不达意,不能完整、准确地叙述。

5.与实验相关的题目上得分率相对较低。

如4、23、39、40题等。

以第4题为例,鱼尾鳍的实验,不少学生错选C选项,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完成实验,导致对于尾鳍的功能不能很好的理解。

这与平时实验教学落实的还不够,探究活动不到位,学生缺少感性体验有关。

6.图文转换能力比较薄弱。

不仅是需要看图作答的题目问题较集中,标注生物图不规范也是一再出现问题,如30题中在图中标出“脊柱”。

7.错别字仍然普遍存在。

如脊椎的脊和椎,关节囊的囊,鳃写成腮,刚毛写成钢毛,神经写成神精,观察写成观查等。

综合各校对学生答题出现问题的分析,认为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大部分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课堂学习指导,自主复习、阅读课本的自觉性不高。

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抛开课本,只复习练习,因而只要是练习没有出现的考题或者是练习题经过变换的考题失分率都很高。

2.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仅仅满足于反映出对知识“知其然”,不能深刻理解“知其所以然”,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准确,无法灵活运用。

因此只要涉及一些实际应用、归纳推理、实验设计的题目,或者形式较新颖的题目,在理解题意上难度较大,得分情况就差异较大,对于中上生来说,问题不大,而对于后进生来说,失分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考试过程中遇到题干较长的题目,不管会不会就放空白,表现出不负责任、无所谓的态度。

由学生作答情况,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课标、教材钻研不够,没有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各种栏目及活动等的设计意图,甚至有个别老师对知识的把握上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

教学过程中对“双基”的落实还需加强。

2.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表达的机会不足,不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情感体验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学局限在知识的传授。

实验教学尤其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动手技能亟待训练提高。

3.复习阶段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复习不够全面,学法指导不到位,过于强调背提纲、做练习,而忽视了教材在复习中应有的作用。

对“临界”学生的学习进展没有及时反馈、落实。

4.个别学校过于强调学生基础差的现实,而在如何把握每一节课、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上努力不足,表现出一些惰性、随意性。

四、典型例题

[例题]2.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是

A.肌肉和关节B.骨骼和肌肉

C.骨和肌肉D.骨骼、关节、肌肉和神经

[解析]本题难度为0.4,各片区接近无明显差异。

主要是C选项造成了比较大的干扰。

很多学校反映,这道题需要了解骨和骨骼的关系,超出了课标的要求。

实际上分析四个选项:

A没有关于骨的表述,不可能是对的;D多了神经,也不可能是对的。

要排除选项C,需要借助以下分析:

在教材中明确讨论了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并且以“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完成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