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7053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Word格式.docx

5.单元的结尾有一个“概括与思考”,目的是对本单元的学习加以概括和总结,并且给学生提供鼓励和思考的空间。

6.教材只是范例,所以可用可不用。

7.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

8.品德与社会课程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9.新教材呈现方式的特点是文字量减少,插图(照片)增加而显得版面活泼,可看性强。

10.课程和教材的编制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回归儿童生活。

()

四、简答题

1.应该如何来加强目标意识?

2.如何深入、透彻地解读教材

3.辽师大版教材所留空间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4.回归生活世界包括哪两方面的内涵?

五、操作题

举例说明教师落实目标方面主要存在哪几个问题?

根据教材,任选一主题,设计活动目标。

模块三学科教学设计

一、填空题

1.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成一定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的、。

2.学习者的特征涉及和两个方面。

3.的矛盾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矛盾。

4.肯普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需着重解决,要适当安排。

5.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和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二、单项选择题

1.()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

A、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B、教学策略的制定

C、教学方法的选择D、教学模式的选择

2.()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A、教学目标B、教学设计C、教学方法地D、教学环境

3.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是()

A、知识基础B、兴趣C、认知能力D、认知结构变量

4.肯普模式把()置于中心位置,说明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环节均应围绕它来进行设计。

A、选择课题与任务B、阐明教学目标

C、实施教学活动D、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

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

A、预备能力的分析B、目标技能的分析

C、认知结构分析D、学习态度分析

三、多项选择题(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答案)

1.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A、学习者B、目标C、策略D、评价

2.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主要因素,而()是主要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A、教师B、教材C、策略D、学生

3.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A、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B、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C、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

D、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方法。

4.教学设计的依据有哪些()

A、现代教学理论B、教学的实际需要

C、学生的特点D、教师的教学经验

5.教学设计的意义()

A、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C、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四判断题

1.教学目标所把握的是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2.学习风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它就像一个签名那样有个性。

3.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4.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教师,因此教学目标阐述时要出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

5.只要认真研究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一定能找到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的最优教学策略。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教学设计?

2.学习者分析包括哪几方面?

3.教学设计的共同特征要素应包括哪些?

4.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有有哪些方面?

5.教学目标标准评价有哪些方面?

6.教学设计方案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7.教学设计的特征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有哪些?

2.教学目标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试述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模块四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

模块五课堂教学专题研究之二三维目标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

2.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只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弊端,本次课改确立了“()”的核心理念。

3.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的反映。

4.三维目标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

5.()、()、(),是一条促进小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有效途径。

6.《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人文)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7.()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方式,三维目标的落实都是在学生的()下完成的。

8.()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

9.“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目标是基础和载体,“()”目标是核心和灵魂,“()”目标是纽带和推进器。

二、选择题

1.《品德与社会》的分目标,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核心,分为哪几个层面。

A.“情感、态度、价值观”B.“能力”C.“知识”D.过程与方法

2.对三维的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三维的目标是一个整体B.三维目标是独立的三个目标C.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D.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

3.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真的教育,正确的是()。

A.倡导真诚的身教B.重视真实的体验C.激发真挚的情感D.实现真正的内化

4.《品德与社会》是将下面哪些方面的教育有机融合。

A.品德B.行为规则、法制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D.国情、历史与文化、(人文)地理环境

5.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的方法目标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是()。

A.小组式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

6.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就是育人的意识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A.关注教师个人的素养和魅力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关注每一位学生。

三、判断题

1.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现在才有,过去就客观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强调就是。

2.倡导三维目标,批评“双基”教学并意味着不需要“双基”、否定“双基”。

3.无论从学科本身而言,抑或是从学习过程而言,过程、方法在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甚至可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种类型,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

5.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

三维"

,有自己的“三维"

的特质、特点。

各科"

虽有联系,但互不雷同更不等同。

6.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它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

7.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

四、简答题

1.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质上彰显哪五个对话过程?

2.简述“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

3.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中实现哪三种学习方式?

4.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三维目标表述为哪四个方面?

5.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五、论述题

1.试论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

2.结合实践分析三维目标的离散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3.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三维目标的整合策略及实施。

模块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专题研究之一

1.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和()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2.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和()的总和。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4.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习惯。

5.自主学习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讨论解疑法。

6.品德课就是以()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7.()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8.探究性学习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

9.引导学生学会()、()、()、(),这样的学习才是探究性的学习。

10.()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的总和。

(1)学习情绪

(2)学习态度(3)学习环境(4)学习倾向

2.()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1)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3)合作学习

3.()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相应的评价,往往使教师无所适从。

(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2)探究学习教学模式(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4.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探究性学习。

(1)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2)鼓励学生共同合作(3)分析问题

5.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出进性互动、个人责任和小组自评。

(1)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2)开放课堂教学(3)异质分组(4)生成学习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

1.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视了()。

(1)主动性

(2)能动性(3)坚持性(4)独立性

2.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包括(  )。

(1)组内成员自评

(2)组内成员互评(3)小组自评(4)组间互评(5)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6)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相关人员的评价

3.实施自主学习的基本操作程序()。

(1)情景教学法

(2)目标导学法(3)自学质疑法(4)讨论解疑法

三、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

”)

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

2.品德课就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3.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所有学生共同学习基础之上的。

4.师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和学生同时进入学习者的角色,切忌让学生围着自己转。

5.学习方式不存在着差异性,也无优劣之分。

1.新课程为什么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简要回答自主学习的特点。

3.掌握合作学习的含义、要素、特征和方式。

4.简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的几点建议。

5.什么是探究学习?

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品德与生活》学科关于实施自主学习的的活动建议。

2.在学科教学中你是如何实施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考核样题答案

一、填空

1.良好品德社会性

2.范例话题

3.开放

4.素材条件

5.学习做人

6.具体  内容

7.情感、态度、价值观

8.简单概括

9.同质

10.综合

二、选择

1.B2.B3.C4.B5.A

三、判断1.×

2.×

3.×

4.√5.√6.×

7.√8.√

9.√10.×

四、简答

1.应该如何来加强目标意识?

结合教学,有以下五点要求:

(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

(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

(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

(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

(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

这样,既可以把生成的新问题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总之,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2.如何深入、透彻地解读教材?

(1)准确解读,合理利用教材。

(2)领会教材的言外之意。

(3)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4)相机调整教学时间。

3.辽师大版教材所留空间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教材还给我们留有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提问、句子省略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

4.回归生活世界包括哪两方面的内涵?

(1)课程和教材的编制要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

(2)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

五、操作:

举例说明老师在落实目标方面主要存在哪几个问题?

1.是目标落实不到位;

2.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略)

二、填空题

1.教学目标,程序、方法、形式,媒体

2.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3.教与学

4.四个基本要素,三个主要问题,十个教学环节

5.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1.A2.B3.B4.D5.C

1.ABCD2.AD3.ABC4.ABCD5.ABCD

四、判断题

1.A√2.√3.√4.×

5.C×

1.答: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2.答:

(1)学习者特征分析

(2)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3)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3.答:

(1)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

(2)教学内容的分析。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

(4)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6)教学评价的设计。

4.答:

首先是对教学目标制定情况的评价,即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着眼于学生全面地发展,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是否体现了知识体系的特征,是否具体、明确等。

为实现教学任务中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态度、情感价值的目标,则需要正确地应用学习原理和教学原理。

其次是评价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是否正确地体现了相应的学习原理和教学原理。

即各类不同的知识教学中的方法是否体现了各类知识获得的方式,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等。

再有教学设计的第三项评价内容是所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否得到顺利实施,是否与设计思想一致,是否有效的实现了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5.答:

教学目标标准评价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⑴是否清晰地反映了某类知识的特定领域和层次

⑵是否在进行某一具体目标的学习中兼顾了其他领域或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

⑶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要求,即难易、复杂程度与学生的认知风格,一般特性的关系。

⑷是否具备专门的学习内容(教材或活动)来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6.答:

评价教学设计方案是否有效,应首先考虑教学设计是否充分分析了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基础,教学实施步骤是否清晰、明确,使学生有能力参与相应的活动,同时又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发展能力的空间。

同时应考虑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应具有充分的针对性。

其次,应考察教学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对教学方案的评论从本质上说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其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在于是否保证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7.答:

(1)指导性。

(2)统整性。

(3)操作性。

(4)预演性。

(5)突显性。

(6)易控性。

(7)创造性。

(1)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

在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收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分析和

研究教学内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选择和确定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心理状况,摸清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再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教学资料。

(2)感知阶段的教学设计

感知是理解的起点,感知即通过感官接触教学内容,形成表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

在感知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确定感知对象,要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把物体的直观与符号的直观结合起来,并且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知这些对象,设计如何帮助学生注重在观察活动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了使学生获得事物的清晰表象,要注意设计如何指导学生周密地进行观察,区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如何教会他们在感知过程中发现事物主要的本质的东西。

(3)理解阶段的教学设计

理解就是要初步地、较为概括地了解现象与过程之间的联系,了

解它们内在的结构、成分和意义等。

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形成对事物完整的、科学的理性认识。

理解既可建立在原有感知内容上,也可以建立在自己已有的认识基础之上。

在理解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知识学习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思维形式或方式,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等思维活动,设计学生同步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的翅膀,有效地促进学生真正形成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要考虑和设计如何激发与调动学生积极的态度、情感,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品质,并开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4)巩固阶段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巩固,即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和练习活动,把所

学知识比较牢固地记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和认知状态。

对教学过程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预分析,设计巩固训练的主要方式和练习的基本内容,分析学生在理解与掌握新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训练和练习的方式与内容,以达到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状态。

(5)运用阶段的教学设计

运用即“学以致用”,这是教学过程的最高阶段,它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知识的实践活动,拓宽、延伸和涤化已掌握的教学内容。

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尤其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通过“学以致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巩固的效果,而且可以把知识运用于学生和生活的实践中,最终实现道德情感的内化,指导学生的生活。

在运用阶段的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条件,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应用知识目标,为学生独立和灵活地运用知识设计多种多样的方式,如: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操作性及实践性活动等。

在运用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体验与经验;

在内容、类型、方式等方面的设计上,要注意避免一味地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地练习,教学设计要努力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努力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6)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是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和获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包括检查、测量与评价活动设计等方面。

教学效果的检查与测量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巩固练习、研究讲座、实践性操作等方式进行。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问题或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便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的反馈信息,有时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要注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关注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促使学生自觉调控学习过程,不断强化学习动机,逐步增强学习能力,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教育方式。

以上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的设计,一般情况下,这六个基本环节是各个学科教学设计过程中都应当考虑的,那么,我们学科也应该同样重视。

但是,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实际教学设计中这些环节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时,应当因时、因地、因课、因人等条件的不同,产生多种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方案。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

然而在实践中,在目标编写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