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5040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教育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文档格式.docx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不同糖类的功能和分布可能不同。

如淀粉只能在植物细胞含有的储能物质,而糖原只能在动物细胞中含有的储能物质。

脂肪是动植物细胞都可能含有的储能物质。

【详解】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不是储能物质,A错误;

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错误;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C错误;

脂肪是动植物细胞都可能含有的储能物质,D正确。

区分三类储能物质的分布,淀粉(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脂肪(动植物细胞)。

4.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B.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应在研磨叶片后加入CaCO3,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答案】B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反应;

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应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加入二氧化硅让研磨更充分,加入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

【详解】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A错误;

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所以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本质为蛋白质)中,溶液会变成紫色,B正确;

煮沸冷却后的肝脏研磨液中的酶因高温已经失去了活性,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了,所以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立即出现大量气泡,C错误;

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应在研磨叶片前加入CaCO3,以防止色素被破坏,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D,容易忽视加入CaCO3、SiO2的时间。

5.5.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

A.核膜B.核孔C.核仁D.染色质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膜不具有核酸,不能携带遗传信息,A错误;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携带遗传信息,B错误;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不携带遗传信息,C错误;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携带遗传信息,是遗传物质,D正确。

6.6.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

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

A.涨破、皱缩B.皱缩、皱缩C.膨胀、膨胀D.皱缩、涨破

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且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所以当红细胞被分别浸入高渗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依次是因失水而皱缩和因吸水而涨破,故选D。

7.7.下列关于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其能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D.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答案】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也具有催化功能;

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对相关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详解】酶的作用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就是因为它更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正确;

酶对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B正确;

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错误;

酶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RNA,D正确。

【点睛】注意:

生物体内的酶产生于活细胞,但作用场所不一定在活细胞内,如消化酶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消化道内起催化作用。

8.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B.ATP转变为ADP需要Pi、酶、能量和腺苷

C.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

ATP(三磷酸腺苷)和ADP(二磷酸腺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一种可逆反应,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因此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详解】由于ATP分子中只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所以ATP结构简式为A-P~P~P,A错误;

ATP水解转变为ADP和Pi,只需酶的催化即可进行,B错误;

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C错误;

ATP水解后,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A,忽视ATP的结构组成。

9.9.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A正确;

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B正确;

真空包装食品可以抑制好氧菌的有氧呼吸,以延长保质期,C正确;

快速短跑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应该采用慢速长跑进行有氧运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解题的关键是考生要注意识记常见的细胞呼吸的应用实例,并能够组织语言进行分析。

10.10.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分离色素原理:

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注意:

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需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

【详解】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它容易挥发,因此用橡皮塞塞紧瓶口,A错误;

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

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

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

【点睛】抓住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1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试题分析: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解:

A、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

B、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错误;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

D、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而成熟的生殖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

C.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2.12.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

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分化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

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正确;

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不同的细胞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A项错误;

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这是脱分化不是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某些已分化细胞能再进一步分化,但不是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答案选D。

13.1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共同点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B.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14.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B.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

C.豌豆是多年生植物D.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后分析多对相对性状。

【详解】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与矮茎,A正确;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豌豆花未成熟之前、豌豆花为开放时就已经完成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B正确;

豌豆是一年生植物,C错误;

孟德尔杂交实验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正确。

【点睛】正确分析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15.1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

紫花→紫花

②紫花×

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

白花→紫花

④紫花×

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杂交,具有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种性状,则F1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如③;

另一种是自交,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如②,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即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

16.16.人的卷舌(D)和不卷舌(d)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家庭中父亲卷舌,母亲不卷舌,生有一个不能卷舌的女儿,再生一个能卷舌的儿子的概率是()

A.0B.1/2C.1/4D.1/8

结合题意,卷舌是显性,其基因用D表示;

不卷舌是隐性,其基因用d表示.则卷舌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不卷的舌基因组成是dd.根据某家庭中父亲卷舌(D_),母亲不卷舌(dd),生有一个不能卷舌的女儿(dd),因此父亲遗传给不卷舌女儿的基因一定有d,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Dd和dd,他们再生一个能卷舌的儿子(DdXY)的概率是1/2×

1/2=1/4,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易错点:

计算能卷舌且为儿子的概率时应将二者的概率相乘。

17.17.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44,XXB.44,XYC.22,XD.22,Y

女性正常的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数目都减半,因此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为22条,性染色体为1条X染色体,故选C。

18.18.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荚膜多糖B.S型细菌的蛋白质

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

S型细菌的多糖荚膜+R型细菌→小鼠→存活,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A错误;

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小鼠→存活,说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B错误;

R型细菌的DNA控制合成的性状是R型细菌的性状,不可能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

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小鼠→死亡,说明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正确。

19.19.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含有许多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A正确。

【考点定位】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掌握基因与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基因关系图

20.20.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B.复制的模板是DNA,转录的模板是RNA

C.复制的结果产生了DNA,转录的结果产生了RNA

D.复制和转录所需的酶不同

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母链作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DNA的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需要解旋酶打开双链间的氢键。

【详解】DNA复制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转录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A正确;

DNA复制的模板是DNA中两条链,转录的模板是DNA中一条链,B错误;

DNA复制的结果产生了两个DNA,转录的结果产生了RNA,C正确;

复制和转录都需要酶的催化,但所需的酶不同,D正确。

【点睛】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可以从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的概念上来比较,也可以从条件方面比较,比如模板、酶、能量、产物、原料等。

21.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由一种转运RNA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者几种tRNA来转运,故A、B项错误;

每个t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反密码子)且这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C项正确;

tRNA的作用是将氨基酸运到生产线上,这个生产线在核糖体上,D项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正确区分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基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2)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关系

①每种氨基酸对应1种或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可由1种或几种tRNA转运。

②1种密码子只能决定1种氨基酸,1种tRNA只能转运1种氨基酸。

③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理论上有61种。

22.22.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B.分裂期前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期中期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特征有:

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详解】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间期,即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为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DNA分子在复制时,其双螺旋结构会打开,稳定性较差,所以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抓住DNA复制时结构稳定性差,且易受相似的物质影响而出现差错,所以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3.23.普通小麦为六倍体,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2个,它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和一个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7个、3组B.7个、21组

C.21个、1组D.21个、3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配子是生物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如精子、卵细胞.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与原始生殖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

【详解】普通小麦体是六倍体,说明染色体组数为6,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2,说明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2÷

6=7条染色体;

生殖细胞是生物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但生殖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不变,仍然含有7条染色体,所以生殖细胞染色体组为3个;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A。

n倍体生物的染色体组数为n;

生殖细胞由减数分裂产生,其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比减半。

24.24.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0%。

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70%、30%B.65%、35%C.60%、40%D.55%、45%

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2,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2。

【详解】由题意知,种群中AA=50%,aa=20%,则Aa=30%。

由此计算:

A基因频率=50%+30%÷

2=65%,a基因频率=20%+30%÷

2=35%,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注意本题的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有且只有两个。

25.2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产生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B.改变了基因频率

C.形成了地理隔离D.产生了生殖隔离

新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其中生殖隔离的产生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具有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

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错误;

地理隔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错误;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26.26.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

B.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C.食物中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

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

脂质对人体有重要作用,应适量摄入,A项错误;

谷物的主要成分是多糖淀粉,B项错误;

食物中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C项正确;

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可能产生有害于人类健康的物质,D项错误。

27.27.用35S标记氨基酸追踪胰岛素的合成分泌途径,较短时间内不会被检测到放射性标记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线粒体D.核糖体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分泌排出细胞,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用35S标记氨基酸追踪胰岛素的合成分泌途径,由于核糖体是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分别进行加工,所以放射性依次要在这些细胞器上出现,故A、B、D错误;

由于线粒体只是产生ATP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提供能量的细胞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和中间产物并不直接在线粒体上存在,所以放射性在短时间不会在线粒体上出现,C正确。

【点睛】注意线粒体供能的实质是:

完成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产生ATP,而产生的ATP需要通过细胞质基质运输到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上分解才能供能。

28.28.若一只小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鼠体内最先出现含有18O的化合物是()

A.水B.乳酸C.丙酮酸D.二氧化碳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

第一阶段:

C6H12O6(酶)→2C3H4O3+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2C3H4O3+6H2O(酶)→CO2+20[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

【详解】根据前面分析中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可知,O2在小鼠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水,所以水中首先出现18O,选A。

【点睛】熟悉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关键。

29.29.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测交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占()

A.25%B.50%C.75%D.100%

本题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测交实验,要求考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测交的概念和作用,能利用自由组合定律推导出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测交是指与隐性纯合子的杂交,根据题意,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测交,即AaBbxaabb,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