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459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docx

五年真题真题一年模拟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详解内蒙解析版

专题1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1基础实验综合

1.(2020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中考)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1)如图甲所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①处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水

C引流

D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酸液飞溅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答案】ADB

【解析】

(1)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否则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因此①处试剂是浓硫酸,故选A。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酸液飞溅,故选D。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为:

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因此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故选B。

2.(2018年通辽市中考)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因而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实验三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实验四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吸附红磷的量不足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解析】

(1)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的不同之处是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与氧气不接触,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也不能燃烧,故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用在简易净水器中除去色素和异味;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气密性良好,红磷过量,待温度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如果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该实验中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集气瓶底要放少许水。

3.(2020年通辽市中考)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

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滤纸破损(或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本身不干净)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偏小

【解析】

(1)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

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盛放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故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滤纸破损(或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本身不干净)。

(2)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扩散到②中,形成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燃烧的条件是:

有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有氧气参与。

实验C中,白磷是可燃物,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两处的白磷都与氧气接触,观察到热水中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故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不变,其他操作均正确,根据,可以判断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考点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4.(2017年赤峰中考)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C.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B

【解析】A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不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银的活动性比铜弱;B据控制变量原则,如探究温度的影响,所用硝酸钾的颗粒大小应相同;如果探究颗粒大小的影响,溶剂的温度应相同;C、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铁、水、氧气都具备的试管与没有氧气的试管比较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与没有水不生锈的试管比较得出铁生锈需要水;选B

5.(2017年呼和浩特中考)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

A

除去炭粉中少量CuO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KClO3

取样,加二氧化锰,充分加热

C

鉴别化肥NH4Cl和(NH4)2SO4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D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答案】D

【解析】A、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主要物质被除去,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在除去氯酸钾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二氧化锰,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C、铵盐能和碱反应生成氨气,取样,加熟石灰,研磨时,两种物质都能够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法区分,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高温条件下,氮气不能和铜反应,氧气能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因此可以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氮气中的氧气,该选项设计合理。

故选:

D。

6.(2018年包头市中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Zn和Fe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FeSO4溶液后过滤

B.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OH溶液,将NaOH固体放到纸上称量,再用50mL量筒量取水

D.鉴别NaOH溶液、Ca(OH)2溶液和稀硫酸,可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

【答案】D

【解析】A、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后,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故起不到分离铁和锌的效果,故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故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不能放在称量纸上称量,故错误;

D、NaOH溶液、Ca(OH)2溶液是碱溶液,稀硫酸是酸溶液,可以用碳酸钠一次性鉴别,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一次性鉴别,故正确。

故选D。

7.(2018年呼和浩特市中考)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O中的CO2,并回收CO

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实验设计

【答案】A

【解析】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但是无法收集到CO,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他们都与氧气接触,都获得了相同的温度,但是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推知燃烧与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关;水中的白磷和薄铜片上的白磷的温度相同,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故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该实验可以达到目的。

故B错误;

C、O2能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不会把原物质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CuSO4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NaCl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但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8.(2018年巴彦淖尔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

B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镁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

【答案】D

【解析】A、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均能溶于水,故不能通过过滤进行分离,选项错误;B、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还需要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防止碳酸根离子的干扰,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但是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钠,选项错误;D、硝酸钾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温度降低,故可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温度降低的为硝酸铵,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9.(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中,两个方案均可行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静置,观察|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

除去CO气体中的|少量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的热CuO粉末

D

鉴别NaCl和NaOH两种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用pH试纸测定

【答案】D

【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不能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A错误;

B、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可以进行分离;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木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无法分离,故B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故C错误;

D、NaOH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取样,分别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用pH试纸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