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8601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海工程专题Word格式.docx

建成后,它将成为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勘探、钻井、完井与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

该平台设计自重30670吨,长度为114米,宽度为79米,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大;

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0米,相当于40多层的高楼;

电缆总长度650公里,相当于围绕北京四环路跑10圈。

平台总造价近60亿元。

该平台拥有多项自主创新设计,平台稳性和强度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

选用大马力推进器及DP3动力定位系统,在1500米水深内可使用锚泊定位,甲板最大可变载荷达9000吨。

该平台可在中国南海、东南亚、西非等深水海域作业,设计使用寿命30年,平台的详细设计和建造均在国内进行,中国海油拥有其知识产权。

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深水是世界油气的重要接替区。

而我国目前只具备300米以内水深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全套能力,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均较浅,半潜式钻井平台仅属于世界上第二代、第三代的水平,国外深水钻井能力已经达到3052米,国内只达到505米水深。

第六代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建成,将填补中国在深水装备领域的空白,使中国跻身世界深水装备的领先行列。

中国海油在未来几年里还将斥巨资,大力发展深水钻井船、深水起重铺管船等大型深水装备。

中国海油迈向深水的进程将为国内海洋工程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并将有力地促进民族造船业和冶金业等相关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海洋石油981相关参数

工作水深:

3,000米

钻井深度:

12,000米

可变载荷:

9,000吨

柴油发电机:

8台 5,530千瓦

推进器:

8台 4,600千瓦

最大航速:

8节

定位方式:

小于1,500米锚泊定位 大于1,500米DPS3定位

主尺度(米):

114×

90×

112

世界最先进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出坞

2010-02-26

2010年2月26日,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出坞。

该钻井平台自重超过3万吨,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6米,相当于45层的高楼,在主甲板前部布置可容纳约160人的居住区,甲板室顶部配备有包含完整消防系统的直升机起降平台,该项目堪称海洋工程领域的“航空母舰”。

该钻井平台拥有者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担设计、采购、建造和完工调试。

该钻井平台将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

 

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全貌。

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6米,相当于45层的高楼。

中海油深水勘探战略正式启动深水装备已投产

2010-03-04

2月26日上午,由中海油投资、我国自行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出坞。

该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05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建成后几乎可以在世界所有深水油气田作业,此举标志着中海油深水勘探战略正式启动。

中海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在出坞仪式上表示,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成功建造,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方面的空白,是我国大型工业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

对我国加快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海洋能源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

南海发现促深水勘探战略启动

据测算,世界石油产量中约30%来自于海洋石油,2010年全球深水油气储量可达到40亿吨左右,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正在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前沿。

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50%的警戒线,石油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日益凸显的石油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陆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将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转向海洋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副会长徐鹏航如是说。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

2006年,中海油在珠江口盆地1500米水深处发现了荔湾3-1大型深海天然气田,标志着公司的作业领域实现了由浅水向深水的跨越;

2009年底发现的流花34-2完钻井深达3449米,海域水深约1145米;

今年2月发现的流花29-1完钻井深达3331米,海域水深约720米。

中海油执行副总裁朱伟林表示,中海油在南海深水接连相继获得发现,将进一步激励公司继续推进深水勘探计划。

中海油表示,将在未来20年内投资2000亿元加大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力度,力争建成一个“深海大庆”。

预计到2020年,中海油将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气当量能力。

一批重大深水装备已投产

海洋深水区域具备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油气储藏条件决定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高投入、高回报、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深水装备是获取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基础。

经过数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已具备了300米水深以内的海洋油气田自主开发能力。

但由于我国海域地质条件复杂,深水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仍比较落后。

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均较浅,半潜式钻井平台仅属于世界上第二代、第三代的水平。

据悉,“海洋石油981”属于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总造价近60亿元,拥有多项自主创新设计,平台稳定性和强度按南海恶劣海况设计,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

选用大马力推进器及DP3动力定位系统,在1500米水深内可使用锚泊定位。

该平台可在我国南海、东南亚、西非等深水海域作业,设计使用寿命30年,平台的详细设计和建造均在国内进行,中海油拥有其知识产权,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

建成后,它将成为我国首座自行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勘探、钻井、完井与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

截至2009年底,中海油一大批海上重大装备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共拥有海上生产设施和重大作业装备372座(艘),其中已建成332座(艘)。

特别是世界级30万吨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17”、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981”等一批重大深水装备的成功建造投产,以及去年12月奠基的珠海深水工程基地,为中海油进军深水奠定了基础。

形成深水钻井特色技术

国外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深水能力,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该公司是否具有“被实践证实”的深水技术。

随着海洋钻探和开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深水的概念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对深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末,水深超过300米的海域为深水区。

目前,业内普遍把大于500米的定义为深水区,大于1500米的为超深水。

中海油副总工程师曾恒一指出,中海油在300米水深区域的石油开采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在300米至3000米这一水深区域还是刚刚起步,深水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资料显示,国外深水钻井能力已经达到3052米,国内只达到505米;

国外铺管最大水深为2202米,我国为330米,深水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欧洲和美国手里。

中海油在南海东部经历了“对外合作、担任作业者、完全自营”的三部曲。

目前,中海油在南海有三个水深较深的油气田:

陆丰22-1和流花11-1油田,水深均在330米左右,采用中外合作方式开发;

番禹30-1气田水深200米,自营开发。

近年来,中海油加大了深水技术的研发。

在深水工程、深水钻井和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领域,深水实验室承担了6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7项国家863课题和1项973课题。

依托这些课题,中海油加大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力度,深水平台技术、深水管道和立管技术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初步突破。

中海油研究总院的许亮斌在深水隔水管分析设计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成功地“掐”住了深水钻井开发的咽喉——深水隔水管,形成了深水钻井的特色技术。

建造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是中国海油深水装备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部分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研究分别得到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

中海油通过与美国康菲公司、哈斯基能源公司等拥有深海开采技术实力的外资公司进行合作,掌握了越来越多深水方面的相关技术。

比如2月6日,中海油承担的“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仪工程化集成及应用”通过科技部验收,而这项技术此前全球只有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三家公司掌握。

“深水勘探开发的核心是海洋工程技术和装备问题,如何根据国际发达技术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突破海洋工程关键技术,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是中海油实现其深水战略的关键所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对记者说。

12月4日,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发展部牵头,总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和能源发展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人员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如何有效推进科技管理创新。

自此,中国海油科技管理创新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海油持续提升科技领先战略的执行境界,近来举措连连。

12月10日,中海油研究总院成立。

中国海油在发展新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驱动和管理创新两方面,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技术创新无疑具有直接的催化和保障作用。

此次科技管理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科研队伍建设及专家队伍规划研究,科研激励机制研究,科技投入体制、机制研究,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及科研项目效益测算方法研究等。

参加启动会的各单位代表围绕研究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

据科技发展部介绍,今年6月启动的总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正处于战略研究阶段,科技管理创新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成果将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执行与落实提供保障。

按照计划,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将于明年年初拿出具体实施计划和提纲,年中完成全部研究内容。

浏览次数:

53

来源:

中国海洋石油报

2010年初,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开展了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与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评选产生了200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与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勘探部、深圳分公司的研究成果《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

主要完成人为朱伟林、刘再生、米立军、庞雄、杨少坤、王庆如、朱明、施和生。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

荔湾3-1气藏将能够建设成为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最大规模的大型整装气田。

伴随着该气田的成功评价,又在周边相继钻探了流花34-2-1、流花29-1-1等3口探井,取得了两个商业性发现,流花34-2-1测试结果天然气无阻流量日产超过626万立方米(HUSKY公布的是55百万立方英尺)。

一系列勘探证实了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为大天然气区,在未来的一年内还将在该深水海域钻探多个目标。

600

2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宣布中国南海深水区块的勘探再获重大进展:

合作伙伴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哈斯基能源公司的子公司,简称“哈斯基”)于日前在29/26区块再度钻获一个新的天然气发现--流花29-1。

流花29-1是在南海东部海域珠江口盆地29/26区块钻获的第三个深水天然气发现。

此前,该区块已获荔湾3-1、流花34-2两个重要发现。

发现井流花29-1-1距荔湾3-1气田东北方向43公里,距流花34-2东北方向20公里。

该井的完钻井深达3,331米,海域水深约720米。

流花29-1-1井共钻遇总厚度达70米的净气层。

在钻杆测试中,该井可日产天然气57百万立方英尺。

荔湾3-1、流花34-2有望实现并行开发,预计前者将于2013年首度见产。

新发现流花29-1可与上述两气田共享开发生产设施。

中海油执行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朱伟林表示:

“深水勘探是公司本年度的勘探重点之一,中国南部海域深水发现的接连获得,将进一步激励我们继续推进深水勘探计划。

哈斯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对流花29-1发现进行评价,以进一步落实其储量规模。

2223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日公布2010年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时称,假设2010年WTI原油价为每桶75.0美元,预计今年中海油净产量将达2.75亿至2.90亿桶油当量。

以WTI原油价为每桶62.0美元计算,2009年中海油净产量预计可达2.26亿至2.28亿桶油当量。

中海油预计,2010年年内将有9个新项目投产,其中包括锦州25-1、渤中19-4等重要油气项目。

这些新项目均位于我国近海,其投产预计将为中海油2010年产量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通过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措施,部分在产油田递减率逐年下降,也将是中海油2010年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之一。

中海油称,为保持可持续性增长,2010年将继续加大勘探力度。

年内,中海油的勘探重点将主要集中于核心区的原油勘探、天然气勘探和深水勘探。

公司的勘探工作量也将继续维持饱满态势,年内将钻探探井98口,采集二维地震数据21000公里、三维地震数据11800平方公里。

2010年,中海油储量替代率目标为100%以上。

2010年,中海油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达79.3亿美元,与2009年预计完成的投资额相比,约有29.5%的增幅。

中海油的勘探投资、开发投资和生产资本化投资预计将分别达到14.7亿美元、48.1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410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海油惠州炼油项目一次投产成功

2009-06-19

【字号:

大 

中 

小】

 

 傅成玉在庆典仪式上致辞。

“现在,我十分高兴地宣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油项目投产成功。

”6月18日下午3时50分,在惠州大亚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惠州炼油项目从3月下旬开始的试投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至此,中国海油创造了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一次投产成功的业界新纪录。

中国海油向下游进军的努力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2004年8月,惠州炼油项目可研报告获国家批准。

惠州炼油项目的建设自始至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国家各部委的指导,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协助,得到了项目所在地人民的热情支持。

历时近5年,惠州炼油项目成功投产,完成了中国海油从上游到下游产业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

庆典仪式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傅成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说,惠州炼油项目的全面投产,实现了几代海油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惠州炼油项目是中国海油自主兴建的首个大型炼油项目,也是我国单套原油加工能力最大的炼油项目,同时也是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环保标准达到国际一流的大型炼油项目,做到了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快速生产、安全生产。

惠州炼油一期的投产,对提高我国能源保障能力,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发展都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傅成玉对惠州炼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代表中国海油向惠州市委、市政府赠送特制牌匾。

他说,正是在企业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惠州炼厂实现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业绩,创造了一次成功投产的业界新纪录。

傅成玉表示,惠州炼油一期项目的投产,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海油将再接再厉、乘胜前进,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切切实实实现绿色生产,同时要加快二期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保稳定的要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的能源供应、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对惠州炼油项目投产成功表示祝贺。

他说,广东省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海油在广东的发展,推动惠州炼油项目尽快发挥最大效益。

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振芳宣读了表彰决定。

经总公司党组研究,决定为炼化公司惠州炼油工程建设项目组、生产准备项目组记集体一等功,为徐俊先等20名同志记个人一等功。

中国海油惠州炼厂是全球第一个针对高酸重质稠油建设的大型炼厂,加工规模达1200万吨/年,总投资为200多亿元人民币。

它的投产,使我国高酸重质稠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主要产品包括汽油、航空煤油、柴油、苯、液化气、丙烯、乙烯裂解料、硫黄、石油焦等15大类,每年可向广东省及华南地区投放700多万吨优质汽、煤、柴油,以及其他400多万吨的石化产品。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省政府秘书长徐尚武,中国海油总经济师、中海石油炼化与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孟黎明,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汝求,以及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广东省、惠州市有关部门,惠州炼油项目的有关合作单位的代表,项目所在地的村民代表以及中国海油总部机关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了投产庆典仪式。

2005年12月,惠州炼油项目奠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右一)出席。

2008年1月27日,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右二)到惠州炼油项目施工现场视察。

汪洋与傅成玉就企地和谐发展亲切交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