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08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小调集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用轻柔的声音学唱,要有气息的支持;

女生用轻假声,男生低八度,鼓励男生用假声唱。

3.品味《无锡景》

A欣赏吴方言演唱问:

欣赏了方言演唱后,听觉上有什么不同感受?

讨论:

苏州方言的特点,并举例:

“我”“让”

B学习小调知识:

定义,产生,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

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

而软、糯、甜、媚的吴方言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缠绵的音乐特质。

人们把这种小腔调,小结构的歌曲称为“小曲”、“小调”,是人们在劳动

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是民歌一种

典型的体裁。

地域性强,常用方言演唱。

C模仿吴方言演唱(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至少会唱一段方言歌词。

D分组反馈,即时评价。

E教师弹奏琵琶为学生伴奏。

三、小调弹唱与苏州弹词

1.影片《金陵十三钗》中的弹唱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

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因为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和加工,从而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小调与弹词。

高博文弹词唱小调

《无锡景》俗称《侉侉调》,“侉侉调”促成了约在明初建文年间,中原一带“弦索”(琵琶、三弦等伴奏的弹唱形式)的形成。

因此,小调也经常江南的曲艺艺术——苏州弹词融合在一起。

4、结语,在江苏小调《杨柳青》歌声中下课

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

让我们今后多去接近和了解民间歌曲,民间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自然、舒展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能进行实践性歌词创作及歌曲演唱方式的创编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唱、表演唱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情绪,参与歌曲演唱和艺术创编活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讲情画意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习民族音乐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学难点:

歌曲创作“鱼咬尾”手法,艺术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

情景法、体验法、示范法、练习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沂蒙山小调》,同学们好!

你们猜一猜刚才播放的是哪个地方的歌曲?

(沂蒙山)

沂蒙山在哪个省份?

(山东)

山东的沂蒙山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大家想不想领略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

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沂蒙山。

(课件:

视频)

你们觉得沂蒙山美吗?

对,沂蒙山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民风淳朴,特别是那儿的歌更美!

今天,老师就带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课件:

音乐)

二、介绍背景

从大家的表情中,老师感觉到你们都被这美妙的歌声吸引了。

《沂蒙山小调》

无论是从旋律还是从歌词来说,都堪称经典。

那么,有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吗?

老师也查了一些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

文字)(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现在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

为了把歌曲唱得更动听一点,我们先来开开嗓子,做做发声练习。

请同学们站起来好吗?

注意:

身体要直,重心要稳,气息下沉,口腔打开,面部自然,精神饱满。

(略作停顿)很好,跟老师一起来练!

(师生活动)

2、学唱曲谱。

大家觉得嗓子打开了吗?

好,我们带着练声的感觉去唱一唱这首歌的曲谱,跟着老师一句一句来!

(师生活动)

我们再用“啦”音把曲谱模唱一遍,唱的同时,请手拿小乐器的同学用伴奏乐器击拍,没有乐器的同学用手击拍,一拍一下。

(师范唱一句)大家跟琴1、2、3、起。

3、分析曲谱特色。

刚才我们唱了几遍曲谱,不知道大家发现它的规律没有?

(师边唱边板书几个小节2532353212-25235„„,用重音提示,然后请生回答。

对,你很善于发现。

像这样上一句的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音相同,这种手法在音乐中叫做“鱼咬尾”,类似于“顶真”的修辞手法,比如大家学过的《木兰诗》

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4、做“鱼咬尾”的游戏:

成语接龙

老师是游在最前面的那条鱼,女同学是紧跟着老师的鱼,男同学则是紧跟着女同学的第三条鱼,注意后面的鱼一定要及时咬住前面鱼的尾巴哦。

5、填词练唱。

大家对曲谱已经熟悉多了,我们现在把歌词填进去,先跟琴唱第一段。

(师弹过门,并向学生说明)

同学们,这首歌每句歌词的结尾有什么共同点?

(衬词“哎”,拖腔)我们把它唱得更突出一点,更能表现山东民歌质朴、淳厚、强悍、粗犷的特点。

(师以第一段为例示范)好,下面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把第二、三、四段歌词自由地唱一遍,注意体会唱好衬词、拖腔对表现民歌特色的重要性。

6、演唱技巧提升。

我们跟琴把《沂蒙山小调》完整地唱一遍。

(齐唱)大家的演唱让老师很满意,但我们更想听听我们班小歌手们的单独演唱。

大家看,今天是个多么难得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啊!

不仅有同学,还有好多评委、老师,谁能勇敢地站起来,亮一亮你的歌喉,选择你最喜爱、最拿手的一段歌词,为大家献唱一段《沂蒙山小调》?

(请一位学生唱,及时评价,先由生评,师再小结。

这位同学声音洪亮,人也很大方。

不过,老师总觉得他在演唱的时候还缺少一点什么„„(略作停顿,等生回答)对,感情!

你们看,这么美的风景,青山绿水,风吹草地、牛羊成群,多么清新,多么惬意如果身临其境,你的心情一定是愉快、舒畅的。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面带微笑,再把歌曲唱一遍好吗?

(齐唱)

同学们,

大家一定很喜欢看电视上的一些歌舞表演吧?

无论是歌手还是歌唱家,他们在演唱时往往都伴有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

这样能更好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同时也更能感染观众。

那么,现在我们也不妨站起来,加上一些肢体语言,来尽情表达你对这首歌的理解吧!

(师示范,生活动)

四、拓展延伸

我是小小填词家(歌词创编)

你们那种认真劲儿真让老师高兴!

唱得非常好!

老师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用《沂蒙山小调》的曲谱,把歌词改一改,自己填词,来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也过一把当“作词家”的瘾。

分组表演。

每个小组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一时真还评判不出高低。

其实,只要你们敢想敢唱,你们就是最棒的!

五、总结下课

今天,老师非常荣幸地和大家一起走进歌声的海洋,让自己获得了音乐的美好享受。

在我国的民歌宝库中,还有许多像《沂蒙山小调》这样优美动听的歌曲,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谢谢大家!

《小放牛》教学设计

1、欣赏《小放牛》,并跟录音学唱。

2、了解相关音乐文化及人文知识。

跟录音学唱歌曲。

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CAI

一、以桥导入(5)

1、同学们,你们见过没有桥墩的桥吗?

(生答)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就有这么一座世界

闻名的“没有桥墩”的石拱桥,它叫做“赵州桥”。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

教师介绍:

它是由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

了。

(哇)赵州桥全长50多米,有9米多宽。

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种设计是不是很科学?

很合理?

(对)更妙的还在于它的构造: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在大桥洞的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2、学生质疑:

为什么要设计这四个小桥洞呢?

教师解惑:

噢!

那是因为: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可到了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样以来,就——怎么样?

(生答略)大家分析得太正确了!

这么一来,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大家说,这种设计是不是很了不起?

(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过渡语:

由于赵州桥太神奇了,所以关于它的歌谣、传说和文学作品也是不胜其数。

下面,

就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关于赵州桥的儿歌。

二、歌曲欣赏(20)

1、初听。

(出示大歌单)

2、质疑:

嗯?

前面我们讲过,赵州桥是“李春”修的,可怎么到了这首歌里边儿,却变成了“鲁班”修的啦?

你们知道鲁班是什么人吗?

(生答略)

教师补充: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建筑工匠,早于李春大约1000年。

由于他工

艺高超,被尊为建筑行业的“祖师爷”。

(课件展示)

3、解惑:

哦!

说到这儿,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

歌词里面说:

“赵州桥来鲁班修。

”实际上就是夸这个赵州桥修得——怎么样?

(好)对,就好像“祖师爷”修的一样,工艺很高超,很了不起!

提到这个“鲁班修桥”,在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美丽放的神话传说....。

4、讲故事(课件出示)

师小结:

正如当地的民歌《小放牛》所唱的:

“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么衣呀咳)”。

这么看来,《小放牛》实际上唱得是关于赵州桥的神话传说....,并不是历史。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完整地欣赏这首河北民歌。

5、复听歌曲,感知歌曲演唱的情绪(出示大歌单)

①提问:

大家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欢快的、活泼的、高兴的)

②小结:

是的,这首歌很活泼也很有趣。

特别是第一句中的八分休止附、切分节奏这里,要

注意唱得轻快活泼。

咱们来试一下!

(教师可反复带唱)

6、再听歌曲,注意仔细听辨:

演唱这首歌曲的是几个小朋友?

他们是怎么演唱的?

有什么

特点?

(生答:

有2个)

他们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一问一答)

对!

象这种由两个小朋友做一问一答的演唱,我们把它叫做“童声对唱”。

(板书)

下面,让我们也来试试这种有趣的演唱形式。

7、对唱歌曲(要求:

轻声学唱)

①分组对唱——男女对唱

②指出不足:

没有唱出“问”和“答”的感觉来(启发:

要突出“什么”和“人名”)

同学们唱得真不错!

不过,我有点儿纳闷:

你们怎么学得这么快呢?

(生:

因为这

首歌有几处都相同或者很相似,所以学起来就很容易了)

8、寻找歌曲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课件展示)

注:

歌曲的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似;

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有些不同。

难怪同学们学得这么快,原来是善于观察,善于比较。

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小朋友!

9、揭示民歌特点:

衬词通过学习我们现在知道了,这首歌实际上就是唱的一段神话传。

那么,对于歌词中的内容,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学生提出衬词不懂)

哦!

这几个字,我们把它叫做“衬词”。

大家一定觉得它好像没什么意思,似乎可有可无是吧?

(对)这其实是民歌的一个特点,凡是民歌一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衬词。

虽然它没有具体的意思,但能表达出人们在唱这首歌的心情。

那假如没有这几个字会怎么样呢?

大家感觉一下

!

(教师演唱)所以说它并不是完全没用。

三、欣赏多种形式的《小放牛》(8)

师:

《小放牛》这首歌,最早来源于同名..歌舞戏曲..。

戏曲的内容是说一个小姑娘去买酒,走到三岔路口,不知道往哪儿走,看见路边有一个小牧童,于是上前去问路,但牧童却没有直接告诉她,俏皮的要小姑娘回答她的问题才肯告诉她。

于是便有了刚才所听到的对唱。

大家想看看这段戏曲表演吗?

(想)

1、戏曲《小放牛》

2、二胡《小放牛》

《小放牛》

这首民歌流传范围很广泛,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余慧生还把它改编成了二胡曲。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3、巨笛《小放牛》除了刚才观看的两种形式,老师这儿还收集一段有趣的视频。

我想,同学们肯定从没有见过这种乐器!

大家想看看吗?

(想)好,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静态的图片)这是用巨笛..演奏的《小放牛》,它可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笛子哟!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特有的韵味!

尤其是用巨笛模仿牛的叫声,那真是惟妙惟肖。

(播放视频)

四、创编歌曲(8)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小放牛》,并且还学会了唱这首歌。

从前面唱的

《小放牛》我们可以看出,它并不是关于放牛的歌,而只是一种曲调。

那这么看来,咱们不

也可以根据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来创编一段新的歌曲吗?

让我们共同来试一试,好吗?

(好)

1、师生共同创编歌曲

首先,我想先问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那些神话故事?

(西游记、宝莲灯„)里面都哪些主要人物?

(孙悟空„)那好,现在咱们就来唱一唱这些神话传说!

老师来问,同学们答,好吗?

(好)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出示并演唱)

天上宫殿什么人闹?

地上的人儿什么人造?

什么人斧劈华山顶?

什么人奔月没回来(么衣呀咳)?

生:

孙悟空最爱大闹天宫,地上的人儿女娲造,沉香斧劈华山顶,嫦娥奔月没回来(么衣呀咳)。

除了唱“神话传说”,我们还可以拿当地的名胜古迹为题材进行创编。

如:

咱们张家界,当然最有名的就是风景区啦。

请同学们想想:

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可以怎么唱呢?

2、学生讨论,创编歌曲(讨论后请两位同学上台演唱)

A问:

张家界有个什么洞?

什么峰直冲云霄?

什么溪清澈长流?

什么寨风景美如画(么衣

呀咳)?

B答:

张家界有个黄龙洞,天子山直冲云霄,金鞭溪清澈长流,黄石寨风景美如画(么衣

呀咳)。

3、全班同学演唱关于张家界的《小放牛》。

(课件出示歌词)

评价:

同学们唱得可真好!

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多开动脑筋,早点创编出自己..的新歌。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龙船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龙船调》是湖北利川地区花灯典型曲目,原名《种瓜》曲调《瓜子仁调》,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男的扮演热心推船摆渡的艄公,演唱有半说半唱,有互相对答,加上富有情趣的衬词,既有划船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更增添了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格调。

《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

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

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

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

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

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

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

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

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感受、体验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

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

1、引导法:

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图片的只直观出示,引导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节当中去。

2、小组合作法:

通过分组与任务的分配,集体完成作品的展示。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播放潘长江《过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

同学们,大家对这首歌的旋律都很熟悉,有谁知道歌曲的名字?

(过河)描述了什么情景?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也和过河有关,同学们想听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龙船调》。

(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和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到课堂当中,并且对节下来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

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

1、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

并提问:

(1)歌曲的体裁是什么?

(2)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龙船调》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

利川是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

利川土家族生活离不了民歌,下田要唱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

“见物有歌,即兴起舞”。

3、简介湖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

(1)土家族分布

(2)土家民居特点

(3)土家族服饰特点

(4)土家风俗

三、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卡通版本),表演交流

教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龙船调》,这首好听的歌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一饱眼福,欣赏了利川的独特风景,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首歌呢?

1、师生一起欣赏卡通版本的《龙船调》(15分钟)并提问:

(1)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

(2)歌唱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3)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

(山歌)教师小结山歌的概念。

(4)探索:

感受并学唱歌曲中具有山歌风味的乐句。

(5)你能不能找一找歌曲当中的称词?

这首好听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也入乡随俗,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2、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词,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自制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3、分组按照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设计,要求将故事环节进行拓展想象与创编。

(教师提供事先准备的艄公帽子等道具)

4、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

教师进行评价。

(30分钟)

通过初听、复听、唱旋律、以及创编表演,从浅入深对这个作品进行体会与感受,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表演提供舞台,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拓展欣赏

情感升华

1、师:

《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

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2、观看宋组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3、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湖北的民歌《龙船调》推广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音乐、并通过中国的音乐了解了中国。

4、聆听《新龙船调》

湖北人民非常喜欢《龙船调》,它们在《龙船调》的基础上又改编了一首《新龙船调》,听一听,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讨论)

既有流行音乐的元素,又不失去民歌的风味。

通过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演唱,进一步巩固歌曲,同时提升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使学生对中国的民歌又有了深一度的认识,通过新龙船调的聆听,把当前非常普及的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歌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生的欣赏范围)

五、教师小结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海一栗,今天的宋祖英能站在金色大厅,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熠熠生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挺流行音乐的同时多听听民族音乐。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国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