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9528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图书资料员教材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研究服务和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双重任务。

我国公共系统图书馆包括国家图书馆、省级图

书馆、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等。

3.图书馆网就是有计划地把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

它是近

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

图书馆网络化将促进图书馆现代化的实现。

4馆际互借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图书馆代表其读者和用户向其他馆免费

借用图书资料,同时以互惠方式将本馆的图书资料借给其他图书馆。

四、简答

1.影响图书馆发展的五个因素是:

第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行免费教育,是图书馆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四.国家的扶持和保护是图书馆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五.国际间图书馆界的交流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2.图书馆的一般属性主要有三个:

社会性、依辅性和学术性。

3.我国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标准有:

第一,按图书馆的领导系统划分.如公共系统图书馆、教育系统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工会系统图书馆等。

第二.按藏书范围划分,如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等。

第三,按读者对象划分.如儿童图书馆、青年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

4.图书馆事业网与电子计算机检索网的基本职能是不同的,但是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图书馆事业网为计算机检索网的建设提供了基础,而计算机检索网的形成.反过来又会促进图书馆事业网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5.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电子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文献缩微技术与复印技术的应用。

第三.声像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第四.图书馆网络化。

第五.图书文献工作标准化。

第六,图书馆工作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第七.组织管理科学化。

第八,工作人员专业化。

第二章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1.现代图书文献的类型有图书、期刊、特种文献资料、缩微资料、声像资料、机读资料、三级文献类型。

2.藏书补充的非购入方式包括呈缴、调拨、征集、交换、捐赠。

3.我国书刊发行机构和发行渠道有新华书店、古旧书店、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和外文书店、邮局。

4.读者工作的内容有组织与研究读者、组织各项服务活动、组织各项宣传辅导活动、组织管理工作。

5.读者成分主要有职业特征、文化特征、年龄特征、性别特征、民族特征。

1.特种文献资料是指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科学技术文献资料。

它是

(2)

①定期出版物②不定期出版物

2.我国按读者对象划分的出版社有(34)等

①人民出版社②河南人民出版社③中国妇女出版社④北京盲文出版社

3.藏书补充最经常、最可靠的购入方式是(3)等。

①直接选购

②邮构

③预订

4.读者工作的指导方针是(4)。

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一切为了读者.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

③读者至上,服务第一

④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

5.个人读者是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类型,包括(145)不同成分的读者。

①少年儿童读者②青年读者③老年读者④工人读者⑤科技读者

三、名词解释

1.文献

2.图书馆藏书

3.藏书建设

4.呈缴本

5.读者工作,

6.读者心理学

1.藏书建设有哪些研究内容?

2.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的关系是什么?

3.藏书品种与复本的关系是什么?

4.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5.读者工作基本原则中科学服务的原则是什么?

一、填空:

1.期刊、特种文献资料、缩微资料、声像资料、机读资料、三级文献类型。

2.呈缴、调拨、征集、交换、捐赠。

3.新华书店、古旧书店、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和外文书店、邮局。

4.组织与研究读者、组织各项服务活动、组织各项宜传辅导活动、组织管理工作。

5.职业特征、文化特征、年龄特征、性别特征、民族特征。

二、选择

1.②2.③④3③4.④5①④⑤

1.就广义而言,文献泛指一切知识情报的载体,是人类记录与传播知识或情报的信息载体。

就狭义而言,各类文献如图书、资料、情报载体等,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专指概念。

2.图书馆藏书是指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并为读者利用的所有图书文献。

简言之.它是图书馆收藏和使用的一切书刊资料之总和。

3.藏书建设指的是对有关图书馆藏书收藏活动原理与方法的系统研究。

它与图书馆

目录学、图书馆读者学等构成图书馆学应用分支学科系统。

4.呈缴本又称缴送本或样本。

这是为完整地保存我国的出版物.由国家法令规定全

国各类出版社每出版一种新的出版物.必须向指定的图书馆免费缴送一定数量的呈缴本。

5.读者工作就图书馆实践活动而言,读者工作是指组织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各项

活动。

就理论体系而言,是指研究读者及其活动规律的学问,即“读者学”的理论体系。

6.读者心理学是研究读者在图书馆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规津的学问。

1.藏书建设的研究内容包括:

藏书体系规划、文献选择和文献收集、馆藏评价、馆藏的

复选、馆藏组织和管理、在文献收集和收藏方面的馆际协调分工。

2.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失去一方就

会影响另一方。

没有良好的一般藏书相配合,重点藏书的发展和利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没有系统的重点藏书,一般藏书就缺乏长远的发展方向,无法满足读者提高的需要,无法

完成主要社会服务任务。

其次,是相互交叉、相互转化的关系。

3.藏书品种与复本的关系:

选择图书品种、确定复本数量,取决于读者的具体需要和

图书馆的经费条件。

一般来说,科研用书课题专深,品种多而全,复本少而精;

指定学习主

要参考书,品种不多,使用时间长而集中,复本数量大,借阅人数多,不能用其他书代替;

一般学习参考书,需求量大,品种多而范围广,复本随品种增加而减少;

雅俗共赏的热门书,

读者面广,需求量大,阅读时间集中而时效短,复本量随时间发展大起大落,逐渐变成冷门

失效书。

4.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读者工作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方针、任务。

第二,读者工作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效果,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尺度。

第三,读者工作位居一线,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窗口,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第四,读者工作是全馆工作的重心,其机构设置及情报服务,标志着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5.读者工作基本原则中科学服务的原则就是遵循图书馆工作自身的规律,按照科学

的思想、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管理措施,组织读者服务活动。

这是所有图书馆

读者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图书分类

一、填空

l对图书分类标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_归类正确反映充分前后一致方便检索。

2.在标记符号方面《中图法》基本上采用_层累制__,只有_八分法双位制借号等比较灵活的标记方法。

3.种次号、年代号、着者号通称为_书次号_。

目前我国使用最普遍的是_种次号_。

4.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是分面组配化分类主题一体化自动化标准化。

5图书分类法按其结构体系可分为等级体系型、分面组配型、等级体系型与分面组配型相结合的混合型三种类型。

l.一本书的分类索书号由(145)组成。

①主要分类号②目录分类号③种次号④辅助区分号⑤书次号

2.标记符号的三种编号制度是(246)

①双位制②层累制③小数制④顺序制⑤单纯号码⑥层累顺序混合制

3.分类法中类目之间的关系包括(1234)

①从属关系②交替关系③并列关系④相关关系

年由保尔·

奥特勒等编制的图书分类法是

(2)

①冒号分类法②国际十进分类法③图书和书目分类法

5.目前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四种模式是(1245)

①分类表-叙词表对照索引②综合叙词表③分类法和主题法④分面叙词表

⑤叙词表式索引

1.图书分类

2.图书分类法

3.层累制

4.图书分类标引工作

5.分类目录

1.图书分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类法对标记符号有何要求?

3.分类目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列出4部我国现代编制的图书分类法,写出全称、简称和出版时间。

5.计算机是如何实现自动分类的?

1.归类正确反映充分前后一致方便检索

2.层累制八分法双位制借号法

3.书次号种次号

4.分面组配化分类主题一体化自动化标准化

5.等级体系型分面组配型

1.①④⑤

2.②④⑥

3.①②③④

4.②

5.①②④⑤

1.图书分类:

就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性.将图书馆藏书予以一一揭示,并分门别类地把它们系统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方法。

2.图书分类法:

是指图书分类的方法和技术.是将图书按学科体系进行系统组织的方法。

图书分类法应包括编类、辨类和归类三个方面的内容。

3.层累制:

它是根据类目的不同等级,给予相应的不同位数的号码,即一级类目用一个符号.二级类目用两个符号。

三级类目用三个符号.以此类推。

层累制的号码不仅能表示出类目之间的先后次序,而且能表示出类目的依存关系,所以又称为等级标记制。

4.图书分类标引工作:

是指运用一定的图书分类表.揭示图书中所反映出的学科性质和其他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并用分类语言进行描述.使图书获得分类标识.借以组织图书馆藏书和检索图书的一种手段。

5.分类目录是将各类分类款目依照一定的图书分类体系组织起来的目录.是从知识

体系方面揭示图书馆藏书内容的重要工具。

1.图书分类包括分类和归类两个方面的含义。

通过分类和归类,可以使图书按照知

识的逻辑系统组织起来.便于检索和利用。

2分类法对标记符号的要求:

第一,号码要简明、易记、易认。

第二,类号的编排要力求便于伸缩和易于扩充中间性类号。

第三,类号的编制要具有表达性,能体现分类表的系统性和类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3.分类目录的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

第一,揭示藏书。

第二.推荐图书。

第三.是馆员编制推荐书目、参考书目、解答读者咨询的重要工具。

第四.是采购人员补充馆藏图书的重要参考依据。

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

1957年出版的《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简称《中小型表》。

1958年出版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

1975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5.计算机自动分类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献正文进行统计分析或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等,标引出文献的主题.依据文献主题将文献归入某一类。

计算机虽不能思维.但它可以通过对语词使用频率的统计.确定文献的主题词,从而实现语词的自动分类。

第四章文献编目

1.文献目录可概括地划分为__专题书目___、出版发行目录和__藏书目录__。

2.国际标准书号由ISBN,__组号__、出版者号__书名号__、和__校验号_组成。

3.外国个人责任者名称按原译汉语文着录,在其前应注明__国别_,并加__()_。

4.多卷书应以__整套_着录为原则。

5.图书制版类型除常见的铅印、胶印以外,其余制版方式应如实着录。

1.“文献”一词最早见于(3)。

①《大学》②(孟子》③《论语》

2.《文献着录总则》规定的着录项目共有9项,其中第8项的准确名称是(3)。

①国际标准书号与获得方式项

②文献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

③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

3.现在图书着录先书名后着者的顺序源于

(2)。

①刘欲的《七略》②魏征的《隋书·

经籍志》③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

4.书名中含有“增订“、“新编”等冠词,在着录时

(2)。

①省掉②照录③冠词用“()”括起

5.《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原题责任者为“苦瓜和尚”.着录时

(2)。

①以真名石涛为责任者

②以原题苦瓜和尚为责任者

③视书的具体情况确定

1.图书馆目录

2.机读目录

3.在版编目

4.文献着录

5.附件

1.图书馆目录的作用是什么?

2.图书馆目录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

3.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的职能及其异同点是什么?

4.图书馆目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我国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专题书目藏书目录

2.组号书名号校验号

3.国别()

4.整套

5.铅印胶印

1③2.③3.②4.②5.②

1.图书馆目录:

是揭示、检索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文献目录。

它是藏书目录的一种,也就是说图书馆目录是文献目录里面的一种。

2.机读目录:

它是以编码形式和特定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贮载体上的,计算机程序能自动控制、处理与编辑输出的目录信息。

3.在版编目:

在图书馆出版前由编目中心或出版社根据清样进行编目.并将编目结果

印在图书上。

4.文献着录:

又称作“目录着录”,或称“文献目录着录"

,是国际通用术语。

但汉语的“着录“一词,属于名词。

为适应我国语法习惯,故称为“文献着录”。

5.附件是指与文献内容相关而又脱离其文献载体的附加材料。

如文献中夹带的图

表、录音带等,或一盘磁带另附带的文宇说明材料。

1.图书馆目录的作用是指在其职能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作用。

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图书馆目录是读者检索馆藏文献的工具。

另一方面,图书馆目录是图书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工具。

2.由于读者检索要求的多样性.藏书组织的多样性和文献特征的多样性等原因.决定

了图书馆目录种类的多样性。

3.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分类目录和主题目录,这四种目录的职能是互相补充的,每种目录所揭示的文献的目录学知识是相同的.而不同点主要在于提供了不同的检索途径。

4.图书馆目录的发展趋势是:

第一,向计算机编目网络发展。

第二,向文献着录标准化发展。

第三.在合作编目的基础上编目工作分散化。

第四,文献着录内容更加详尽。

第五,机读目录将成为主要目录形式。

5.我国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

第一,加速并完善我国文献着录标准化进程。

第二.大力加强和发展我国集中编目工作。

第三.积极开展计算机编目网络的研究。

第四.加强编目人员的培养和再教育。

第五章中文工具书

1.简单地说.工具书就是专供_翻检查阅__的书。

2.某读者要查《论语》中的一句话“欲速则不达”出自何篇,应查《___十三经索引__》。

3.写出使用《中国丛书综录》查某一古籍在何种丛书中,何馆收藏的册次顺序是③②①。

4.历表大体上可以分为__阳历阴历阴阳历__三类。

5.《康熙字典》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字书。

1.宋代编纂的四大类书(1234)

①《太平御览》②《册府元龟》③《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2.请把下列书名与作者用线连在一起

①杜佑⑧《通典》

②郑樵⑤《通志》

③欧阳询⑦《艺文类聚》

④马端临⑥《文献通考》

3.《辞海)1997年版下列名字的部首应是:

新()坐()串()

4.下列干支纪年的名称哪些是正确的(12)

①丁亥②庚子③戍戊④癸庚

5.辑录散佚残缺古书主要利用

(2)

①丛书②类书③字书

1.政书

2.百科全书

3.年鉴

4.表谱

5.法规

1.查找常用字和古文字各用什么工具书,请试举出六种。

2.某读者要求了解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主要经历.请提供至少两种工具书。

3.从《近世史日对照表》中能否查到1945年抗战胜利那年的干支?

为什么?

4.用《康照字典》的部首法标出下列各字部首及部首笔画数。

迎降怡草

5.《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条目注释中的“今“是指什么时间?

答案

1.翻检查阅2.《十三经索引》3.③②①

4.阳历阴历阴阳历5.《康熙字典》

1.①②③④2.①-⑧②-⑤③-⑦④-6

3.①③③4.①②5.②

1.政书:

原是历史着作的一个门类,即典章制度专史,它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悄况。

2.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之书,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着作。

3.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以供人查阅的工具书。

4.表谱是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的工具书。

5.法规是宪法、法律、法令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一些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1.查找常用字可使用《新华字典》、《四角号码新辞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

查找古文字可使用《说文解字》、《甲骨文合集》、《康熙字典》、《金文编》、《中华大字典》

2.用百科全书、辞典查考使用《辞海》、《辞源》、《中文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3.查不到。

因为《中国近世史日对照表》收的是1516-1941年中历,公元和日月干支对照。

4.迎部首:

2画

降部首:

3画

怡部首:

草部首:

5.这部书所说的“今”,是指1927一1929年。

第六章报刊管理

1.世界上第一种期刊是1665年法国人创办的《学者杂志》。

2.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期刊是___《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___。

3.期刊工作现代化包括工作人员的现代化和__工作过程的现代化__

4.期刊的收集一般通过订购、交换等途径进行。

5.期刊工作包括管理工作、参考服务工作两部分内容。

是(3)的英文简称。

①中国标准刊号②国内统一刊号③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2.CN31一1075是

(2)

①邮发代号②国内统一刊号③国际标准刊号

3.期刊的着录项目有

(1)项。

①八项②九项③四项

4.固定排架方式有

(2)

①分类排架和刊名字顺排架

②大流水排架和年代排架

③内容排架法和种次号排架

5.若期刊不按出版日期先后顺序到馆时,应以

(1)先后顺序记到。

①卷期号②到馆先后顺序③随便

1.期刊

2.ISSN

3双版制

4.期刊的个别登录

5.第二种标识系统

1.试述期刊的特点和作用。

2.试述期刊工作的内容及过程。

3.简述期刊工作现代化的标志。

4试述提高期刊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一、填空:

1.《学者杂志》2.《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3.工作过程的现代化

4.订购交换

5.管理工作参考服务工作

1.③2.②3.①4.②5.①

1.期刊是按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系统依次编号.易欲无限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

2.ISSN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的英文简称.又称“国际标准刊号’。

是一种用以识别连续出版物的数字代码,由ISSN中心对母种经过申请的连续出版物所给的一个唯一的、固定的号码。

3.双版制也是一种新的出版文式,它是指将一种期刊每期分成两种形式出版,一种“缩印版”.刊登论文的全文,供团体订购;

另一种铅印的“摘要版’,供应一般订户。

4,期刊的个别登录是以每一册合订本为单位进行的登录。

其登记内容包括年月日、个别登录号、期刊名称、编辑者、出版者、出版年、卷、合订期数、价格等。

5.期刊有了一种标识系统,同时又有另外一种标识系统,后者称为第二种标识系统。

1.期刊的特点有:

第一,时间性强,报道及时。

第二,内容广泛,集思广益。

第三.期刊具有连续性。

期刊的作用有:

第一,传播作用。

第二,在科研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社会教

育作用。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五,在图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期刊工作的内容可分为管理工作和参考服务工作两部分。

期刊的管理工作包括:

期刊的收集,现刊的记到登记,新刊分编、上架.过刊的装订、登财产帐、分类编目(续)、期

刊库的管理。

期刊的参考服务工作包括:

期刊的借阅工作.期刊的宜传辅导工作,期刊的复制工作,期刊的其他服务工作。

期刊工作的过程包括:

大中型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流程和中小型图书馆(室)期刊管

理工作流程。

3.期刊工作现代化的标志:

第一,应用现代化思维方式.达到人员结构、思想观念的现

代化。

第二.应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技术实现工作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

第三,应用现代标准化理论和技术,达到业务工作的标准化。

第四.期刊贮存的缩微化和电子化。

第五,研究工作理论化。

4.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方式和描施:

整体上建立组织协调与管理机构,发展横向联合.

选择适应的布局模式,争取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增大投资。

局部上,各部门开拓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发期刊。

第一,加强读者研究工作。

第二.做好期刊读者服务工作。

第三.完善馆藏期刊的检索体系。

第四,加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和队伍建设。

第五,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期刊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六.积极生产信息产品,走向市场。

第七章图书发行

一、填空题

1.一项完整的发行活动.由以下要素构成:

发行的主体__发行者__,发行的客体___各种类型的正式出版物__,发行的方式__商品销售形式__.发行的对象__读者__,发行的过程由一系列流通环节构成。

2.出版社自办发行机构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