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641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docx

求精中学高级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

求精中学高2019级(2017--2018学年下)历史开学考试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题总分100分

3.试卷页数8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个小题,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商时代,能支配自然变化和人类祸福的超自然能力被称为“帝”,因此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盛行。

周代以来,对天的认识开始强调道德意识,“敬德保民”的思想和礼乐制度使西周从“神本”文化逐渐转为“人本”文化。

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宗教观念趋于淡化B.民本思想得到推广

C.理性意识有所增强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卜师专政擅权,商王大权旁落

B.

春秋郑国都城遗址出土了整套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的青铜器“九鼎八簋”

西周政治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宋朝设置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宋朝监察体系完备

3.《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创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4.封泥是中国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秦汉时期广泛使用。

2014年12月,陕西出土的“右丞相印”、“廷尉之印”、“泗川太守”等5枚封泥,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批封泥印证了秦汉时期

A.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B.官僚政治的推行

C.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贵族政治的盛行

5.英国女王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这一制度的创立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形成重学风气

C.防范武将专权D.追求公平公正

6.欧阳修、胡瑗、石介等人是“宋学”的先驱人物。

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胡瑗在丹州“建议更阵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石介积极“预政事”。

这说明“宋学”

A.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工具B.形成了严密的思想体系

C.具有救时行道的时代特征D.世俗化的发展倾向

7.北宋程颐认为秦失政于暴,西汉“宽德崇经”,东汉尚名节却不知道表现“名节”的“礼”,魏晋“尚浮虚而亡礼法”,唐伦理不正,宋则“大纲甚正”。

程颐意在

A.借古讽今B.取法汉唐C.重建纲常D.贬抑佛道

8.司马光在主持编撰《资治通鉴》时,对部分已经无法以确凿材料予以证实的事件,便

以常理来推断其真伪虚实。

这说明

A.历史叙述带有陈述者的主观认识B.史料是构建历史认识的唯一要素

C.历史叙述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9.何晓明教授在《学术的张力》中提出“曾国藩、洪秀全在政治、军事方面是拼死相争的对手,但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又同为中西文化大交汇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下列史实能反映洪秀全“中西文化大交汇”的是

A.创立拜上帝教B.定都天京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天京变乱诛杀北王

10.表1

记述

出处

“此次各海疆动拨银两报部者,已不下二千万两。

1843年江南道御史陈庆镛奏折

“夷寇之役,首尾三载,靡帑七千万。

1875年王之春《海防纪略》

“粤浙海疆之役,亦千数百万两。

1917年吴廷燮《清财政考略》

表1为不同文献对鸦片战争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清廷在鸦片战争中的军费情况B.编撰者的撰史思想与态度

C.英军军事侵略的主要地域范围D.鸦片战争持续的时间长短

11.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

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

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B.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D.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12.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

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D.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13.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

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

这一认识

A.是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B.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14.1926年,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指出:

“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

”他断言:

“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

”这反映出毛泽东

A.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B.将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

C.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D.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5.军事科学院专家岳思平曾刊文表示“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

1931年至1937这六年间,中国军民发起的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段历史不应忘记。

”因此,“十四年抗战”的说法

A.体现了抗战的全民族性B.突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间的合作

C.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D.着眼于抗战的全程性、完整性

16.1943年美、英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

国民政府

要求机关学校放假三天,“以资庆祝”;而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

该变化体现出

A.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B.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

C.国民党利用英美抵制日本D.主权观念和国家地位变化

17.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人国家体制之中。

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

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

A.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B.使报纸杂志现实主义色彩浓厚

C.造成建国初期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D.有助于建国初期社会秩序重建

18.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19.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在评价雅典的政治时提到:

“判处陶片放逐并不是对卑鄙行为的惩罚,表面上这是对威望和权势过高的人的一种凌辱和贬抑的办法,但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的民主

A.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B.忽视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C.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影响D.民主程序存在重大缺陷

20.苏格拉底起初探讨天上的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却发现这些东西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永远都没有定论。

他最后说了一句话:

“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注重人的道德修养B.怀疑人是万物的主宰

C.把人作为研究对象D.研究的领域已经缩小

21.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A.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B.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C.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22.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3.卢梭在《论不平等》中声称他不赞成“平民公决”,为了防止出现谋求私利和考虑不周的法律,“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因自己的喜好而提出新法律,这一权利属于政府成员”,人民只能“对法律表示同意”。

这体现了卢梭的观点是

A.反对直接民主B.反对代议制民主

C.公意高于个人意志D.立法权应当属于政府

24.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得奖评语这样写道: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该评语

A.强调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B.充分肯定了东方文学成就

C.支持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D.暗含着西方中心论的思维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第25题、26题为必做题;第27题、28题为选做题,任选其中一题。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

“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

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

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

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

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些家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