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188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x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x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1.《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

侯、伯:

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

执事:

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5.至易水上,既祖

易水:

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而扬名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变徵、羽声: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

九宾:

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

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

郎中:

宫廷的侍卫

11.《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

关中:

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季父、亚父

季父:

叔父。

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亚父:

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14.毋内诸侯

诸侯:

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5.项王、项伯东向坐

东向: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左卑右尊。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长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文中项王的座次最尊,张良的座次最卑。

1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

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7.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都尉:

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

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总体低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必修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1.岁在癸丑

癸丑:

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之初

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

古人也用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第三个月即最后一个月。

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修禊事也

禊事:

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郗游,以祈福消灾。

禊,一种祭礼。

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4.七月既望

既望:

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

如每月第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5.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为二十八组,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和牛都在其中。

斗宿,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的七颗最亮的星,勺子状。

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6.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

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7.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

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方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华阴”“河阳”等。

9.临川王某记

某: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做“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