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6301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学校工作教学为重,但通过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发现,部分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评改等工作敷衍现象严重,组长检查及反馈也未落到“痛处”,行政联系教研组对此现象反映亦不及时。

最重要的是发现不良现象仅仅是一点点经济处罚,无跟进及改进措施……导致教师漠然处之。

如何出台并有力执行能使教师自觉行之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值得思考。

  二、校本培训工作

  教师工作的本质,就应该把学习进修、教学研究与改进工作有机结合,用学习和研究的态度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校本教研所倡导的就是这样一种“工作、研究、学习一体化”的状态。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强调的是在个体反思基础上的合作和共享,学校层面上主要是组织解决教师教学和教研中的共识性问题,为此我处主要做了以下几件的事。

  1. 

基于“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构建的需要。

我处与教务处、校办、总务处等科室合作,由县发展中心,陈芳老师和周晓晓老师牵头,我处分别在10月9日、10月10日、10月15日、1月7日组织了德育、语文、英语、学科的“三环五步”教学法的示范课和高一段文化课教师的汇报课。

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活动在我校实践已2年多,的确让一部分上进的老师转让了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快速地成长起来。

但是对于平均年龄接近中年的教师队伍来讲,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课堂改革,而非切实转变育人模式,必然显现被动参与多于主动践行,效果差强人意的状态。

如何将外促转变为内驱,值得思考。

  2. 

基于课题研究成果提炼的需要。

我处与每个课题负责人进行个别指导交流,修改中期阶段成果报告。

曾淑萍老师以“中职教师课程建设力提升行动的策划与研究”为题,为各课题负责人做了“课题中期阶段性汇报”的示范讲座。

此外还邀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科研科张作仁教授、县发展中心科研科科长游小央老师、瓯海区发展中心科研科主任杨荣波博士亲临我校进行课题成果提炼的专项指导。

每一学年,我处均要求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上报微课题,想以此做为校本教研的抓手,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无奈多数老师仅仅将让本该与教学工作共生共长的科研工作看做任务指标或职称评审的标杆,“成果驱动”的研究远远多于“成长驱动”研究。

近年来,前者也越来越少。

老师只一句“我不会写、我目前不想做……”就“略过”所有作为一位教师应该为之的工作。

如何通过引导和培训,让研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值得思考。

  3.基于“微课制作”的需要。

我处聘请我校陈燕飞老师为大家做了一场关于微课制作的专题讲座,主题为:

Camtasiastudio7.1.1

  的使用方法。

同时,曾淑萍老师以“微课程,我来了”为题,希望每位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和学生观。

全体组长和多数老师强烈要求下组织的专题讲座,现场却呈现出一种“无奈”一种“失落”,看着“人去座空”,我只想问,老师啊!

你们是如何站得稳那三尺讲台?

如何组织让教师“坐得住”的培训,值得思考。

  4.基于拓展教育教学视野和上级要求的需要。

本学期(2014.7.1-2015.1.30)我处组织我校教师进行各级各类培训达212人次,其中浙派名师培训1人次,90学时以上培训55人次,省级以上专业教学能力培训4人,专业负责人培训1人,省级双师型培训5人,中外合作项目培训2人,课改项目培训16人。

全校98.37%的教师获得本学期规定的12学时校本培训学时。

此外还组织30多人次去兄弟学校参观学习。

本学期,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耗资296663元,按一线教师人数184人计算,平均每位教师享受1612元的教育培训经费。

其间不乏一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但也大量涌现为了学分而学习的应付式培训。

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的学习效益,值得思考。

  三、教研组建设与管理

召开3次教研组长会议,对教研组建设,尤其是骨干专业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提出要求和建议。

通过行政联系教研组,让行政走进教研组备课组,参与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讲座、指导、理念引领等形式,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3. 

通过检查、月报公布等方式促进教研组活动正常化、常态化。

本学期,大部分教研组的活动次数都达到8次,教师开出县公开课 

5节,市级公开课2节,市级讲座2次,县级讲座2次,县级“学为中心”主题汇报课14节,组内公开课38节,组内讲座23次。

各组活动基本有序开展。

  4.各教研组重视校本培训博客建设,能及时把教研活动过程性材料,如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活动反思等上传博客,利用博客进行教科研交流。

截止2015年1月30日

  ,本学期共上传博文143篇,访客已达到59443人次。

详情见校本培训博客。

  5.本学期分别在期中和期末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汇总公布,落实科研奖励经费,激励教师将研究状态变成自己的工作常态。

并通过完善教师个人教科研考核标准来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教研组整体科研氛围的提升。

  6.根据《教研组考核条例》,对本校11个教研组2013.1-2014.6.30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考核,评出4个(语文、计算机、财会、音乐)A等,1个(数学)B等,6个(英语、综合、电子商务、美术、体育、服装)C等,指出教研组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并给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各组活动在组长的组织下基本能够有序开展,但是从组长的月报反馈看:

各组专业带头人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对本专业的发展缺乏长远思考,导致活动缺乏规划,日常事务性活动多于业务性活动,教研活动得不到组员的真正认可,使教科研工作缺乏实效。

如何提升专业带头人的领导力和专业建设力,值得思考。

  四、科研工作及成果

  1.本学期积极鼓励和指导老师撰写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共送交市职成教论文10篇,县市教学设计27篇,县教育教学案例叙事反思10篇,市“教育创意项目”1篇。

据当前数据统计,本学期教师共获得55个奖项,其中省级22项,市级 

21项,县级36项,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8篇,开发普职融通教材一本,并获市级三等奖。

  2.本学期我们特别重视对课题的过程性指导。

对21个微课题进行个别沟通指导,其中有19个课题顺利做了中期阶段报告,1个微课题做了中期汇报示范。

对2个市级课题进行了子课题细化指导。

对1个市“教科研管理与创新”推广课题进行了整体梳理,并在全市课题会议上做了中期汇报。

指导2个县规划课题立项,3个县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6个微课题县级立项。

  3.我校自2013年申报温州市首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语文学科试点学校以来,在项目负责人陈碎林老师的带领下,语文组全组齐心协力践行改进“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解决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教学价值的转变,效果显著。

2014年11月被评为温州市首批课堂变革优秀试点项目单位。

  五、骨干教师培养与考核

  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骨干培训和外出学习听课活动,增长见识与能力;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本学年共有53对老师结成对子,新老帮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推动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骨干教师共开出17次讲座,35节示范课。

规范修订骨干教师考核制度。

  六、其他工作

  1.协助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县教育局和县发展中心,组织教师进行学科素养测试,上报校本培训和教师技能成绩,审核评定优秀教师名单并及时上报。

  2.协助校长室对教师在省平台上的选课进行审核。

完成省级双师型培训、专业教学能力培训、商贸负责人培训、中德干部培训以及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的报名工作。

  3.认真做好2015年教师培训及科室公用经费预算工作。

  4.配合校办,及时做好先发展性指标验收材料、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统计表、中职学校师生技能提升统计表以及浙江省财政补助与市县职业教育发展挂钩考核材料。

  5.按照校长室的要求,撰写了“表演专业”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以及教学指导方案。

  七、下学期思路与建议

  尽管我校在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一些教科研先进单位和学校鼎盛时期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在许多方面还需要改进。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针对以上问题反思,切实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扬我校重视教科研的优良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教科研一体化意识,落实好立项课题的科研工作。

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创设更广阔的空间,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开展研究性工作和开发校本课程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