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233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docx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练习,拓展孩子知识面!

课外知识积累

 

岁寒三友:

松竹梅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京剧五行当:

生旦净末丑

五行:

金木水火土

五味:

酸甜苦辣咸

五官:

耳目口鼻舌

预见未来的话(预言)

应允别人的话(诺言)

假不实的话(谎言)

含有教益的话(格言)

诚恳劝告的话(忠言)

开玩笑的话(戏言)

宣誓时表示决心的话(誓言)

规劝告诫的话(箴言)

为陷害人或挑拨离间而说的诽谤的话(谗言)

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精炼著名的话叫(格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

临走写下的话叫(留言)

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最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

最渊博的知识——博古通今

最优越的条件——得天独厚

最虚幻的事物——海市蜃楼

最成熟的思考——深思熟虑

最严重的病情——病入膏肓

最难得的机会——千载难逢

最高深的医术——妙手回春

最高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读的方法:

朗读、略读、精读、选读、默读、齐读、挺肚、通读、泛读、领读、宣读、拜读、粗读

有钱的人家称——豪门 

贫穷的人家称——寒门、柴门、蓬门

儒家弟子称——孔门 

佛教称——佛门、空门

守门人称——门房、门者。

 

课外知识练习题

 

一、填空。

1、“岁寒三友”是指(   )、(   )、(   )

2、“文房四宝”是指(   )、(   )、(   )、(   )

3、“四大发明”是指(   )、(   )、(   )、(   )

4、《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以下三个人:

(   )、(   )、(   )

5、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佛”的是王维,“诗仙”的是(   ),“诗圣”的是(   )。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里的小故事,请分别写出一个:

《     》、《      》、《      》、《       》。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

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

(   )出洞——东张西望

(   )王爷搬家——厉害

(   )屁股——摸不得

(   )拿耗子——多管闲事

(   )拉车——连蹦带跳

(   )吃辣椒——抓耳挠腮

亡(   )补牢——为时已晚

洞里的(   )——不知长短

盲人骑瞎(   )——乱闯

(   )八戒戴花——臭美

2、在下面(   )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   )枪(   )剑   袖(   )旁观

孤(   )难鸣   屈(   )可数

(   )有成竹   得(   )应(   )

(   )(   )之言   牵(   )挂(   )

促(   )谈(   )   一(   )之力

3、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

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①流芳百世(   )

A、遗臭万年   B、曾今沧海

C、千古绝唱   D、天经地义

②指鹿为马(   )

A、千钧一发   B、点石成金

C、一诺千金   D、一字千金

③精雕细刻(   )

A、粗制滥造   B、藏污纳垢

C、天昏地暗   D、绝处逢春

④雪中送炭(   )

A、扶危济困   B、落井下石

C、锦上添花   D、绝处逢春

⑤伶牙利齿(   )

A、能言善辩   B、能说会道

C、巧舌如簧   D、笨嘴拙舌

4、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

负荆请罪(    )   纸上谈兵(    )

背水一战(    )   一字千金(    )

破釜成舟(    )

三、选择题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

A、《皇帝的新装》   B、《阿凡提》

C、《白雪公主》   D、《牛郎织女》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   ),“醉打蒋门神”的人是(   )。

A、林冲   B、武松

C、鲁智深   D、李逵

3、下面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A、王安石   B、苏辙

C、王维   D、曾巩

4、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哪条河?

(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鸭绿江

5、“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6、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

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   )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8、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9、“卧薪尝胆”说的是:

(   )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10、“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四、古诗文运用

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吗?

(填序号)

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山外青山楼外楼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

④、山色空蒙雨亦奇。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⑥、万紫千红总是春

⑦、天门中断楚江开

1、当送别朋友时,你会想起古诗句:

(   )。

2、我国有一些风格独特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总能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佳句:

提到淡汝浓抹的西湖,我就想到“水光潋滟晴方好,(   )”、“(   ),西湖歌舞几时休。

3、看到浩浩荡东流的长江,我的脑海里会浮现“(   ),碧水东流至此回”、“(   ),唯见长江天际流”。

4、同是描写春天的,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贺知章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南宋诗人朱熹则认为“等闲识得东风面,(   )”

5、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还知道哪些“借月抒情”的诗句?

写出一句:

(   )

五、课外阅读语段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

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

“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

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

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

“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

“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

“我不懂。

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却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1、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咛----(   )

温馨----(   )

3、把文中空缺的标点补上。

①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②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却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

4、文中分别写了一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把这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_____”画出来。

5、文中的“我”指的是同一个人吗?

两个“我”分别是谁?

第一个是(      )

第二个是(      )

6、“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母亲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阅读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同一个诗人,他是(   )

2、《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都是(      )

3、《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到了不同生长期的荷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

请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古诗里,还有许多描写花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