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1274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题2Word下载.docx

4.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统计主要方法有(所有个体直接计数)、(取样调查方法)(鱼类种群的相对密度)

5.中国春晓油田由春晓、残雪、断桥、天外天等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2.2万km2。

四、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A)

A.石英砂矿B.多金属结核

C.海底热液矿床D.天然气水合物

2.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高

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

D.海洋污染和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有国界的

3.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C)

A.海岸B.海洋人工岛

C.海上钻井平台D.海洋船舶

4.拥有“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最佳避暑

胜地和中国十大最美海岛”10张国字号金名片的是(D)。

A.西沙群岛B.涠洲岛

C.南麂列岛D.长岛

5.在高压潜水时,(C)气体溶解到人的血液、淋巴液、肌肉、脂肪组织中,使潜水员出现麻痹症状,感到嘴唇麻木,焦虑和惊慌,严重时会由于昏睡失去知觉。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

C.氮气D.氧气

6.1994年10月,我国第一台无缆水下机器人号称(A)在我国西沙群岛近海海域成功地下潜到水下1000米深处,成为我国潜入深海的先驱者。

A.“探索者”B.“探险者”

C.“先驱者”D.“先锋者”

7.1981年6月我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站在西沙永兴岛建成,该淡化站采用(D)原理。

A.闪急蒸馏B.热膜联产

C.露点蒸发D.电渗析

8.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的眼光开始从陆地移向海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窥视深海的矿物资源,纷纷展开以开采深海多金属结构为目的的大规模勘测,瓜分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深海富矿区。

我国的海洋学者最近也郑重宣布,我国在太平洋深处拥有一块面积为10.5万平方公里的富矿土地。

各国纷纷到海洋深处探索矿物资源的主要原因是(B)

A.海洋深处的矿产资源是公有的,谁先发现谁就可以占有

B.随着人口的增长,陆地资源开始枯竭

C.海洋深处有一些陆地上没有的矿产资源

D.深海矿产的开采可以避免陆地开采的污染

9.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提供(C)吨水产品,能够养活300亿人口。

A.10亿B.20亿

C.30亿D.40亿

10.我国已探明海洋石油天然气储备量最大的海区是(D)

A.渤海海区B.黄海海区

C.东海海区D.南海海区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5题,共10分)

1.什么是海上人工岛?

答:

海上人工岛是在近海水域用碎石泥土和废料建成的,通过海堤、栈桥和海底隧道与海岸连接的海中陆地,是人类为缓解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将目光投向海洋,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最直接的一步。

其中规模最大的人工岛是海上城市,它具有最为齐全的功能。

2.什么是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海岸最适合在什么条件下形

成?

红树林海岸,是由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边的一种海生植物——红树组成的丛林海岸。

红树林生长和繁殖的最好条件是:

海水的温度比较高,水温一般不能低于18~20℃,海水的温度变化幅度也不能太大;

在海岸附近有细粒物质(如淤泥和细砂)分布的地方,像淤泥质海岸和大河口的河口附近;

波浪对海岸的作用不太强的地方,因为波浪冲蚀作用太强不利于红树幼苗的扎根、生长和繁殖;

在潮差比较大的海岸,很适合于红树林的生长和繁殖。

六、综合题:

(本大题共1小题,就10分)

1.根据下图回答

(1)丙的名称是渤海,甲、乙两个半岛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基岩__海岸。

(2)图中海域盛产化学资源主要是海盐_______。

(3)为了解决人地矛盾,在此可以实施____围海造陆__战略,来获取土地。

(4)除了填海造陆,该区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海岸前进_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的沉积_______。

第2次作业

1.领海:

沿领海基线向外划出12海里的海水带。

2.港口腹地:

港口一般有一个服务区域,即腹地,它有配套的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3.潮间带:

潮间带即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4.大陆架:

邻接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海底区域之海床及底土,其上海水深度不逾200m。

1.浮游生物虽然个体小,但它们具有(不具有)游泳能力,它们可以(不能)在不同的水层内游动。

(2处错误)

2.凡是海蛇都是毒蛇。

()

3.鼠尾藻能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控制海水富营养化。

4“可燃冰”是“干净能源”,它同石油、天然气有本质上的区别。

错:

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5、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被称为我国的四大海产鱼类。

6.太阳光波在海水中的穿透能力以红色光(蓝色光)为最强,故位于海水中最深处的藻类为红藻。

(1处错误)

7.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约国。

8.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是因为赤潮发生时海水的颜色都是红色的。

9、我国面积最大的珊瑚岛位于西沙群岛西部的永兴岛。

10.大连金石滩是一种海上喀斯特地貌,因其千姿百态的礁石,被誉为“海上石林”。

(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冷冻法、反渗透法、多级闪急蒸馏、低温多效、流通电容吸附法、露点蒸发法、热膜联产等。

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海水淡化方法是闪急蒸馏法,最有前途的海水淡化方法是反渗透法,因为用此种方法淡化同等重量的海水,消耗的能量只有电渗析的一半左右,是蒸馏法的2.5%。

2.我国沿海地区有一些富有海洋特色的民俗节。

例如山东荣成中国渔民节、海南国际椰子节、青岛海洋节、浙江象山开渔节。

3、按生物对分布区水温的适应能力(海洋上层)的生物种群可分为(暖水种)、(温)、(冷)

4.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

5.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可分为(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中型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巨型浮游生物)。

6、珊瑚礁有(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类型。

7.鲸和鱼的尾鳍区别是鱼的尾鳍的方向是垂直的,而鲸的尾鳍是水平的。

8.红树林与珊瑚礁、上升流、海滨沼泽湿地并称为世界四大最富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

9.2005年12月,国家“863”科技计划的40千瓦潮流能发电实验电站在浙江岱山建成并发电成功。

10.我国的万里长城、大运河和千里海堤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其中的千里海堤是指范公堤。

它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浙江仓南,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可以防御海水倒灌、海浪越顶,对沿海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11.1990年我国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有5个,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南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和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沿海海岸线(包括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最长的是(B)省。

A.广西B.广东C.山东D.浙江

2.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在一天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每天

约有(B)的变化。

水温早晨4点到7点到达最低,

而下午的2点到5点到达最高。

A.1℃~2℃B.2℃~3℃

C.3℃~4℃D.4℃~5℃

3.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稳定发展。

目前(C)省海洋渔业产值位居全国首位。

A.广西B.广东C.山东D.浙江

4.到目前为止,我国(A)海区赤潮发生最为频繁。

A.东海B.南海C.黄海D.渤海

5.(B)时代我国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活动中。

A.南宋B.北宋C.唐朝D.元朝

6.(C)鱼被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称作天下第一鱼。

A.武昌鱼B.桂花鱼

C.松江鲈鱼D.马鲛鱼

7.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B)植物。

A.草本胎生B.木本胎生

C.蕨类D.裸子

8.我国第一个填海机场是(B)

A.浦东机场B.珠海机场

C.澳门机场D.香港机场

9.大陆坡的坡度一般较陡,平均坡度为(B)

A.3º

17′B.4º

17′

C.5º

17′D.6º

10.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是(A)

A.澳大利亚大堡礁自然保护区

B.中国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C.美国夏威夷群岛自然保护区

D.英国印度洋查戈斯群岛自然保护区

1.为什么说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浮游生物虽然个体小,但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

(2)浮游植物生产的产物基本上要通过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能被其他动物所利用。

(3)浮游动物通过摄食影响或控制初级生产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化又可能影响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资源群体的生物量。

(4)有些浮游生物本身就是渔业对象。

(5)有些浮游生物可以作为判别水团、海流的指示种。

(6)浮游生物尸骸沉积海底形成的沉积物对海洋地质及海洋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第3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是(C)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它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2.人们对海岸带的开发,为了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的方式是(A)

A.围海造陆B.海洋捕捞

C.海洋旅游D.海水养殖

3.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电站,也是世界最大的

B.我国著名盐场均在黄河以北,其中长芦盐场是最大盐场

C.我国面对的太平洋是世界上鱼获量最高的海域

D.我国海岸线漫长,滨海砂矿丰富,被誉为“红金石”之乡

4.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D)

A.火山地震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5.近年来,我国海洋捕鱼量大幅下降,而且捕到的鱼大多是未成长的小鱼,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D)

A石油污染了海洋环境,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B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影响鱼类生长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使鱼类得不到营养物质

D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退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海水没有经过淡化就不能直接利用

B.海底热液矿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液体矿床”

C.因为人们不断地在人工渔礁中投放饵料,所以那里的渔业资源很丰富

D.海洋能开发利用成本还很高,实行综合开发有利于降低成本

二、双项选择(本大题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1.关于海洋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BD)

A.海水中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B.海水运动能源无污染,可再生

C.海水运动能量巨大,易开采  

D.海水温差能主要分布在低纬海区

2.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BC) 

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C保持生物多样性   

D增加用材林

3.在“伏季休渔”期间,我国渔业可以发展(AD)

A.海水养殖业B.远洋捕捞业

C.近海捕捞业D.水产品加工业

4.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原因是(BC)

A.渤海的海水盐度高B.沿岸的海滩平坦

C.这里的天气有利于海水蒸发

D.环渤沿海区域对海盐的需求量大

5.海洋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其中正确的是(AB)

A.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中

B.大陆架埋藏有丰富的煤、硫、磷等资源

C.近岸带为石油、天然气最主要的分布区

D.金属矿产在大陆坡上最为富集

6.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污染类型的关联中,正确的是(CD)

A.海洋捕捞——水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

C.海洋运输——石油污染

D.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7.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开放沿海地区的原因(BD)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经济基础较好

C.土地资源丰富

D.海洋运输条件较完善

三、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_________处埋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该资源我们利用_________来开采。

_________处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

_________处广泛分布着锰结核。

世界四大洋中,锰结核主要集中在_________洋,且属于_______性矿产资源。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海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A、B、C、D四处,B处埋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该资源我们利用海上钻井平台来开采。

A处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

D处广泛分布着锰结核。

世界四大洋中,锰结核主要集中在太平_洋,且属于自生性矿产资源。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原因是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2.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淡水缺乏如此急迫,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读下图回答:

(1)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请说明设计的原理。

(2)海水淡化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不仅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水的相变,也考查有关水资源的问题。

(1)题,认真读图,通过读图描述过程。

(2)题,答案比较灵活,但一定要围绕着水资源做文章。

答案:

(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上升,遇到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

(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例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C)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③④

(2)关于钱塘江八月十八大潮的成因,叙述正确的(C)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B.月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C.杭州湾为口大内小的三角形

D.西南季风推波助澜

(3)引起潮汐的原因是(D)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4)我国潮汐能最为丰富的海区在(C)

A.辽东半岛沿海B.山东半岛沿海

C.浙闽沿海D.两广沿海

(5)建造波浪发电站最适合的选址是(C)

A.赤道海区B.副热带海区

C.中纬西风带D.两极地区

第4次作业

一、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0分,50分)

1.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是多少?

可管辖的海域有哪些?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是300平方公里。

可管辖的海域有内水、领海、毗连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2、红树林海岸的作用。

植株盘根错节抗风消浪,造陆护堤,促进土壤沉积物形成,过滤及降解内陆带出额有机物好污染物,净化水体,固定CO2释放O2,积累有机物,为河口海湾生物提供食源,具有减弱温室效应,净化大气以及改善小气候的效应,红树林是海岸生产力的主要来源为海洋动物,鸟类提供栖息和觅食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独特的科研、文教、旅游、社区服务和环境监测的价值。

3、红树林为什么被称为“植物海水淡化器”?

红树林在吸收海水中的盐分上具有特异功能,一棵高25米的深褐色红树,每天可以从叶片收集到60千克的氯化钠,红树的树干如同天然的海水脱盐器,把海水的盐输送到叶片上,而淡水留存下来。

因此,植物学家称红树为“植物海水淡化器”。

4.贝壳和珍珠是怎样形成的?

贝壳和珍珠都是由贝类的外套膜分泌形成的。

典型的贝壳有三层:

外层为角质层,较薄;

中层是棱柱层,较厚,占贝壳的大部分;

内层为珍珠层,具珍珠光泽。

当有微小的物体如沙粒侵入贝壳和外套膜之间,珍珠贝和其它一些贝类的外套膜就会分物质来包围异物,于是就产生了美丽的珍珠。

5、在海洋资源中评价要防止那几种倾向?

(1)为了评价而评价。

(2)摆而评价或者是摆的多而评的少。

(3)单一目的的评价,或者说是狭义的评价。

(4)从局部利益开展海洋资源评价,也就是只从本部门,本地区的角度来评价资源没有对整个地区海洋资源进行考察,没有站在整体功能优化的高度评价资源,更没有把本地域置于更大范围内进行评价忽略了海洋资源分布的空间性差异。

(5)不顾科学事实,评价结果根据当地政府的决策倾向而定才极力迎合决策者的决策。

二、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题,就20分)

1、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注意保持养殖池塘的水色和透明度是水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请根据你所学到的海洋生态学知识说明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在对虾养殖中有何好处?

在养殖池塘中,水色和透明度分别反映了池水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和数量。

通常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池水以黄褐色为佳,此时池中浮游生物以硅藻为主,符合健康自然海区特点。

如果水色偏红,说明池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可能是甲藻、隐藻、眼藻或原生动物,如果偏绿则有可能是甲藻、针胞藻或绿藻在作怪,他们大多属于危害性较大的赤潮生物,反映出池水的质量下降,对养殖对虾不利。

透明度一般保持在50-60厘米最好,这时的藻类数量丰富,又没发生赤潮,一方面能提供大量氧气供对虾呼吸,另一方面又能阻挡强烈紫外线对对虾的侵害。

如果透明度过高,则会使池水在夜间缺氧,甚至发生赤潮危害;

透明度太低,将使对虾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几率增大,还会导致对虾厌食。

另外,保持好水色和透明度,有利于池塘中对虾喜食的天然饵料(如钩虾、桡足类)生长,从而提高对虾摄食天然饵料的比例,在幼虾成长阶段甚至可以不投饵,从而节约养虾成本。

一、综合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20分)

1.阅读下列文图,回答问题。

1989年3月,装载近19万立方米原油的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瓦尔迪兹以南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见下图)。

大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入海中。

油层覆盖面积达3800平方千米,导致300万只海鸟死亡。

清污工作历时6个月之久,耗资6.5亿美元,但据专家估计,这其中只有10%的地区适合生物生存,因此,原油泄漏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很多年。

(1)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2)海域遭受了石油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将被破坏,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因此,石油泄漏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3)石油污染导致海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油层覆盖海面,影响太阳辐射和氧气交换。

(4)为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很多国家正在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并配备了

除污船,用来清除海面油污。

(5)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有:

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六种方法。

(6)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事件中的清污方法,能否采取分散清污方法?

不能,原因是这里为近海,且为北太平洋渔场的一部分,分散石油用的化学物质会影响近岸的生态环境。

(7)此次石油泄漏,污染物将随洋流向外扩散。

请在图上画出箭头表示油膜扩散方向。

并回答,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向西扩散,(图略)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