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9190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文档格式.docx

第二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三节神经母细胞瘤

第二十二章溶血性贫血

第一节红细胞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第二节地中海贫血

第二十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十四章肾病综合征

第二十五章儿童Ⅰ型糖尿病

第二十六章小儿肥胖症

第二十七章癫痫及癫痫综合征

第二十八章脑性瘫痪

第二十九章格林—巴利综合征

第三十章重症肌无力

第三十一章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十二章硬皮病

第三十三章过敏性紫癜

第三十四章麻疹

第三十五章水痘

第三十六章流行性腮腺炎

第三十八章感染性休克

第三十九章急性脑水肿与颅压增高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胆

红素浓度>

102µ

mol/L(6mg/d1);

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索浓度>

220.6µ

mol/L(12.9mg/d1),早产儿>

256.5µ

mol/L(15mg/dl);

③血清结合JJH红素>

34µ

mol/L(2mg/d1);

④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

85µ

mol/L(5mg/d1);

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诊断】

(一)诊断要点

I.胆红素值足月儿总胆红素>

mol/L(12.9mg/d1),早产儿>

mol/L

(15mg/d1)。

2.病史要详细询问病史,明确发病原因,包括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引起溶血的各

种疾病,家族史、喂养史,并了解黄疸出现时间,进展情况及大小便颜色。

3.临床表现

(1)黄疸发生早,生后24小时内即可见。

(2)黄疸发展快24小时内可明显加重,每天胆红素可增加5mg/dl以上。

(3)黄疸程度重,血型不合溶血者常伴有苍白、贫血,感染者常伴有感染中毒表现。

(4)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迁延不愈或进行性加重。

(5)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复又出现。

(二)黄疸的分期

1.早期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多为新生儿溶血病;

生后2~3日出现者有围产因素(窒息、头颅血肿、产前用催产素、输液过多等)、呕吐、排胎便延迟、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病、宫内感染、早发型母乳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南方籍孕妇多见)。

遗传性胆红素代谢性疾病及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则均极少见。

2.晚期黄疸感染或败血症、母乳性黄疸(无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良好,肝功正常,黄疸高峰在生后7~10日,持续6~12周,暂停母乳4~5日,黄疸很快减退)。

【治疗】

(一)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予以适宜治疗。

(二)光疗为首选治疗,光疗能使未结合型胆红素Z型转化为E型(水溶性)从胆汁及尿排出。

光疗时间24~72小时,连续或间断照射。

患儿应裸露,用黑纸遮眼、尿布遮生殖器,勤翻身,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降温,每日液量应增加25%。

光疗时可出现发热、皮疹、腹泻,直接胆红素达68µ

mol/L(4mg/d1)时可出现青铜症,停光疗即可痊愈。

光疗时每12~24小时要监测胆红素,停光疗后胆红素还可回升,应继续监测。

光疗指征: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

胆红素>

mol/L(6mg/d1)者。

2.48小时内胆红素>

154µ

mol/L(9mg/d1)者。

3.48小时后胆红素>

220.6µ

mol/L(12.9mg/d1)者。

4.早产儿>

171µ

mol/L(10mg/d1)者。

(三)药物治疗

1.血浆或白蛋白可与游离胆红素结合,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

白蛋白

每次lg/kg静脉输入。

心力衰竭、贫血、水肿者禁用。

2.苯巴比妥为肝酶诱导剂,出生后第一周服用有效,对32周龄以下的早产儿效果差。

3.对血型不合溶血病应早期给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WIG)1g/kg静脉滴注。

4.中用退黄汤,但应注意某中的肝肾毒性。

换血指征:

1.产前明确诊断,新生儿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大等心衰症状者。

2.脐血Hb<

140g/L(14g/d1)者。

3.脐血胆红素>

4mg/dl,生后8小时达6mg/dl,10~12小时达10mg/dl,24小时达15mg/dl,生后48小时>

20mg/dl,任何时间>

25mg/dl,胆红素每小时升高>

0.7mg/d1者。

4.早期胆红素脑病者。

5.早产儿放宽指征。

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一)病史

1.肝炎最常见,多为宫内感染,由母婴垂直传播,但母亲常无症状,因此可询问不

出肝炎史,以病毒感染为主。

出生后感染多为败血症等,严重细菌感染所致的中毒性肝炎,

则可询问出明显的感染史。

2.胆汁粘稠综合征有严重溶血所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史,或有药物、全静脉营

养导致的胆汁淤积。

3.先天胆道畸形肝内、肝外胆道闭锁或缺如,也可因总胆管囊肿,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等畸形,使胆管受压,应详细询问母亲孕早期有无感染、服药,接触有害毒物或放射线史。

4.先天代谢缺陷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均可使异常代谢产物在肝脏贮积导致肝硬化,上述各病大多伴有明显发育障碍史。

(二)临床表现生后一周内多不出现症状,生理性黄疸消退后,于生后2~3周复又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

黄疸色泽不鲜艳,呈灰黄或暗黄色,重症常呈黄绿色。

黄疸出现后多伴有呕吐、厌食、精神差,体重不增等症状。

出生后大便色正常,以后转为浅黄色以至白陶土色,尿色深黄,黄染尿布,肝脏大,质硬,脾大不明显。

最后可因肝昏迷、大出血而死亡。

(三)辅助检查

1.总胆红素增高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而以结合胆红素增多为主。

2.谷丙转氨酶多增高。

3.甲胎球蛋白在新生儿期均阳性达5~6个月,随病情好转而下降。

如临床症状无好转,而甲胎球蛋白转阴,提示肝脏严重受损,以致不能再生。

4.尿胆红素阳性。

5.进一步明确病因。

6.疑为先天胆道畸形者可做B超或胆管造影。

(一)肝炎

1.营养营养过量与不足对肝炎都不利,酌情增加糖供应,不宜过多给予蛋白质,可

用低脂肪,应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K、E。

2.利胆药。

3.保肝药肝太乐25mg,2次/日。

4.中草药。

(二)胆道闭锁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

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一)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如精神差、纳奶差,哭声减弱,体温不稳定等症状常出现较

早,且发展快,较重,不需很长时间即可进人不吃、不动、面色不好、精神萎靡、嗜睡,体壮儿常发热,早产儿体温不升,如出现以下特殊的表现,常提示败血症的可能。

1.黄疸可为败血症的唯一表现,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与无法解释的黄疸均应怀疑本症。

2.肝脾肿大出现较晚。

3.出血倾向可有淤点,淤斑甚至DIC。

4.休克表现面色苍白,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脉细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肌张力低下,尿少,血压下降。

5.其他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脓尿,骨髓炎,脑膜炎等,此外可有呼吸增快、青紫,

也可有呕吐、腹泻、便秘、腹胀、心律异常、水肿、硬肿等。

(二)辅助检查

1.血培养。

2.其他细菌学检查引流液、尿液细菌培养,脑脊液培养等。

3.细菌抗原检测。

4.非特异性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血小板、微量血沉及C−反应蛋白。

(三)诊断标准

1.确诊败血症临床表现如下列之一:

(1)血培养2份阳性,或与其他部位为同一细菌。

(2)白细胞涂片细菌阳性。

(3)血培养1份阳性,病原菌为非条件致病菌,如果为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有外周静脉插管或脐血管插管也可确诊。

2.临床诊断败血症具有易发生败血症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如5项中有3项阳性者:

(1)白细胞总数<

109/L或>

20×

109/L,中性粒细胞>

90%。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0%~20%。

(3)血小板<

10×

109/L。

(4)C−反应蛋白(CRP)阳性。

(5)微量血沉>

10mm/1h。

(一)抗生素治疗致病菌未明者选用两种抗生素,一般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C−杆菌:

可选用头孢三嗪,头孢噻肟。

葡萄球菌:

可选用新青Ⅱ。

根据药敏可选用万古霉素。

绿脓杆菌:

可选用复达欣。

链球菌、肺炎球菌:

可选用青霉素。

(二)支持疗法纠正缺氧、水电解质紊乱或休克,重症病人成分输血及静脉用丙种球

蛋白等。

新生儿破伤风系破伤风杆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大多4~8天,起病初期患儿以哭吵闹不安,患儿想吃,但口张不大,吸吮困难。

随后牙关紧闭,举眉皱额,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曲层,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强直性痉挛阵阵发作,间歇期肌肉痉挛仍继续存在,轻微刺激常诱发发作。

呼吸肌与喉痉挛可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

(二)辅助检查血常规,脐分泌物培养。

(三)诊断标准

1.不洁接生史。

2.出生后4~8火发病,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刺激患儿可诱发痉挛发作。

3.早期无典型表现时,可用压舌板检查患儿咽部,越用力下压,压舌板咬得越紧,也可诊断。

4.常伴脐部感染。

1.中和毒素破伤风抗毒素1~2万U加人10%葡萄糖液50ml中,缓慢静脉滴入,注射前必须做皮内敏感试验。

2.止痉首选地西泮(安定),对重症病例,首次缓慢静脉推注地西泮2~3mg,镇静后,插鼻胃管给予地西泮计划治疗,轻度2.5~5mg/(kg·

d),重度7.5~10mg(kg·

d),分6次鼻饲(与鼻饲奶同步),达到地西泮化后,使患儿处于深睡状态。

大剂量维持4~7天,逐渐减量,直至张口吃奶,痉挛解除才停药。

在安定治疗过程中,再出现痉挛者,则临时辅用鲁米那,水合氯醛或氯丙嗪,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四肢松弛,呼吸浅表,反复呼吸暂停,及时调整剂量并使用东莨菪碱。

3.机械通气反复惊厥、窒息的重症患儿需机械通气。

此时多给予神经肌肉松弛剂如

潘龙。

4.控制感染一般选用青霉素或甲硝唑。

合并其他细菌感染者,采用有效抗生素。

5.维持营养鼻饲奶及多种维生素,奶量每次20~30ml,逐渐增加40ml。

如痉挛窒息发作者,停止鼻饲,供给热卡60~80kcal/(kg·

d),不足部分予部分胃肠道外营养,静脉给葡萄糖,复方氨基酸及脂肪乳或血浆,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6.对症治疗。

7.护理保持环境清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频繁痉挛发作,面色发绀时给氧,做好脐部皮肤护理,鼻饲药物及奶液时,严格按操作程序

进行,一切操作和治疗宜集中进行。

吸人综合征是胎儿或新生儿吸入较大量羊水、胎粪或乳汁到肺部而致呼吸困难的一组疾

病。

(一)病因与分类根据吸人时间及吸人物的性质分类

1.羊水吸人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较大量的羊水。

2.胎粪吸人综合征(MAS)若吸人被粪便污染的羊水,则称为胎粪吸人综合征。

3.乳汁吸入性肺炎生后吸人大量乳汁到肺部称乳汁吸人性肺炎。

(二)临床表现

1.羊水吸人综合征有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窒息复苏后出现呼吸急促,不规则、青紫。

吸人量少时无症状或仅有轻度气急。

吸人量多则呼吸困难明显,口吐白沫,肺部可闻粗湿哕音。

2.胎粪吸人综合征常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有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羊水被胎粪污染呈黄或绿色。

患儿皮肤、指甲、外耳道、脐带均被粪染成黄色。

气管内可吸出含粪便的羊水。

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呻吟、青紫、三凹征甚至发生抽搐。

胸部饱满,肺内满布湿哕音。

还可发生气胸,纵隔气肿、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

3.乳汁吸人性肺炎患儿有吞咽障碍,食管畸形或食管功能不全,严重腭裂等,喂奶后发生呛咳或窒息,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

1次大量吸入可引起窒息,呼吸停止,待呼吸恢复后出现气促,肺部啰音多。

(三)辅助检查(X线表现)

1.羊水吸人综合征吸人量少者仅肺纹理增粗,伴轻或中度肺气肿;

吸人量多者出现密度较淡的斑片状阴影,分布广泛,以两肺内侧及肺底部明显。

2.胎粪吸人综合征

(1)轻型肺纹理粗,轻度肺气肿,心影正常,诊断需结合临床。

(2)中型肺部有密度增加的粗颗粒或片状影,团块状阴影,或有阶段性肺不张及透亮区。

心影缩小。

(3)重型两肺广泛粗颗粒或斑片状阴影,及肺气肿,常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

3.乳汁吸人性肺炎广泛的肺气肿和肺纹理增粗,两肺内侧及肺底部斑片状阴影。

(一)清理呼吸道在患儿娩出后立即进行呼吸道内吸引,可用吸管直接吸引,对生后胎粪粘稠或胎粪虽不粘稠而呼吸抑制者可通过喉镜,气管插管吸引。

(二)氧疗清理呼吸道后立即供氧,用鼻管、头(面)罩给高浓度氧,到青紫消失为止,维持.Pa()2在60~80mmHg。

(三)机械通气重症病例吸人高浓度氧后仍有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者,血气分析pH<

7.2、PaO2<

50mmHg、PaCO2>

60~70mmHg时需予呼吸器治疗。

(四)综合治疗与监护

1.监护体温、呼吸、心率、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有条件时血气分析,以便及时发

现由于缺氧而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道、肾脏等器官合并症的发生。

2.保温使皮肤温度维持在36.5℃左右。

3.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轻症可先喂少量糖水三次,观察无异常后改喂奶,量宜偏小以防呕吐腹胀。

重症不能哺乳可静脉输入10%葡萄糖维持液(去钾)等,液量60~80ml/(kg·

d),纠正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等,有代谢性酸中毒者可用碳酸氢钠纠正。

4.合并气胸、纵隔气肿等气漏者,轻症可自然吸收,重症应立即穿刺抽气或行插管闭

式引流。

烦躁不安可用镇静剂。

5.有感染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剂量详见感染性肺炎部分)。

感染性肺炎是围生期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宫内感染常和全身性感染结合在一起。

(一)病因与分类

1.宫内感染性肺炎有孕母在妊娠后期受到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或原虫(如弓形虫)感染史以及羊膜早破史(羊膜早破12小时羊水即可能被污染)。

2.产时感染性肺炎有产程中吸人被病原菌污染的产道分泌物或断脐不洁史。

3.生后感染性肺炎多为密切接触者有呼吸道感染史。

新生儿有败血症、脐炎、皮肤感染史以及反复接受有创性操作史。

(二)临床表现宫内感染多于生后3天内出现症状,产时及出生后感染,多于出生3天后出现症状。

常常出现体温异常,反应低下,拒奶等一般感染症状。

随后出现呼吸急促,吐沫、呛奶等症状。

患儿口唇青紫、呼吸增快、胸廓有吸气性凹陷,两肺呼吸粗或可闻哕音。

严重病例可合并呼衰或心衰。

1.X线表现两肺纹理粗重。

边缘模糊,两肺中下段内带斑片状阴影,病灶融合时可呈毛玻璃密度影。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变化多,常出现肺大泡或并发脓气胸等。

早发型B组链球菌性肺炎的X线改变显示肺野透明度减低,伴支气管充气影,与呼吸窘迫综合征不易区别。

2.测血清IgM增高提示宫内感染,应进一步检测血清特异性IgG和IgM抗体。

气管内分泌物和血培养等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呼吸困难明显者可做血气分析。

(一)保暖体温不升者可放置在远红外线辐射保温床上进行处理。

使新生儿温度达36.5℃。

环境湿度在50%左右为宜。

(二)供氧详见吸人综合征有关章节。

(三)雾化吸入用于分泌物粘稠,阻塞呼吸道的患儿。

雾化吸人提高湿度后,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四)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用抗生素为宜,静脉给药疗效较佳,原则上选用敏感药物。

考虑宫内和分娩过程中感染的肺炎患儿,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多选用氨苄青霉素及丁胺卡那,耐药者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

头孢呋肟及甲硝唑。

生后感染性肺炎致病菌一时不易确定,因此多先选用广谱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

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或丁胺卡那。

病毒性肺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护理,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应用抗生素,并加强支持疗法。

(五)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液体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以免发生呕吐和误吸。

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静脉滴人10%葡萄糖维持液,总量60~l00ml/(kg·

d),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过多,以防心力衰竭、肺水肿。

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应参照血气结果用碳酸氢钠纠正。

(六)对症治疗合并心衰时按新生儿心力衰竭处理。

合并气胸、脓胸时行胸腔穿刺或

闭式引流排气抽脓。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原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引起,主要

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一)临床表现本病主要发生于早产儿。

发病率与胎龄成反比。

也可发生于糖尿病母亲婴儿及剖宫产儿。

生后1~3小时出现呼吸困难。

进行性加重并伴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青紫,严重者呼吸减慢,节律不整,呼吸暂停。

由于严重缺氧和酸中毒,患儿可出现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体温不升,心功能衰竭,休克等。

病情于24~48小时达顶峰。

死亡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3天后病情可逐渐恢复。

1.X线表现有特征性改变,分四级。

I级:

两肺细小颗粒网状阴影,分布较均匀,心影清楚,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

Ⅱ级:

两肺见较大密集的颗粒网状阴影,胸廓小呈钟形,肺透光度减低,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Ⅲ级:

全肺透光度丧失,呈毛玻璃样,横膈及心界模糊,支气管充气征明显。

Ⅳ级:

全肺野一致性密度增高,完全变白,膈面和心影看不见,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

2.泡沫稳定试验对怀疑可能发生的病人生后3分钟之内取胃液0.5~1ml加等量95%酒精,用力振荡15秒钟,静立15分钟后观察试管内泡沫多少。

(一)无泡沫。

(+)试管液面周边l/3有小泡沫。

(++)试管液面周边>

1/3至整个管周有1层泡沫。

(+++)试管周边有泡沫层。

结果分析:

(一)支持HMD诊断、(+)或(++)可疑、(+++)可排除HMD。

(一)支持治疗及护理应按早产儿加强护理。

1.保温最好将患儿置于辐射式抢救台上,可监测体温,又便于抢救和护理,维持患儿体温在36~37º

C之间。

2.营养及水电平衡因患儿有缺氧,复苏抢救的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应适当延迟经口喂养。

如患儿已排胎便,肠鸣音正常,一般情况稳定,可给鼻饲喂

奶,每次2~3ml,每2~3小时1次。

然后根据患儿耐受情况每天增加奶量,按每次增加2~

5ml为宜。

不足部分经静脉补充。

HMD患儿对液体的负荷量耐受差,液量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因此应控制液量。

生后3

天之内液量应控制在60~80Mml/(kg·

d);

3天后可逐渐增至100~120ml/(kg·

d),但须根据患儿代谢情况以及不显性失水丢失的多少而增减液量。

生后第二天每日给钠2~4mmol/(kg·

d)。

此外根据病情补充钙、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碱性液等。

热量摄入在生后1周时应达到60~80kcal(kg·

d)以上,在生后2~3天就可加用氨基酸液和脂肪乳剂,以保证足够的热量。

3.维持血压和血容量应连续监测血压,在发生肺出血、颅内出血、NEC、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时,血压可下降。

可输血浆,新鲜全血等扩容,同时可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输入,使收缩压维持在50mmHg以上。

4.抗生素因宫内肺炎易与HMD混淆,且机械通气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应给抗生素治疗,以后应定期做痰培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5.氧疗和机械通气氧疗的目的是维持PaO2在50~80mmHg,,出生体重>

1500g,X线表现为I~Ⅱ级病变的患儿,可用鼻塞CPAP治疗。

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应用和保持正压的持续性。

CPAP的压力5~8crnH2O,FiO2以维持PaO2在50~80mmHg即可。

机械通气的指征(根据以下任何一条)

(1)用CPAP压力>

8crnH2O,FiO280%,PaO2<

50mmHg。

(2)反复发作呼吸暂停。

(3)严重Ⅱ型呼衰,PaO2>

70mmHg。

(4)X线胸片Ⅱ一Ⅲ级以上病变。

(5)体重<

1500g,,

呼吸器参数初调值:

FiO260%~80%,PIP20~25crnH2O,PEEP4~6crnH2O,呼吸频率40~60次/分,吸/呼比l:

1~1:

1.5。

用呼吸器后应定期复查血气,根据血气调整呼吸器参数。

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呼吸衰竭是呼吸中枢或/及呼吸器官原发或继发的病变,引起通气及/或换气功能障碍使

呼吸系统输入氧及排出CO2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外呼吸功能障碍。

(一)病因

1.上呼吸道梗阻鼻后孔闭锁、小颌畸形、声带麻痹、喉蹼、鼻咽肿物、喉气管软化症、咽喉及会厌炎症水肿,分泌物阻塞。

2.肺部疾病肺透明膜病、肺炎、吸入综合征,湿肺、肺不张、肺出血、肺水肿、肺发育不良等。

3.肺外疾病使肺受气胸、胸腔积液(血、脓、乳糜液等)、膈疝、胸腔或纵隔肿瘸、肿块、腹部严重膨胀。

4.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急性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

5.神经系统及肌肉疾病围生期窒息、脑病、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新生儿破伤风、先天畸形、药物中毒等。

6.其他代谢紊乱,如低血钠、低血糖、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

低体温或体温过高。

1.呼吸频率和节律的改变呼吸增快指安静时呼吸>

60次/分,呼吸减慢是呼吸<

20~30次/分。

节律异常表现为点头呼吸、双吸气、喘息样呼吸。

2.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呻吟样呼吸等。

3.青紫。

4.呼吸暂停呼吸停止>

20秒,伴心率减慢,发绀。

5.肺部物理检查有阳性体征。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