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9017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格式.docx

的正、负,及带电量的多少均无关,不能认为E与F成正比,也不能认为E与q成反比。

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E字(r:

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

源电荷的电量(C))

r2

FKQ

要区别场强的定义式E与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E尹,前者适用于任何电场,后者只适

qr

用于真空(或空气)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5.电势能电势等势面

电势能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和零点。

由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实际的应用意义并不大。

而经常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对电

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速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

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

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计算公式:

W二qU,此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决定。

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在电场中某位置放一个检验电荷q,若它具有的电势能为呂,则比值%叫做该位置的电势。

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对同一电场,电势能及电势的零点选取是一致的)这样选取零电势点之后,可以得岀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叫等势面。

等势面的特点:

(1)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⑶规定:

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

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6.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极之间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

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是U=Ed,公式中的d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m)。

在匀强电场中平行线段上的电势差与线段长度成正比

8.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静电场和力学的知识,分析方法和力学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先分析受力情况,再分析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然后选用恰当的规律解题。

(2)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两点:

A1要掌握电场力的特点。

如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仅跟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与带电粒子的电

量和电性有关;

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处处是恒力;

在非匀强电场中,同一带电粒子在不同位置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不同。

A2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基本粒子:

如电子、质子、〉粒子、离子等除有要说明或

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带电颗粒:

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

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3)带电粒子的加速(含偏转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功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动能定理,也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

如选用动能定理,则要分清哪些力做功?

做正功还是负功?

是恒力功还是变力功?

若电场力是变力,

则电场力的功必须表达成Wab=qUab,还要确定初态动能和末态动能

(或初、末态间的动能增量)

如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则要分清有哪些形式的能在变化?

怎样变化

(是增加还是减少)?

能量守恒的表达形式有:

a初态和末态的总能量(代数和)相等,即E初二E末;

b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等于其它形式能量的增加,即

-E减=E增

C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增量的代数和*2二0;

(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类平抛的偏转问题。

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o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不计重力,电场力使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作类平抛运动,分析时,仍采用力学中分析平抛运动的方法:

把运动分解为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一个分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Vx=Vo,x=v0;

另一个是平行于场强方向上的分运动匀加速运动,vy=at,a=qU,y=1qU(_x)2;

md2mdv0

粒子的偏转角为tg=——=qu?

x。

v0mvod

经一定加速电压(u1)加速后的带电粒子,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确定的平行板偏转电场中,粒子对入射

方向的偏移

y=吗

2mdv0

U2L2

4dUi

它只跟加在偏转电极上的电压

U2有关。

当偏转电压的大小极性

发生变化时,粒子的偏移也随之变化。

如果偏转电压的变化周期远远大于粒子穿越电场的时间(

L

—),则在粒子穿越电场的过程中,仍可当作匀强电场处理。

应注意的问题:

1、电场强度E和电势U仅仅由场本身决定,与是否在场中放入电荷,以及放入什么样的检验电荷无关。

而电场力F和电势能;

两个量,不仅与电场

有关,还与放入场中的检验电荷有关。

所以E和U属于电场,而F电和;

属于场和场中的电荷。

2、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和电场线并不重合,运动轨迹上的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速度方向,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反映正电荷的受力方向。

物体的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是有区别的

只有在电场线为直线的电场中,且电荷由静止开始或初速度方向和电场方向一致并只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粒子的运动轨迹才是沿电力线的。

9.电容器电容

(1)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

(2)电容:

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a定义式:

C二Q(=—),即电容C等于Q与U的比值,不能理解为电容C与Q成正比,与UAU

U成反比。

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

sS

b决定因素式:

如平行板电容器C(不要求应用此式计算)

4rkd

(3)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Q、E、U、C的讨论时要注意两种情况:

a保持两板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不变

(2)

电流强度: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3)

电动势:

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定义式为:

I异

IO

t

W

要注

b充电后断开电源,则带电量Q不变

将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章:

1电流电动势

意理解:

©

是由电源本身所决定的,跟外电路的情况无关。

②;

的物理意义: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

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电能或理解为在把1库仑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搬送到正极的

过程中,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3注意区别电动势和电压的概念。

电动势是描述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物理量,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的特性。

电压是描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物理量,是反映电场力做功的特性。

2•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要

R

注意:

a:

公式中的I、U、R三个量必须是属于同一段电路的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b:

适用范围:

适用于

金属导体和电解质的溶液,不适用于气体。

在电动机中,导电的物质虽然也是金属,但由于电动机转动

时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不能简单地由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电动机电枢

的电阻来决定。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意义:

描述了包括电源在内的全电路中,电流强度与电动势及电路总电阻之间的关系。

(2)公

式:

I=;

常用表达式还有:

"

=IR,lr=UU;

U=-Ir。

R+r

外电阻R

■s

总电流I=

R+r

内电压U"

=

=lr

路端电压

U=IR=农-U'

增大

减小

旳(断路)

O

等于名

」C

O(短路)

——、-(短路电流)

~7心

—•O

3、路端电压U,内电压U'

随外电阻R变化的讨论:

闭合电路中的总电流是由电源和电路电阻决定,对一定的电源,

动势,横坐标上的截距为电源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因此,I、u、u•的变化总是由外电路的电阻变化引起的。

画岀U——R图像,能清楚看岀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情形。

还可将路端电压表达为U-;

-Ir,以;

,r为参量,

这是一条直线,纵坐标上的截距对应于电源电

—二二r。

max;

r

直线的斜率大小等于电源的内电阻,即tg:

-

4、在电源负载为纯电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是:

2

p=IU=I2R=2RR。

由此式可以看出:

(R+r)£

R_r$+4Rr]

当外电阻等于内电阻,即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输出功率为

Pmax,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可用

4r

PR图像表示。

电源输出功率与电路总电流的关系是:

p=IU=1;

-Ir=;

l—Jr=

-rI--

<

2r>

显然,当I=-^―时,

2r

电源输岀功率最大,且最大输岀功率为:

P

max

P——I图像如图所示。

选择路端电压为自变量,电源输出功率与路端电压的关系是:

-U

rr

显然,当ut时,Pmax

P――U图像如图所示。

综上所述,恒定电源输岀最大功率的三个等效条件是:

(1)外电阻等于内电阻,即

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的一半,即U。

(3)输岀电流等于短路电流的一半,即I

R=r。

(2)路

u

I

除去最大输出功率外,同一个输出功率值对应着两种负载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负载电阻大于内电阻,另一种情况是负载电阻小于内电阻。

显然,负载电阻小于内电阻时,电路中的能量主要消耗在内电阻上,输出的能量小于内电阻上消耗的能量,电源的电能利用效率低,电源因发热容易烧坏,实际应用中应该避免。

同种电池的串联:

,内电阻为r,则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动势

n;

Rnr

n个相同的电池同向串联时,设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

总二n;

,总内电阻r总二nr,这样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表示为I

3.电阻定律

4.

(乙)时,由于伏特表的内阻有分流作用,电阻的测量值R外二U

U

U丄

RxRV

卫d:

Rx,

RxRv

可以看出:

当Rx■■RA和Rv■■Rx时,电阻的测量值认为是真实值,即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Rv斗-时,

Rx

迟时,

亠时,

Ro

所以为了确定实验电路,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比值法,若

大,安培表的分压作用可忽略,应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

小,伏特表的分流作用可忽略,应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

Ra

通常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较

两种电路可任意选择,这种

Rx和R0比较:

若Rx>

R0时,则待测电阻

4•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探究)

电阻的测量:

情况下的电阻R0叫临界电阻,R0二.RRv,待测电阻阻值较大;

若Rx<

R0时,则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

二是试接法:

在RA、RV未知时,若要确定实验电路,可以采用试接法,如图所示:

如先采用安

培表外接电路,然后将接头P由a点改接到b点,同时观察安培表与伏特表的变化情况。

若安培表示数变化比较显著,表明伏特表分流作用较大,安培表分压作用较小,待测电阻阻值较大,应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

若伏特表示数变化比较显著,表明安培表分压作用较大,伏特表分流作用较小,待测电阻阻值较小,应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

(2)欧姆表: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

a•欧姆表的三个基准点。

如图,虚线框内为欧姆表原理图。

欧姆表的总电阻

I=—

lxR

=,可以看出,

RgrRxRzRx

规律变化,

因此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

当Rx=0时,

Rz

Ix随Rx按双曲线

指针满偏,

停在0刻度;

当Rx=3时,lx=0――指针不动,停在电阻二刻度;

当Rx=Rz时,

待测电阻为Rx,则

z1

Ix|g――指针半偏,停在Rz刻度,因此Rz又叫欧姆表的中值电阻。

如图所示。

x2Rz2g

b.中值电阻Rz的计算方法:

当用R1档时,R=―,即表盘中心的刻度值,当用Rn档

g

时,Rz=nRz。

C.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在“:

”附近,刻度线太密,在“o附近,刻度线太稀,在Rz”附近,刻

度线疏密道中,所以为了减少读数误差,可以通过换欧姆倍率档,尽可能使指针停在中值电阻两次附近

1

-Rz—3Rz范围内。

由于待测电阻虽未知,但为定值,故让指针偏转太小变到指在中值电阻两侧附近,

3

就得调至欧姆低倍率档。

反之指针偏角由太大变到指在中值电阻两侧附近,就得调至欧姆高倍率档。

5•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电路及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和。

b:

串联电路重要性质: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

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跟各个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c:

给电流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就可以扩大它的电压量程,从而将电流表改装成一个伏特表。

如果

电流表的内阻为Rg,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g,用这样的电流表测量的最大电压只能是IgRg;

如果给这

U_IgRg

个电流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该电阻可由「=Ig或R串=(n-1)Rg计算,其中

R串

(2)并联电路及分流作用

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各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并联支路的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

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b:

并联电路的重要性质:

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111

R并=(•…;

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与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

(R1R2Rn)

1gRg

=(I_1

g)R并或R并=

——Rg计算,其中

n-1

n为电流量程扩大的

Ig

支路电阻的电流、各个支路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跟各支路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即,

倍数。

6.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探究)H

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如图所示电路,用伏特表测出路端电压u1,同时用安培表测出路端电压U1时

I2U1-1心2

-U111r

{解之,求得《

|名=U2+l2r

z=

I2-丨1

5_u2r:

丨2-丨1

上述通过两组实验数据求解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由于偶然误差的原因,误差往往比较大,为了减小

偶然因素造成的偶然误差,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调节变阻器的阻值,测量5组〜8组对应的U、丨值并列

成表格,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在U――I坐标系中标岀各组数据的坐标点,作一条直线,使它通过尽可能

多的坐标点,而不在直线上的坐标点能均等分布在直线两侧,如图所示:

这条直线就是闭合电路的UI

图像,根据U-;

-lr,u是I的一次函数,图像与纵轴的交点即电动势,图像斜率tgr二卫二r。

△I

8.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I

电功和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电功W=qU=Ul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

电功率P=UI,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Q=12Rt这是普遍适用的电热的计算公式。

电热和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叫电热。

电热和电功的区别: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等于电热,即

W=Ult=I2Rt=

—t是通用的,没有

发热是不可避免的热能

纯电阻用电器:

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白炽灯等。

非纯电阻用电器:

电流通过用电器以转化为热能以外的形式的能为目的,损失,例如电动机、电解槽、给蓄电池充电等。

2U

区别。

同理P=UI=12R也无区别。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UIt分为

两部分:

一大部分转化为热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

械能);

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I2Rt。

这里W=UIt不再等于Q=I2Rt,而是W>

Q,应该

是W=E其他+Q,电功只能用W=UIt,电热只能用Q=I2Rt计算。

9.简单的逻辑电路I

与门、或门、非门三种基本逻辑电路:

符号:

真值表:

第三章:

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通量

(1)、磁场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

(1、磁场的基本特性——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现象的电本质——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的磁场都产生于电荷的运动,并通过磁场而相互作

(3)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假说和实验一一安培分子环流假说和罗兰实验。

(2)、磁感应强度

为了定量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弓I入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

受到磁场力F跟电流强度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用公式表示是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它的方向就是小磁针

N极在该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IL

公式是定义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与产生磁场的磁极或电流有关,和该点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

与该点是否存在通电导线无关。

(3)、磁感线

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绘磁场中各点磁感应强度情况而假想岀来的曲线,在磁场中画岀一组有方向的曲线。

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和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这组曲线就叫磁感线。

磁感线的特点是:

磁感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都表示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极到N极,形成闭合曲线

磁感线不能相交。

对于条形、蹄形磁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画法必须掌握。

(4)、磁通量(©

)和磁通密度(B)

d磁通量('

■)――穿过某一面积(S)的磁感线的条数。

粛通密度一一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也即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B二一

S

®

'

■与B的关系'

■=BScost式中Seos:

为面积S在中性面上投影的大小。

d公式=BSeos:

及其应用

磁通量的定义式'

=BSeos2是一个重要的公式。

它不仅定义了•■的物理意义,而且还表明改变磁通量有三种基本方法,即改变B、S或n在使用此公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图1

(1)公式的适用条件一一一般只适用于计算平面在匀强磁场中的磁通量。

(2):

角的物理意义一一表示平面法线(n)方向与磁场(B)的夹角或平面(与磁场中性面(00)的夹角(图1),而不是平面(S)与磁场(B)的夹角(°

)。

(3)••是双向标量,其正负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如平面法线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当磁感

线沿相反向穿过同一平面时,磁通量等于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一一磁通量的代数和,即

='

■i-'

2•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用安培定则判定

通电直导线周围:

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

通电线圈周围磁场:

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

3•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

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

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4.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直导线,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B的夹角为>

当通以电流I时,安培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BIIsinT式中F的单位为牛顿(N),I的单位为安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