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7536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教学提纲文档格式.docx

同一MG下的两个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和释放流程如图1-22所示。

不同MG下的两个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和释放流程与该流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流程示例基于以下约定:

●Termination1的物理终端ID为A0,UserA与A0连接;

●Termination2的物理终端ID为A1,UserB与A1连接;

●UserA为主叫,UserB为被叫,主叫先挂机;

●SoftX3000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为:

192.168.100.1:

2944;

●MG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为:

192.168.100.70:

2944。

三、H.248协议呼叫流程

图1-1同一MG下的两个终端之间的H.248呼叫流程示例

四、H.248协议信令分析

事件1:

主叫用户摘机

MG设备检测到终端A0对应的主叫用户UserA摘机,并通过NTFY_REQ

命令,把摘机事件通知给MGC。

NTFY_REQ命令的文本描述

MEGACO/1[192.168.100.70]:

2944

T=883{C=-{

N=A0{

OE=369109250{al/of}}}}

第一行:

MEGACO即H..248协议,版本为1。

表示由MG发给MGC的消息MG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为:

[192.168.100.70]:

第二行:

T表示Transaction事务,此为请求事务,事务ID为“883”;

C表示Context关联,“-”表示此时封装的关联为空。

第三行:

N表示Notify通知命令,该命令作用于终端A0。

第四行:

OE表示ObserveEvent观测到的事件描述符。

此时,TerminationA所在的MG观测到UserA摘机,向MGC汇报该事件。

RequestID为“369109250”。

MGC确认收到用户摘机事件,回应答消息。

NTFY_REPLY响应的文本描述

MEGACO/1[192.168.100.1]:

P=883{C=-{

N=A0}}

表示由MGC发给MG的消息MGC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为:

[192.168.100.1]:

P表示Reply响应事务,事务ID为“883”,与请求事务ID一致;

响应有两种:

“Reply”和“Pending”。

“Reply”表示已经完成了命令执行,返回执行成功或失败信息;

“Pending”指示命令正在处理,但仍然没有完成。

当命令处理时间较长时,可以防止发送者重发事务请求。

事件2:

MG给主叫放拨号音

MGC收到主叫用户摘机事件后,通过MOD_REQ命令指示MG给A0终

端对应的UserA放拨号音,并且把DigitMap(拨号计划dmap1)通知给MG,

要求根据DigitMap收号,并同时检测用户挂机事件。

MOD_REQ命令的文本描述

T=372771555{

C=-{

MF=A0{

E=369109251{

dd/ce{DigitMap=dmap1},al/*},

SG{cg/dt},

DM=dmap1{

([2-9]xxxxxx|13xxxxxxxxx|0xxxxxxxxx|9xxxx|1[0124-9]x|E|x.F|[0-9EF].L)}}}}

MEGACO协议的版本为1,以及消息发送者标识(MID)。

请求事务ID为“372771555”,该事务ID用于将该请求事务和其触发的响应事务相关联。

此时,该事务封装的关联为空。

MF表示Modify命令,用来修改终端A0的特性、事件和信号。

第五行:

E表示Event事务描述符,其RequestID为“369109251”。

通过RequestID可以将事件请求命令和事件发生通知Notify命令关联起来。

第六行:

MGC请求MG监视终端A0发生的以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DigitMap规定的拨号计划(dmap1)收号。

事件二,请求MG检测模拟线包(al)中的所有事件。

第七行:

SG表示Signal信号描述符。

表示MGC请求MG给终端A0送拨号音(dt:

dialtone)。

第八行:

DM表示DigitMap数图描述符。

MGC给MG下发拨号计划dmap1。

第九行:

拨号计划dmap1。

其中,“[2-9]xxxxxx”表示用户可以拨2~9中任意一位数字开头的任意7位号码;

“13xxxxxxxxx”表示13开头的任意11号码;

“0xxxxxxxxx”表示0开头的任意10位号码;

“9xxxx”表示9开头的任意5位号码;

“1[0124-9]x”表示1开头,3以外的十进制数为第二位的任意3位号码;

“E”表示字母“*”;

“F”表示字母“#”;

“[0-9EF].L”表示拨以数字0~9、字母“*”、“#”开头的任意位等长定时器超时之后就会上报。

协议中定义的数字表:

数字或字符

含义

0~9

A~D

X

通配值,表示“0~9”之间的任意数字

T

表示检测到定时器超时,即在匹配完拨号方案后,如果仍然有号码,系统将逐位上报号码

*

表示DTMF方式中的“*”

#

表示DTMF方式中的“#”

.

表示其前面的数字或字符可以出现任意多个,包括0个

|

用于分隔字符串,表示每个字符串为一个可选择的拨号方案

[]

表示在其中的数字或字符串中任选一位

MG返回MOD_REPLY响应MGC的MOD_REQ命令。

MOD_REPLY响应的文本描述

P=372771555{

MF=A0}}

响应事务ID为“372771555”,该事务ID用于和请求事务相关联。

事件3:

主叫用户拨号

UserA拨号,MG对所拨号码进行收集,并与对应的DigitMap进

行匹配,匹配成功,通过NTFY_REQ命令发送给MGC。

T=884{C=-{

OE=369109251{

20030429T06132700:

dd/ce

{Meth=UM,ds=6540100}}}}}

请求事务ID为884。

MGC的实现方式为主叫拨号之后才建立关联,以免主叫摘机不拨号、所拨的号码不存在等原因引起的资源浪费。

Notify命令,该命令作用于终端A0。

观测到的事件描述符。

RequestID为“369109251”,与上文MOD_REQ命令的RequestID相同,表示该通知由此MOD_REQ命令触发。

上报DigitMap事件的时间戳。

“20030429T06132700”表示2003年4月29日早上6时13分27秒。

终端A0观测到的事件为DTMF检测包中的DigitMapCompletion事件。

该事件的两个参数为:

DigitMap结束方式(Meth)和数字串(ds)。

Meth为DigitMap结束方式。

数字串“ds”,此时表示UserA所拨的号码为“6540100”。

DigitMap结束方式(Meth)有3个可能值:

“UM”:

明确匹配。

如果恰好只剩下一个候选拨号序列且完全匹配,就会产生一个“明确匹配”的DigitMapCompletion事件。

“PM”:

部分匹配。

在每一步中,等待下一拨号事件的定时器将采用缺省的定时原则,或者参照一个或多个拨号事件序列中明确规定的定时器。

若定时器超时,且不能与候选拨号事件集完全匹配或没有候选拨号事件可以匹配,则报告“定时器超时,部分匹配”。

“FM”:

完全匹配。

若定时器超时,且能与候选拨号事件集中的一个拨号事件完全匹配,则报告“定时器超时,完全匹配”。

MGC发NTFY_REPLY响应确认收到MG的NTFY_REQ命令。

P=884{C=-{

事件4:

在主叫用户侧增加新的关联

MGC在MG中创建一个新context,并在context中加入TDMtermination

和RTPtermination。

ADD_REQ命令的文本描述

T=369363687{

C=${

A=A0{

M{O{MO=SR,RV=OFF,RG=OFF}},

E=369109253{al/*},

SG{}},

A=${

M{O{MO=IN,RV=OFF,RG=OFF,nt/jit=40},

L{v=0c=INIP4$m=audio$RTP/AVP8}}}}}

请求事务ID为“369363687”。

“$”表示请求MG创建一个新关联。

由于目前关联还不确定,所以使用“$”。

A表示ADD命令,将终端A0加入到新增的关联中。

M表示Media媒体描述符。

“O”表示LocalControl本地控制描述符。

MO表示Modify命令,修改终端A0的属性为收发模式(SR),预留组属性(RG)、预留值属性(RV)均为“OFF”。

事件描述符。

RequestID为“369109253”,MGC请求MG检测模拟线包中所有事件的发生,例如挂机事件。

信号描述符。

此时信号为空,表示MGC要求MG停止目前所播放的任何信号。

ADD命令,将某个RTP终端加入新增关联。

其中,新的RTP终端为临时终端,由于RTP终端的描述符没有确定,所以使用“$”。

媒体描述符。

“O”表示本地控制描述符,MO表示Modify命令,此时修改RTP终端模式为去激活(INACTIVE),预留组属性(RG)、预留值属性(RV)均为“OFF”,“nt/jit=40”表示NetworkPackage中的抖动缓存最大值为40毫秒。

第十行:

L表示Local,MGC建议新的RTP终端采用一系列本地描述参数。

“v=0”表示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版本为0。

“c=INIP4$”表示RTP终端的关联信息,IN表示关联的网络标识为Internet,关联地址类型为IP4,“$”表示目前本地IP地址未知。

“m=audio$RTP/AVP8”表示MGC建议新的RTP终端的媒体描述,“audio”表示RTP终端的媒体类型为音频,“$”表示RTP终端的媒体端口号目前未知,“RTP/AVP”为传送层协议,其值和“c”行中的地址类型有关,对于IP4来说,大多数媒体业务流都在RTP/UDP上传送,已定义如下两类协议:

RTP/AVP,音频/视频应用文档,在UDP上传送;

Udp,UDP协议。

“8”对于音频和视频来说,就是RTP音频/视频应用文档中定义的媒体静荷类型。

表示MGC建议RTP终端媒体编码格式采用G.711A。

H.248协议规定RTP静荷类型至编码的映射关系为:

G.711U=0;

G.726=2;

G.723,G.7231=4;

G.711A=8;

G.729,G.729A=18。

MG返回ADD_REPLY响应,分配新的连接描述符,新的RTP终端描述符。

ADD_REPLY响应的文本描述

P=369363687{C=286{

A=A0,A=A100000034{

L{v=0c=INIP4192.168.100.70m=audio18300RTP/AVP8}}}}}

响应事务ID为“369363687”。

“C=286”表示关联已建立,MG赋予一个关联ID“286”来标识这个关联。

确认物理终端A0和临时终端A100000034已经加入关联286。

根据MGC的建议,网关确认A100000034终端采用G.711A媒体编码格式,设置其RTP端口号为18300,填充本地IP地址192.168.100.70。

事件5:

在被叫用户侧增加新的关联

MGC进行被叫号码分析后,确定被叫UserB与MG的物理终端A1相连。

因此,MGC使用ADD_REQ请求MG把物理终端A1和某个RTP终端加入到一

个新的关联中。

MG返回ADD_REPLY响应,分配新的连接描述符为287,新的

RTP终端描述符为A100000035。

MG根据MGC的建议,决定MG的

A100000035终端采用G.711A编解码方式,设置其RTP端口号为18296,填充

本地IP地址192.168.100.70,同时设置A100000035终端为去激活(Inactive)

模式。

T=369363688{

A=A1{

E=369108998{al/*},

M={O{MO=IN,RV=OFF,RG=OFF,nt/jit=40},

各个参数的详细解释可参考事件4。

P=369363688{C=287{

A=A1,A=A100000035{

L{v=0c=INIP4192.168.100.70m=audio18296RTP/AVP8}}}}}

事件6:

MG给被叫用户放振铃音

MGC发送MOD_REQ命令给终端A1,修改终端A1的属性并请求MG给

UserB放振铃音。

T=372771561{C=287{

MF=A1{

E=369108999{al/*},

SG{al/ri}}}}

请求事务ID为“372771561”。

“C=287”表示关联已建立,MG赋予一个关联ID“287”来标识这个关联。

MF表示Modify命令,该命令作用于终端A1。

RequestID为“369108999”,MGC请求MG检测模拟线包中所有事件的发生,例如挂机事件。

ri即ring,此时MGC要求MG给被叫UserB放振铃音。

MG返回MOD_REPLY响应进行确认。

MOD_REPLY响应的文本描述:

P=372771561{C=287{MF=A1}}

响应事务ID为“372771561”,与请求事务ID一致。

事件7:

MG给主叫用户放回铃音

MGC发送MOD_REQ命令给终端A0,修改终端A0的属性并请求MG给

UserA放回铃音。

T=372771562{C=286{

E=369109256{al/*},

SG{cg/rt}}}}

请求事务ID为“372771562”。

“C=286”表示关联ID为286。

MF表示Modify命令,该命令作用于终端A0。

RequestID为“369109256”,MGC请求MG检测模拟线包中所有事件的发生,例如挂机事件。

rt即ringbacktone,此时MGC要求MG给被叫UserA放回铃音。

P=372771562{C=286{MF=A0}}

各个参数的详细解释可参考事件6

事件8:

被叫用户摘机

被叫UserB摘机,MG把摘机事件通过NTFY_REQ命令通知MGC。

T=885{C=287{

N=A1{

OE=369108999{al/of}}}}

请求事务ID为“885”。

“C=287”表示关联ID为287。

N表示Notify命令,该命令作用于终端A1。

OE表示ObserveEvent观测事件。

MG观测到UserB摘机(of:

off-hook),向MGC汇报该事件,事件ID为“369108999”。

MGC返回NTFY_REPLY响应进行确认。

P=885{C=287{N=A1}}

事件9:

MG给被叫停放振铃音

MGC把与终端A0关联的RTP终端A100000034的连接描述通过

MOD_REQ命令送给与终端A1关联的RTP终端A100000035。

并且修改RTP

终端A100000035的模式为收/发。

T=370281195{C=287{

MF=A1{M{O{MO=SR,RV=OFF,RG=OFF,tdmc/ec=ON}},

E=369109001{al/*},

MF=A100000035{M{O{MO=SR,RV=OFF,RG=OFF},

L{v=0c=INIP4-m=audio-RTP/AVP8},

R{v=0c=INIP4192.168.100.70m=audio18300RTP/AVP8}}}}}

请求事务ID为“370281195”,关联ID为“287”,即MGC和Termination2建立的关联。

Modify命令,修改终端A1的属性。

“M”表示媒体描述符,“O”表示LocalControl描述符,“MO=SR”表示MGC修改终端A1的模式为收/发,“RV=OFF,RG=OFF”表示预留组属性、预留值属性均为“OFF”,“tdmc/ec=ON”表示MGC建议MGTDM电路包中的回声取消特性为“ON”。

MGC请求MG检测终端A1发生的事件,例如挂机等。

Modify命令,修改RTP终端A100000035的属性。

“M”表示媒体描述符,“O”表示LocalControl描述符,“MO=SR”表示MGC修改RTP终端A100000035的模式为收/发,“RV=OFF,RG=OFF”表示预留组属性、预留值属性均为“OFF”。

Local描述符,包含本端RTP(与终端A1关联)终端A100000035的连接描述。

Remote描述符,包含远端RTP(与终端A0关联的)终端A100000034的连接描述。

MEGACO/1[191.165.15.122]:

P=370281195{C=287{

MF=A1,MF=A100000035{

M{L{v=0c=INIP4192.168.100.70m=audio18296RTP/AVP8}}}}}

各个参数的详细解释可参考事件4

事件10:

MG给主叫停放回铃音

MGC把与终端A1关联的RTP终端A100000035的连接描述通过

MOD_REQ命令送给与终端A0关联的RTP终端A100000034。

终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