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2902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谈谈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七月的天山》:

1.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个地方的哪些景物?

2.交流板书关键词:

新疆天山水树花

三、交流感受、概括主题内涵

同学们,读了这四篇描写景物的文章,联系板书说说你的感受吧!

(整体感悟,以生成的板书来概括。

板书设计:

“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课题景点景物

敬亭山众鸟、孤云、敬亭山

《古诗词三首》洞庭湖秋月、湖面、山水

江南红日、江花、江水

《桂林山水》桂林水、山

《记金华的双龙洞》浙江金华外洞、内洞、孔隙

《七月的天山》新疆天山山、水、树、花

语文园地祖国各地沙漠、落日等

大自然真美啊!

四、布置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素材积累,搜集“宽带网”中的名山图片。

教学反思:

课文解读型(7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课前准备:

1、搜集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预习要求: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利用工具书或结合注解理解词语含义,试着理解诗句含义。

独坐敬亭山

一、插图导入

PPT出示课文插图,设置问题:

你知道图片中的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山对面的这位又是谁呢?

(板书课题、作者及所处朝代)

学生读题,一边读,一边看注解,结合插图教师简单介绍背景。

(出示课件)

二、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1.男女分读诗的前后两句,看看作者在哪里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补充评议。

(要求把这些景物说具体、完整)

3.自由朗读,边读边看注解,说说你对每句诗句的理解。

(逐句理解,适时点评补充)

4.集体朗读,想想从画面中你所看到的景象?

(全面理解基础上整体理解)

三、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自由吟读。

(感情节奏指导)

2.展示吟诵。

(个人、小组)

3.讨论:

读完古诗你最想说什么?

四、拓展积累

PPT出示古诗杜牧的《江南春》,让生试读并结合注解理解诗句含义,齐读。

望洞庭

一、揭示题意,感知诗意。

出示课件: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出示洞庭湖景色图片,观察图片,学生试着介绍洞庭湖的景色。

(学生相互补充)

二、吟读理解

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指明背诵)

男女分句背诵,参阅课文注解,根据插图试着理解诗句意思。

播放录音,出示插图,一边聆听,一边感知画面,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景物说出来。

在交流中体会诗人的心情。

让学生结合图,吟诵体会理解“两相和”的意思。

三、感悟赏析

本首诗中,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好在哪里?

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PPT出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生试读并结合注解理解诗句含义,齐读。

忆江南

一、温故导入

1.背诵前两首古诗。

(指明2-3个小组背诵后全班集体背诵)

2.《忆江南》是一首词,题目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你还知道哪些词?

揭示课题,理解作者。

“忆”就是回忆,词中作者在回忆谁呢?

出示课件,理解作者及词的写作背景。

二、读文理解

1.集体齐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回忆江南?

江南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2.指名读,读准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旧:

从前。

曾:

曾经。

谙:

熟悉。

胜:

超过,胜过。

3.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结合图片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4.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

3.联系词的写作背景,讨论:

作者还可能在回忆谁?

为什么?

四、合作学习,展示交流

五、强化巩固、拓展提升

1.梳理内容,根据板书指导感情朗读和背诵。

2.抄写或默写古诗词三首。

六、以文带写

任选一首,自由创设情境,合理展开想象,将古诗词变成一段二三百字的美文。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唐李白唐刘禹锡  唐白居易

孤独寂寞山水之美美景忆人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欣赏文句的语言美。

2、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文中的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创设的情景美,并运用观景移情法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景。

2、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通过朗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片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习设计:

1.认真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语。

3.整理本课出现的多音字、近反义词。

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桂林山水。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欣赏桂林的山水吧。

指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师补充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全面领略桂林山水的神韵,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大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在不会读或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和感受的句子。

屏幕出示句子:

游览原因----“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齐读、超越读,理解“甲天下”的味道,读出“甲天下”的意思。

浏览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联系图片视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研读理解、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说说作者在写漓江水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写大海和西湖的呢?

(为了衬托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美)

2.画出写漓江水的句子,并把这个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归结答案,课件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谁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3.结合图片,用“五读法”感受漓江水“静、清、绿”的奇妙之美,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读:

全班齐读,找出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

二读:

男女分读,体会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读:

教师引读,感悟漓江水的“静、清、绿”(结合图片对比)

四读:

生生赛读,把漓江的水读得更静、更清、更绿

五读:

全班齐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仿写训练:

教室里的墙壁真白啊,白的()。

早晨一起床,我立马奔向我家的花园。

花园里的花真()啊,();

花园里的花真()啊,();

花园里的花()啊,()。

放手让学生用“读、找、品、悟”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以致用:

天上的白云像(),

仰望天空,棉花似的白云真是变化多端,一会儿像()、()、()。

配乐朗读课文第四段。

(出示图片和相应文字)

四、拓展升华:

用不同的形式写出浏览完桂林山水后自己的感受。

五、以文带文

自读课文《阿里山的云雾》;

读出写云雾的段落和句子;

讨论交流:

阿里山的云和雾有什么特征?

桂林山水

总分总

水:

静、清、绿

甲天下美---画中游

山:

奇、秀、险

记金华的双龙洞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2课时

1、学生搜集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多媒体教学课件。

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溶洞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新课。

我们从桂林出发,今天又来到浙江金华,欣赏金华的双龙洞,感受祖国不同地区不一样的美景。

出示不同角度的溶洞图片,指生说说课前搜集的相关溶洞资料,师相机补充,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提问:

看完图片,看你们都很惊讶,为什么?

二、预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并在课文中画出来,根据上下文大概理解它们的意思。

2.指明认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评价纠正。

3.个别书写“簇、臀、擦、蜿等笔画较多的字,批改评价。

三、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难读或不会的地方做出标识,向同伴请教。

1.指明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示意图。

3.交流补充:

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做简单说明,然后相互补充或者纠正不妥之处。

4.对照示意图在相应段落,做好记录。

第二课时

四、细读理解:

1.读课文一、二段,说说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见到了哪些景物?

2.找出能概括金华一带山区春天颜色的词语和溪水声音的句子。

3.出示句子,全班齐读,说说你的体会。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仿说训练:

用“时而……时而……”说话。

4.研读感悟:

分组读课文第4---8自然段,概括内洞、外洞、孔隙的特点。

(随机板书)

根据这些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指明朗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训练:

选择课文中的一处景点,用导游词形式介绍。

六、以文带文

1.默读《海南的冬天》

2.海南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有哪些不同?

记金华的双龙洞

金华城罗店入山迎溪流--双龙洞

外洞宽敞

孔隙狭窄值得观赏

内洞漆黑奇特大

七月的天山

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准备

1.搜集天山的资料

2.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

1课时

预习设计:

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天山。

一、谈话引入:

我们欣赏了敬亭山,游览了桂林山水,金华的双龙洞,今天来到千里之外的新疆天山,欣赏这里的自然美景。

学生自读衔接语,明确问题及要求。

二、课文理解。

1.带着衔接语中的问题,自主阅读全文,要求读准读通课文。

2.画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3.课件出示: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美,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草原能比得过这时候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全班齐读后把上面句子换个说法。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说说读完这句话的感受,引出“天山景色很美”这一主题。

速读课文,找一找天山的景色美在哪些地方?

(归纳整理后板书---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天山深处的景象)

4.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及相应图片,边读边看,学习作者由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渡语:

欣赏完天山的雪峰和溪流,我们将进入天山密林。

5.浏览第三小节,想想进入天山密林深处,作者重点写了谁?

它有什么特点?

(原始森林——幽静)

穿过幽静的原始密林,我们来到了天山深处。

这里又有什么呢?

6.快速阅读,看看这里作者写的最多的是什么?

(五彩缤纷的野花)

板书归结: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了新疆天山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小溪,幽静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野花,突出天山奇异的风光。

三、以文带文

1.自由默读《游松山》

2.简单画出作者游览示意图。

3.路途中作者重点写了哪三种景物?

四、板书设计:

雪峰、雪水及小溪幽静的密林五彩缤纷的野花

“移步换景”法

主题阅读型(1课时)

设计思路:

主题阅读的主要目是增加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对内容的理解可以用提问题、找问题或填空等形式来感知,不做全面具体理解。

本节课围绕单元主题,选择四篇不同体裁内容的文章,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拓展学生视野。

虽说四篇文章都是描写景物的,但在指导阅读理解时应取其精华之处来理解和训练。

也就是所谓的“溺水三千尺,只取一瓢饮”。

每篇文章抓住一个训练重点来阅读理解。

如:

《雾中情》抓住雾浓、白的特点,和作者一起大胆联想和想象,感知庐山的仙境美;

《三峡之秋》一文明显的特点是连续四段段首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是:

早晨、中午、下午、夜晚。

课堂上可以指导学生及时积累表示时间顺序的连词,为后面按顺序说话训练打下基础;

阅读《黄果树瀑布》时,让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全班交流,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体会,必要时其他同学做适时补充。

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个体的发展,也实现了集体的进步;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则抓住湖“黄、绿、蓝”三种色彩去了解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色彩绘制的都是同一主题--自然之美。

读一读四篇文章

一、回顾主题

回顾单元主题及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

(回顾语:

同学们,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感受庐山雾中的那份深情。

二、群文阅读

《雾中情》

1.自主阅读课文,画出描写庐山雾的特点的句子。

交流展示,补充归结。

2.课件出示句子:

雾铺天盖地而来,四处翻卷弥漫,抬头望去,树梢不见了,远峰消失逝了,亭台楼阁隐在雾中,影影绰绰的,仙境一般。

(学习积累)

真像在一条牛奶河中潜泳。

沐浴在这条牛奶河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胆创新)

3.梳理关键词。

教学体会:

本节课中展示庐山雾的特点的句子,使学生积累了更多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在“牛奶河中”畅想是对文本内容的迁移创新。

积累、运用、迁移、创新正是语文教学的真实目的。

《三峡之秋》

1.过渡语:

看完庐山的雾,享尽庐山的情,我们再来看看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的?

(板书--《三峡之秋》)

2.自主阅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四个词语。

(早晨、中午、傍晚、深夜)

3.小组讨论:

这四个时间段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四人小组)

4.展示交流、质疑补充(小组所有成员上台展示)

5.积累运用:

说几个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连词,试着说一段话。

比如:

先……,接着……,然后……,最后……;

好一副迷人的深秋美景,听,黄果树瀑布在召唤我们呢!

(板书课题)

《黄果树瀑布》

1.默读全文,边读边在感动的句子旁边作批注。

2.展示交流:

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引出课文第二小节)

概括第二小节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气势)

用雄浑奇伟的语气,读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3.总结:

你怎么也不相信如此雄浑奇伟的气势,它的源泉竟是一条安详的小河啊!

我们生活在魅力的青藏高原,这里有一个世界闻名的淡水湖,她就是-----青海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1.自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留给青海湖的“黄、绿、蓝三种颜色分别指什么?

2.找出相应的句子,同伴互读。

3.练习感悟:

青海湖是的湖,还是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三、回归主题(根据板书梳理归纳)

板书设计;

祖国的千山万水

《雾中情》仙境一般

《三峡之秋》山明水秀

《黄果树瀑布》雄浑奇伟

《青海湖,梦幻般的胡》世外桃源

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祖国山水的别样风采

口语交际型(1课时)

“走,我们去春游”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话可说,有话爱说,鼓励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互动交流时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不理解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有不同意见和别人商讨,还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山河,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饱览魅力的自然风光。

先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春游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和伙伴之间的合作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形成一致意见,以此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

根据计划表,把内容讲清楚、说具体。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文章都是赞美山的壮丽,水的柔美、花草树木的明艳,它们就像一幅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徜徉其间,你会流连忘返----瞧!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翩翩而来,“走,我们去春游”,

二、事先准备

1.读读“口语交际”中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

2.明确交际内容。

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小组讨论

1.组建活动小组。

(4或5人为一小组)

2.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审查员)

3.合作完成汇报表格。

XX班第X小组春游活动计划表

时间地点

活动内容

参加人员

准备工作

分工

其他

四、展示汇报,评议补充。

(评议要求:

语言是否规范、说的是否清楚、安排是否周到)

五、统一意见,制定班级春游方案。

(略)

六、自选练习:

按一定顺序观察校园某一处的景物,突出事物的特点。

习作教学型(2课时)

围绕单元主题教学,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山河的神奇与美丽。

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勾起学生回忆,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景可写,有情可述,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自改、互改、组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和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按一定顺序写某一处的景物,重点突出其特征;

学习修改自己和他人作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课堂构思:

回顾主题及习作方法搜集素材、列出提纲反馈构思、指导点评起草修改展示朗读、简单评价当堂誊清

一、回顾引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能说说我们接触到的重要的习作方法吗?

(列举板书)

二、搜集素材、反馈构思

上节课我们布置了语文活动,老师相信你们已经观察了校园某一处景物,它也许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说一说你的收获吧。

三、交流点评

1.指2-3名学生说说观察了校园中的哪一处景物?

是按什么顺

序观察的?

这一处景物有什么特点?

2.小组内相互交流。

(说什么,怎样说)

3.选一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4.师生点评。

四、拟定草稿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有针对性进行问题指导。

指导重点:

一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具体,二是按一定的顺序介绍。

五、选稿点评

大部分学生完成后,选一篇中等学生的作文做详细,全面点评,肯定优点,提出问题及修改方向。

六、习作修改

1.自改---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改正标点和错别字,改通句子等。

2.互改----改词语,改句段,改内容。

画出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作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组赏----赏内容。

哪些内容写的具体生动、那个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感触。

七、交流展示

1.按“青龙头、优美句子、精彩片段、凤凰尾”局部交流分享。

2.推选“成名小作家”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全班学生做适当点评。

选一名批改认真作品,向全班同学简单介绍批改方法。

八、誊写作文

回顾拓展型(2课时)

语言这门艺术之功,靠得是长久的巩固积累;

学生只有巩固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很顺利进行阅读。

从阅读中丰富内容,积累素材,学习方法,为说话习作打基础。

本节课设计重点是以课堂为阵地,课本为载体、学生为主体,通过“词语盘点、我的发现、宽带网”的训练,培养学生巩固积累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搜集展示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