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汉语中古音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十世纪汉语中古音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汉语中古音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韵书的搜集和整理
20世纪初,陆法言《切韵》的唐写本和增订本在敦煌和吐鲁番的发现,是20世纪音韵学的幸事和盛事。
我国学者作了很多辑录和整理的工作,王国维、魏建功、周祖谟等用力最勤,创获最多。
1921年,王氏最先把斯坦因劫去的三种《切韵》残卷(即切一、切二、切三)抄印,公诸于世。
1936年,由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的《十韵汇编》出版,辑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十种《切韵》系韵书。
1955年,姜亮夫三十年代在巴黎、伦敦、柏林等地图书馆摹录的韵书总集《瀛涯敦煌韵辑》出版。
1968年,龙宇纯写成第一部全本《王韵》的校本《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参证多种韵书,细校详订。
1974年,针对姜亮夫摹录本的错误,潘重规作《瀛涯敦煌韵辑新编》《瀛涯敦煌韵辑别录》,有较大参考价值。
1983年,周祖谟出版了《唐五代韵书集存》,汇集了30种唐五代韵书写本、刻本,详加考释,分别异同,辨章源流,无疑代表了《切韵》整理的最高水平。
1988年,叶键得完成博士论文《十韵汇编研究》,辨析体例,校正错误。
清代以来,音韵学家一向重视《广韵》的研究,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校本。
1938年,周祖谟以张士俊泽存堂刻本为底本,全面校勘《广韵》,写成《广韵校勘记》,1951年又出版了《广韵校本》。
此后,又发现了全本《王韵》和《钜宋广韵》,为周著所未见,但周著仍然是迄今最有价值的《广韵》校本。
葛信益利用《切韵》残卷及其增订本,比勘《广韵》的各种版本,校正《广韵》的误字和夺字,著有《〈广韵〉讹夺举正》(1984年)、《读〈广韵〉札记》(1988年)等。
传世的《广韵》版本,有详本、略本之别,历代流布的情况很复杂,朴现圭、朴贞玉《广韵版本考》(1986年)详细考察了《广韵》版本的源流。
余廼永撰《泽存堂本<
广韵>
之版本问题》(1999年),讨论了泽存堂本《广韵》跟相关版本的关系,指出泽存堂本《广韵》之底本实为宁宗本,跟楝亭本有同类的祖本,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看法。
近年来,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研制开发了《广韵》电子检索系统,可以迅速查询反切和声、韵、调、摄、等、呼的音韵地位,为全面整理《广韵》提供了便利。
(二)韵书的源流和异同
王国维是20世纪最早讨论《切韵》系韵书源流的学者,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其论文收入《观堂集林》卷八。
如把唐人韵书分为两系,指出《切韵》《唐韵》为一系,《广韵》为一系,部目次序出自李舟《切韵》,“李舟《切韵》之为宋韵之祖,犹陆法言《切韵》之为唐人韵书之祖也”。
丁山、董作宾、方国瑜、陆志韦、唐兰等也发表了考证文章。
魏建功发表了《陆法言〈切韵〉以前的几种韵书》(1932年)、《唐宋两系韵书体制之演变》(1932年)、《〈十韵汇编〉魏序》、《故宫完整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续论之甲》(1951年)、《〈切韵〉韵目次第考源》(1957年)、《〈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1958年)等一系列论文,基本搞清了《广韵》和《切韵》的关系和唐宋韵书的源流。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下册考释部分)多发前人所未发。
如项跋本《刊谬补缺切韵》,即通常所说的“王二”,不是王仁昫的原著,而是一部唐中宗以后汇合长孙讷言笺注本和《王韵》以及其他家韵书的本子,体现出很多唐代实际语音特点。
又如发现蒋斧藏《唐韵》残卷并非孙愐原作,而是孙愐原书的一种增修本。
古德夫《中古音新探》(1992年)全面比较了《切韵》、《唐韵》、《王韵》和《广韵》的异同,指出从《切韵》到《广韵》在体例、分韵、反切、释义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三)异读字
《广韵》的异读字,能反映字音的演变轨迹和古今方音的差异,说明音系的性质、构词规律和上古音音类关系。
黄侃《广韵校录》(1985年)举出《广韵》“字有又音而不见于本韵及他韵者”的字300多个。
余廼永《互注校正宋本广韵》(1974年初版,1980年修订)以周祖谟校本为底本,注出《广韵》的互见又切,便于检索异读字。
对于此书,葛信益著有评论文章。
余氏1993年又出版了《新校互注宋本广韵》。
从《广韵》的体例出发研究异读字,又发明《广韵》异读字的体例,葛信益用力最勤,著有《张氏泽存堂〈广韵〉异读字形讹举例》(1984年)、《〈广韵〉异读字释例》(1985年)、《〈广韵〉异读字有两体皆声者》(1985年)等,有关论文汇集在其专著《广韵丛考》(1993年)里。
昌厚《隋代诗文用韵与〈广韵〉的又音》(1962年)说明隋代诗文用韵表现的又音绝大多数跟《广韵》一致。
赵振铎《〈广韵〉的又读字》(1984年)讨论了又读字的古今分歧、方音差异、构词规律和特殊读音。
汪寿明《从〈广韵〉的同义异读字谈〈广韵〉音系》(1980年)从异读角度论证《广韵》是综合音系。
其他论文有赵锐《〈广韵〉又读字的研究》(1987年)、金庆淑《〈广韵〉又音字与上古方音之研究》(博士论文,1993年)、黄典诚《〈切韵〉的异读》(1994年)等。
(四)韵书跟现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
运用历史比较法重建起来的《切韵》音系,既要能解释《切韵》本身和《切韵》系的各种韵书、韵图以及同时期域外对音所表现的音类的区别,又要能说明从《切韵》到现代汉语方音的历史演变。
一方面,要以《切韵》为参照,建立方音跟《切韵》的对应关系。
从高本汉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把方音跟《广韵》音系作历时的比较,赵元任、罗常培、白涤洲、王力、董同和、袁家骅、张琨、李荣、丁邦新、王福堂、郑张尚芳、张盛裕、张振兴、李如龙、刘勋宁、张光宇、何大安等都有重要论著发表。
另一方面,要利用方言透视《切韵》,为音系的构拟提供证据。
高本汉认为《切韵》音系无法解释闽方言的差异,因此,利用闽方言透视《切韵》所取得的成绩格外引人注目。
如张光宇著有《〈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1984年)、《从闽方言看切韵三四等韵的对立》(1986年)、《梗摄三四等字在汉语南方方言的发展》(1987年)、《从闽方言看切韵一二等韵的分合》(1989年)等。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针对高本汉的现代汉语方音来自《切韵》母语的观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参加“中国语言学计划”的几位学者提出“普林斯顿假说”,主张先从现代各大方言的历史比较中拟测出原始北方话、原始吴语、原始湘语、原始闽语和原始粤语,然后跟《切韵》比较,进而拟测原始汉语,代表人物有罗杰瑞(JerryL.Norman)、桥本万太郎、余霭芹、司徒修(HughM.Stimson)、杨福绵、梅祖麟、威廉?
贝乐得(WilliamL.Ballard)、欧克诺(Kevin.A.O.Connor)等,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在国外影响很大。
关于《广韵》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代表作有丁声树、李荣的《汉语音韵讲义》(1981年)、李荣的《四声答问》(1955年)、《怎样根据北京音辨别古音的声母》(1962年)、《怎样根据北京音辨别古音的韵母》(1963年)、《〈广韵〉的反切和今音》(1964年)、方孝岳的《广韵研究怎样为今天服务》(1959年)、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章,1987年)等。
为了调查方言,推广古音知识,还编写了古今音对照的工具书,有丁声树、李荣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81年)、林涛的《广韵四用手册》(1993年)和李葆嘉的《<
反切今音手册》(1997年)等。
华中理工大学近年研制出《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的计算机分析系统。
二《切韵》音系的研究
《切韵》音系的研究分两步走:
考求音类,构拟音值。
陈澧的《切韵考》创造性的采用反切系联法,考证出40个声类、311个韵类。
本世纪在考求音类的方法上,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改进了方法,修正了陈澧的结论。
曾运乾《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1927年)运用审音法,考订出51声类。
白涤洲《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1931年)采用统计法,得47声类、290韵类。
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声类》(1939年)用数理法得出51声类,印证了曾运乾的结论。
全面运用西方历史比较法,系统地、成功的构拟《切韵》的音值,始于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1915-1926年著,1940年汉译本)。
《中国音韵学研究》吸取了商克《古代汉语语音学》(AncientChinesePhonetics,1900)、马伯乐《唐代长安方音》(1920年)等西方学者研究《切韵》的成果,是《切韵》音系的奠基作,也是音韵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后来的《切韵》研究都是它的延续、补苴和发展。
1923年,林语堂作《珂罗倔伦考订切韵韵母隋读表》,首先批判高本汉的构拟学说。
从此,围绕这部书所涉及的问题,音韵学界展开了长期而深入的讨论,《切韵》研究的材料丰富了,方法多样了,视野开阔了。
主要涉及7个问题。
(一)化问题
高本汉根据《切韵》一二四等反切上字与三等的不同,主张一二四等的声母是纯粹的,
三等声母是化的。
陆志韦《三四等及所谓“喻化”》(1939年)指出“三四等之分别断不在乎辅音之真正化为腭音与否”,“喻化”说掩盖了三四等对立的实质,即主元音的不同。
赵元任《中古汉语的语音区别》(1941年)用介音和谐说代替化说,认为反切上下字有的介音有求同的趋势。
李荣《切韵音系》(1956年)指出“化说在方言里头没有根据”。
至此,化说应该取消。
(二)全浊声母不送气的问题
陆志韦《汉语的浊声母》(1940年)发现,隋唐以前佛经的译音全都用《切韵》的浊音对译梵文的不送气浊音。
从《切韵》的异读字(陆氏叫一字重读)看,不送气清音跟浊音构成的异读数远多于送气清音跟浊音构成的异读数。
形声字声母跟声符声母的清浊、送气不送气的关系,与异读字的情形一致。
由此得出《切韵》全浊声母不送气的结论。
李荣(1956年)也论证了这个问题。
(三)修订高本汉的拟音
声母的构拟,如罗常培《知彻澄娘音值考》(1931年)把知组声母拟为舌间后塞音。
陆志韦《古音说略》(1947年)把照二组声母拟为舌叶音,船禅地位颠倒,船母是擦音,禅母是塞擦音。
喻世长《〈切韵〉声母拟音的新尝试》(1984年)主张照三组声母读舌叶音。
韵母的构拟,如罗常培《〈切韵〉鱼虞的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1931年)拟鱼为io,拟虞为iu。
龙果夫《对于中国古音重订的贡献》(1928年)、李方桂《切韵a的来源》(1932年)认为重韵咍(灰)皆覃咸山耕主元音是a类,泰佳谈衔删庚主元音是?
睦唷=橐裘挥星咳酢⒏ㄒ粜院驮?
音性的区别。
马伯乐(1920年)、陆志韦《古音说略》(1947年)、李荣(1956年)等指出,纯四等韵无i介音。
(四)重纽问题
高本汉忽略了重纽问题,但这个问题自陈澧发现后,确实是有待解决的难题,众说纷纭。
总的看法是,重纽代表两种音节的对立,大致可分为四派意见:
〈1〉主要元音区别说,代表作有陆志韦《三四等及所谓“喻化”》(1939年)、董同和《广韵重纽试释》(1945年)、周法高《广韵重纽的研究》(1945年)等;
〈2〉介音区别说,代表作有有坂秀世《批评高本汉对三四等的拟音》(1937-1939年)、河野六郎《朝鲜汉字音的一个特点》(1939年)、王静如《论古汉语之腭介音》(1948年)、李荣《切韵音系》(1956年)、邵荣芬《切韵研究》(1982年)、龙宇纯《论重纽等韵及其相关问题》(1986年)等;
〈3〉声母区别说,代表作有三根谷彻《关于韵镜的三四等》(1953年)、李新魁《重纽研究》(1984年)、周法高《隋唐五代宋初重纽反切研究》(1989年)、平山久雄《关于中古汉语重纽韵介音的音值》(1991年)、竺家宁《试论重纽的语音》(1995年)等;
〈4〉韵尾区别说,有薛凤生的《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1995年)。
此外,重纽跟声调也有瓜葛,平山久雄作有《中古重纽的语音表现与声调的关系》(1977年)。
1995年在台湾省召开了第四届国际暨第十三届声韵学研讨会,中心议题是重纽问题。
总的看来,介音区别说得到较多学者的支持。
(五)唇音字没有开合的对立
赵元任(1941年)、纳盖勒(PaulNagel)《论陈澧〈切韵考〉所见〈切韵〉字音的构拟》(1943年)、董同和《汉语音韵学》(1968年)、李荣(1956年)、邵荣芬(1982年)等主此说。
(六)元音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
如王力《中国音韵学》(1935年)有18个,邵荣芬(1982年)有13个,李荣(1956年)有12个,陆志韦《古音说略》(1948年)、王力《汉语音韵》(1963年)、周法高《论切韵音》(1968年)、喻世长《〈切韵〉韵母拟音的新尝试》(1989年)有10个,马丁(SamuelMatin)《古汉语音位》(1953年)有8个,薛凤生(1995年)只有7个。
(七)关于《切韵》的性质
有单一音系说和综合音系说,至今也没有达成一致。
单一音系论者,邵荣芬《切韵音系的性质和它在汉语语音史上的地位》(1961年)、王显《切韵的命名和切韵的性质》(1962年)和《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1962年)认为《切韵》音系是以洛阳方音为基础的、同时也吸收其他一些方音特点(主要是金陵方音)的活音系。
黄典诚(1994年)则看作由文读系统和白读系统交相为用的河洛官音。
黄笑山《<
切韵>
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1995年)从标准语方言基础转移的角度,论证《切韵》音是齐梁以来以洛阳皇室旧音为基础、浸染金陵的某些语音而形成的雅音系统,这个标准音有以洛下为代表的北方话和以金陵为代表的南方话两种主要的地域变体。
王力《汉语史稿》(1957年)、周祖谟《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1962年)、周法高《论切韵音》(1968年)都认为《切韵》音系是六世纪南北通用的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
何九盈《切韵音系的性质及其他》(1961年)、黄粹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1962年)、张琨《论中古音与切韵之关系》(1975年)、《切韵的综合性质》(1979年)则主张《切韵》音系《切韵》是包容古今南北音韵区别的综合体。
看来,这些问题今后还要继续争论下去。
除了音系的专门研究外,还出版了一些概论性专著和工具书。
张世禄的《广韵研究》(1933年)着重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截至本世纪30年代以前的《广韵》学作了较全面的总结。
此后,方孝岳、罗伟豪著有《广韵研究》(1988年)、严学宭著有《广韵导读》(1990年),是很有见地的《广韵》研究概论。
工具书有沈兼士主编的《广韵声系》(1945年)、周祖谟的《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1980年)、陈新雄的《声类新编》(1982年)、方孝岳的《广韵韵图》(1988年)和周祖庠的《切韵韵图》(1994年)等。
贰诗文韵系的研究
根据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各代诗文押韵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各个时期的韵部分合,是中古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魏晋南北朝诗文用韵研究
于海晏《汉魏六朝韵谱》(1936年)收集两汉至六朝诗文押韵材料,讨论韵部分合状况。
王力《南北朝诗文用韵考》(1936年)考察南北朝49家用韵,分为三个时期,归纳为54个韵部,特别注意不同时期、不同籍贯的诗人的方音差异。
周祖谟《魏晋音与齐梁音》(1982年)、《齐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的分类》(1982年)和《魏晋宋时期诗文韵部的演变》(1983年)论述了魏晋宋时期齐梁陈隋两个时期的韵部、声母、声调演变的格局,指出前期音韵格局的最大变化在于阳声韵与入声韵相承,已不能按照谐声关系确定韵部的字类;
后期跟刘宋的分韵不同而跟《切韵》接近,证明《切韵》音系有实际语音基础。
丁邦新《魏晋音研究》(1976年)是魏晋音研究的后出转精之作,重视方法论,得出公允的结论,在海外有很大的影响。
何大安著有《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1981年,博士论文)。
其他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古层冰的《汉赋韵笺》(1933年)、王越的《魏晋南北朝“支”“脂”“之”三部及“东”“中”二部之演变》(1934年)、王力的《范晔刘勰用韵考》(1982年)、李荣的《庾信诗文用韵研究》(1982年)、李露蕾《南北朝韵部研究方法论略》(1991年)等。
此外,美国学者朱荷尔(RobertA.Juhl)著有《从魏至初唐的诗人叶韵系统鸟瞰》(1972年,博士论文)和《从魏到梁汉语韵类的音韵演变》(1974年),运用王士元提出的词汇扩散理论,透视魏晋至唐的诗人用韵,在北美汉学界有较大影响。
二隋唐诗文用韵研究
隋唐诗文的个人用韵的研究,有张世禄《杜甫诗的用韵》(1944年)、鲍明炜的《李白诗的韵系》(1957年)和《白居易、元稹诗的韵系》(1981年)、若凡的《寒山子诗韵》(1963年)、赵锐的《白居易的诗歌用韵》(1980年)、荀春荣的《韩愈的诗歌用韵》(1982年)、《韩愈的韵文用韵》(1988年)和《柳宗元诗文用韵》(1992年)、李维一等的《初唐四杰诗韵》(1982年)、刘丽川的《王梵志白话诗的用韵》(1984年)、李无未的《韦应物诗韵系》(1994年)、熊江平、宋秉儒分别著有《杜牧诗韵考》(1995年,1996年)冯志白的《刘禹锡诗文用韵考》(1996年)、郭力的《孟郊诗韵考》(1996年)等。
杜甫、王梵志、白居易诗用韵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有多篇论文发表。
对于一个或几个时期的诗文用韵作宏观的总体考察,李荣、唐作藩、鲍明炜、耿志坚等创获最多。
李荣的《隋韵谱》(1961-1962)排比讨论《全隋诗》、《全隋文》用韵情况。
麦耘的《隋代押韵材料的数理分析》(1999年)取材李荣的《隋韵谱》,尝试采用数理统计法,编成电脑软件,对辙和辙、韵和韵之间的分合和疏密关系作了较精确的统计和验证,指出隋代韵文28辙的共通现象。
唐作藩连续二十多年指导北大学生研究唐诗用韵,基本上把《全唐诗》作品较多的诗人用韵清理了一遍,以此为基础,把中古韵部分为前期(六朝至初唐)43部和后期(中晚唐)29部,拟测韵母系统,并著有《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1991年)、《晚唐尤韵唇音字转入虞韵补证》(1991年)等。
鲍明炜的《唐代诗文韵部研究》列出初唐、盛唐作家的诗文韵谱,整理出初唐韵系。
耿志坚著有《唐代近体诗用韵之研究》(1983年,博士论文)、《初唐诗人用韵考》(1987年)、《中唐诗人用韵考》(1991年)、《晚唐及唐末五代近体诗用韵考》(1991年)等。
关于敦煌变文诗文用韵,周祖谟著有《变文的押韵与唐代语音》(1989年),考订唐五代北方话的韵母为23摄,并加以拟测,指出现代北方话的韵母系统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研究普通话的历史,须以此为起点。
此外,周大璞著有《敦煌变文用韵考》(1979年)、张金泉有《敦煌曲子词用韵考》(1981年)等。
九十年代以来,华中理工大学研制了“反切系联整理系统”和“诗文用韵系统整理程序”。
其中,“诗文用韵系统整理程序”是国家“九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隋唐五代汉语语音史”研究的一部分,能自动处理隋唐五代数百年间几万首诗歌的韵字,整理用韵情况。
项目负责人尉迟治平领导课题组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语料数据库、编制应用程序系联韵字,并利用几率统计法计算韵部相押的概率来归纳韵部,全面整理隋唐五代诗歌的用韵情况,发表了一系列有份量的论文,有陈海波、尉迟治平的《五代诗韵系略说》(1998年)、胡杰、尉迟治平的《诗文用韵的计算机处理》(1998年)、刘根辉、尉迟治平的《中唐诗韵系略说》(1999年)和赵蓉、尉迟治平的《晚唐诗韵系略说》(1999年)等。
运用计算机技术整理中古时期的押韵材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叁音注材料的研究
运用反切系联法和反切比较法,从众多的字书、音义书音切中整理出注音者的音系,
构成中古音研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几个研究热点。
一《经典释文》音的研究
《经典释文》罗列汉魏晋南北朝经师异读,陆德明的注音标作首音。
以《切韵》音系为
参照,根据各个朝代的经师音切可透视各朝的语音特点,甚至建立音系。
从陆德明音切可
以离析出六朝标准音系。
黄侃、吴承仕、罗常培、陆志韦、王力、林焘、黄焯、邵荣芬、
坂井健一、蒋希文、黄坤尧等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罗常培著有《经典释文和原本玉篇反切
中的匣于两纽》(1937年)、《经典释文中徐邈音辨》(1984年,遗著)等多篇论文。
闻
宥著有《经典释文反语与广韵切语异同考》(1931年)。
吴承仕著有《经典释文序录疏证》
(1984年)。
陆志韦、林焘著有《经典释文异文之分析》(1950年),林焘有《陆德明的
〈经典释文〉》(1963年)。
黄焯的《经典释文汇校》(1980年)对《经典释文》作了全
面的校勘,资料价值高。
日本学者坂井健一著有《魏晋南北朝字音研究》(1975年),按
照李荣《切韵音系》的拟音构拟《经典释文》反切的音值。
王力《经典释文反切考》(1982
年)考证出语音系统,他的《汉语语音史》(1985年)以此作为建立隋中唐音系的主要依
据。
蒋希文有《经典释文音切的性质》(1989年)。
邵荣芬《经典释文音系》(1995年)
是音系方面的集大成的著作,从首音考证出陆德明的音系,主张陆氏音系是以金陵音为基
础的南方地区的标准语音系,具有跟《切韵》对等的地位,本书列出陆德明同音反切字表,
展示陆氏音系格局。
黄坤尧编纂《新校索引经典释文》(1988年),著有《经典释文动词
异读新探》(1992年),首次系统考察了动词随着声调、声母清浊和韵母阴入的变化而显
示出的不同的语法功能。
关于经师音系,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蒋希文的《徐邈音切研究》(1999年)。
此书
提出适用于整理经籍中零散反切的归纳法,即在采用反切系联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传
统逻辑所说的枚举归纳推理,从现存的1400多条徐邈切语中得出声类35类,韵部78部,揭
示了两汉以后齐梁以前汉语读书音的特点。
此外,黄坤尧还著有《东晋徐邈徐广兄弟读音
比较》(1991年)。
关于李轨、刘昌宗的音切,也有专文探讨,简启贤著有《李轨音注考》
(1993年),范新干著有《刘昌宗音切的声母系统》(1998年),盘晓愚著有《〈经典释
文〉刘昌宗反切韵类考》(1998年)等。
二顾野王《玉篇》音系的研究
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存2100余字,仅占原书的八分之一。
周祖谟《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1936年)依据日本沙门空海所作《篆隶万象名义》的反切考订拟测出《玉篇》完整的音系,得36个声母,52部178韵。
周祖庠《原本玉篇零卷音系》(1995年)使用类比法和统计法,把《玉篇》残字反切跟《切韵》比较,推论出音系,主张《玉篇》代表六世纪的金陵读书音。
此外,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著有《〈玉篇〉反切中的梗摄字》(1981年)等。
199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刘尚慈整理的《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