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4184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Word下载.docx

表2热电偶的鉴定误差

分度号

等级

测量端温度(℃)

允许误差(℃)

K

-40~1100

±

1.5℃或±

0.4%t

-40~1300

2.5℃或±

0.75%t

E

-40~800

-40~900

2.3热电偶的焊接和处理方法

2.3.1参考表3规定鉴别热电偶的损坏程度。

表3热电偶的损坏程度

损坏程度

从颜色观察热电偶

镍铬-镍硅、镍铬-铜镍

轻度

有白色泡沫

中度

有黄色泡沫

较严重

有绿色泡沫

严重

碳化成槽渣

2.3.2普通金属热电偶有轻度损坏时,如果长度允许,可将工作端与自由端对调重新焊接。

中度以上损坏应更新:

贵金属热电偶有轻度和中度损坏时,应进行清洗退火处理,损坏较严重时应报废。

处理过的热电偶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3.3清洗和退火的方法是,首先去掉热电偶上的绝缘瓷管,用(30—50)%的硝酸水溶液,将热电偶洗涤1小时,再用蒸溜水冲洗。

然后将热电偶的两根电极分开约30悬空接入电路,调整凋压器使加热电流为10.5A—11.5A(热电偶直径为0.5mm)。

用光学高温计测量热电偶温度,当温度达到1100℃~1150℃时,即用化学纯硼砂块接触热电偶的两个上端。

使硼砂溶化成滴、顺热电偶下流,进行多次清洗直至电极表面发白并呈现出金属光泽为止。

然后将热电偶放入蒸溜水中煮沸数次,使电极上的硼砂彻底洗净为止。

最后将热电偶接入电路,通以10.5~A11.5A电流,进行1小时退火。

2.3.4热电偶的焊接。

2.3.4.1用交流或直流220V或llOV的电流通过石墨电极产生弧光进行焊接。

焊接前,先把应焊的一端对齐,并撒上硼砂作保护,置于电弧光中熔化,时间约(4—5)秒。

待焊接点成球状后迅速取出,然后用热水洗净电极上的残渣。

用此法焊接铂铑一铂时,为避免热电偶中渗进碳,不允许热电偶和石墨电极直接接触。

只能在弧光中焊接(以直流电弧焊接较适宜)。

2.3.4.2气焊。

气焊就是一般的乙炔焰等火焰焊接,各种热电偶均可采用。

焊时把焊接的热电偶顶端并齐或绞成麻花状,撒上硼砂后用乙炔焰焊接。

焊接时必须用焰心加热,这样焊接才能焊的光滑。

焊成的热电偶应放在热水中洗干净。

2.3.4.3盐水焊接。

这种焊接方法适用于贵金属热电偶的焊接,焊接装置示意如图1所示。

焊接前将热电偶的一端并齐或绞成麻花状(长度一般15mm),用带绝缘把手的夹持器夹住热电偶电极,接通电源后,调节调压器使输出电压为100V至120V,移动夹持器使热电极缓慢接触盐水面产生弧光发热,电极即被焊成光滑接点。

2.3.4.4石墨粉电弧焊。

按石墨粉电弧焊的装置接线、用带绝缘的夹具夹住热电偶,使端部插入石墨粉少许,调整电压,使热电偶端和石墨粉间产生电弧,当端头焊成球状时迅速取出,用热水清洗干净,焊好的热电偶端部应光滑、无气孔、无夹灰。

对直径较粗的镍铬一镍硅热偶丝焊接时电源在24A一36A范围为宜;

铂铑一铂热偶丝一般较细,熔化快,且产生渗碳反映,影响测量精度,因此不用此法焊接。

3.热电阻的检修

3.1检修项目

3.1.1清扫接线端子盒及套管内外部灰尘、锈垢。

3.l.2检查元件及绝缘情况。

3.1.3热电阻的校验。

3.1.4检查套管的磨损、腐蚀情况。

3.2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3.2.1热电阻保护套管、端子盒、内外部不得有灰垢,接线螺丝、垫圈、密封垫齐全完备。

3.2.2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元件对保护套管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500VDC),及多支元件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500VDC)。

3.2.3元件的各组成部分应装配正确、可靠、无缺件,骨架不得有裂纹,玻璃、陶瓷不得破碎。

磁套管的内孔应光滑。

3.2.4新制的元件和引线焊接必须用电流熔焊法焊牢。

3.2.5保护套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和腐蚀现象。

3.2.6元件铭牌应完好,厂家、型号、分席号及编号等标志清晰。

3.2.7热电阻的实际电阻值对分度表的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热电阻允许偏差

热电阻名称

0℃的标称电阻值Ro(Ω)

Et(℃)

铂热电阻

A级

Pt100

100

(0.15+0.002|t|)

B级

铜热电阻

Cu50

50

Cu100

3.2.8热电阻在100℃和0℃的电阻比W100,对标称电阻比W100的允许偏差AWl00应符合表4要求。

表4热电阻允许偏差

W100

ΔW100

1.3850

0.0005

0.0012

1.4280

0.0020

3.3热电阻元件的修理和更换

3.3.l使用中的热电阻元件损坏的情况常有发生,如果是云母骨架的热电阻云母片破碎、电阻丝完好,可小心的把破碎的云母片拆下换上好的云母片,照厂家出厂时的样子复原即可。

3.3.2陶瓷玻璃热电阻,破损后一般无法修复,只有更换新的元件,没有现成的替换元件更换,可自行焊接。

3.3.3焊接方法:

把元件的引出线和银导线两端头并在一起,不留间隙、撒上硼砂,把端头磨尖的一只碳棒固定接触在要焊接的一侧,移动另一只碳棒,使两碳棒尖端保持能产生适当弧光的合适距离,当两引线端部熔成球状时立即拿走移动碳棒。

在焊接过程中要调整电流和两碳棒的间隙。

4.测温线路的检修

4.1测量导线、接线端子箱及线路电阻的检修

4.1.1检修项目

4.1.1.1外观检查导线绝缘伤痕及接线端子排,同时清扫灰尘。

4.1.1.2测定绝缘。

4.1.1.3修配接线端子,调整线路电阻。

4.1.2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4.1.2.1仔细察看测量线路有无压伤、烧伤痕迹,特别是靠近火源和高温物体的线路要加强防护。

4.1.2.2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电源导线对地及电缆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M--(500VDC),测量信号线间对地及电缆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OM--(250VDC)。

4.1.2.3就地接线箱和控制盘内的端子有明显编号标志,端子完好,螺丝、垫圈齐全、牢固,导线端头有编号,并且和图纸一致。

端子箱密封良好,不得进灰、保持清洁,接线牢固、排线整齐。

4.1.2.4对热电阻测量线路,线路电阻包括:

导线电阻、线路调整电阻、切换开关接触电阻等,从测量元件到仪表输入端之间的全部电阻,引线较长的元件还要包括引线电阻。

其阻值误差不应超过±

0.05--。

线路调整电阻用锰铜丝双绕制作。

4.2补偿导线的检修

4.2.1检修项目

4.2.l.1外观检查有无压伤、烧伤现象。

4.2.1.2测定绝缘。

4.2.1.3校对补偿值。

4.2.2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4.2.2.l发现有压伤、烧伤现象,经绝缘处理不合格者,应予以更换。

易压伤、靠近热源的部分要加强防护。

4.2.2.2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补偿导线的正负极分别对地、及正负极间绝缘电阻用250V摇表测量不低于2M--。

4.2.2.3补偿导线敷设时应穿在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中,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走向应避开高温地方。

4.2.2.4补偿导线的端头应有+、-标志。

接线牢固,极性正确。

4.2.2.5补偿导线的室内校对方法同热电偶,现场校验和设备大修系统校验同时进行。

4.2.2.6实验室内校验补偿导线时,(0—100)℃范围内的热电势误差不应超过表6中的规定。

表6热电势误差

补偿导线

热电动势允许误差(测量端100℃、冷端0℃)

热电动势(mV)

普通级

精密级

红正棕负

4.096

2.5

1.5

6.319

4.2.3补偿导线的校验方法

4.2.3.1把欲安装的补偿导线取2米长左右,剥去两端的绝缘皮。

一端绞接或焊接成热电偶状,作为热端。

4.2.3.2把热端和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放入水槽中。

4.2.3.3自由端插入冰水混合的保温桶内,使其保持0℃。

4.2.3.4将水槽的温度控制在100℃±

0.5℃范围。

4.2.3.5用0.05级电位差计测量自由端输出mV值。

4.2.3.6取二次测量出的mV数的算术平均值做为测量结果(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隙不少于10分钟)。

4.2.3.7测试误差应符合本节3.2.2.6项的规定。

4.3切换开关的检修

4.3.1检修项目

4.3.1.1清扫外部灰尘。

4.3.1.2检查外部及接线端子。

4.3.1.3解体检查,修理或更换磨损件。

4.3.1.4组装、试验。

4.3.2技术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4.3.2.l将开关外部的灰尘、油垢清洗干净。

4.3.2.2接点间的铜沫、油垢用毛刷清理干净后,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干净。

切换机构的轴与轴孔间隙太大时应予以更换。

4.3.2.3固定接点磨有沟痕时,应用油石磨平,并用汽油、四氯化碳清洗。

4.3.2.4铜刷应用细什锦锉和油石磨平,接触面两侧磨成园弧形。

4.3.2.5组装后两铜刷和固定接点接触良好,既有一定的压力,又不能太紧,用手转动铜刷以手感略有压力为宜。

4.3.2.6开关切换时,铜刷应在固定接点中间。

4.3.2.7铜刷安装调整好后,加二、三滴钟表油。

4.3.2.8开关外壳完整,螺丝齐全。

4.3.2.9焊线牢固,虚焊、焊油腐蚀应及时处理。

4.3.2.10用接插件连接的将接插件清洗干净,保证插接牢固、接触良好。

4.3.2.11开关点序数字清晰,切换灵活,点序指示正确。

4.3.2.12动、静接点接触电阻小于0.05Ω。

5.压力式温度计的检修

5.1检修项目

5.1.1清洗表计外壳、温包、毛细管上的灰尘污垢。

5.1.2解体检查、修配、调整含机械活动部件。

5.1.3检查温包、毛细管的密封情况。

5.1.4示值、报警检定。

5.2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5.2.l表计外壳完好,玻璃透明,不得有防碍读数的缺陷。

5.2.2清扫表计外壳、温包、毛细管的灰尘、污垢。

用汽油清洗干净,同时检查其严密情况温包、毛细管发现渗漏应停止使用。

5.2.3表盘上的刻度、精度、出厂编号等标记清楚。

5.2.4指针应伸入标尺最短分度线的l/4~3/4内,指针针尖宽度不应超过标尺最短分度线的宽度。

5.2.5在全行程范围内,指针与表盘面间距离应在(1~3)mm范围内。

5.2.6齿轮架和基座固定牢固,螺丝齐全,游丝平正,每周间隙均匀,齿轮啮合良好,无卡涩、松驰现象,动作灵活。

5.2.7擦洗表盘用肥皂水,不得损伤刻度线及字迹。

5.2.8示值检定按检定规程进行,准确度等级和允许基本误差应符合表7。

表7准确度等级和允许基本误差

准确度等级

允许基本误差(测量范围的%)

1.0

5.0

5.2.9指针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应平稳移动,不得有跳动、停滞、卡涩现象。

5.2.10报警试验和示值检定同时进行,报警定值按有关规整定。

报警接点动作误差应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的l,5倍,接点切换差应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的1.5倍。

5.2.11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电接点温度计的接点之间及接点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500V摇表)。

6.双金属温度计的检修

6.1检修项目

6.1.1清洗表外壳灰尘、污垢。

6.1.2解体检查、修配机械部件。

6.1.3带报警的表计把接点支架拆下,清洗检查,并测定绝缘。

6.1.4示值检定和报警试验。

6.2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6.2.1解体检修周期一般为一年一次。

6.2.2表计外壳及感温管上的灰尘、污垢用汽油清洗干净。

6.2.3拆下表壳及玻璃,清扫内部灰尘。

6.2.4用启针器把表针取下,然后解体检查,清洗各机械转动部件。

组装后在轴、轴孔等转动磨擦部位加少许钟表油,以不外溢为宜。

6.2.5表盘的污垢用肥皂水擦洗,注意不要损伤刻度线及盘面上的精度、出厂编号等字迹。

6.2.6电接点支架拆下后,用汽油把接点清洗干净,再用酒精擦洗。

6.2.7表计外壳完好,玻璃透明,不得有防碍正确读数的缺陷,密封胶垫完整。

6.2.8指针应伸入最小分度线l/4/—3/4内,指针针尖宽度不得大于主分度线宽度。

6.2.9感温套管平直,不得有弯曲、变形,变形严重时不得使用,应予以更换。

6.2.10示值检定按检定规程进行,准确度等级和允许基本误差应符合表8。

表8准确度等级和允许基本误差

6.2.11指针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不得有跳动、停滞、卡涩现象。

6.2.12报警试验和示值检定同时进行,报警定值按有关规定整定。

报警接点动作误差应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的1.5倍,接点切换差应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的1.5倍。

6.2.13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电接点温度计的接点之间及接点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500V摇表)。

7.数字温度仪表的检修

7.1检修项目

7.1.1清扫仪表内外灰尘,并作外观检查。

7.1.2仪表检修前的校验。

7.1.3数字仪表、现场线路的绝缘检查。

7.1.4数字仪表的性能检查。

7.1.4.l显示能力的检查。

7.1.4.2稳定度的检查。

7.1.4.3分辨率的测试。

7.1.4.4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7.1.4.5重复性的测试。

7.1.5仪表校验及报警值整定。

7.2质量标准

7.2.1仪表的外观应完整无损,铭牌和各种标志(型号、规格、精度、编号、刻度、单位、端子等)齐全、清楚。

7.2.2仪表内部应清洁,元部件与联线应排列整齐。

固定各元部件的螺丝、螺帽、垫圈应齐全牢固。

焊点应光滑、无虚焊。

接插件应接触良好、牢固可靠。

7.2.3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时,动力回路及信号接点对外壳的绝缘用500V摇表测试不低于20M--,测量回路对地及对动力回路的绝缘用250V摇表测试不低于20M--。

7.2.4仪表的显示功能的检查应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进行,其显示数字及图象应清晰、无叠字。

亮度应均匀,不应有缺笔画或无测量单位等现象,小数点和状态显示正确。

7.2.5仪表分辨率不超过±

1个字。

7.2.6电源电压变化4-10%,仪表显示值的变化不应超过±

0.5%,在一小时内的零点最大漂移量应小于允许示值基本误差的l/4。

7.2.7仪表重复性不超过±

7.2.8仪表的基本误差≤±

(仪表的量程X准确度等级%)。

7.2.9上限、下限报警值调校,报警误差不超过0.5%,报警值回差小于2℃。

7.3检修和测试方法

7.3.l用排笔清扫仪表的灰垢,防止集成块、荧光管等元件的管脚短路o

7.3.2仪表电源回路对地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试,凡测量回路不接地的仪表,对地绝缘用250V兆欧表测试,测量回路接地的仪表不能用摇表测量。

7.3.3数字仪表的性能测试方法。

7.3.3.1显示能力的检查。

在仪表的量程范围内连续、缓慢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被校表的显示值能一点不漏的按编码顺序变化,说明显示能力好。

7.3.3.2分辨率的测试。

供给被校表某一信号值,使被校表显示与之相应的某一数值,然后微调信号,使被校表读数末位上变化一个字,两次信号的差值为该表的分辨率。

7.3.3.3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在4-10%范围内改变被校表的电源电压,看被校表的零位和常用范围内显示值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7.3.3.4重复性测试。

在被校表预热半小时后送一信号,记录下仪表显示值。

然后关机停止工作,四小时后再开机预热,预热半小时后,送同一信号,被校表两次显示值的相差程度即为重复性。

7.3.3.5基本误差的检定。

被校表计的校验点一般不少于5点(包括常用点),所选标准直流电压源、数字电压表和标准直流电阻箱的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表计基本误差绝对值的l/3,标准直流电压源和标准直流电阻箱的量程应为(1+l/3)被校表计的量程。

被校表通电预热半小时后,可进行基本误差的检定。

对具有“调零”及“调满度”的仪表,允许在预热后进行预调,但在检定过程中不允许再调。

7.3.4故障检修。

当仪表不能正常工作时,先作外观检查,检查元部件是否短路,印刷板是否插接牢固,连接线是否完好。

供电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更换测量判断有故障的元部件,更换集成块时要注意插口管脚的位置。

8.Z0系列氧化锆氧量计检修工艺规程

8.1检修项目

8.1.1清扫仪表内外灰尘,并作外观检查。

8.1.2仪器校验。

8.1.3现场检定。

8.1.4故障分析和处理。

8.2质量标准

8.2.1外观检查

8.2.1.1氧量变送器的外观应完整无损,铭牌和各种标志(型号、规格、精度、编号、刻度、单位、端子等)齐全、清楚。

8.2.1.2氧量变送器内部应清洁,元部件与联线应排列整齐。

8.2.l.3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时,氧量变送器动力回路及信号接点对外壳的绝缘用500V摇表测试不低于20M--,测量回路对地及对动力回路的绝缘用250V摇表测试不低于20M--。

8.2.1.4检查氧化锆探头时,应小心拆下探头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碰伤、部件松动、脱落现象,重点检查过滤器是否粘接牢固,有无损伤、漏气之处。

8.2.1.5打开Z0—12B探头接线盒可以清楚看到探头的三对接线端子,用万用表测量热电偶和加热炉的端子间电阻值,热电偶两端的电阻值应为(5—20)--,加热炉两端的电阻值应为(140—170)--;

用B0—08型内阻仪测量信号端的探头内阻,内阻值应小于1K--,如内阻大于1K--,说明氧化锆元件老化,须更换。

8.2.2仪器校验

8.2.2.l氧量运算电路校验:

先按接线板上的接线标志接好线,确定无误后,接通220V电源,此时按下电源开关,面板指示灯亮,通电预热30分钟后,按下“自检/测量”键,使变送器处在自检状态,此时,变送器显示的氧量示值应为(5.0±

0.1)%02,信号示值应为(31.2±

0.2)mV。

如有偏差,用电子电位差计在变送器的氧量信号输入端加标准信号,按表9所示进行调试。

表9氧量信号输入标准信号

信号Em-Eo(mV)

A1输出(mV)

A3输出

氧量%O2

量程

V/I变换(mA)

调节

V

4~20

W3

2.06±

0.02

20.6±

0.2

20%

20.0±

0.44

66.7±

667±

2

W5

0.10±

0.01

1.0±

0.1

10%

5.60±

0.24

31.2±

312±

W4

0.50±

5.0±

12.0±

15.9±

159±

1.00±

10.0±

8.2.2.2温控电路检验:

开启电源后,探头开始加热升温,按下“池温”键,使变送器显示升温情况,在10—20分钟内探头温度应稳定在(750±

10)℃范围内,如有偏差,用电子电位差计在变送器的热电偶信号输入端加标准信号,按表10所示进行调试。

表10温控

工作状态

温度(℃)

主要工作参数(V)

恒温工作

750±

10

A8=3.24;

Q3集电极=(2.5~3.5);

A9=(3.20~3.28);

A10=(4~6)

W10,W11

超温保护

>

790

A8>

3.29;

Q3集电极=(2.5~3.5)

W12

8.2.3现场标定仪表按要求装入现场运行一天后(新表运行三天后),此时仪表指示稳定,可进行现场检定,方法是:

按下图装好气路,并将气路与探头的标气口接好,然后将标气以(300—500)mV/分的流量送入标气口内,约(1~3)分钟,当氧含量显示稳定后,调整变送器面板上的“本底”调整电位器,使氧含量显示与标气的氧含量相符合。

校验完毕后,要逆时针方向拧动气嘴关气,目的是为了节省标气,然后将探头的标气口堵死。

8.3故障排除

8.3.1无指示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8.3.1.1引起无指示故障的主要原因

8.3.1.1.1氧化锆元件老化或损坏。

8.3.1.1.2加热炉丝断,这时池温等于烟温低于740℃,探头不能正常工作,无正常信号输出。

8.3.1.1.3热电偶断,仪表的断偶保护动作,切断加热电源,保护探头不被烧坏,这时仪表的池温显示(850~900)℃,实际上池温等于烟温,探头不能正常工作,无正常信号输出。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