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2782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电源额定功率越大越费电?

答案是不会更费电

现在高输出功率的电源也真层出不穷。

现在零售ATX电源功率最高的是Ultra的X31600W(这个产品最初规划的可是2000W,安全原因被改成了1600W)。

这不都赶上空调了么?

用这样的电源岂不是电表要刷刷的转?

这里的电源的额定功率是指最大的持续输出功率,表明一个最大的输出能力。

实际耗电还是要取决于其它配件的功耗和电源本身的转换效率,而跟电源的额定功率并没有多少关系。

而且,有的时候适当的提高电源的档次,会因为转换效率的提高,反而更加省电。

就像家里换了一个更粗更高级的水龙头,不能说就会更费水。

还是你用多少水,才会交多少电费。

说不定新水龙头因为解决了之前的细水龙头的漏水问题,还更省水了呢。

那么,单纯从省电费的角度来说,多大功率的电源合适呢?

一般来说,电源在20%负载以上才会有较好的转换效率,并在40%-60%左右达到峰值。

因此主机IDLE状态下功率不低于整个电源的20%,满载状态下不超过60%太远,则是最为理想的

∙3,主动PFC的电源更省电(费电)?

现在连看很多的电源官方广告都在宣称主动PFC,转换效率更高(满载时高达99%),更省电。

实际上学电的人都知道,在交流电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跟电源的转换效率并没有关系。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

电源的功率因数越接近1,那么在电源的输入电源线上的无谓的电流流动就越小。

而体现在家里的电表上也只是这一点点的完全可以忽略的区别。

那么现在有人说主动PFC电源更费电是怎么回事呢?

主动PFC的实现需要专门的主动PFC控制电路,这个控制电路本身是要消耗电能的,输入功率越低、输入电压越低,就越低效。

而被动PFC仅仅是串接了一个大电感,损耗相对主动PFC来说要小一些。

单讲PFC这个环节,主动PFC确实是更费电,也没有被动PFC可靠。

但是如果看整个电源,带有主动PFC往往档次更高、更先进,实际的整体上的转换效率在统计意义上更高,也更加环保,而且主动PFC的产品还均具有宽幅电压自动适应的特性。

结论是什么呢?

考虑效率的话,不用关心是主动PFC还是被动PF

∙4,现在电源的多路12V是怎么分的?

按照Intel的ATX12V2.x标准,300W及以上12V要分成12V1和12V2两路,其中12V2专门负责4pin(2×

2)口供电,专门为CPU单独限流,而其它的都走12V1。

现在看来,12v2专门给CPU大部分时候有些浪费。

实际中也有部分电源“假多路”,实际上两个12V输出是接在一起的。

现在也流行在12V2上引出了别的接头。

举个例子,益衡的ATX-0250G,12V2分别接入了2*2的4pin,8pin中4个12V的两个,以及6个SATA硬盘供电口的3个。

剩下的走12V1。

通过这样的办法平衡两路的限流资源。

对于那些12V多于2路的电源,因为没有标准来约束,分配完全取决于厂家自己。

大部分厂商的产品文档在12V的分路方法上语焉不详。

而且有的时候即使是统同一型号的电源,版本和版本之间就会不一样。

要确定这个还是要依实际到手的产品而定。

每路12V在线材颜色上是有变化的,可以依此来确定。

*对于EPS12V标准的工作站/服务器电源产品,会有更多另外的EPS12V标准的约束。

∙5,电源好坏看重量?

这倒是个很方便的检查方法。

看看电源好坏的话只要拎过来看看沉重就好了。

好的电源元件多指标高重量也就实在。

但是过于简单的方法必然是有问题的。

如果说一个电源很重,比一般的都重不少,那么一般来说也比一般的电源好;

如果和一般的电源都差不多,那就啥都说明不了;

如果一个电源比一般的轻,那也别先下结论说这个电源就不好,看看是不是主动PFC先。

中高端的电源我们先撇开不谈,只局限于市售的300W及以下的电源。

电源的沉重一般取决于两个:

散热片的大小和被动PFC电感。

这两个构成了低端电源重量差异的大部分,变压器和别的元件一般重量差不多或者重量可忽略。

如果用的PFC电感是纸糊的,那电源必然轻。

散热片大一些的话电源也会很沉。

因此可以知道,如果一个电源和别的差不多重量,只能说这个电源没有特别偷工减料。

体现品质的关键部分还没涉及到呢。

即使是涉及到的PFC部分,也有国内的厂家只是有钢片而已,完全没有接到电路里面去。

如果遇到了一个主动PFC的300W以下电源(例如富士康的台达代工的凯旋骑士250W),因为没有PFC电感这一大块压秤的,电源会比一般的被动PFC电源轻。

如果有轻的电源都不是好电源的习惯思维的话,那就会把高级货当成山寨货了。

但如果不是主动PFC的电源的话,轻的电源就基本上等价于山寨货了。

至于怎么看是不是主动PFC,不看内部的话看铭牌上的输入电压范围,90V-240V宽范围适应的都是主动PFC。

∙6,电源的铭牌怎么看?

那些功率数都是啥意思?

那些1.3/2.0/2.2之类的标准都是啥?

对一般用户来说,电源的铭牌上有用的信息主要是电源的额定功率,电源版本和电源的输出能力的表格。

对于电源来说功率一般有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两个指标,额定功率是指电源在一定温度下长时间持续输出的最大功率。

峰值功率是指电源短时间内(例如17秒)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

市面上不少电源都没有明确的标出电源的额定功率。

有些电源(如antec,zippy)标的是最大功率,一般也相当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的英文一般就是Maxpower,但是也有例外,比如acbel就对部分型号分别用maxpower和outputpower区别峰值和额定。

还好最新的R88系列没有玩这一招。

不过对航嘉来说,MaxPower成了峰值功率,额定功率非要用”continues”)。

而峰值(peak)功率是没有意义的。

峰值功率只是js用来把250W的电源说成350W用的。

在市场里问商家航嘉冷静王加强版是多少瓦的,得到的不少回答会是350W...........

∙第二部分展开来说电源

接下来的内容则是就一些初级玩家可能会比较关心,但了解不多的一些内容,进行一些展开的分析。

从电源的效率、功率、噪音、接线等方面切入。

∙1,电源的标准以及“多路”12V

电源的标准可以说相当的丰富,有厂商自己定义的标准,也有一些业界统一的标准。

我们最常见的电源标准是由Intel领导制订的ATX12V标准。

详细制订了电源的功率输出,效率,信号时序,噪音,接头,铭牌/标签等要求。

其中尺寸、固定螺钉位置等细节承接早期IBM的PS2的内部标准而来,因此现在ATX规格的电源有的时候也被称作PS2尺寸的电源。

现在最新的ATX12V是2.31版。

分别就不同时期的硬件发展做出修订。

细节上的更改非常多。

详细的变化可以查阅Intel标准文档的Changelog,主要说来

1.3标准开始引入cpu辅助4pin接口;

2.0标准开始对各级别产品大幅强调12V的输出能力,规定12V输出要分12V1和12V2,主板20pin改成24pin;

2.01标准开始去掉-5V输出;

2.1/2.2标准开始引入450W的输出级别的规范,加强了5Vsb待机电流的输出,加强了对两路12V的峰值输出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最低转换效率的要求

2.3标准开始更新、拓展、细化了从180W至450W的功率范围的输出要求,重新修订了各功率级别交叉负载的指标,增加了启动阶段交叉负载的指标,调整了各路12v的峰值输出,把80plus效率标准作为建议,对300W以下额定功率的电源去掉了分2路12V的限流要求,。

2.31标准则在2.3标准的基础上做了细微的修正...

∙2,电源的输出功率

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的标准是,电源可以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可以持续的(24*7)输出一定功率,并且输出电压、纹波等指标满足标准,转换效率没有暴跌,MTBF数值也满足一定的水准。

更深入一点说,是电源内部不存在温度失控的点,所有器件均能保持合理的工作温度。

这些标准任何一点满足不了,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电源存在某种程度的虚标。

右图是Intel的ATX12V标准对300W电源的交叉负载能力(CrossLoading)的要求的演进,对应的封闭框框起来的范围就是要求满足该规范的电源必须能够正常输出的功率组合。

可以看出,自ATX12V2.0开始,相比早先的ATX12V1.3,开始大幅倚重12V输出。

而自ATX12V2.3开始,降低了大输出情况下的交叉负载要求,强化了12V的最小输出电流,同时对两路12V的限流值(持续和峰值)做了重新分配。

(注意2.3版标准里面12V的持续输出最大值和1.3版标准里面是一致的。

这就是为什么内地市场中大量的1.3标准的中低端老产品在2.3标准推出之后迅速改头换面的原因之一。

300W以下取消了分双路限流的要求则是另一个原因。

这两个原因得以使300W以下1.3标准的产品升级到2.3甚至2.31标准几乎没有额外的成本)

∙3,电源的效率

电源的转换效率是指直流输出的功率与交流输入的功率(有功功率)之比。

这是一款电源省电与否的标志。

效率越高不但越省电,而且发热越低,对电源的静音和稳定性都有好处。

近些年PC电源的技术进步,相当一部分体现在效率的提高上(具体的技术这里暂时省略)。

电源的效率受实际的负载的影响最大,其次受温度和输入电压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效率会略有降低;

对于主动PFC的电源,输入电压升高,效率也会提高。

电源的效率相对负载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按照ATX12V2.3中的测试条件,电源一般在典型负载(50%)左右达到最大效率。

当然,还是有些特殊的电源的。

比如有的电源满载的效率不比典型负载的时候差,有的电源有着比一般电源更出色的轻载性能。

上图给出了两个80PLUS铜牌产品的电源的效率随输出功率而变化的曲线。

曾经有一个说法,就是高效率的电源内部会相对比较空,过多的元件不宜于效率的提升。

典型的例子就是FSP的GreenPower,Seasonic的电源内部也较空。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GreenPower元件少主要的考虑是欧洲的WEEE法案,元件少的产品要付的资源回收费用也就小。

而现在服务器工作站级的产品也都在普及能源之星4.0的标准,符合80plus的服务器产品也越来越多了。

OCZ的FSPOEM的ProXstream1000W(已停产)就是个80plus的双层PCB的电源,类似的例子还有Dell的XPS7系列的750W/1000W产品,也都是80plus认证的双层PCB的电源。

台达电子宣称,在2010年将量产”90plus”的产品,也同样会应用在服务器电源产品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上环保节能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2007年下半年,Google和Intel牵头建立起更进一步的CSCI(ClimateSaversComputingInitiative)组织,旨在使2010年,降低计算机产品50%的能源消耗,同80plus协作,制定出金、银、铜牌三个进一步的标准,并在未来的几年内逐渐推广。

新的标准和推广进度如下表所示:

∙4,电源的噪音

电源的噪音大部分是风扇,再就是里面元件(主要是电感)的震动噪音。

后者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电路设计、选择的元件质量的问题和生产过程中加固胶的工艺等问题引起的电源内部线圈的振动。

这种线圈(电源输入端的EMI、PFC线圈以及输出侧的线圈)的振动,有的时候轻微,例如不少机器候随鼠标拖动网页滚动条而变化的“电流声”;

有的时候就会很大,例如和一些显卡的供电电路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谐振而发出的啸叫,这种声音的成因比较复杂,这里无法详细展开,主要讨论电源的风扇转动发出的声音。

电源的噪音和高性能是一对矛盾体。

风扇转速高,散热好,性能和稳定性就会提升,而噪音就会大。

如果为了噪音,降低风扇转速的话就要牺牲性能和稳定性。

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办法就是提高电源的效率,以此来降低发热。

因此现在在静音方面走在前列的厂商,基本上在效率上也走在前列。

静音的另一个要求是功耗,以现在的水平,除非是全无扇电源,在满载的时候是不会安静的。

所以一般打造静音系统的时候,总功耗不能高,而且不宜超过电源的典型负载(50%)太远。

∙5,电源的接线

PC用电源是多路输出的AC-DC开关电源。

而各组输出按标准要求分别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导线。

例如5V输出用的是红线,3.3V桔黄色,黑线是地线,各路12V稍有区别,但都是黄色或者黄色和其他颜色的搭配。

用下图给出了24针主板电源接口的示意图。

一般来说判断电源是否挂掉了的短接绿线和黑线,实际上就是通过PS_ON给电源一个开机的信号。

其他的电源接口,4pin(2*2)、6pin和8pin是一侧地线一侧12V;

4pin的D口和软驱供电都是一根12V一根5V两根地线;

而SATA供电接口则是12V/5V/3.3V各一根外加两根地线。

电源的接口丰富不丰富也是个衡量零售电源的标准。

丰富的接口可以免去转接的麻烦。

包了蛇皮网的电源线也更利于机箱内的空间整理。

当前流行的模组接线方式因为可以自由管理插线也很受玩家们的喜欢。

其实电源的接线也能看出一个电源的品质的。

例如电线两端是不是带有EMI的磁环;

例如线的插头的镀金(例如Delta的铍铜材质也很先进);

例如所用电线的粗细AWG18甚至更粗的电线;

例如带不带足够的8pin和6pin接口等等。

虽是细节但也体现问题。

比如高端显卡用的PCI-E的6pin/8pin电源接口,传输功率大,要求就要高。

如果电源本身不带足够的接口,需要转接,如果转接的线材不够精细、正规的话,也很容易出问题...

∙6,电源的寿命

这里只讨论正常使用的情况,误操作把电源烧掉的,这个没法预计....

∙7,电源的待机功耗

现在国内很多厂商在炒作这个概念,例如“待机功耗低于0.7W”。

那么这个待机功耗是指什么呢?

首先实际上待机功耗应该是一个整机的概念,而不是电源的概念。

整机一接上电源,电源的5Vsb待机电路就开始工作,主板等设备就要从5Vsb取电,虽然很少。

电源自身的APFC、控制电路等部分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功耗消耗。

对整机来说,有两个功耗。

一个是standbylevel的功耗。

也是offmode。

对应于ACPI电源管理中的S4或者S5(也就是一般说的休眠)。

或者是关机的功耗。

数值上应该是一致的。

只要电源跟市电不彻底断开,就会产生耗电。

另外还有一个sleepmode的功耗,对应电源管理的S3状态。

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待机。

这个功耗数值比前一个S4/S5状态下的要大...

o这篇主要是厂商和品牌的一些介绍,以及一些具体产品的评价,算是上一篇的续篇。

先说内地的厂商和品牌,再说那些台厂以及国外的品牌。

内地篇

现在中关村市场上售出的大多数的电源,都是额定功率300W以及以下的产品。

这也是国内众多品牌最集中的区间。

拼得最厉害的方面是价格,同档次的电源,比对手卖便宜20-30就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这个档次的电源对生产成本很敏感。

现在因为国内的通货膨胀,因为国际铜等金属价格的飞涨(最近倒是降下来了),再就是人力成本也在上升,电源在总体的成本上不比往年低,但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意识到电源的成本在涨,花两百多买一个行货电源一点都不算奢侈。

一般消费者对电源的要求无是两点:

电源够用,能带得起机器来;

再就是电源不怎么吵。

在此基础上越便宜越好,买机箱的时候“原配”的就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电源符合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输出水平到底怎样,会不会成为其他配件的“杀手”,消费者并不那么关心。

本来也是,即使是不合格的电源,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慢性的危害。

比如保护不好的电源也不是一定会烧主板或者自燃。

输出不稳定的电源也不会一下子把硬盘搞挂。

即使是很不合格的电源产品,在一般用户环境中也不会一定就引发多了不得的问题。

因此,国内这些电源厂商同质化的倾向很严重。

打开那些大厂的电源看内部,每个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而在国内厂商的这些产品则几乎千篇一律。

什么航嘉长城金和田大水牛的,老一点的小功率型号基本都差不多。

电源的好坏基本上比得不是哪个厂商技术好,而是比谁更厚道一点,或者谁更善于做渠道,更会忽悠消费者。

再就是缩水成风,不合格产品多。

某国内媒体曾经做过一个横向评测,结果300W以下的电源实在是惨不忍睹,不合格的作假的。

纸糊的PFC,和完全没接入电路的PFC;

容量小得多的电容等等。

有些大厂的产品也都不能免俗。

控制成本是对的,但控制得太厉害了也就没法保证品质了。

反正选择这个档次产品的消费者也没有期待太多?

再就是小动作不断。

习惯于按峰值功率定名或者定型号。

国内的航嘉长城带头玩这种把戏。

把瓦数忽悠大了就好卖高价了,利益的核心所在啊

这一部分上接国内品牌篇,某种意义上有些供人YY的成份在里面。

相比内地篇,国际品牌篇有大致这么几个特点:

一个是平均产品价格变高,产品的平均水平变高;

一个是贴牌的关系更复杂,毕竟现在绝大多数国外的牌子都是madeinChina或者madeintaiwan,那些美国的德国的“国际品牌”都主要依靠台厂给代工;

一个是部分电源在内地买不到,还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o

在上一部分的国内篇当中,有网友说怎么连航嘉这样的厂商都被说得这么惨啊?

可实际上国内电源市场就是这么混乱,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大行其道,珠三角、长三角大大小小上千的电源生产厂家,有技术没技术的都要分一杯羹,有单子就能做,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也没有个质量监管部门来做市场准入,唯一一个强制性的CCC认证管的是EMI而不是产品质量,测试手段简单,挡不住国内的寨厂假冒,还会因高昂的认证收费挡住一些国际品牌的一些小众的产品。

在这种环境成长壮大的国内首强,如果不是好的坏的啥小动作都用上,恐怕早就死在摇篮里了。

试想大部分消费者对电源并不了解,如果面对一个更廉价的"

350W"

和往往贵一些的货真价实的250W,一般人会怎么选择(当然如果认定瓦数越大越费电的话结果会不一样)?

国内买一个廉价的电源回来,烧了炸了,再重新买一个不就好了?

你会去跟做电源的索赔么?

这就是了嘛。

在上一篇国内篇,我们关注的基本上是一个电源“好不好”,虚不虚标,会不会炸,都是些最基本的层次。

而在这一篇里面,很多时候关注的是一个电源产品“有多好”,纹波有多低,电压有多稳,静音程度有多少。

对于一个高档的电源来说,不光是功率数字“够不够”的问题。

一个好电源不单单是输出能力充沛,而且环保省电费;

不光是本身耐用、寿命长,而且可以让你的主板、硬盘都延长使用寿命。

而这些好处,能够认识到的网友可能就只是一部分了。

举个例子,主板上CPU供电的电容用久了,就会鼓。

一般来说,大家会说这主板电容用得太差了,ESR高,发热高,寿命短。

但有没有人想到过,一个输出纹波高的电源也能让你的主板上的电容短寿呢?

电容的发热可以近似的认为正比于ESR,也正比于纹波电流的平方。

有人去关心过自己用的电源输出的纹波有多高么?

上一篇我们说国内的电源市场环境不好,产品平均水平不高。

那么那些大的台资厂,那些国外的品牌是不是就各个都好呢?

当然也不是。

首先,好的产品肯定有,而且还不少。

但不好的产品、净是虚标的牌子也不少。

在本文后面的内容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DIY玩家绝对不能认定某某牌的东西就是好,只要是某某牌子的,买来就没错。

本文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指出,这些“外来的和尚”哪些其实是“不会念经”的。

 

 

在开始正题之前,先大致的讲一下怎么看一个电源代工的厂商是谁。

对于在国内卖的电源,只要在铭牌上标出了3C认证号,在这里就可以查询工厂。

不过现在的3C认证本身的局限性,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有的时候是错误的,而且有的时侯新颁发的3C编号在这里查不出来;

有的时候则是厂商在电源的铭牌上就不标正确的CCC号码。

如果这个电源要在北美销售,就一定会在铭牌上列出生产厂商的UL号,通过UL号码就可以知道该产品的代工厂。

如果都没法得到呢,那就要靠经验了。

各个大的代工厂往往有其特有的标志在。

比如接线,至宝(Topower)代工的电源的接线就很特别。

看到如左图所示的线材基本上就可以知道是至宝产的。

电源内部的厂商特征最多。

比如变压器,国际大厂都是自产变压器的。

如果标着"

SPI"

,那就是FSP(SPI是FSP的牌子简写之一),如果是"

API"

,那就是acbel;

如果是"

TOP"

,那就是topower,基本上凭借变压器编号,就可以确定大部分是谁生产的。

(当然,也有过用户给Delta指定使用Liteon变压器这种例子,不过这种事情少之又少。

再比如一些生产过程中的记号,比如如果在主电容上看到一个分了四个格子的质检贴,那就是Seasonic了,如果在每个大的电感线圈上都贴了签,那就是Liteon。

再就是一些做工和用料上的习惯,如果你经常看一些电源的内部的话,就会有这方面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