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42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5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docx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题型分类复习

一、关于命题类(原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真命题与假命题、反例)题型

1、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锐角大于它的余角B.锐角大于它的补角

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和钝角的和等于平角

2、下列各命题中,假命题是()

A.若a-b=0,则a=b=0B.若a-b>0,则a>b

C.若a-b<0,则a<bD.若a-b≠0,则a≠b

3、要证明命题“若a>b则a2>b2”是假命题,下列a,b的值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A、a=1,b=-2B、a=0,b=-1C、a=-1,b=-2D、a=2,b=-1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的逆命题是如果,

那么。

该逆命题是一个命题(填“真”或“假”)

二、三角形中的角度问题(涉及知识点:

垂直、角平分线、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若语言模糊,立即分类讨论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B.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是底角的2倍

C.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相等D.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一定是锐角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A.B.C.或D.或

3、已知ΔABC是等腰三角形,BC边上的高恰好等于BC的一半,则∠BAC的度数是()

A.750B.900或750或250C.750或150D.900或750或150

4、有一个角等于50°,另一个角等于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5、已知等腰△ABC中,AB=AC,若AB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锐角为40°,则等腰△ABC的底角∠B的大小为.

6、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为()

A.75°B.60°C.65°D.55°

7、如图,在△ABC中,∠ACB=90°,D在BC上,E是AB的中点,AD、CE相交于F,且AD=DB.若∠B=20°,则∠DFE等于()

A.30°B.40°C.50°D.60°

8、如图,AA′,BB′分别是∠EAB,∠DBC的平分线.若AA′=BB′=AB,则∠BAC的度数为()

A.25ºB.30ºC.12ºD.18º

9、如图,△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ÐDAB=20°,ÐDAC=30°,则ÐBDC的大小是(  )

A、100°B、80°C、70°D、50°

10、如图,已知△ABC中,AB=AC,AD=AE,∠BAE=30°,则∠DEC等于()

A、7.5°B、10°C、15°D、18°

第8题

A

B

C

D

第9题

第10题

三、三角形中求线段(特别注意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折叠问题、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该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交AB于点E,DF⊥AC交AC于点F.

若S△ABC=7,DE=2,AB=4,则AC=()

A、4B、3C、6D、5

A

B

C

F

E

D

第1题第2题第3题

2、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于点D,PE⊥OB于点E,若OD=8,OP=10,则PE的长为()

A、5B、6C、7D、8

3、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的面积是.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6,则它的周长是()

A、14B、15C、16D、14或16

5、在等腰中,,一边上的中线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B.11C.7或10D.7或11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其中一条腰长为,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

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中线长为.

8、△ABC中,AB=17cm,AC=10cm,BC边上的高AD=8cm,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9、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3cm,底边BC=5cm,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cm.

第9题第10题第11题

10、如图,△ABC中,D为AB中点,E在AC上,且BE⊥AC.若DE=5,AE=8,则BE的长度是

 

A.

5

B.

5.5

C.

6

D.

6.5

11、如图,在锐角△ABC中,AB=6,∠BAC=6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A.3B.C.D.6

12、如下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DC′平分∠BDE;②BC长为;③△BC′D是等腰三角形;④△CED的周长等于BC的长

A.4个B.3个C.2个D.1个

A

B

C

A

B

C

B

C

D

E

C′

E

D

13、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4、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外角∠ACD。

EF∥BC,交AC于点M,CE=3cm,CF=4cm,求EM的长

15、如图所示,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F的长。

16、如图,O是正△ABC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

①△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与O′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S四边形AOBO′=6+3;⑤S△AOC+S△AOB=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⑤

四、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勾股定理及HL定理在证明直角三角形中的妙用)

1、如图,能用AAS来判断△ACD≌△ABE需要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D

E

A

C

B

A

D

B

C

第1题第2题第3题

2、如图,已知∠ABC=∠DCB,现要说明△ABC≌△DCB,则还要补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

如图所示,∠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即是∠AOB的平分线.做法中用到三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SSSB.SASC.ASAD.HL

4、如图,已知△ABC中,∠ACB=90°,AC=BC,BE⊥CE,垂足为E,AD⊥CE,垂足为D,

(1)判断直线BE与AD的位置关系是;BE与AD之间的距离是线段的长;

(2)若AD=6cm,BE=2cm.,求BE与AD之间的距离及AB的长.

5、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BD。

求证:

(1)BC=AD;

(2)△AOB是等腰三角形

6、如图,在△ABC中,∠C=2∠B,D是BC上一点,且AD⊥AB,点E是BD的中点,连接AE.

(1)求证:

BD=2AC;

(2)如果AE=6.5,AD=5,那么△ABE的周长是多少?

8、如图所示,△ACB与△E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

(1)求证:

△ACE≌△BCD

(2)若AD=5,BD=12,求DE的长

9、已知:

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H是BC边的中点,连结DH与BE相交于点G。

⑴求证:

BF=AC;⑵求证:

CE=BF;⑶试判断CE与BG的大小关系如何?

试证明你的结论。

10、如图,在△ABC中,∠A=90°,P是BC上一点,且DB=DC,过BC上一点P,作PE⊥AB于E,PF⊥DC于F.若AD:

DB=1:

3,BC=,求PE+PF的长.

11、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

AE=AD+BE

12、如图

(1),已知:

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

DE=BD+CE.

(2)如图

(2),将

(1)中的条件改为:

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其中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

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与应用:

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

A

B

C

E

D

m

(图1)

(图2)

(图3)

m

A

B

C

D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