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49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

八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这次初二数学期末调研测试,就整份试卷来说,涵盖了一学期所有的知识点,知识间联系强,综合性强,考察了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几何证明等,以及一定的推理能力,且把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在几何中考察了学生的的基本证明能力。

本次命题紧扣教材,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考查学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强调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全卷整体结构合理,分值分布与各章教学时数基本一致,知识覆盖率高;题材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较好体现教材的基础作用,全卷题型多样,也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学生分数段情况:

参考人数:

三个班共111人满分100的有两人。

各班的均分及格率分别为81%、84%和81%。

全校的及格率是82%。

分数段

95-100

90-94

80-89

总均分

人数

24

28

22

79.3

三、试题结构及特点

本套试题总分100分。

共分三个大题,选择题20分,填空题16分,解答题64分,试题没有超纲、超本现象,易、中、难保持在6:

3:

1的分配原则,覆盖知识面广,出的题比较活,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

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

从平时师生教与学的角度看,本试卷解决了以往新课教学要求一般而中考要求又较高之间的矛盾,同时卷中能力题型(18、25)的出现,对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既有利于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也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减负。

2、抓住新课标的特点,重点内容重点考查,难点内容化难为易,分散考查。

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重难点内容把握得很有分寸。

整份试卷中三角形和整式的乘除、勾股定理以及平移、旋转与翻折的分值分别为44、32、13、27分。

3、试题形式多样,渗透数学思想,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对新课程教学的导向性。

(1)通过识图来解答计算题或应用题。

这是本次试卷的亮点题之一。

卷中第(6、8、10、16、17、22、23、24、25)题都是识图。

尤其是第22、25题,不仅要运用基本作图,还考查了学生构图、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对实际的具体问题进行独立分析,考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同时渗透。

(2)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试卷中的18题,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用所学的勾股定理解决问题,这类题对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并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将实际背景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建模),同时因答案要求不高,为考生节省时间去解答其他考题。

这类考题引导我们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而学得知识,从而学会分析,学会学习,加强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答题中的失误:

①审题不清。

审题是考生答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每次考试都有不少考生因审题失误而失分。

如17小题,题中要求作图,使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三条不同的实线上,且作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但是学生的答题只符合直角三角形而三个顶点不符合题意。

②计算能力不到位。

第13、19(该题的代入计算)、20(第2、3小题)以及21(第2小题)题,失分的考生不少。

③对两个乘法公式的应用不够灵活,导致因式分解困难。

如第20题第2小题的简便计算,第21题第2小题,提公因式后不知道用哪个公式继续分解因式,好多学生不会做,无从着手。

④逻辑推理能力有待训练和提高,表现在,做题过程不能做到步步有据,过程严密,无形地被扣掉少量分值。

比如22题和25题的证明。

⑤数学语言的运用有待加强和提高。

初中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也是打好这一基础的好时机,平时必须有意识地注重口头、书面语的培养,特别是关键字、词,专用术语尤其要用准确,否则无形地被扣掉分值。

五、以后课堂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注意双基的训练;

2、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以潜移默化影响学强调书写、作图的规范;

3、教学中应注意数学方法的渗透,如:

类比、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

4、注重开放性、操作性、探究性将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平时教学中应多训练,形成能力;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之,每一次的试卷分析都能让我们的下一步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尽管“没有最完善,只有更完善”,但我们会不断地努力在“理想”与“现实”中更好地找到平衡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