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4684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常见病的 鉴别诊断Word文档格式.docx

5、局部治疗:

可用1%病毒唑滴鼻液,每日4次;

病毒性结合膜炎可用0.1%阿昔洛韦(aciclovir)滴眼,每1~2小时1次。

6、支持治疗:

给予维生素,补液。

7、进一步检查:

咽拭子培养,胸部CT。

8动态监测各项生化指

3

标(包括血浆蛋白、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气分析等);

9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心跳等);

10根据监测结果,按需补充血浆或白蛋白、电解质,进一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调整到稳定水平;

11积极调节免疫,保护肾功能;

12在保证内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利尿消肿,进一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评价各相关脏器功能,维持其相互平衡;

14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消除加重因素;

15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其理解和积极配合。

急性咽炎鉴别诊断

1、与扁桃体炎鉴别:

表现为发热、咽痛与扁桃体炎症状相似,但急性扁桃体炎的咽痛及全身症状均比急性咽炎严重,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予以鉴别。

2、疱疹性咽峡炎:

表现为发热、咽痛与疱疹性咽峡炎炎症状相似,但后者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软腭处可见2~4mm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可资鉴别。

3、咽结合膜热:

表现为发热、咽痛与咽结合膜热症状相似,但后者以发热,咽炎,结合膜

4

炎为特征;

可见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予以鉴别。

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1、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都有发热、咳嗽,早期难于区别,但一般支气管肺炎有气促、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固定的细小湿罗音,尤以肺底;

脊柱旁、腋下为明显可以鉴别。

胸片可鉴别诊断。

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与支气管炎都有咳嗽、喘息,但支气管哮喘多见于年长儿,常有过敏史及家族性过敏史,具有反复发生的哮喘病史,哮喘发作与感染无关,也可由感染诱发。

一般不发热,常在清晨或夜间突然发作,和(或)加重,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能迅速缓解以资鉴别。

3、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炎都有咳嗽,需要鉴别,但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

常突然起病,病初时呼吸道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发作性喘憋,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及紫绀,一般体温不高,双肺闻及明显哮鸣音,肺底部可有细湿罗音有助于鉴别。

4、支气管淋巴结核:

二者相同之处都表现为咳嗽,然而支气管淋巴结核可引起顽固性咳嗽及

5

哮喘样呼气困难,但无显著的阵发现象。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X线胸片显示肺门有结节性致密阴影,其周围可见浸润以资鉴别。

毛细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1、婴幼儿哮喘:

婴儿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发作,即为毛细支气管炎,但若三次以上喘息,则应考虑为婴幼儿哮喘的可能。

2、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炎都有咳嗽、喘息症状,需要鉴别,后者一般不发热或低热,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一般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

支气管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都有发热、咳嗽、喘息症状,有必要鉴别,后者有气促、呼吸阻难,两肺可闻固定的细小湿罗音,尤以肺底;

小儿胃炎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与小儿胃炎都表现为腹痛,但消化性溃疡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具有节律性、周期性,病程长,不难和急性单纯性胃炎鉴别。

2、急性胰腺炎:

急性胃炎时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与急性胰腺炎相似。

但急性胰腺炎上腹部疼痛剧烈且常向腰背部放射,甚至可引起休

6

克。

可伴恶心、呕吐,但呕吐后腹痛不缓解,而急性胃炎呕吐后腹痛常缓解,腹痛程度也轻。

检查血和尿淀粉酶或作腹部B超更易于鉴别。

小儿肠炎(病毒性)

 1、急性细菌性痢疾 小儿肠炎(病毒性)与急性细菌痢疾(急性菌痢)都表现为腹痛、腹泻,后者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常以畏寒、发热,急骤起病,伴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呈脓血便或黏液血便。

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可以鉴别。

2、食物中毒:

小儿肠炎(病毒性)与食物中毒都有腹痛、腹泻、呕吐相同症状,但食物中毒常有进食不洁食物史,往往进食同一食物者同时发病,起病急,一般不发热,先呕吐,后腹泻,多为水样泻,粪常规无炎性改变,粪便培养物致病菌生长予以鉴别。

小儿肠炎(细菌性)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与细菌性肠炎均表现为腹痛、腹泻,后者的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发热、恶心、呕吐与稀便等症状,粪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脂肪球,粪便中可检出轮状病毒。

2、霍乱与副霍乱:

病毒性胃肠炎与霍乱、副霍乱均表现为腹泻,后者的主要表现为 发病急骤,呕吐与腹泻剧烈,粪便及呕吐物为米泔水样,排便量大而无粪质,极易发生脱水、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常

7

伴腓肠肌痉挛。

3、伪膜性肠炎:

小儿肠炎(细菌性)与伪膜性肠炎均有腹泻症状,但是后者粪便特点为海水样、有腥臭味,重症者混有假膜,多有诱因,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以资鉴别。

 

病毒性心肌炎鉴别诊断

1、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相似之处为心脏扩大,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可见心源性休克。

但本病多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

心内膜弹力纤维大量增生及心肌变性等病变累及整个心脏。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左室肥厚为主。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左心衰竭症状,心脏肥大,心音减弱,无杂音或有轻度收缩期杂音。

无病毒感染的病史或症状,无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改变。

2、中毒性心肌炎:

相似之处有相同的心慌、闷气、胸痛,但中毒性心肌炎具有严重感染或药物中毒史。

如常并发于重症肺炎、伤寒、败血症、白喉、猩红热等疾病,常随原发病感染症状好转 

而逐淅恢复。

3、风湿性心脏炎 

相似之处有相同的心慌、闷气、胸痛,但风湿性心脏炎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具有风湿活动的症候如高热,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等。

有瓣膜病变时出现二尖瓣区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粘蛋白增高及抗溶血性链球菌“O”,链球菌激酶效价增高与咽拭子培养阳

8

性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予以鉴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同之处为血小板减少、皮肤出血点,但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三大症状、肝脾淋巴结不肿大,骨髓检查可以区别。

2、急性白血病:

相同之处为血小板减少、皮肤出血点,但是急性白血病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通过血涂片中可见各期幼稚白细胞及骨髓检查即可确诊。

3、过敏性紫癜:

相同之处为皮肤出血点,但是过敏性紫癜为对称性出血斑丘疹以下肢为多见,血小板不减少易于鉴别。

4、红斑性狼疮:

累及血液时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出血点,有怀疑时应检查抗核抗体及狼疮细胞(LEC)可助鉴别。

肾病综合症鉴别诊断

1.急性肾炎:

相似之处水肿、蛋白尿,但是急性肾炎起病前有咽部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史,短期内发生血尿、蛋白尿、少尿、肾功能异常、水肿、高血压等,血尿、血清补体C3下降,肾活检可鉴别。

2、狼疮性肾炎:

相似之处水肿、蛋白尿,但是狼疮性肾炎多见于年轻女性,伴有多系统病变,特别是发烧、关节炎、皮疹,血沉显著增快,贫血,血小板减少及球蛋白明显增高,血抗核抗体阳性率可达95%,补体测定可见C4、C1q与C3一致显著下降。

3、过敏性紫癜肾

炎:

相似之处水肿、蛋白尿,但是过敏性紫癜肾炎多发生在6~7岁以上儿童,1、2岁以下罕见。

秋未至春初多见。

可有上感或食物、药物过敏因素。

特征性过敏性紫癜,有关

9

节及胃肠症状都可帮助诊断。

在不典型的病例,仔细询问病史及细致的临床观察,努力发现肾外的表现有助于鉴别。

急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相似之处具有水肿、蛋白尿相同表现,但是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敏感以资鉴别。

过敏性紫癜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之处均表现为皮肤出血点,但是依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点形态不高出皮肤,分布不对称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不难鉴别。

2、败血症:

相似之处均表现为皮肤出血点,但是败血症病人中毒症状重,白细胞明显增高,刺破皮疹处涂片检菌可为阳性以资鉴别。

3、风湿性关节炎:

二者均可有关节肿痛及低热,于紫癜出现前较难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出现紫癜,则有助于鉴别。

4、肠套迭、肠梗阻:

二者均有剧烈腹痛,但是肠套迭、肠梗阻多见于婴幼儿。

表现为阵发性哭叫,腹部触及包块,腹肌紧张时应疑为本病。

钡灌肠透视可予鉴别。

5、阑尾炎:

二者均可出现脐周及右下腹疼痛伴压痛。

但过敏性紫癜腹肌不紧张,皮肤有紫癜,可予鉴别。

姓名:

医范文 

入院日期:

2009年6月8日

性别:

男 

出院日期:

2009年6月23日

年龄:

51岁 

住院天数:

15天

入院情况:

患者因“患者腰疼3年,右下肢疼痛1年,左下肢无力半年,加重2个月。

”入院。

入院查体:

患者脊柱轻度右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各方向活动轻度受限,L4-S1棘突及右侧椎旁压痛,无放射痛,臀肌无萎缩,坐骨神经干压痛:

左(-),右(+),梨状肌紧张试验(-),直腿抬高试验:

(-),四肢肌张力正常,左大腿综合肌力4级,左踝背伸肌力4级,余肌力正常。

右小腿外侧、小趾足背及外侧痛觉减退(7/10分),余部位感觉正常。

左小腿周径(膝下1cm)较右小腿小1.5cm。

双肱二、三头肌反射(++)。

双膝、右踝反射(++),左踝反射(-)巴氏征(-)。

双 

侧髌阵挛、踝阵挛未引出。

 

入院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每周1次针刀整复镇痛术及微波治疗仪治疗;

并给与理疗,静脉应用激素、脱水药,患者腰腿疼消失,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情况:

患者自述腰腿疼消失,腰活动无明显受限。

查体:

患者四肢肌力正常,右小腿外侧、小趾足背及外侧痛觉减退(8/10分),余部位感觉正常。

左小腿周径(膝下1cm)较右小腿小1.5cm。

直腿抬高试验:

(-),余同入院。

出院医嘱:

1、注意休息,每日上、下午分别行腰背肌功能锻炼10分钟。

2、3个月后门诊复查。

今日上午牛主治医师查房,认为根据病史及体征可诊断为联合瓣膜病、慢性心衰、心源性肝硬化。

此次心衰加重,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加重及饮食钠盐限制不严格而加重心脏负担有关。

关于治疗方面,认为应卧床休息,充分供氧,控制钠盐,补充钾盐,加强抗感染,应用青、链霉素。

地高辛仍服用维持量0.25mg/d,但患者心衰时间长,心肌情况和肝功能均差,尤其在与利尿剂合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警惕洋地黄过量。

上述意见均已执行。

今日下午病人情况略有好转,呼吸较平稳,心率70~80/min,浮肿减轻。

孙主治医师巡视病房,详询病史,仔细体检,除发现已获体征外,尚有咳嗽动作后胸腹肌肉广泛收缩,左侧尤甚,呈木板状,叩击多处肌肉均有强直反应。

结合以往肌电图所见Ⅰ型先天性肌强直症无疑。

从所画家系图看,也较支持,望对家族成员作详细调查(预约体检)。

左颈动脉搏动较弱,提示从该侧灌流至半球的血循环量不足,脑血管造影完全证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

目前以改善脑微循环治疗为主,应注意观察甲皱和结膜微循环的变化,及时记录。

另外,明日检查出血时间、血凝时间、血小板计数和优球蛋白情况,如属正常,则及早用尿激酶或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因子(TPA)或抗栓酶-3(精氨酸酯酶)溶栓治疗。

1991-4-1主任巡诊记录

  主管医师汇报病史、检查发现,以及入院48小时以来的诊疗经过。

  孙琪主治医师:

病史和体检结果准确,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形成和I型先天性肌强直无疑。

现急血管病之急,初步打算用溶栓剂(尿激酶4万U)静滴,每日2次,预计疗程7天。

  高主任分析:

本病人发病特点符合高血压脑卒中,发病年龄较小,仅49岁,病后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及其他颅内高压体征和主诉,经活血化瘀治疗,偏瘫症状明显好转,应考虑脑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大。

此外,病人脉率90/min,眼底有血管硬化征象,血沉19mm/h,较正常男子稍高,意味着球蛋白增高,应进一步查葡萄糖耐量试验、肾功,作脑电图+压颈试验,脑血流图+压颈试验。

本例发病已5~6天,估计血栓干涸。

尿激酶恐难奏效;

TPA、抗栓酶-3成品供应困难;

故现仍以一般活血化瘀治疗为妥。

高主任查房及全科讨论,根据其发病情况、体征及其他检查情况,确诊为脑血栓形成。

  目前通过改善脑微循环和支持治疗,病情好转,肌力右上肢Ⅲ级,右下肢Ⅳ级,精神状态好转。

黄×

×

主治查房后,认为诊断比较明确,现在患儿月龄小,耐受手术打击的能力差,暂时给予清洁灌肠,预防性抗炎治疗,缓解症状,择期手术。

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

(1) 

入院日期、小结日期。

(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3) 

主拆、入院情况、入院诊断。

(4) 

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

(5) 

诊疗计划、注意事项。

(6) 

医师签名。

【示例】

首次病程记录

2003.3.14.10:

30

1.病例特点:

(1)青年女性,24岁,病程2.5个月.

(2)临床表现:

咳嗽、活动后气促。

(3)既往:

体健,否认任何病史,无特殊环境毒物接触史。

(4)查体:

口无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右下肺可闻及少量爆裂音,P2>

A2。

(5)辅助检查:

外院检查结果:

2003年3月8日血常规:

WBC7.0×

109/L,N0.7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

2003年3月3日肝肾功能正常;

Ig、补体、抗ENA抗体、抗dsDNA、ESR、CRP、蛋白电泳正常。

血气分析:

pH值7.447,PCD241.1mmHg,PO280mmHg,HCO327.8mmoI/L;

支原体抗体IgM1:

80;

TB-AB(-);

CEA正常。

2003年2月25日及2003年3月8日胸片,2003年2月28日及2003年3月5日CT:

双下肺片状影,病变有加重趋势。

我院检查:

2003年3月14日血气分析:

pH7.481,PCO2436mmHg,PO280.4mmHg,HCO324.8mmoI/L.

肺功能: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性功能障碍.

2.拟诊讨论:

(入院诊断,依据其鉴别诊断)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浸润,有咳嗽,气短,I型呼吸衰竭(呼衰),抗感染治疗无效.间质病变有原因清楚的和不清楚的,分别进行讨论:

(1)感染性疾病:

普通感染不支持,因为患者应用多种抗生素,病变还在加重.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也不像,这种感染影像学上多为肺内游走性阴影,而且患者中毒症状有明显,目前没有证据。

真菌:

痰量不多,而且痰不黏稠。

所以目前不能确定为感染性疾病。

(2)肿瘤:

病变进展很快,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3)血管炎:

目前无全身受累的证据,故不能诊断。

(4)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患者有短期渐进性的咳嗽,气短,影像学上有弥漫的间质及肺泡的浸润,但患者无特殊环境接触史,不支持。

(5)结缔组织病:

很多结缔组织病都可导致肺间质病变,但目前无证据。

3.病例分型:

C型。

4.诊疗计划:

(1)完常规检查: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

(2)胸部高发分辨CT。

(3)肿瘤:

腹部B超、盆腔B超、肺癌筛选、癌标记物的检查系列。

(4)痰找病原学。

(5)查免疫指标。

(6)氧疗,缓解I型呼吸衰竭。

(7)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或肺活检。

(8)目前对症处理为主。

医师签名:

日常病程记录

1982.6.24.11:

30胸穿记录

患者入院后即行胸腔穿刺抽气.于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消毒手套以2%普鲁卡因行局部麻醉注射后,用8号针头、50mL注射器穿刺抽气1000mL,保留针头固定,局部敷盖无菌纱布,并用无菌胶管连接水封瓶,可见气泡溢出。

术中患者无特殊不适,自觉术后胸闷、气促有所减轻。

嘱半卧位休息,勿动。

如咳嗽剧烈,可用止咳药。

1982.6.25.14:

30

下午杨×

主治医师看过患者,认为患者气管左移,右肺叩诊呈鼓音,呼吸音仍消失。

胸透:

右侧气胸。

穿刺抽出气体,自发性气胸已确定。

但患者仍有气促、胸闷,气管左移,右肺呼吸音仍消失,建议作胸腔插管闭式引流。

杨×

主治医师施行手术,于右侧腋前线第4肋间,常规消毒皮肤,局麻后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插入直径5mm套管针,拔去针心,用硅胶管插入胸膜腔中,退出套管,固定硅胶管于胸壁,并将其另一端接水封瓶玻璃管,可见气泡溢出。

缝合皮肤,局部敷盖无菌纱布。

术毕患者呼吸平稳,自觉舒服。

昂昂医师签名:

1982.6.25.

昨夜患者呼吸平稳,胸闷、气促消失,入睡良好,稍咳。

予氨茶碱口服,略有恶心感,食纳欠佳。

进食稀饭50g,大便结.查:

无发绀及气捉,呼吸20次/min,气管居中,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减弱,对称,右肺基底部可闻少许湿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插管部位伤口干燥,无渗出,水封瓶已更换无菌盐水.

医师签名:

×

临床病例讨论记录

【内容与要求】

临床病例讨论记录包括疑难病例讨论会、科内大会诊、术前讨论会、死亡病例讨论会以及临床教学为目的的临床病例讨论会等,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

须另立专页作详细记录,附在病程记录之后。

内容包括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病例报告人姓名、病历简要、各发言人姓名及详细发言内容、主持人的总结意见,最后为记录者签名。

【格式】

时间:

年×

月×

地点:

参加人员:

(全名及职称)

主持人:

(实际主持人,职称)

病例报告人:

患者病历简要: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诊断)

发言人:

总结意见:

(主持人的总结意见)

1.

2.

记录者:

1993.3.18.15:

00

地点:

四病室医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

李启教授、石林副教授、周权主治医师、张兰住院医师,全体四病室医师及实习同学。

石林副教授。

张兰住院医师。

病例简要:

患者初晓,男,66岁,住院号:

784736。

入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应包括简要病历报告)。

周权主治医师:

该患者系老年男性,有长期腹泻史,体查主要为消瘦,无其他阳性发现,腹泻原因可能有:

①炎症;

②消化道肿瘤。

石林副教授:

该患者有肺结核病史,故腹泻应考虑是否由肠结核引起,但目前证据不足,可做小肠钡餐和/或钡灌肠检查,若无异常发现,可进一步做胃镜及肠镜检查。

李启教授:

该患者应考虑肠肝癌,消化道肿瘤不能排除,患者AFP增高,更应警惕肝癌,目前可用抗结核药物做治疗试验,同时追踪AFP变化,做肝脏CT检查和胃肠钡餐、结肠镜检查。

1.断目前考虑:

(1)肠结核;

(2)消化道肿瘤。

2.处理:

(1)先用抗结核药物做诊断情形治疗。

(2)踪AFP。

(3)做肝脏CT,胃肠钡餐、结肠镜检查。

记录者:

博客网版权所有

转科及接收记录

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人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

包括转科记录和接收记录。

转科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可在病程记录内接着写,不另立专页。

接收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守成,要另立专页。

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医师签名等。

接收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或理由及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转入后不足24小时死亡者,书写接收记录、抢救经过(上级医师查房)、24小时内接收死亡记录(参照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转科记录

1992.6.25.10.00

周×

,女,30岁,湖南省长沙市人,湖南橡胶厂工人。

患者因怕热、多汗、多食、消瘦,曾测T4283.1mmol/L(20μg/mL),摄131I率3小时98%,24小时90%,经甲巯咪唑(他巴唑)等药物治疗10个月,病情控制,自行停药,停药后半年复发,今年4月出现心房颤动。

入院体检:

T38℃,P12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肺呼吸音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有指颤。

实验室检查:

(1)T4283.1mmol/L,T34.62mmol/L:

摄131I率3小时93.7%,24小时100%;

(2)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

(3)3血胆固醇3.88mmol/L;

(4)TSH,TRH兴奋试验均提示病变部位在甲状腺;

(5)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入院后经甲巯咪唑治疗2个月,病情已控制。

心率80~9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体重较重,又是复治,估计单用药物难以根治,经外科医师会诊认为有手术指征,目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控制较好,同意转外科手术。

手术凶险性及预后已与本人及家属交代,患者家属表示理解。

转科诊断:

1.甲状腺功能亢进

2.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

3.持续性心房颤动

医师签名:

接收记录:

患者因怕热、多汗、多食、消瘦,曾测T4258mmol/L,摄131I率3小时98%,24小时90%,经甲巯咪唑治疗10个月,病情控制,自行停药,半年后复发,今年4月出现心房颤动,静脉注射毛花苷C(西地兰)后心率减慢,口服维拉帕米(异搏定)后转为窦性节律。

4月10日又出现心房颤动,并持续至今。

因T4及摄131I率仍高,收入内科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