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585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十六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项目成果推介Word文件下载.docx

含钼、镍的废水处理,已完成45m3废水/天的处理工程。

3.项目名称:

生物絮凝剂的工业生产与应用

虽然化学合成絮凝剂由于价格低廉、絮凝活性高备受青睐,目前在市场上仍占有绝对优势,但其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性和给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无机絮凝剂(聚铝、聚铁等)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虽然用量少,浮渣产量少,絮凝效果好,但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三致”效应(致崎、致癌、致突变)。

现在许多国家和领域已明令禁止或限量使用此类絮凝剂。

我国在水处理,特别是食品发酵和医药领域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絮凝剂也是必然趋势。

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分离提取而得到的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相比,生物絮凝剂为多糖或蛋白质类物质,安全性高;

并能被微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

絮凝范围广、作用条件粗放,可望取代化学絮凝剂用于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

由于化学絮凝剂无可比拟的高安全性和可降解性,生物絮凝剂在饮料澄清、制糖工业、医药、生物产品分离等食品加工和医药领域应用更具有优势和潜力。

已获得生物絮凝剂生产工艺各项运行参数;

实验室已获得生物絮凝剂产品,并在废水处理、制糖工业中进行初步应用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该技术已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生物絮凝剂XM-11的发酵过程分阶段供氧的控制方法”CN200710009605.7;

另1项“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200910111262.4(已公开)。

4.项目名称:

水质快速检测试剂盒

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指标。

然而对于水质指标的普通分析往往存在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及应用不够广泛等缺点,为了快速准确分析水质指标,该课题组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有关水质分析方法研发了水质快速检测及试剂盒。

该水质快速检测试剂盒是研制出的一种全新快速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高等优点,可用于工业废水、地表水、地下水、城市用水、水产品养殖水、农田灌溉水等水质分析,能为广大不同需求用户提供一种用于现场的、快速的、简单的水质分析方法。

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快速检测指标的试剂盒有浊度、余氯、硫酸根、硝酸根、亚硝酸根、氟化物、挥发酚、磷、硫化物及重金属(铬、铜、锌、铅、锰、铁、镍等)。

5.项目名称:

贵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技术

该项目研发了钯、银、金等纳米颗粒的生物还原制备技术,并将贵金属离子的生物还原与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生物还原法来制备高选择性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新技术,并获得了比传统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

该项目所建立的技术将有利于提升过氧化氢、环氧乙烷、丙酮醛、环氧丙烷等重要的传统化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已利用“贵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工艺”制得了不同形貌和粒度分布范围的钯、银、金等贵金属纳米颗粒,并获得了高活性的Pd/γ-Al2O3、Ag/α-Al2O3、Ag/ZrO2、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参数。

该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6.项目名称:

贵金属(Au,Ag,Pt)微球的绿色合成工艺

泉州师范学院

通过绿色合成工艺(常温、常压、水相条件),得到了粒径均一、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的各类贵金属微/纳米花状结构。

产品可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低廉,可适用于工业催化、电子浆料、医学检测和癌症治疗等领域。

7.项目名称:

一种近红外吸收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光热治疗(PTT)作为一个可靶向治疗癌细胞而不会引起全身反应的微创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有4种纳米材料显示出了良好的光热疗效。

由于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的低成本性和高稳定性,可以作为其他光热剂的替代品。

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包括Cu2-XS、Cu2-XSe等。

而Cu2-XS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Cu2-XS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区不仅具有高光热效应,其本身还具有光动力诱导活性,可以促进生成高含量的活性氧。

Cu2-XS纳米材料合成工艺简单,相比以贵金属为基础合成的纳米晶,Cu2-XS纳米材料的组成元素成本更低,且Cu2-XS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调节其在近红外区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即,Cu2-XS的光学性能可调。

调整Cu2-XS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并将其注射到一定深度的生物组织中去,用适当的近红外光照射,使其进行光热转换以达到治疗目的。

而Cu2-XS纳米材料自身具有的光动力诱导效应提供了一个光热治疗(PTT)和光动力治疗(PDT)并行治疗的有效途径,这更加清晰的展示了Cu2-XS纳米材料在癌症治疗方面的诱人前景。

该成果属于近红外吸收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功能、光热转换性能、光动力性能的近红外吸收纳米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反应温和,制备周期短,成本低廉,产物具有物理性能稳定的特点,且有良好的溶液分散性及生物相容性。

该近红外吸收纳米材料可应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

8.项目名称:

一种抗菌纳米材料的制备

本研究发明一种新颖的纳米复合材料,产品具有水溶性好、分散均一、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无污染、绿色环保等优点,对各种菌株都有极好抑菌能力,特别是临床上的一些耐药菌(大肠杆菌、铜绿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可进一步开发成抗菌涂料添加剂、纺织面料的添加剂、皮革护理添加剂和医用杀菌剂等。

9.项目名称:

石墨烯制备方法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泉州师范学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批量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具有膨胀温度低、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产率较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易于实现大批量生产,且可广泛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以及微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专利(专利号:

201210028332.1),专利名称:

一种大批量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10.项目名称: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的成型方法,即通过内置加热棒,实现了纤维管壁内外同步加热,使管壁内外受热更均匀,并且缩短了成型时间,减少了分层缺陷的产生。

201310379529.4)。

11.项目名称:

一种带局部加热装置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局部加热装置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可对成型过程中的加工面进行局部加热的装置,不仅能够保证打印过程中已成型部分的成型精度、而且能够解决成型件沿成型轴垂直方向的力学强度较弱的弊病,具有低成本、操作简单、长寿命,高成型精度与成型件力学强度等特点,能够满足3D成型技术向超低门槛的消费普及化方向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201320311507.X)。

12.项目名称:

一种光敏树脂组合物及其在三维打印中的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环保的光敏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100重量份不饱和聚酯树脂;

0~500重量份丙烯酸酯类树脂,0~500重量份氧丙烯酸酯类树脂;

0~500重量份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

5~500重量份稀释剂;

0~10重量份消泡剂;

0~10重量份流平剂;

0~5重量份抗氧化剂;

和0.1~10重量份光引发剂。

该光敏树脂组合物成本低廉、适用性广,可为3D打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510211719.4)。

13.项目名称:

一种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苏州大学/泉州师范学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它的贮存稳定性能好,在低或非极性溶剂中有优异的溶解性能,与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有优良的相容性。

200910034383.3)。

14.项目名称:

一种提高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韧性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韧性的方法。

通过抽滤作用使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层间富集从而可以使树脂体系中的纳米粒子从“稀”变“浓”,从而有效地解决纳米粒子分散性和高含量的矛盾,实现提高复合材料层间韧性提高的目的。

201210568437.6)。

15.项目名称:

一种有机硅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树脂组合物它具有固化时间短、固化收缩低、反应中无小分子产生及固化物力学性能高等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硅树脂组合物可以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体、高性能胶黏剂、绝缘漆等。

200910034856.X)。

16.项目名称:

一种高导热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该材料能够在保持/改善热固性树脂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基础上,显著地提高热固性树脂的导热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导热塑料、导热橡胶、导热粘接剂与导热涂料等领域。

201310237145.9)。

17.项目名称:

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该改性热固性树脂具有优良的贮存稳定性、工艺性和反应性,并充分集成了超支化聚合物和聚硅氧烷的性能优势,所得到的改性热固性树脂具有高韧性,更突出的热稳定性、更优异的介电性能和耐湿热性能。

200910234498.7)。

18.项目名称:

一种官能化碳纳米管纸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官能化碳纳米管纸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机械强度,且具有环境友好、适用性广、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能够满足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发展要求,在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01310069789.1)。

19.项目名称:

一种钴铱水合氧化物,钴铱水合氧化物薄膜,以及薄膜制备方法

本成果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钴铱水合氧化物,钴铱水合氧化物薄膜材料,以及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该发明提供的钴铱水合氧化物薄膜材料可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电容以及循环充放电稳定性,是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可重复等优点,可作为工业化生产技术使用。

ZL201110336910.3)。

20.项目名称:

一种水合结构SnO2/IrO2·

xH2O氧化物薄膜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成果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为电化学电容器生产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电容性能的水合结构SnO2/IrO2·

xH2O氧化物薄膜电极材料,以及制备该薄膜电极材料的方法。

利用该发明公开的水合结构SnO2/IrO2·

xH2O氧化物薄膜电极材料,可制备高品质电化学电容器。

此外,该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实用,适合工业生产应用。

ZL201110336786.0)。

21.项目名称:

一种高含量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量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四个步骤:

a)碳纳米管纸的制备;

b)将热塑性树脂均匀粉末喷洒于碳纳米管纸表面;

c)上述负载热塑性树脂粉末的碳纳米管纸的加压,形成碳纳米管纸/热塑性树脂预制体;

d)上述预制体的加热加压,得到高含量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表现出突出的力学性能,且具有环境友好、适用性广、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微纳米电子器件、能量存储器件、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01310067133.6)。

22.项目名称:

基于三维石墨烯支架结构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该成果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石墨烯支架结构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首次获得了高质量的三维石墨烯结构,其具有高的导电性,是一种柔性材料,能有效的缓解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引起的应力,能极大的提高电子及锂离子的运输速率,提高电容量。

国家发明专利:

CN 

201410180989.9

23.项目名称:

生物柴油联产1,3-丙二醇的生物化工过程技术

泉州师范学院/厦门大学

利用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副产约10%的甘油。

由于生物柴油的产业化,造成大量的甘油供过于求,不仅使一些大型甘油厂倒闭,也对生物柴油企业造成极大负担。

目前副产物甘油可望通过生物转化进而制备高附加值的化纤和医药工业原料1,3-丙二醇(PDO)。

P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直接用作防冻剂,也是多种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和乳化剂的合成原料,并可用于合成医药和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用于制造性能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世界上主要是德国Degussa公司、英荷Shell公司和美国Dupont公司采用化学法批量生产PDO。

化学合成法的缺点是副产物多、选择性差、操作条件需高温高压,所利用的原料为不可再生的石油或煤炭资源,而且工艺中间产物是易燃易爆或剧毒的危险化学品。

本项目是“生物柴油联产1,3-丙二醇的生物化工过程工艺应用”,重点是生物柴油生产流程、PDO制备工艺及其过程综合,以期解决粗甘油浪费现状,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同时努力突破西方国家PDO生产技术封锁,一定程度缓解我国对PDO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局面。

本项目已申请3项相关专利,已获授权一种生产PDO的微生物固定化发酵罐,操作便利、结构紧凑,节约投资成本,尤其适用于好氧或厌氧发酵生产,过程技术成熟,极具应用前景。

授权专利ZL 

201220070836.5《生产1,3-丙二醇的微生物固定化发酵罐》,申请专利201310147515.X《生物柴油废水的多级处理工艺》和《1,3-丙二醇固定化发酵生产技术及其发酵液连续精制方法》等。

24.项目名称:

微型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微型锂电池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电池。

提供一种易实现,且与微加工技术兼容的微型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微型锂电池由基片、阴极集流体、阴极膜、固体电解质膜、阳极膜、下层阳极集流体和上层阳极集流体构成。

在基片上通过化学沉积方法或物理沉积方法沉积一层金属膜作为阴极集流体和下层阳极集流体;

在阴极集流体上用光刻胶限定出阴极图形,然后采用物理沉积方法沉积阴极薄膜,再用惰性溶剂剥离的方法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得到限定图形的阴极薄膜,再退火处理;

用光刻胶限定出所需固体电解质膜和阳极膜的结构;

使用光刻胶作为牺牲层4限定固体电解质膜和阳极膜的结构;

制备固体电解质膜、阳极膜和上层阳极集流体;

剥离牺牲层后即得微型锂离子电池。

ZL 

201010111609.8

25.项目名称:

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及其旋流分离腔

本成果已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以及采用上述结构的旋流分离腔。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带有一定压力和速度的气液混合物通过位于旋流分离腔的下部的物料进口进入旋流分离腔,在腔体内部由下向上形成向上螺旋运动的旋转流,从旋流开始气液混合物主要集中在腔体中下部,能有效避免部分气体随旋流流体被带出旋流分离腔,提高分离效果。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

201520133140.6)。

26.项目名称:

振动发电机

本项目已申请一项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一种振动发电机,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的磁振子能够在任一方向上自由振动,收集任一方向上的振动能,并随之振动并改变外部线圈的磁通量,通过磁生电原理将振动能转化为电能;

而且不受摆放方向限制,在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动汽车等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510063127.2)。

27.项目名称:

沸石离子筛法海水直接提取钾肥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泉州师范学院

钾是农业必需的肥料,海水中钾的总储量达550万亿吨。

本技术以取之不尽的海水为原料,通过“改性沸石钾离子筛富钾”技术,实现海水中钾的高效富集;

通过萃取结晶技术节能分离制取系列钾肥产品(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

本技术为国家科技支撑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共取得10项发明专利,并成功地完成了百吨级中试和工业化试验。

产品质量达进口钾肥指标,生产成本较进口钾肥降低20%,从而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海水提钾过技术经济关的难题,获得了成熟的产业化技术,为解决农业急需的钾肥来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该项目获2010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1年中国工业博览会创新奖。

28.项目名称:

一种高熵混合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成果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混合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氧化物材料和材料制备技术。

该高熵混合氧化物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电容,适合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此外,制备高熵混合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规模化生产应用。

ZL201110336918.X)。

29.项目名称:

海水苦卤提取钾盐及综合利用技术

苦卤是海水制盐的副产物。

本技术以海水及苦卤为原料,通过离子筛法钾富集、真空法制盐、转化法制钾、蒸馏法提溴、蒸发法制镁等高效节能工序,生产硫酸钾(或氯化钾)、精制盐、溴素、氯化镁等系列产品,实现海盐苦卤的“吃干榨净”,从而显著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同时避免了海盐苦卤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本技术是国家科技攻关和天津市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完成了百吨级中试,突破了一系列工程化关键技术,为进一步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设计依据。

30.项目名称:

一种制备水合氧化物的高温蒸汽热解法及其应用

本成果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一种制备水合氧化物的高温蒸汽热解法,工艺简单,其推广对水合氧化物材料制备技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水合结构氧化物是制备高性能电化学电容器的首选材料,因此该发明对推动高比电容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技术也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10336341.2)。

31.项目名称:

电驱离子膜法海水浓缩制盐技术

盐(氯化钠)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是生产纯碱、烧碱、氯气、盐酸的基本原料,在水处理、制冷、冶金、皮革、陶瓷、染料、医药都有广泛用途;

盐又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不仅作为调味品,而且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目前,海水制盐主要有“日晒法”和“电驱离子膜法”。

随着沿海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日晒法受季节及地域影响,难以实现全年化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大等缺陷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我省地处的南方海盐区,由于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大且频繁,给盐田日晒制盐生产带来很大难度,导致盐产量极不稳定。

因此,开发工厂化电驱离子膜法海水制盐技术势在必行。

本技术在福建省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研制成功电驱离子膜法海水浓缩制盐工艺和装备。

本技术主要通过海水预处理、电驱离子膜浓缩制卤、结晶制盐等工序生产精制自然盐,产品质量达到国家GB5461-2000食用盐标准,电驱离子膜装置电耗:

<

150 

kWh/tNaCl。

本技术创新的电渗析高效浓缩制卤与结晶制盐耦合工艺,改变传统日晒制盐工艺,与盐田法相比,具有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不受季节及气候影响等特点,为提升我省传统海盐产业的技术经济水平,打造现代海洋盐业提供技术支撑。

(1)完成电驱离子膜海水制盐工艺和装备研制;

(2)正在进行10000吨/年海水制盐工程示范。

32.项目名称:

离子筛法海水苦卤提取锂技术

随着电动车、手机、笔记本电脑、核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锂需求量将会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