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案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544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学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章学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章学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章学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章学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学案4.docx

《第二章学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学案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学案4.docx

第二章学案4

学案4 文意通顺,翻译满分方有保证

学案略语 近几年,各省市高考文言语句翻译的评分标准悄然发生了变化,即不仅强调常规采分点(如重要词语、特殊句式)的落实,更强调句意的准确、译文的通顺。

也就是说,即便你把全部常规采分点都翻译到位了,而句意不正确、不准确,恐怕也很难得分,起码得不了满分。

这就给考生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翻译中句意不准、文意不通的情况有哪些?

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何解决?

本学案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在翻译时做到“文意准顺、满分保证”。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元行钦,幽州人。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

在礼登城谓行钦曰:

“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行钦曰:

“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

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

庄宗谓行钦曰:

“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

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

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

”行钦泣而对曰:

“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

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

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

明宗见之,骂曰:

“我儿何负于你!

”行钦目直视曰:

“先帝何负于你!

”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

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

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改)

(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4分)★

译文:

 

(2)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

译文:

 

(3)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3分)★

译文:

 

话说“陛下”

本文段中元行钦称庄宗为“陛下”,它是对皇帝的特称,相当于“你”。

古代臣子不能直接上宫殿见皇帝,有话要经过台阶下的侍卫传达,这些侍卫就是“陛下之士”,时间一长,人们便把“陛下”作为皇帝的代称。

从修辞角度讲,这是一种借代手法。

答案 

(2)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么办呢?

(要点:

“俾”“何如”。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前年五月,大霖雨杀麦,河溢东畿浸下田。

已而不雨,至于八月,菽粟死高田。

畿之民诉其县,不听;则诉于开封,又不听;则相与聚立宣德门外诉于宰相。

于是遣吏四出视诸县。

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

最后视者还,言民实灾,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

天子闻之恻然,尽蠲畿民之租。

余尝窃叹曰:

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

扶风为县,限关之西,距京师在千里外,民之不幸而事有隐微者何限!

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

而民之志得不壅而闻于州,州不壅而闻于上;县不壅而民志通者,令与主簿、尉达之而已。

(选自欧阳修《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

(1)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

译文:

 

(2)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

译文:

 

(3)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

译文:

 

说“畿”

古代“畿”指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泛指国都周围的地区。

文段中的“畿之民”的“畿”就是指这个意思。

像双音节词“畿甸”“畿服”“畿辅”都是指京城附近地区。

由“京郊”义可衍生出“田野”“边境地区”两个义项,如“畿田”指方圆几千里的土地等,不过,这两个义项不大常用。

答案 

(1)视察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分之七八。

(要点:

“视者”“或”,语句通顺。

(2)这些百姓幸运地生(活)在京城附近,遇到急难,离朝廷近,容易被知晓。

(要点:

“畿民”“缓急”“易知”。

(3)那些能决定百姓生存死亡、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这三个。

(要点:

“生死曲直”、句式、语言通顺。

参考译文

今年五月,连绵的大雨毁坏了麦子,(接着)黄河泛滥淹没了京城东部附近的洼田。

不久,天又大旱,直到八月(没有下雨),高地里的豆类、粟类等作物干死。

京城附近的百姓上告到县里,没有答理;于是就上告到开封,还是没有理会;(百姓们)于是聚在一起在宣德门外站立,上告宰相。

于是(宰相)派遣官吏到附近诸县四处调查。

视察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分之七八。

最后巡查回来的,说百姓确实受灾了,而各级官员只是惧怕朝廷命令,为苟且保全自己罢了(才不愿说出实情)。

皇帝听说这件事后很同情,全部免去京城附近百姓的赋税。

我曾经私下感慨道:

这些百姓幸运地生(活)在京城附近,遇到急难,离朝廷近,容易被知晓。

扶风作为一个县,隔在潼关的西面,距离京城在千里之外,百姓的灾难尚且不能被察觉的情况一定会很多!

那些能决定百姓生存死亡、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这三个。

百姓的意愿能够不被阻塞,能让上级州官知晓;州官(信息)不被拥堵能让上级知晓;州县不阻塞,百姓意愿传达到上面,就靠县令、主簿、县尉来做到了。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

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

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注],止司刑使,停斩决,飞表奏。

特敕配流丰州。

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

“我狄使君活汝耶?

”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

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

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选自《大唐新语》)

注 诖(ɡuà)误:

贻误,连累,牵累。

(1)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

“我狄使君活汝耶?

”(5分)★

译文:

 

(2)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

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

译文:

 

释“郊迎”

本题中的“宁州耆老郊迎”的“郊”字,从表面上看释为名词活用为状语“在郊外”很顺当,但其实它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到郊外”。

为什么这样解释呢?

因为古代“郊迎”是一种礼节,遇到尊重之人,官员一般要到郊外迎接,以示敬重。

《战国策·秦策一》中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答案 

(2)(狄仁杰)于是被张光辅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

不久被召回担任魏州刺史,声威恩泽广为流传。

(要点:

“谮”,诬陷;“左授”,降职;“寻”,不久;“大行”,广为流传。

问题反思

做完上述题目后,你发现自己在翻译的句意准确、文意通顺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打算如何解决它们?

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1.题目 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4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第1题]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该答案除“经年离去父母”译对外,其余都是叙其大意,根本没有依据文字直译的精准意识。

如把“取”译为“遵守”,固然无关大局,但这种译法是“不信”;“奔归”是两个词,却漏译了一个字;“追悔何及”明明是个反问句,却任意变为感叹句,改变了原句语气。

1分

该答案失分有二:

一是误把“敕旨”理解为“赦免的圣旨”,损害了原意;二是“奔归”,漏译了“归”字,影响了文意。

2分

该答案失分在语气误译上,“后悔不已”直接把反问语气译成了陈述语气。

不注意语气的准确,是影响文意通顺的一个方面。

3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得分

解读

现场

满分

答案

该答案把三个得分点“经年离去父母”“奔归”“追悔何及”译得准确,尤其是“奔归”这本该是两个词须分开翻译的词语译得好,从中能看出该考生对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语言特点理解到位,对逐字翻译、不能漏译的翻译原则执行到位。

再加上结合语境把“敕旨”这个影响文意的点译得好,能不得满分吗?

满分

4分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奔逃回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

评分建议 “经年离去”,离开多年,1分;“奔归”,奔逃回家,1分;“追悔何及”,1分;句意通顺,1分。

2.题目 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3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第1题]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该答案失分在于:

①“所以”未译出,②句式特点未译出。

1分

该答案把“所以”“苟生”及判断句均译出了,但可能是想把第二个“以”字落实,结果,译出的句子犯了句式杂糅的语病而影响文意分。

其实,当“所以”(表原因)与“以”(表原因)共用时,灵活一下,即可。

2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得分

解读

现场

满分

答案

“所以……者,以……尔(也)”这个句式多年出现在高中文言文及高考试卷中,问题屡屡出现,原因不在于考生未掌握准句式的特点、“以”的用法,而在于照实译出的句子是个病句。

解决的办法是译出“所以”,舍去“以”(必须是在“所以”“以”皆表原因的情况下),灵活翻译、不出语病也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

该考生对这一点理解得很到位。

满分

3分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死亡可贵的原因,是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

得分点 “所以……者,以……尔”句式,“苟生”,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元行钦是幽州人。

赵在礼反叛,庄宗授予(元行钦)邺都行营招抚使一职,(元行钦)率两千人去讨伐叛军。

元行钦用诏书招安赵在礼。

赵在礼登上城楼对元行钦说:

“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奔逃回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

倘若你能说服大家,还能改过自新。

”元行钦说:

“皇帝认为你们有功于国家,小过必然会被赦免。

”赵在礼拜了两下,把诏书给士兵看。

皇甫晖从旁边夺过诏书并扯坏了它,军士大吵大嚷。

明宗进入汴州,庄宗不得进。

庄宗对元行钦说:

“你们跟随我很久,富贵危急患难没有不一起的。

现在很危急困难,但(你们)都默默无言,坐看成败。

我到荥泽,想单独渡河,自己去求总管,你们各说说利害如何。

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么办呢?

”元行钦哭着回答说:

“臣本是小人,承蒙陛下体恤爱护,官至将相。

危难的时候,不能报效国家,即使死了也没法推托自己的责任。

”就与众将一百多人,都解开发髻剪断头发,放在地上,发誓以死报国,君臣互相扶着痛哭。

庄宗去世。

元行钦出逃,被民众捉住。

刺史石潭折断他的两只脚,把他装到用栅栏封闭的囚车里,送到京城。

明宗见到他,骂道:

“我的儿子有什么对不起你?

”元行钦睁大两眼直视明宗说:

“先皇帝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于是在洛阳集市处斩了他。

唉!

死亡可贵的原因,是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

当明宗发起兵变的时候,各位将领尚不知道去留,而只有元行钦上报了明宗叛变的事情,甚至剪断头发誓死,他的真诚节气值得嘉奖。

等到庄宗去世,元行钦不能自杀,反而逃跑以谋求生存,最终被捉被杀。

他的言辞虽然不屈服,但死并不是他的志向,哪里可贵呢?

3.题目 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

“我狄使君活汝耶?

”(5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第3题]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该答案未把“耆老”“郊迎”翻译准确,尤其是把表推测的语气译成了陈述语气。

2分

该答案三个得分点译得很好。

失分处在于未准确译出“耆老”,更主要的是把原本表推测的语气译成了反问语气。

3分

该答案常规采分点译得准确,失分就在于细节上,或者说在语意上。

一是把“汝”译为“你”,也算改变了原意;二是本是疑问句,句末却标成了句号。

不少考生平时不注意问号与句号的区别,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