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63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docx

版高考数学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含答案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2017·山东卷,5

2015·湖北卷,3

2014·安徽卷,2

2014·辽宁卷,5

1.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常结合函数、不等式、三角形问题等知识考查.

2.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的否定.

3.常以不等式、函数为载体判断命题真假,或已知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分值:

5分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逻辑联结词有“或”“且”“非”.

(2)命题p∧q,p∨q,¬p的真假判断

p

q

p∧q

p∨q

¬p

__真__

__真__

__假__

__假__

__真__

__假__

__假__

__真__

__真__

__假__

__假__

__真__

简记为:

p∧q中一假则假,全真才真;p∨q中一真则真,全假才假;p与¬p真假性相反.

2.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量词名称

常见量词

符号表示

全称量词

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等

__∀__

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一个、有些、某些等

__∃__

3.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名称

形式 

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结构

对M中的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

简记

__∀x∈M,p(x)__

__∃x0∈M,p(x0)__

否定

__∃x0∈M__,¬p(x0)

__∀x∈M__,¬p(x)

1.思维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命题“5>6或5>2”是假命题.( × )

(2)若命题p∧q为真,则p为真或q为真.( × )

(3)“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特称命题.( × )

(4)命题“菱形的对角线相等”的否定是“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 )

解析 

(1)错误.命题p∨q中有一真则p∨q为真.

(2)错误.p∧q为真,则p,q同时为真.

(3)错误.命题“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叙述为“任意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全称命题.

(4)错误.“菱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全称命题,其否定为“有的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C )

A.∃x∈R,lgx=0   B.∃x∈R,tanx=1

C.∀x∈R,x3>0   D.∀x∈R,2x>0

解析 当x=1时,lgx=0;当x=时,tanx=1,所以A,B项中的命题均为真命题.显然D项中的命题为真命题.当x=0时,x3=0,所以C项中的命题为假命题.故选C.

3.已知命题p:

若实数x,y满足x2+y2=0,则x,y全为0;命题q:

若a>b,则<.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p且q;②p或q;③¬p;④¬q.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B )

A.1   B.2   

C.3   D.4

解析 ∵命题p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p或q,¬q为真命题.故选B.

4.已知命题p:

∃n∈N,2n>1000,则¬p为( A )

A.∀n∈N,2n≤1000

B.∀n∈N,2n>1000

C.∃n∈N,2n≤1000

D.∃n∈N,2n<1000

解析 由于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因而¬p:

∀n∈N,2n≤1000.故选A.

5.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 )

A.(¬p)∨(¬q)   B.p∨(¬q)

C.(¬p)∧(¬q)   D.p∨q

解析 因为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p是“甲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所以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p)∨(¬q).故选A.

一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

(1)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的步骤:

①先判断简单命题p,q的真假;

②再根据真值表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假.

(2)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

①p∨q真⇔p,q至少有一个真⇔(¬p)∧(¬q)假;

②p∨q假⇔p,q均假⇔(¬p)∧(¬q)真;

③p∧q真⇔p,q均真⇔(¬p)∨(¬q)假;

④p∧q假⇔p,q至少有一个假⇔(¬p)∨(¬q)真;

⑤¬p真⇔p假;¬p假⇔p真.

【例1】

(1)(2017·山东卷)已知命题p:

∃x∈R,x2-x+1≥0;命题q:

若a2

A.p∧q   B.p∧(¬q)

C.(¬p)∧q   D.(¬p)∧(¬q)

(2)已知命题p1:

函数y=2x-2-x在R上为增函数,p2:

函数y=2x+2-x在R上为减函数,则在命题q1:

p1∨p2,q2:

p1∧p2,q3:

(¬p1)∨p2,q4:

p1∧(¬p2)中,真命题是( C )

A.q1,q3   B.q2,q3

C.q1,q4   D.q2,q4

解析 

(1)∵方程x2-x+1=0的判别式Δ=(-1)2-4=-3<0,又对于二次函数y=x2-x+1,其图象开口向上,∴x2-x+1>0恒成立,∴p为真命题.对于命题q,取a=2,b=-3,22<(-3)2,而2>-3,∴q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因此p∧(¬q)为真命题.故选B.

(2)∵y=2x在R上为增函数,

y=-2-x=-x在R上为增函数,

∴y=2x-2-x在R上为增函数,故p1是真命题.

y=2x+2-x在R上为减函数是错误的,故p2是假命题.

∴q1:

p1∨p2是真命题,因此排除B项和D项,q2:

p1∧p2是假命题,q3:

(¬p1)∨p2是假命题,排除A项.故选C.

二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命题名称

真假

判断方法一

判断方法二

全称命题

所有对象使命题真

否定为假

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假

否定为真

特称命题

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真

否定为假

所有对象使命题假

否定为真

(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否定量词:

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否定;

②否定结论:

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例2】

(1)设命题p:

∃n∈N,n2>2n,则¬p为( C )

A.∀n∈N,n2>2n   B.∃n∈N,n2≤2n

C.∀n∈N,n2≤2n   D.∃n∈N,n2=2n

(2)命题“对任意x∈R,都有x2≥ln2”的否定为( D )

A.对任意x∈R,都有x2

B.不存在x∈R,使得x2

C.存在x0∈R,使得x≤ln2

D.存在x0∈R,使得x

解析 

(1)命题“∃n∈N,n2>2n”的否定是“∀n∈N,n2≤2n”.

(2)按照“任意”改“存在”,结论变否定的模式,命题的否定为“存在x0∈R,使得x

【例3】

(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B )

A.∀x∈R,2x-1>0

B.∀x∈N*,(x-1)2>0

C.∃x0∈R,lnx0<1

D.∃x0∈R,tanx0=2

(2)已知命题p:

∀x>0,x+≥4;命题q:

∃x0∈(0,+∞),2x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p是假命题   B.q是真命题

C.p∧(¬q)是真命题   D.(¬p)∧q是真命题

解析 

(1)因为2x-1>0,对∀x∈R恒成立,所以A项中的命题是真命题;当x=1时,(x-1)2=0,所以B项中的命题是假命题;存在0

(2)当x>0时,x+≥2=4,p是真命题;当x>0时,2x>1,q是假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

三 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求解策略

(1)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要先确定构成命题的(一个或两个)简单命题的真假,求出此时命题成立的参数的取值范围,再求出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成立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2)全称命题可转化为恒成立问题.

【例4】已知命题p:

函数y=x2-2x+a在区间(1,2)上有1个零点,命题q:

函数y=x2+(2a-3)x+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如果p∧q是假命题,p∨q是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若命题p为真命题,则函数y=x2-2x+a在区间(1,2)上有1个零点.

因为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

所以所以0

若命题q为真命题,则函数y=x2+(2a-3)x+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则Δ=(2a-3)2-4>0,得4a2-12a+5>0,解得a<或a>.

因为p∧q是假命题,p∨q是真命题,所以p,q一真一假.

①若p真q假,则所以≤a<1;

②若p假q真,则所以a≤0或a>.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

1.已知命题p:

复数z=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命题q:

∃x0>0,2-x0=ex0,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

A.p∧q   B.(¬p)∧q

C.p∧(¬q)   D.(¬p)∧(¬q)

解析 化简z===1-i,故命题p是真命题;在同一坐标系中同时画出函数f(x)=2-x和函数g(x)=ex的图象(图略),观察发现图象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故命题q是真命题.再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值表,知A项是正确的.

2.命题p:

对任意的x∈R,f(x)=2cos2x+sin2x≤3,则( D )

A.p是假命题;¬p:

存在x0∈R,使得f(x0)=2cos2x0+sin2x0≤3

B.p是假命题;¬p:

存在x0∈R,使得f(x0)=2cos2x0+sin2x0>3

C.p是真命题;¬p:

存在x0∈R,使得f(x0)=2cos2x0+sin2x0≤3

D.p是真命题;¬p:

存在x0∈R,使得f(x0)=2cos2x0+sin2x0>3

解析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可知全称命题p的否定是存在x0∈R,使得f(x0)=2cos2x0+sin2x0>3.另外,f(x)=2cos2x+sin2x=sin2x+cos2x+1=2sin+1≤3.故选D.

3.若命题“∃x0∈R,x-2x0+m≤0”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1,+∞)__.

解析 由题意,知命题“∀x∈R,x2-2x+m>0”是真命题,故Δ=(-2)2-4m<0,即m>1.

4.已知命题p:

关于x的方程x2-mx-2=0在x∈[0,1]时有解;命题q:

f(x)=log2在x∈[1,+∞)时单调递增.若綈p为真命题,p∨q是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关于x的方程x2-mx-2=0在x∈[0,1]时有解,可得1-m-2≥0,从而求得m≤-1;f(x)=log2在x∈[1,+∞)时单调递增,可得解得m<.根据綈p为真命题,p∨q是真命题,可知p假q真,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错因分析:

否命题既要否定条件,又要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

【例1】写出命题“若a2+b2=0,则实数a,b全为零”的否定及否命题.

解析 命题的否定:

若a2+b2=0,则实数a,b不全为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