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5197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 热学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汽化-----液化;

升华----凝华提示:

1.不要写错字2.重点是前四种;

1.固体---液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知道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1)雪花、冰是晶体,海波是晶体,而且熔点是48℃;

各种金属是晶体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参杂后的晶体熔点降低。

(3)晶体在熔化过程虽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此不变的温度为其熔点;

在凝固过程虽放出热量,但温度也不变。

此不变的温度是其凝固点。

(4)非晶体在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同步)升高;

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同步)降低

(5)一种晶体若其温度正好处于熔点温度,则它可能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6)熔化和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

能够持吸热(这一点常结合热传递的是否有温差的条件来考)

(7)熔化与凝固图像

2.气体---液体: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1)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沸腾。

重点区分蒸发、沸腾的概念区别;

a.蒸发发生在任何温度下(只要是液化)而且在液化表面,一般不容易观察到;

b.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有关;

(做这的题要

看清题目是出的哪个因素)c.蒸发吸热,因此可以用来致冷。

(从哪吸热哪里降温)

d.沸腾只在沸点温度下发生,而且是液体内部、外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e.沸腾的条件:

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沸点受气压的影响较大,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吸热结合传递的是否有温差来考

f.液体在沸腾后,会保持温度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它此时的沸点。

(注意:

气压变了,它会变化)

(2)液化:

气体液化的方法:

一是降温,二是加压

其中降温方法只要温度足够低,能够使所有气体液化;

加压的方法和温度有关.

注意:

水蒸气无色无味,是看不到的“白气”:

是水蒸气变为液体小水珠,所以一定有液化现象,有时还有其它的物态就化,这要看水蒸气的来源,是空气中的还是水变的3.固体----气体: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无论是升华(吸热)、还凝华(放热)它们都是固态和气态间的直接转化,不经过液态,它是少数物质特有的.

常考的可以发生升华,凝华的物质:

樟脑丸,冬天的冰,白炽灯的钨丝,加碘盐中的碘4.让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

(查看练习册、试卷自已总结)

(1)冬天窗户上的冰在里面,为什么?

(2)冰可以升化,也可以熔化,这要看它的温度,在0℃以下任何温度都升华,在0℃时,吸热后开始熔化成水,但这个过程温度不变(冰是晶体)(3)白炽灯的钨丝变细只发生升华,灯泡变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

三、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也称为分子动理论,内容有三条: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3)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a.物质由分子构成,这些分子间是有间隙的,所以物体能够被压缩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物体难以被压缩,表现出的是斥力的作用,但此时引力同样存在。

2.固体、液体、气体

形状体积分子间距离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最大液体无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居中气体无固定的形状无固定的体积最小

1.无固定的形状就是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和气体有流动性,流动性的物质热传递方式主要

是对流2.气体的体积是气体分子能够到达的空间的大小3.要特别注意三者的分子间距离:

固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小,所以在它的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多,密度大;

液体次之;

气体最分子间距离最大,密度最小。

4.凡是使分子间距离变大的物态变化一定是吸热的,

凡是使分子间距离变小的物态变化一定是放热的。

(吸热不一定温度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

同理放热不一定温度降低,如晶体凝固过程)

下面是一些练习题,大家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上课时给我,或者打出来,或者回写在后面,回复邮件都可以!

期末已经到了,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B.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_(内、外)表面;

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_(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___________,分度值为:

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___时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

如右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

其中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状态。

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_现象;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现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现象;

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现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

冰消雪融__________。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汽化要_________热。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从而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

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1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后者是酒精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

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_______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11、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________.(“升高”、“降低”或“不变”)1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的冰_________(会,不会)立即熔化;

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__________(会,不会)熔化。

二、选择题: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A、相等B、甲高于乙C、甲低乙D、不能判定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3、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是0℃),过了一段时间,()A、冰的数量增多B、水的数量变多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用数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效果()

A.水好B.冰好C.一样好

5、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A、降低B、不变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

6、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A、下降B、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7、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上升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一定不变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吸热,温度不变D、放热,温度不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11、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B.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D.凝固、液化、凝华13、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

1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A、液化B、汽化C、先熔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15、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到42℃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D、体温计比较短

16、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17、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A、用自来水冲洗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D、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18、如下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三、实验题:

1、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

(2)要稍候一会儿,再读数.(3)读数时

玻璃泡________(可以,不可以)离开液体,视线与温度计__________.如图1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_______℃。

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

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时间(min)温度(℃)080185289394498598698.10..983、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

(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时间/min012345温度/℃状态7274767778796807808910811182液态12838080固态固液共存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扩展阅读:

初中压热学总结

初中压热学总结初中压力知识点总结电路知识点总结初中所以公式总结初中化学电功物理公式总初二物理电路的组成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初三物理简单电路基础知识归纳初三物理能及其转化基础知识归纳初三物理机械和功基础知识归纳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基础知识归纳初二物理光现象基础知识归纳初二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归纳初二物理物质的性质基础知识归纳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基础知识归纳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部分公式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基础知识归纳初三物理压强和浮力基础知识归纳初三物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归纳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公式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公式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公式

初二物理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初中物理常见隐含条件初中物理常用估算量初中物理基本公式初二物理面镜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汇总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磁铁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磁现象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焦耳定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功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能和电功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阻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流与电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路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导体和绝缘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热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比热容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状态变化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温度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与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光的传播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乐音和噪声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功和功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滑轮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杠杆

物体的浮沉条件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浮力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气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液体内部的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压力与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密度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质量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常见的力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速度和平均速度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长度的测量

“物理难,难于上青天”。

一些中学生有这样的感慨。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飞船载人,上天有门;

物理难学,也有办法。

如果同学们学习物理时能从基本方法做起,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学习物理要做到:

一.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法拉第曾经说过:

“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

因为只有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才能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不要视而不见,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观察水杯,从不同角度看,杯底深浅不同;

杯中的茶叶大小不同,杯上的花大小不同。

这是为什么呢?

观察马路上的汽车,为什么挡风玻璃呈斜面?

为什么夜间行车时车内不开灯?

为什么载重汽车的车轮粗大而且数量多?

为什么轮胎制有花纹?

留心处处是学问,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二.勇于实际,乐于探究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

科学探究是学习物理的目标和方法,天籁只惠实践人。

所以,应该勇于实验,乐于探究。

我们要积极参与实验,老师做演示实验时,我们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

走进实验室做实验时,要自觉地培养自己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动手能力。

此外,还要把整个世界当作我们的课本,看看利用身边物品,可以做哪些实验。

多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搞一些小发明,写一写小论文,养成勇于实验、乐于探索的好习惯。

自然界中存在着无穷的奥妙,科学家是通过科学探究去认识它们的。

科学探究不仅对科学家研究问题是需要的,对于我们学习物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是需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猜想假设。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或制定一个计划,进行实验探究,收集证据,经过分析论证,从而得到结论。

三.联系实验,联系社会

物理是一门跟实际非常密切的学科,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还要应用到实际中去。

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说明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联系实际,首先是要联系我们身边的生活实际。

要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不但关心身边的物理,还要关心物理与社会的关系,不但要学习科学历史,更要关注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注意分类,理顺条理

当学习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

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

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

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愿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

⒈温度t: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

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

有温度差。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

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

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

103焦/(千克℃)读法:

4.2×

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

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

103焦。

⒌热量计算:

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

6.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

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初中压力知识点总结

⒈压强P: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

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

牛/米2;

专门名称:

帕斯卡(Pa)

公式:

F=PS【S:

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

单位:

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

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

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

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P=ρghh:

米;

ρ:

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

105帕=10.336米水柱高

电路知识点总结

1物体带电的标志: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体的性质)2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就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差的物质就失去电子带正电。

4正电荷:

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5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验电器的作用:

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7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8电子电量: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叫电子电量。

它是1.6*10^-19库。

9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10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1电流方向: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子移动方向与它正好相反。

12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13电源:

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

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14自由电子:

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

15电路:

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

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16通路:

处处接通的电路。

开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17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

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

并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

初中所以公式总结

1.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

焦耳。

常用单位有:

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

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

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

W=UIt(式中单位W→焦(J);

U→伏(V);

I→安(A);

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

W=I2Rt;

W=Pt;

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