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903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

家乡风光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省”、“县”的含义及区别。

2.清楚自己居住在哪个城市。

3.加深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4.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以一种欣赏美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生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建立孩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美景。

2.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

【教学难点】

树立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理念。

【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素材、歌曲。

(2)学生:

对自己家乡有一定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

给学生观看两张各地的美景图片,猜猜这是什么地方,感受一下各地的风景名胜,通过老师的简单讲解,从而引入课题。

2.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家乡

老师: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呀?

哪个市呀?

家里附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1:

……

学2:

……

学3:

……

(多叫几个同学,尽量叫一些地区不一样的同学回答。

3.老师给小朋友举例子(黑龙江有寒带茫茫林海、海南有一望无际的大海),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家乡都有什么。

老师: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其他小朋友对自己家乡美景的介绍,老师想了解了解你们家乡都有什么呀?

哪个小朋友愿意和老师分享一下?

学1:

……

学2:

……

学3:

……

(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适当点评回应。

4.老师教小朋友们唱《家乡美》,并齐唱一遍。

然后提问让同学们回答刚刚唱的歌曲里面都有什么美景。

老师:

同学们,在你们读这首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里面也有好多美景呀?

哪个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发现的美景呢?

学1:

……

学2:

……

5.课堂练习(做一做)

锻炼同学们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把自己家乡的美景画下来(小巧手)。

6.布置课堂作业

7.小结

家乡物产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特产”的含义。

2.加深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搜罗并知道其他各地的特产。

2.学会和他人分享,勇于发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对自己家乡特产的热爱之情。

2.学会尊重全国各地的文化差异(特产不同)。

【教学重点】

1.寻找并认识自己家乡的特色产品。

2.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特产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了解全国各地的家乡特产。

2.培养孩子尊重差异的观念。

【教学准备】

(1)老师:

多媒体课件、诗歌练习。

(2)学生:

提前了解自己的家长特产。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教同学们阅读诗歌,(我的家乡特产多,各种美食和瓜果。

手工刺绣工艺品,家乡特产传美名。

)然后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念一遍。

(问题:

诗歌中提到了哪些特产?

念完后同学们一个个举手回答,没有回答完的最后老师补充,并对每种特产做重点的介绍。

2.看PPT,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其他各地的美食。

3.交流环节

老师进而问同学们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好吃的(特色菜)

老师:

同学们,听了诗歌里面的特产,你们想想自己的家乡都有什么好吃的特产呀?

学1:

……

学2:

……

学3:

……

(尽量叫一些地区不同的学生。

4.长知识环节

知道吃的是属于特产后,再给同学们普及一下还有一些不能吃的东西也是特产。

5.老师指导学生办“家乡特产展示会”活动。

6.连一连

7.小结

家乡变化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变化”一词的含义。

2.培养善于发现细节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表达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

2.学会帮助他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恩他人带给我们的美好。

2.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家园,并爱护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之前的生活情况和现在的生活情况变化有多大,知道感恩那些辛苦付出的人,培养学生爱护身边环境。

【教学难点】

1.学会感恩他人。

2.爱护自己的家长。

【教学准备】

1.老师:

多媒体课件、诗歌、一些感人的故事

(1)搬运工们大热天(或冬天)干活的事。

(2)设计者们昼夜不停的设计的故事。

(3)环卫工们辛辛苦苦打扰卫生的故事。

……

2.学生:

对自己家乡有一定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

观看两张“美丽的城市”和“宽阔的大马路”的照片,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去感叹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方便,多么幸福。

2.谈一谈

让同学们发言,讲讲他们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

3.朗读诗歌

老师可以几种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诗歌中的含义,体会出世界变化真大,生活越来越好的感情。

4.看图片

(1)给同学们讲讲这种方便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来的,然后猜猜图片中的人们分别代表着哪一类群体。

(2)给学生讲一些故事,让他们知道这些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体会他们有多么不容易,培养他们学会感恩他人的美德。

(3)问学生自己能为家园建设做什么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让学生积极发言。

(4)培养他们爱护自己家园的美德,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5.为了加深自己对家乡的了解,给学生布置任务。

(1)回家后,通过自己可以办到的方式去了解家乡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2)问父母为建设家乡做出了什么贡献。

6.小结

班级是个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学生热爱劳动。

2.学生了解并热爱自己的班级。

【教学重点】

学生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教学难点】

学生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问题导入:

提出“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

我的同桌是?

我的班主任老师是?

我们班还有……”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

(二)教师提问

1.师:

“班级里有哪些集体活动呢?

2.出示PPT中的集体活动和同学讲解。

3.教师提出问题:

“你们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

(点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并合理评价)”

(三)教师提问

1.师:

“班级里除了有许多班集体活动外,我们还有许多感人的瞬间呢!

2.教师出示PPT,举例几个感人的瞬间,并讲解这个瞬间为什么感人。

3.教师提问:

“除了这些你们还经历过什么感人的瞬间呢?

”同桌相互说一说。

4.教师点名一组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并合理点评,加深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鼓励学生发现班级里美好的感人的事件。

(四)我是班级小助手

1.教师提问:

“平时在班上你们能为班级做出怎么样的贡献呢?

2.点名同学起来回答并点评。

3.出示PPT中为班级做贡献的例子。

(五)当好值日生

1.教师提问:

“如果你们是今天的值日生,你们会为班级做什么呢?

2.点名同学起来回答并点评。

3.出示PPT,举一些值日生做的事情的例子。

4.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值日歌并进行理解。

5.教师提问:

“如果是集体值日你们会做些什么?

6.同学讨论,老师总结。

7.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值日歌。

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生感受到班级同学在一起的温暖。

2.学生了解儿童节。

3.学生学会装扮教室,制作图书角。

【教学重点】

感受班级的温暖。

【教学难点】

学会制作图书角,装扮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告诉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

1.教师提出问题: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们怎样过六一?

怎么可以过得有意义又愉快?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氛围。

2.教师点名同学起来回答,问问他想怎样度过六一儿童节,以及为什么想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出示PPT中别人怎么度过六一儿童节的。

(二)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六一儿童节你最喜欢什么活动

1.出示PPT中儿童一般过六一的举办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

2.点名叫学生起来补充。

(三)装扮我们的教室

1.教师告诉学生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要装扮我们的教室。

2.教师提出问题:

“我们可以怎样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3.教师出示PPT中其他人布置的教室给同学们做一个示范。

(四)给教室设置一个图书角

1.告诉学生我们要在教室里设计一个图书角,告诉学生图书角的作用和好处激励学生去设置图书角。

2.告诉学生教室的装扮离不开同学和老师共同的努力。

让学生感受到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温暖。

3.出示PPT中别人做的图书角,给学生做一个示范。

(五)课后小练习

让同学回家查一查其他的国家的儿童是怎么样过儿童节的,第二天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都很棒

【教学目标】

1.发现自己的优点。

2.学会发现身边的人的优点,学会赞美。

【教学重难点】

发现自己的和身边的人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趣导入,教师给学生讲小迪找到自信心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要讲得生动有趣,最好还要带点动作。

(二)夸夸我自己

1.教师告诉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学会找到自己身上的优点。

(1)教师提问:

“你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了吗?

(2)教师点名同学回答问题。

(3)叫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并大声说出来。

学生1:

我跳绳的速度很快。

学生2:

妈妈夸我是小帮手。

学生3:

我现在自己字写得不错。

……

(4)教师来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优点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很小的长处也是我们的优点.

2.师:

除了我们自己发现的优点,那么在别人眼里我们有哪些优点呢?

请同学们问一问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和其他人,在他们眼里我们的优点是什么?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填空

(三)了不起的你

1.教师: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你们有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吗?

说一说你们之间的故事。

学生1:

**同学帮别人拿衣服。

学生2:

芳芳学习很认真。

学生3:

明明爱帮助同学。

学生4:

华华对人很有礼貌。

学生5:

**同学会给老人家让座。

……

2.把你发现的同学的优点写在小卡片上,再送给这个同学。

3.教师:

我们不仅要发现同学的优点,更要学习同学的优点,你们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同学的优点吗?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点评。

4.教师提问:

“你最想学习同学的那一个优点呢?

为什么?

教师点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5.教师总结:

只要用心学习别人的优点,这些优点也会变成你的。

6.课后小练笔

回家用作业本写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和同桌的十个优点。

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成长”的含义。

2.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学会进步,学会做得更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

2.知道怎样使自己进步,越来越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父母与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并努力达到。

2.培养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目标。

【教学难点】

1.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2.学会树立目标,制定计划,努力完成事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老师:

多媒体课件、皮尺、小卡片。

(2)学生:

对自己的了解(身高、体重,还有一些其他积极的变化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看两张图片“妈妈给我穿衣服”和“自己穿衣服”,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图片中的小朋友的成长(能够自己穿衣服了)。

2.一年级到二级年级里的身体变化

使用课前老师准备好的皮尺,随便帮几个同学测量一下身高,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自己刚读一年级时的身高,发现一年多以来他们身体上的变化,还有体重的变化。

让他们在课本上写下他们现在的变化。

3.学习上的成长收获

通过了解小红、小刚、小强和壮壮四个同学的变化,让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一年多以来在学习上有什么变化,并用笔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4.方法交流

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问问他们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同学们积极讨论后站起来和大家分享。

5.四个问题

你有自己努力的目标吗?

你能常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吗?

你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