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218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3文档格式.docx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B错误。

原核细胞中DNA遗传物质,核糖体中有RNA,C正确。

核糖体中是RNA,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核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中可能不含DNA

B.牛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含DNA

C.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DNA的载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有的只含有RNA,故A正确;

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故不含DNA,B正确;

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故C正确;

在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D错误。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有一段mRNA,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A有400个,U有500个。

由此mRNA逆转录产生的含有4000个碱基的双链DNA中A和G分别有

A.900、900B.1000、1100C.800、200D.900、1100

【解析】某段mRNA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A有400个,U有500个,即A+U=9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此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DNA分子中A+T=900×

2=1800个。

又A=T,因此A=T=900个。

含有4000个碱基的双链DNA中,A=T=900个,则C=G=(4000-1800)÷

2=1100个,故选D。

4.如图表示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则该过程()

A.不受温度影响

B.不存在特异性结合

C.必须由线粒体供能

D.不是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

【解析】由图可知,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题图过程还可由无氧呼吸供能,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tRNA识别并与氨基酸结合的过程不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还可在叶绿体或线粒体中进行。

5.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试验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的目的是给细菌和噬菌体提供更多的氧气

B.离心后上清液中含有噬菌体颗粒和蛋白质外壳

C.噬菌体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能量均来自细菌

D.b中有少量放射性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B

由于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A错误;

由于噬菌体颗粒和蛋白质外壳比细菌轻,所以离心可以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和蛋白质外壳,B正确;

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代谢和繁殖,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原料是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能量是细菌提供的ATP,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C错误;

b中有少量放射性说明了有少量蛋白质外壳没有与细菌分离,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错误。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

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

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

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沉淀物b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

6.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对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中碱基对的排列序列有关

B.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

D.⑦是磷酸二酯键,复制时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

【解析】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DNA分子结构,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⑥表示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⑦是连接相邻两个核苷酸之间的酯键。

DNA分子的多样性指DNA中碱基排列的多种多样,A正确;

④中包含1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三部分组成,但不是1个正确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

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C正确;

⑦是磷酸二酯键,复制时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的复制

7.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人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

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错误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解析】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导致染色单体分裂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细胞染色体组增倍,A正确。

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复制1次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别在同一条染色体的2条单体上,两条单体分离后成为两条染色体,由此可见如果细胞有2n条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则DNA复制了n次,B正确。

如果DNA为半保留复制,则复制一次后子代DNA两条链其中一条含3H,另一条没有,如果两条都含3H,则为全保留复制,C正确。

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单体带有3H标记,另一条没有,D错。

【考点定位】DNA复制

【名师点睛】DNA为半保留复制,与细胞分裂染色体联系,一条染色体的一个DNA复制后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别在同一条染色体的2条单体上。

8.下图为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的谱系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是由()

A.1号遗传的B.2号遗传的C.3号遗传的D.4号遗传的

已知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是隐性伴性遗传病,4号个体为女性,并且患病,说明该病不是伴Y遗传,而是伴X遗传;

7号患病男性,其致病基因应该来自母亲5号(男性X染色体来自母方),而5号正常,应该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由于1号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所以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号。

因此。

B项正确,A、C、D项错误。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

1比值的是()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02与产生的C0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解析】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有8个分子,因为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是3:

1,A正确。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为3:

1,B正确。

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02与产生的C02总量之比6:

4,C错误。

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为3:

1,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0.在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分别是()

A.①②⑤和③②④⑤

B.①②⑤和④⑤

C.②④⑤和③④⑤⑥

D.②⑥⑦和②④⑤⑥

【解析】烟草是高等生物,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①DNA的复制、②转录和⑤翻译;

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④逆转录和⑤翻译。

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定位】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名师点睛】利用流程图分类剖析中心法则

(1)细胞生物及噬菌体等DNA病毒的中心法则为:

(2)烟草花叶病毒等大部分RNA病毒的中心法则为:

(3)HIV等逆转录病毒的中心法则为:

1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头部DNA进入,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N可以标记DNA也可以标记蛋白质,P标记DNA,S标记蛋白质,因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进去,故DNA中能找到32P和15N,故B正确。

其余错误。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

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A.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

B.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

C.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

【答案】A

每一种浆细胞培养液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因而只能使一种相应的抗原失去活动能力,A正确;

这里的免疫反应是指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中存在有抗体但无相应的抗原,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因此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中有一定量的抗体,所以两者不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

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产生不同的抗体,无相应的抗原,因而不会出现免疫反应,C错误;

由于大鼠同时受到了两种抗原的刺激,所以大鼠的血清中有两种抗体,向其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肺炎双球菌,两种细菌都会出现凝集现象,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2015秋•修文县校级期中)如图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①表示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转录,此过程的产物只能是mRNA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也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C.丙段中的10个氨基酸,对应甲中碱基是60个

D.一种乙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

A、过程①表示转录,此过程的产物可能是mRNA、tRNA或rRN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