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96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表面看,这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农业技术应用工作,而实际却体现出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方法、发展机制的重大转变,是施肥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2005年首次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写入党中央一号文件,2006、2007、2008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必要性

1.1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古往今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施肥都是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最快捷的农业增产措施。

据联合国粮食组织在41个国家用18年的试验研究统计,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到农作物产量的60%,最高达到67%。

有研究指出,20世纪全世界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化肥,如果不施化肥,全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40%-50%,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增产幅度一般在8%-15%,高的达到20%以上,平均每公顷增产粮食375-750kg,花生、油菜籽225-450kg,瓜果、蔬菜等作物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均耕地面积将逐步减少,提高作物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协调土壤、肥料、作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土肥、水种资源的最大潜力,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2 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作物养分不平衡不仅导致农作物病害发生,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整体不高与施肥不当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偏施氮肥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协调作物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逆能力,减轻农作物病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节省农药,减少病虫害防治费用,减轻农药污染,提升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如过量施用氮肥将导致蔬菜硝酸盐含量增高,水果变酸、皮厚、色淡,一些质量指标降低,而适量施用钾肥可明显提高蔬菜、水果中糖分、维生素c含量,科学施用铁肥、锰肥和锌肥可使香稻米质得到改善。

1.3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行为

我省有机肥资源丰富,资源总量约1.42亿吨,但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不足4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长期土壤监测结果表明,约有20%的稻田长期没有施用有机肥。

化肥是资源依赖型产品,氮肥生产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煤、石油、电力,磷肥、钾肥生产还需要消耗有限的矿产资源,湖南省按1994-2004年平均增长速度估算,到2010年将突破230万吨。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优化肥料使用结构,实行“一增一减”,即增施有机肥,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不仅有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减少流行性疾病的传播,而且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比原来的习惯施肥提高10-15个百分点,我国化肥的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了100万吨肥料的产量。

因此,测土配方施肥蕴藏着巨大的节约潜力。

1.4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

实践证明,施肥不仅直接决定着土壤肥力的发展方向,而且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品质,连续3-5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目前,我省化肥当季利用率为氮肥平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45-55%,全省每年仅氮肥损失折合尿素150万吨左右,大量的养分被蒸发,渗入地下或流入江河,致使江河湖泊富营养化,成为目前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使土壤板结、酸化、基础地力下降。

同时,化肥肥效逐年下降,其中氮肥的增产效应1981-1985年为平均每千克氮增产稻谷12.4kg,1988-1990年降为10.5kg,1991-1995年再度降为8.9kg,1997-1999年已降至6.3kg,目前已降至5kg左右,个别地方出现了增肥不增产甚至减产的局面。

在目前这种施肥水平下,要保持产量又必须施用更多的化肥,从而造成盲目施肥的恶性循环。

可见,测土配方施肥不但可以合理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能弥补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平衡土壤养分的投入产出,是维持并提高土壤持续生产能力的基础地力的重要措施。

1.5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收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4大粮食作物的直接物质成本中,肥料费用约占44%。

与国际比较,我国4大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总体偏高,直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据测算,我国每千克粮食生产成本,小麦为1.22元,比美国的1.01元高17.2%;玉米为0.88元,比美国的0.67元高27.9%;大豆为1.83元,比美国的1.21元高33.9%;水稻为0.94元,虽然比美国的1.65元低,但比泰国的0.60元和越南的0.82元分别高36.2%和12.8%。

据统计,我县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的总量为152公斤,平均每亩农作物的化肥施用量为52.4公斤,平均每亩化肥施用总量为9万多吨。

由于没有科学施肥,造成每年施用的化肥有近1/3被浪费掉。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可节约施肥20-30公斤,按现行价格,每亩降低施肥成本7.3-12.9元,尤其是在能源供应偏紧,化肥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民节本增收意义更加重大。

2、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内容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按照公益性环节国家支持、经营型环节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11项工作。

2.1 野外调查

坚持资料收集整理与野外定点采样调查相结合,典型农户调查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按照农业部提供的调查表格,逐项开展野外调查和取样地块农户调查,准确掌握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与规定的采样测试土样数量相对应。

2.2 采样测试

测土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开展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化验,使采样点覆盖全县各乡镇和全部耕作土种,我县2007年共采集水稻土壤5191个,旱土643个,同时根据需要采集了植株、水样样品,为制定配方和田间试验提供基础数据。

另外,选择200个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对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2.3 田间试验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和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印发的《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示范方案(修订稿)》,选择当地主导作物,布置田间肥料效应小区试验、校正试验、追基肥比例试验和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试验,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对比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验证和优化肥料配方。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建立不同施肥分区主要作物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作物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

每年完成了10个肥效试验,10个校正试验,2个不同施肥量和2个不同质地基、追肥比例试验。

2.4 配方设计

由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汇总分析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品种、产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差异,合理划分施肥类型区。

审核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施肥模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肥料配方。

2.5 配肥加工

依据配方,以各种单质或复混肥料为原料,配制配方肥。

主要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农民根据施肥建议卡自行购买各种肥料,配合施用;二是由配肥企业按配方加工配方肥,农民购买施用。

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物化载体,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

2.6 示范推广

针对项目区农户地块养分和作物种植状况,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由项目乡(镇)农技人员和村委会发放入户,并建立台帐。

按照每1万亩一个示范区的标准,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树立样板,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7 宣传培训

一方面加强对农技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经销商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技术资料、现场会等形式,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到村、培训到户、指导到田,普及科学施肥知识,不断增强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使广大农民逐步掌握合理的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2.8 数据库建设

运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按照规范化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字典,以野外调查、田间试验和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收集整理历年土壤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监测数据资料,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

2.9 耕地地力评价。

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野外调查和分析化验数据,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成果资料,完成图件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地力等级评价、成果图编制等工作,建立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县域内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汇总成册编辑出版,形成公共资源,便于广大农民和相关单位查阅应用。

2.10 效果评价

通过对项目区施肥效益和土壤肥力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获得农民反馈的信息,对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

2.11 技术研发

重点开展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测试、肥料配方、数据处理、专家咨询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

3、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原理

3.1 养分补偿学说

养分补偿学说是施肥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养分归还学说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43年在《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植物、土壤和肥料中营养物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

认为人类在土壤上种植作物,并把产物拿走,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中所含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如果不把作物带走的营养元素归还给土壤,土壤最终会由于土壤肥力衰减而成为不毛之地。

因此要恢复和保持地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带走的营养物质还给土壤,必须处理好用地与养地的矛盾。

3.2 同等重要律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作物就会出现缺素症状,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结实,甚至会死亡,导致减产或绝收。

例如作物对铜的需要量很少,但小麦缺少了它就会出现不孕小穗。

3.3 不可代替律

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其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相互代替。

如缺少钾,不能用磷代替,缺磷不能用氮代替,也不能用和它们化学性质什么相似的元素所代替。

缺少什么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

3.4 最小养分律

上述的两条定律说明,要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就必须满足它们所需要的一切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比例。

若其中有一个达不到需要的数量,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产量就受这一最小元素所制约。

最小的那种养分就是养分限制因子。

无视这种养分的短缺,即使其他养分非常充足,也难以提高作物产量。

最小养分不是指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小的养分,而是对作物的需要而言的,是指土壤中有效养分相对含量最少(即土壤的供给能力最低)的那种养分。

最小养分不是不变的,它随作物种类、产量和施肥水平而变。

一种最小养分得到满足后,另一种养分就可能成为新的最小养分。

解放初期,我国基本上没有化肥工业,土壤贫瘠,突出表现缺氮,施用氮肥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化学氮肥的施用量有了一定增长,作物产量也在提高,有些地区开始出现单施氮肥增产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于是土壤供磷不足就成了当时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制约因素。

在施氮基础上,增施磷肥,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到了70年代,随氮、磷用量的增长及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对土壤养分有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地区开始表现缺钾。

最小养分一般是指大量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